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基数据采集系统多普勒定位反演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申阳 蔡霞 +2 位作者 孙从容 王海涛 崔鹤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6-584,共9页
针对星基Argo数据收集系统(data collection system,DCS)浮漂多普勒位置反演的应用需求,通过对地球表面约束、数字高程约束两种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收敛性能分析,给出面向海洋特色应用的缺省高度约束的位置反演算法,并建立了算法精度分... 针对星基Argo数据收集系统(data collection system,DCS)浮漂多普勒位置反演的应用需求,通过对地球表面约束、数字高程约束两种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收敛性能分析,给出面向海洋特色应用的缺省高度约束的位置反演算法,并建立了算法精度分析评估模型。基于此模型实现了对观测样本特征、星上时标精度等浮标采集位置反演影响因子的有效分析,从而为星基Argo数据采集系统下行数据位置反演算法优化、星上载荷设计优化及大星基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 多普勒位置反演 地球表面约束 高程约束 高度约束 算法优化 星上载荷 星基信息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系统在架空输电线路巡检业务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2
作者 陈利明 刘伟东 +5 位作者 李源源 杨鹤猛 武艺 杨丰恺 孔令宇 王淼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69-172,共4页
基于架空输电线路巡检业务需求,分析不同巡检业务对探测手段及载荷传感器类型的要求,根据载荷成像要求提出对飞行平台飞行指标的要求。从载荷能力等不同维度对不同的无人机平台进行系统对比,考虑载荷对飞行平台的要求,提出不同无人机平... 基于架空输电线路巡检业务需求,分析不同巡检业务对探测手段及载荷传感器类型的要求,根据载荷成像要求提出对飞行平台飞行指标的要求。从载荷能力等不同维度对不同的无人机平台进行系统对比,考虑载荷对飞行平台的要求,提出不同无人机平台可搭载任务载荷设备,进而形成不同的无人机巡检系统。结合不同无人机巡检系统的特点,实现架空输电线路巡检中对不同无人机系统的最优选择,达到提高巡检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输电线路巡检 无人机巡检系统 任务载荷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载LiDAR系统在电力线巡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3
作者 陈利明 张巍 +4 位作者 于虹 张贵峰 吴新桥 杨鹤猛 乔晓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76-178,共3页
直升机载LiDAR由于投入成本高及人员风险大,导致其在电力线巡检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随着无人机平台在电力线巡检的成功应用及LiDAR设备的小型化,促使无人机载LiDAR集成技术逐步成熟,弥补了直升机平台的不足。无人直升机搭载LiDAR系统通... 直升机载LiDAR由于投入成本高及人员风险大,导致其在电力线巡检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随着无人机平台在电力线巡检的成功应用及LiDAR设备的小型化,促使无人机载LiDAR集成技术逐步成熟,弥补了直升机平台的不足。无人直升机搭载LiDAR系统通过获取高精度三维点云数据,进行线路模型重建和危险点检测等。本文利用瑞士产的Dragon-50无人直升机和美国GL-70 LiDAR设备进行系统集成,对山东邹川线500 k V进行了巡检飞行,成功获取了激光点云数据,达到了预期效果,为无人机载LiDAR系统在电力巡检应用的推广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无人机 电力线巡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DGPS与飞控系统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精度对比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贾继堂 郑凯迪 +2 位作者 曹雪娟 李少朋 孙振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1-14,17,共5页
