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编剧课程教学探究 |
隋红
|
《戏剧之家》
|
2019 |
3
|
|
2
|
肢体语言对于戏剧表演塑造人物形象的积极作用分析 |
王潇
|
《戏剧之家》
|
2019 |
6
|
|
3
|
戏剧表演中的体验与技巧研究 |
王潇
|
《艺术评鉴》
|
2022 |
1
|
|
4
|
渐行渐远的亚洲当代戏剧——中日视域下的观察 |
孙晓星
|
《上海艺术家》
|
2016 |
0 |
|
5
|
聆听话剧中的音乐--浅谈话剧配乐的功能 |
周海涛
周海涛
|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
2013 |
3
|
|
6
|
戏剧材料呈现戏剧舞台设计 |
王成
|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
2016 |
0 |
|
7
|
音乐性特征为何会在话剧表演中存在 |
李奇
|
《戏剧之家》
|
2014 |
0 |
|
8
|
演员创作中的情感体验——以话剧《国之儿女》为例 |
李奇
|
《戏剧之家》
|
2024 |
1
|
|
9
|
民歌在舞台演唱中的“文化记忆”价值体现--以“走西口”生活主题的民歌为例 |
祁晓君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0
|
《伊卡洛斯》以双重思想为纲的叙事策略 |
隋红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1
|
理想的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案例——《夏天的故事》及融媒体时代的纪实美感 |
王潇
|
《戏剧之家》
|
2019 |
0 |
|
12
|
一场残酷的中国式“成长礼”——简评电影《狗十三》 |
隋红
|
《戏剧之家》
|
2019 |
0 |
|
13
|
灾难与表演——对COVID-19时期的观察 |
孙晓星
|
《上海艺术评论》
|
2020 |
0 |
|
14
|
皮娜·鲍什舞剧布景自然物质运用研究 |
王成
|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
2013 |
0 |
|
15
|
唤醒身体里的角色——浅谈如何利用身体语言塑造角色 |
贾颖
|
《戏剧之家》
|
2018 |
2
|
|
16
|
运用多媒体技术呈现舞台空间的“实”与“虚”——以革命历史话剧《赵一曼》的创作实践为例 |
李东耀
|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
2022 |
0 |
|
17
|
在角色的生命中成长——浅谈英国演员埃迪·雷德梅恩的表演创作 |
贾颖
|
《戏剧之家》
|
2018 |
0 |
|
18
|
案头工作在塑造人物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
李晓林
|
《戏剧之家》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