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基酸取代的苯基醚类截短侧耳素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菌活性研究
1
作者 向进 罗新宇 +2 位作者 张文轩 潘卫东 吴松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6,共11页
目的设计合成截短侧耳素衍生物,寻找广谱、高效、安全的新化合物。方法以天然产物截短侧耳素为起始原料,合成3个氨基苯醚类截短侧耳素衍生物和8个氨基酸取代的苯基醚类截短侧耳素衍生物,并进行活性测试、初步成药性评价以及分子对接研... 目的设计合成截短侧耳素衍生物,寻找广谱、高效、安全的新化合物。方法以天然产物截短侧耳素为起始原料,合成3个氨基苯醚类截短侧耳素衍生物和8个氨基酸取代的苯基醚类截短侧耳素衍生物,并进行活性测试、初步成药性评价以及分子对接研究。结果设计合成了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截短侧耳素衍生物,其结构经核磁、ESI-MS和HRMS确证。大多数化合物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标准大肠埃希菌的抗菌活性均优于lefamulin,并且其细胞毒活性低(IC50>10μmol/L),理化性质预测良好。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化合物侧链连接的氨基苯醚与氨基酸能够与结合空腔的核苷酸形成更多的氢键相互作用。结论氨基苯酚以及氨基酸的修饰有助于提高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和理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短侧耳素 天然产物结构修饰 抗菌活性 分子对接 细胞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素糖苷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光旭 吴红林 +3 位作者 李吉顺 李天磊 吴松 潘卫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98-807,共10页
目的设计合成杨梅素类糖苷衍生物,并进行抗菌活性研究。方法以天然产物杨梅苷为起始原料,经过保护基策略、糖苷化反应、酯化反应制备得到一系列新型半乳糖苷衍生物,对杨梅素类衍生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结果以杨梅苷为原料,设计合成了1... 目的设计合成杨梅素类糖苷衍生物,并进行抗菌活性研究。方法以天然产物杨梅苷为起始原料,经过保护基策略、糖苷化反应、酯化反应制备得到一系列新型半乳糖苷衍生物,对杨梅素类衍生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结果以杨梅苷为原料,设计合成了14个杨梅素类衍生物,其中包含有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糖苷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ESI-MS进行了确证。体外抗菌活性结果显示,8个杨梅素衍生物具有较杨梅素和杨梅苷更强的抗菌活性,其中,化合物9a-1~9a-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MIC值为1~8μg/mL。结论本研究首次以杨梅苷作为原料,设计了新的合成路线,并对合成中的关键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构建了一条高效快捷的杨梅素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化合物的初步活性结果显示,黄酮醇3位羟基半乳糖修饰可以显著提高杨梅素的抗菌活性,为杨梅素的进一步抗菌化合物的寻找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 杨梅素 糖苷衍生物 合成与设计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的分子调节与突触可塑性 被引量:9
3
作者 贺文彬 张俊龙 +1 位作者 于龙川 陈乃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97-901,共5页
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是一种在学习和记忆形成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蛋白激酶,它存在于大多数组织中,但以神经元中表达量最高。大多数具有激酶活性的蛋白分子在组织中的表达量... 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是一种在学习和记忆形成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蛋白激酶,它存在于大多数组织中,但以神经元中表达量最高。大多数具有激酶活性的蛋白分子在组织中的表达量都相对较低,所以CaMKⅡ在神经系统中高度表达具有其特殊意义。该文将较为全面的对CaMKⅡ的分子结构与自身磷酸化特征、亚细胞空间定位及其在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自身磷酸化 亚细胞空间 定位 突触可塑性 长时程增强 学习和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意珍宝片对脑缺血大鼠后遗症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顾林娟 张建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6期1288-1290,共3页
目的:研究如意珍宝片对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pMCAO)的影响。方法:以线栓永久性阻断大脑中动脉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1)SD大鼠动物随机分两组,模型组和如意珍宝片1 g.kg-1,术前给药3 d,术后连续给药,分别于术后8 d、1... 目的:研究如意珍宝片对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pMCAO)的影响。方法:以线栓永久性阻断大脑中动脉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1)SD大鼠动物随机分两组,模型组和如意珍宝片1 g.kg-1,术前给药3 d,术后连续给药,分别于术后8 d、14 d、21 d、28 d、42 d进行加速转棍实验,术后20 d进行平衡木实验,术后24 d进行步态实验,术后42 d以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2)SD大鼠动物随机分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如意珍宝片0.5 g.kg-1组、如意珍宝片1 g.kg-1组,缺血24 h进行动物神经行为评分及脑组织匀浆中TNFα的检测。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缺血24 h后如意珍宝片1 g.kg-1组动物神经行为评分下降17%,脑组织匀浆中TNFα含量减少55%,且42 d加速转棍持续时间延长159%(P<0.05),平衡木持续时间延长71%(P<0.01),后肢不对称性显著改善(P<0.05),脑梗死体积减少41%(P<0.01)。结论:如意珍宝片对脑缺血后的运动障碍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意珍宝片 脑缺血 大脑中动脉栓塞 神经保护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