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金融系统脆弱性指数的构建与区制状态分析
被引量:8
- 1
-
-
作者
郭娜
申琳
张宁
-
机构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科技与风险管理实验室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
出处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系统性风险防范视角下我国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机制研究”(71903142)
-
文摘
本文首先构建了中国金融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金融系统脆弱性指数进行趋势分析,然后利用马尔可夫区制转换模型对其进行区制状态分析,从而识别出金融系统脆弱性状态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在样本研究区间内中国金融系统脆弱性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波动幅度较大,但在2014年以后,脆弱性指数有所回落且处于可控范围内;中国在"低脆弱性"区制的时间要少于"高脆弱性"区制的时间,且向"高脆弱性"区制转移的概率较高,金融体系容易产生脆弱性集聚的风险。因此,中国需要将以前粗放式的金融增长转变为注重质量和效率的高效金融增长,完善金融机构风险控制和风险指标体系,加大对金融产品、组织和制度的监管力度。
-
关键词
金融系统脆弱性
金融结构
区制状态
区制转换模型
-
Keywords
Financial system vulnerability
Financial structure
Regimes
Regimes switching model
-
分类号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波动溢出网络视角下全球主要货币汇率风险传染研究
被引量:9
- 2
-
-
作者
李政
王子美
张亚宁
-
机构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科技与风险管理实验室
-
出处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9,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1CJY046)。
-
文摘
选取1999—2020年全球26种货币的汇率波动率数据,基于最新发展的Elastic-Net-VAR模型构建汇率波动溢出网络,考察全球主要货币的汇率风险溢出关系。研究发现:汇率风险总溢出水平经历了“稳步上升—震荡下降—急剧上升”三个阶段。汇率风险溢出网络具有同区域、同类型经济体聚集的特征,但国际金融危机等全球重大风险事件会加剧汇率风险的跨类型或跨区域传递。人民币的风险溢出对象主要为新兴经济体货币以及港币、韩元等亚洲发达经济体货币;国际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接受发达经济体货币的风险溢出明显增多。
-
关键词
汇率风险
波动溢出网络
关联性
Elastic-Net-VAR模型
-
Keywords
exchange rate risk
volatility spillover network
connectedness
Elastic-Net-VAR model
-
分类号
F821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卖空机制能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吗?
被引量:11
- 3
-
-
作者
李春霞
张伟
沈小波
-
机构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科技与风险管理实验室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4-43,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创新驱动战略下我国工业污染防治理论与政策研究”(18BJL057)。
-
文摘
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在理论提出卖空机制"信息增益效应"和"压力减损效应"的基础上,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卖空机制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卖空交易机制显著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体表现为放松卖空管制后上市公司的技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配置效率的变化率均有显著提升。渠道检验发现,卖空机制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提升效应主要通过畅通信息传递、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发挥作用。此外,较之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卖空机制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效应表现得更为强烈。本研究推动了微观金融和宏观经济增长的融合,并为资本市场改革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了微观经验证据。
-
关键词
卖空机制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随机前沿分析
-
Keywords
Short Selling
Growth of TFP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
分类号
C812
[社会学—统计学]
-
-
题名全球外汇市场溢出效应与人民币国际影响力研究
被引量:3
- 4
-
-
作者
李政
王鑫雨
卜林
-
机构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科技与风险管理实验室
-
出处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67,共14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经济金融关联网络的中国系统性风险监控预警研究”(21CJY046)。
-
文摘
选取2006—2020年全球25种货币的汇率收益率,采用基于分位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溢出指数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考察正常状态与极端状态下全球外汇市场溢出效应的差异,并且构建相对溢入溢出指数量化差异程度,探讨极端状态下的人民币国际影响力。研究发现:第一,基于条件均值与条件中位数的溢出指数可以很好地捕捉正常状态下全球外汇市场的溢出效应,而对极端状态下的溢出效应产生误判。第二,相比正常状态,极端状态下全球外汇市场的总溢出水平显著上升,两两货币间的溢出效应大多被低估,并且极端贬值状态下的溢出效应更强。第三,极端状态下,绝大多数货币的溢入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且新兴经济体货币上升幅度更大;溢出水平的变化则存在差异,新兴经济体货币表现为大幅上升而多数发达经济体货币则为小幅下降。第四,在两种极端状态下,人民币的方向性溢出水平大幅上升,且溢出水平上升幅度更大,人民币由正常状态下的净接收者转变为极端状态下的净输出者,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
关键词
汇率
溢出效应
国际影响力
极端状态
人民币国际化
分位数向量自回归模型
尾部依赖
-
Keywords
exchange rates
spillover effect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extreme states
RMB internalization
QVAR model
tail dependence
-
分类号
F831.6
[经济管理—金融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