在同一架次飞行作业时,分别由机载差分GPS设备与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GPS模块获取两组相机曝光时刻摄站点三维坐标。首先对比分析了两组摄站点坐标精度,然后运用两组摄站点坐标分别进行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并对比分析不同控制点个数情况下... 在同一架次飞行作业时,分别由机载差分GPS设备与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GPS模块获取两组相机曝光时刻摄站点三维坐标。首先对比分析了两组摄站点坐标精度,然后运用两组摄站点坐标分别进行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并对比分析不同控制点个数情况下两组数据辅助空三加密成果精度。结果表明,机载差分GPS获取的摄站点坐标与无人机飞控系统GPS模块获取的摄站点平面点位平均差值为4.606 m,高程平均差值为6.383 m;摄站点坐标精度对GPS辅助空三加密精度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在平面位置精度上;在无控制点和较少控制点参与情况下,差分GPS辅助空三加密成果精度远优于飞控系统GPS辅助空三加密成果;随着控制点的增加,两种GPS辅助空三加密成果精度均显著提高,两种空三加密成果精度迅速逼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 控制点 摄站点 坐标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中继测控数据链设计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晨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09-113,共5页
目前无人机测控数据链多为无线视距传输,在山区等有障碍物遮挡的环境中往往工作受限。针对此种情况,首先介绍一种直通模式数据链的设计方案,并基于此种构架设计出一种中继模式的测控数据链系统。此系统搭载于无人机上,可实现中继无人机... 目前无人机测控数据链多为无线视距传输,在山区等有障碍物遮挡的环境中往往工作受限。针对此种情况,首先介绍一种直通模式数据链的设计方案,并基于此种构架设计出一种中继模式的测控数据链系统。此系统搭载于无人机上,可实现中继无人机与任务机终端,以及中继无人机与地面站终端的双向实时通信,进而完成地面与任务终端之间测控通信链路的建立。系统采用中继前向链路与返向链路频率倒置的频分双工体制,简化了射频前端与天线的设计。此中继链路方案克服了微波视距传输的局限,有效拓展了测控通信距离,应用灵活、兼容性好、可靠性高,为复杂环境中的无人机应用提供了一种通信链路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链设计 中继通信 无人机 系统设计 双向通信 通信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排序Prony算法在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参数辨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赵杰 王宇 +1 位作者 朱铁林 郭巧莲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2-195,共4页
Prony算法是获取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参数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因算法系统阶数过高,既影响算法计算速度又可能导致模式误辨,进而影响振荡参数辨识的准确性。对此,将能量排序概念引入Prony算法,先介绍了Prony算法的原理及Prony算法参数的选取,... Prony算法是获取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参数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因算法系统阶数过高,既影响算法计算速度又可能导致模式误辨,进而影响振荡参数辨识的准确性。对此,将能量排序概念引入Prony算法,先介绍了Prony算法的原理及Prony算法参数的选取,而后根据能量大小对振荡模式进行排序,最后确定低频振荡主导模式,辨识低频振荡主导模式参数。算例分析表明,相较传统Prony算法,能量排序Prony算法有效降低了低频振荡模式的误辨率,提高了算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排序 低频振荡 线性预测模型 PRONY算法 参数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基础设施空天地一体化智能巡检解决方案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袁敦磊 徐天涛 +3 位作者 王廷昌 李建国 王振 杨鹤猛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58,共15页
随着我国铁路运营里程不断增长,传统巡检手段与模式无法满足铁路运行日益增长的安全与效益需求。通过分析铁路基础设施巡检需求,基于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新型技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智能巡检技术体系,提出应用解决方案和实现路径,设计组... 随着我国铁路运营里程不断增长,传统巡检手段与模式无法满足铁路运行日益增长的安全与效益需求。通过分析铁路基础设施巡检需求,基于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新型技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智能巡检技术体系,提出应用解决方案和实现路径,设计组件化和插件化的系统框架。以彩钢瓦隐患智能检测算法插件化为例进行算法消融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BIN-Deep LabV3+算法,对卫星和无人机影像均具有良好适用性,mIOU和mPA分别达89.11%和94.83%,可实现插件化应用。通过选取京沪线部分区段进行示范应用,验证了体系的可行性和先进性,空天地多源巡检方式协同互补,可及时有效发现更多安全隐患,为铁路基础设施巡检提供多手段、全流程、一站式、智能化、精益化的应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基础设施 巡检 空天地一体化 卫星遥感 无人机 组件化 插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总干渠中线工程豫北段基础稳定性的InSAR时序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马超 屈春燕 孟秀军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49-762,共14页
