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块链技术与审计质量——基于银行函证区块链服务平台接入的证据
1
作者 胡国强 叶蕾 孙文祥 《审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97,共14页
以会计师事务所接入银行函证区块链服务平台为冲击,本文利用2019-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构造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区块链技术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事务所接入银行函证区块链服务平台能显著提升审计质量,具体表现为应计盈余管理... 以会计师事务所接入银行函证区块链服务平台为冲击,本文利用2019-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构造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区块链技术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事务所接入银行函证区块链服务平台能显著提升审计质量,具体表现为应计盈余管理尤其是向上的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显著下降。机制检验表明,这种影响主要通过提高函证质量进而产生抑制盈余管理的直接效应,以及提高审计效率促使审计师降低银行函证关注、增加应计项目关注的间接效应来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这种提升效果主要表现在银行函证工作量较大、审计独立性较弱、审计师缺乏行业专长以及客户企业风险较高的样本中。区块链技术在数字化函证的应用能起到改善审计质量的积极影响,对进一步强化现代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应用、推进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审计质量 银行函证区块链服务平台 数字化函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溢出效应——基于新审计报告准则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世鉴 甄玉晗 胡国强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8-128,共11页
揭示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在管理层信息披露行为中的经济后果,对评估新审计报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审计报告准则分步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考察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溢出效应。基于熵平衡匹配样本研究发现,... 揭示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在管理层信息披露行为中的经济后果,对评估新审计报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审计报告准则分步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考察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溢出效应。基于熵平衡匹配样本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要求实施后,公司更可能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作用机制检验发现,这一影响主要通过信息环境改善增强外部监督,以及审计师审计投入增加促使管理层如实披露并及时修复来实现。研究还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这一正向溢出效应主要集中在非“四大”和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以及管理层隐瞒动机较强的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审计报告准则 关键审计事项 信息披露 内部控制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师变更的“新视角”效应——基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文本证据 被引量:4
3
作者 胡国强 邳宇晨 孙文祥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52,共12页
审计师变更能否给当期财务报表审计带来“新视角”进而改善审计质量一直是审计理论实证研究的难点。基于关键审计事项(CAM)披露的文本信息,本文实证考察了审计师变更的“新视角”效应。研究发现,审计师变更显著降低了公司本期CAM与上期... 审计师变更能否给当期财务报表审计带来“新视角”进而改善审计质量一直是审计理论实证研究的难点。基于关键审计事项(CAM)披露的文本信息,本文实证考察了审计师变更的“新视角”效应。研究发现,审计师变更显著降低了公司本期CAM与上期的纵向文本相似度。相比重新上任,完全履新的审计师变更降低程度更大;“换师换所”和“换师不换所”均具有降低作用,但前者影响更大;相比只变更项目合伙人或经理,两者同时变更的降低作用最大;而且,降低作用主要集中于行业专长审计师。最后发现,变更公司CAM纵向相似度越低,审计投入越多、审计质量越高、信息有用性越强。研究拓展了审计师变更和CAM披露文献,为审计师轮换制度与新版审计报告准则实施提供了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师变更 新版审计报告 关键审计事项 文本相似度 “新视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