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央文献翻译的转喻认知路径研究
1
作者 宫宇航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4-154,F0003,共12页
本文基于转喻的认知观,分析了转喻机制在中央文献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转喻与源语的生成、解读及译文的构建密切相关。根据不同的理想化认知模型,转喻生成关系所涉及的两种概念构型,即“整体理想化认知模型和组成部分之间的... 本文基于转喻的认知观,分析了转喻机制在中央文献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转喻与源语的生成、解读及译文的构建密切相关。根据不同的理想化认知模型,转喻生成关系所涉及的两种概念构型,即“整体理想化认知模型和组成部分之间的指代”与“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不同部分之间的指代”,可以生成多样化的邻接关系,这在翻译过程中既有助于译者更好地解读原文,又可为译文的构建提供多种转喻加工方式。译者可凭借适切的邻接关系找到语际间具有“共享体认”关系的概念实体,这为实现译文的可接受性、语言经济性和政治忠实性提供了认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文献翻译 转喻 认知 理想化认知模型 邻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教学单元“A Brand New Day”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杜文彬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1年第6期56-60,共5页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是新形势下意义重大的新课题。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从理论上需要构建其思政体系,提升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深刻挖掘高职英语相关思政元素,形成思政融入的教学管理制度。以“A Brand New Day”教学单元作为...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是新形势下意义重大的新课题。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从理论上需要构建其思政体系,提升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深刻挖掘高职英语相关思政元素,形成思政融入的教学管理制度。以“A Brand New Day”教学单元作为实证案例,从教学目标到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过程、效果评价及反思,多维度、全方位实践思政元素的融入细节,为以后的课程思政研究提供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研究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观调节与隐喻认知的识解研究
3
作者 宫宇航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0年第4期103-107,共5页
人是语言的创造者与使用者,隐喻以语言为重要的体现途径之一,自然也会受到人的因素的影响与控制,如果没有人这一认知主体的使用,隐喻也将失去存在的意义,隐喻的表达形式是丰富多彩的,语言也往往因此变得更加生动,然而,一个有意义的隐喻... 人是语言的创造者与使用者,隐喻以语言为重要的体现途径之一,自然也会受到人的因素的影响与控制,如果没有人这一认知主体的使用,隐喻也将失去存在的意义,隐喻的表达形式是丰富多彩的,语言也往往因此变得更加生动,然而,一个有意义的隐喻,实际上是要通过人的主观调节之后才可以达成的。此文以隐喻研究为背景,讨论人的主观调节在隐喻的构建与解读当中的作用,提出主观调节过程中的原则及其认知模型,并加以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主观调节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文献翻译中的隐转喻互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宫宇航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88,94,共7页
本文以认知观照下的隐转喻为研究视角,对中央文献翻译中的隐转喻互动现象展开研究。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机制与思维方式,隐喻和转喻通常处于密不可分的连续统中,二者之间多样化的互动模式可使译者不必囿于隐喻对等、认知对等以及规定性... 本文以认知观照下的隐转喻为研究视角,对中央文献翻译中的隐转喻互动现象展开研究。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机制与思维方式,隐喻和转喻通常处于密不可分的连续统中,二者之间多样化的互动模式可使译者不必囿于隐喻对等、认知对等以及规定性翻译方法的局限。对于中央文献翻译来说,隐转喻互动也可因此而成为一种翻译策略。基于此,本文还分析了文化负载概念翻译中的隐喻始源域和目标域的再现情况,进而验证该策略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文献翻译 隐转喻互动 翻译策略 政治文本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