南水北调总干渠中线工程豫北段受矿区开采沉陷、区域地质构造活动及城市地下水开采沉降等多种威胁,区域地质结构稳定性较差.为了评估干渠沿线基础稳定性,为引水工程提供安全评价保障,以南水北调中线豫北段为例,利用2009年全年共9期ENVIS... 南水北调总干渠中线工程豫北段受矿区开采沉陷、区域地质构造活动及城市地下水开采沉降等多种威胁,区域地质结构稳定性较差.为了评估干渠沿线基础稳定性,为引水工程提供安全评价保障,以南水北调中线豫北段为例,利用2009年全年共9期ENVISAT ASAR雷达数据,采用二通加外部DEM的D-InSAR数据处理算法和“相位累积式”干涉测量甄别大气影响,采用“相邻重访周期式”干涉测量减小时间退相干影响,获得了沿线126km渠段、33个监测点在2009年8个时间段的时序差分形变相位图像;提取了不同时期采矿、地下水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降区及沉降幅度信息;评价了区域活动构造及稳定性.研究表明:研究渠段全线有不均匀下沉,350d累积最小下沉量为-33mm,最大下沉量为-73mm.年下沉速率0.34~0.76m/a,年平均下沉速率0.53m/a.监测点下沉总体符合指数分布,平均相关系数R2=0.741 8.根据监测点下沉拟合曲线预测,调水于渠多数段落基础下沉趋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豫北段受多种因素叠加影响,总体基础稳定性较差,地质构造活动、城市地表沉降为主要影响因素,基础施工为次要影响,矿区开采沉陷对基础失稳未见直接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开采沉陷 城市地表沉降 活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4-tiny-SR的涂层表面缺陷嵌入式检测方法
9
作者 赵辉 侯旭涛 +3 位作者 宋龙 徐可 沙建军 陈宗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9-249,共11页
提出一种涂层表面缺陷检测方法,解决涂层表面缺陷嵌入式检测过程中的检测精度低、速度慢以及对硬件配置要求高等难题。YOLOv4-tiny-SR中使用了新模型块DSRBlock,该模型块的局部结构能够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同时大幅降低内存消耗并提升检测... 提出一种涂层表面缺陷检测方法,解决涂层表面缺陷嵌入式检测过程中的检测精度低、速度慢以及对硬件配置要求高等难题。YOLOv4-tiny-SR中使用了新模型块DSRBlock,该模型块的局部结构能够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同时大幅降低内存消耗并提升检测速度;提出几何平均聚类方法,将聚类中心的更新方式由算术平均转换为几何平均,以避免聚类中心向大目标框偏移;同时针对难检测样本,设计包围盒聚焦损失函数,以增大网络对其学习强度,改善检测效果。基于涂层表面缺陷实测数据的比对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在参数量、模型大小、检测速度及精度上均具有明显优势,其中与目前主流的YOLOv4-tiny相比,参数量降低51.82%,模型大小减小46%,速度提升39.47%,精度也提升了1.25个百分点。该方法检测速度更快、检测精度更高、内存消耗更小,在面向工业应用的嵌入式设备上实时检测表面缺陷实用价值高,可向相关领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表面缺陷 YOLOv4-tiny-SR 几何平均聚类 包围盒聚焦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轨卫星高灵敏度辅助定位服务系统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康 梁晟溟 +1 位作者 董启甲 范广腾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45-453,共9页
本文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低信噪比环境下的快速定位需求,在充分分析扩频信号相干积分关键影响要素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低轨卫星高灵敏度辅助定位服务系统。针对空间段信号发射机低相噪信号生成技术所需的参考源、时钟树给... 本文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低信噪比环境下的快速定位需求,在充分分析扩频信号相干积分关键影响要素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低轨卫星高灵敏度辅助定位服务系统。针对空间段信号发射机低相噪信号生成技术所需的参考源、时钟树给出了详细设计及指标分析,通过发射信号误差向量幅度EVM对比测试,所设计的发射信号(EVM)指标可控制在优于1.19%。针对系统服务能力进行了星地一体化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实现终端在灵敏度提升12 dB前提下有效定位且辅助定位时间优于3.5分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低相噪信号生成 灵敏度 辅助定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二号C卫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优化与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侯旭涛 李青松 +2 位作者 何程 张弛 郝轶萌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0-146,共7页
为降低卫星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载荷频段电磁干扰处理工程实施代价,打破近海海域接收屏障,文章提出了AIS赋形高增益梯度天线、AIS抗电磁干扰与连续捕获等载荷优化方法,并开展了整星AIS频段电磁环... 为降低卫星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载荷频段电磁干扰处理工程实施代价,打破近海海域接收屏障,文章提出了AIS赋形高增益梯度天线、AIS抗电磁干扰与连续捕获等载荷优化方法,并开展了整星AIS频段电磁环境优化设计与处理。相关优化措施的有效性在卫星地面测试过程得到了验证,卫星入轨后,AIS载荷可适应卫星工作工况,在轨接收效能得到进一步验证。结合海洋二号C(HY-2C)卫星AIS载荷在轨表现,分析了AIS数据应用情况,给出了后续AIS载荷在设计及工程上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二号C卫星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电磁兼容 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无人机自主导航系统 被引量:21
12
作者 侯永宏 刘艳 +3 位作者 吕华龙 吴琦 赵健 陈艳芳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62-1269,共8页
针对无人机实时自主导航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能自主感知未知室外环境,实时自动规划路径的旋翼无人机系统.首先利用双目视觉,使用经光束法平差(BA)优化的经典SLAM系统,ORB SLAM2算法获取无人机位姿信息;再以"推扫式"感... 针对无人机实时自主导航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能自主感知未知室外环境,实时自动规划路径的旋翼无人机系统.首先利用双目视觉,使用经光束法平差(BA)优化的经典SLAM系统,ORB SLAM2算法获取无人机位姿信息;再以"推扫式"感知方法和改进的绝对误差和(SAD)算法获取环境信息和障碍物点.其次,结合无人机位姿信息与环境障碍物点生成局部障碍物地图,同时使用并行计算框架,提高系统性能.针对无人机系统实时性问题,设计的SAD算法只关注固定视差大小的像素块的稀疏匹配.最后,根据生成的当前局部环境障碍物地图与本地轨迹库,自主选择运动轨迹,有效自主规避障碍物,达到实时局部路径规划的效果.以上功能全部在无人机搭载的嵌入式处理器Nvidia Jetson TX2中完成处理.仿真与实际飞行实验表明:设计的系统基本实现无人机在未知室外场景下的实时自主感知与路径规划,在采集视频分辨率为1 280×720时,处理速度能达到60帧/s,为完善低成本无人机的避障与导航功能提供一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 视觉里程计 并行计算 局部路径规划 自主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森林火灾监测中火情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8
13
作者 张增 王兵 +1 位作者 伍小洁 赵恩伟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7-110,124,共5页
本文将无人机遥感的高清可见光图像用于森林火灾的监测,监测过程包括森林火灾检测、火灾区域分割、特征提取、火灾识别。首先,选择RGB颜色空间进行森林火灾的检测,在大幅减少单张图像的计算量的同时,也排除了大部分无火图像。其次,选择... 本文将无人机遥感的高清可见光图像用于森林火灾的监测,监测过程包括森林火灾检测、火灾区域分割、特征提取、火灾识别。首先,选择RGB颜色空间进行森林火灾的检测,在大幅减少单张图像的计算量的同时,也排除了大部分无火图像。其次,选择HSV颜色空间完成图像分割,得到完整性较好的火灾区域。最后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和火灾区域边缘图像提取了火灾区域的多维特征,并用支持向量机完成了火灾识别过程。本文算法对森林火灾的检测率可达到87.7%,识别率达到89.2%,表明该算法用于森林火灾监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颜色空间 灰度共生矩阵 纹理分析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在架空输电线路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淼 李源源 +3 位作者 陈艳芳 刘伟东 武艺 陈利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59-163,共5页
输电线路是发电厂向电力负荷中心输送电能及电力负荷中心之间相互联络的长距离线路,为及时发现线路隐患,需对架空输电线路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巡检。相对于常规巡检方式,采用无人机巡检效率更高。目前采用多旋翼无人机进行线路精细化巡检... 输电线路是发电厂向电力负荷中心输送电能及电力负荷中心之间相互联络的长距离线路,为及时发现线路隐患,需对架空输电线路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巡检。相对于常规巡检方式,采用无人机巡检效率更高。目前采用多旋翼无人机进行线路精细化巡检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固定翼和无人直升机在这方面的应用研究尚不深入。对大型固定翼无人机进行多指标分析,构建系统配置集,基于巡检业务应用场景,对各个场景下的巡检对象进行细致的应用模式研究,形成各个应用场景下每类巡检对象的应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巡检 大型固定翼无人机 架空输电线路 应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无人机测控传输系统的多元LDPC码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铁林 秦凡 +1 位作者 李凤翔 温金苗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22-1626,共5页
针对无人机巡查区域地理环境复杂、信道特性多变、突发衰减严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元低密度奇偶校验(Q-LDPC)码的无人机测控传输系统。为减小置信传播(BP)类译码算法中振荡变量节点引入的错误传播,采用加权因子校正迭代前后的变量... 针对无人机巡查区域地理环境复杂、信道特性多变、突发衰减严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元低密度奇偶校验(Q-LDPC)码的无人机测控传输系统。为减小置信传播(BP)类译码算法中振荡变量节点引入的错误传播,采用加权因子校正迭代前后的变量信息,从而减小短环对遥测、遥控等中短码字译码性能的影响,提高无人机测控传输系统可靠性。基于突发衰减信道建立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通过将连续的突发比特错误转换为数量较小的符号错误,能够有效抵御快速衰落,降低误码率,为无人机对地观测提供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测控传输系统 多元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置信传播译码 突发衰减信道 加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地高速目标接入北斗星间链路系统的快速建链方法
16
作者 田广宇 蔡文炳 +3 位作者 陈宜稳 李莎莎 何程 许伟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3-70,共8页
针对近地高速目标接入北斗星间链路系统,存在卫星超出当前天线波束扫描范围后如何继续保持星地链路和星地双向链路快速捕获的问题,提出先规划空域再双向辅助捕获的方法。首先,采用根据近地高速目标波束扫描范围进行空域划分的方法,近地... 针对近地高速目标接入北斗星间链路系统,存在卫星超出当前天线波束扫描范围后如何继续保持星地链路和星地双向链路快速捕获的问题,提出先规划空域再双向辅助捕获的方法。首先,采用根据近地高速目标波束扫描范围进行空域划分的方法,近地高速目标根据飞行姿态和航迹变化计算与建链卫星的角度并选择对应的天线;然后,近地高速目标提前计算天线波束指向、通信时延和多普勒频率等辅助捕获参数,在接收和发射时隙分别辅助自身和卫星完成星地双向链路快速捕获。基于近地高速目标和卫星飞行相关数据开展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天线波束指向方位角和俯仰角最大误差均小于0.002°,通信时延误差小于2μs,多普勒频率误差小于60 Hz,从而验证了快速建链方法的可行性,可为近地高速目标接入北斗星间链路系统提供一定参考,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导航系统 星间链路 近地高速目标 波束指向 辅助捕获 信号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航空摄影在国土测量中的应用与实现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云辉 朱可 《兵工自动化》 2019年第10期41-43,49,共4页
为提高国土测量的效率和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航空摄影的国土测量方法。介绍无人机航空摄影在国土测量中的应用实现,包括原始影像获取、参考坐标转换、数据处理和线划图制作,并对成果数据进行中误差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满足国土... 为提高国土测量的效率和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航空摄影的国土测量方法。介绍无人机航空摄影在国土测量中的应用实现,包括原始影像获取、参考坐标转换、数据处理和线划图制作,并对成果数据进行中误差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满足国土测量工程需要的精度,大大提高测量效率,为国土测量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摄影 坐标转换 数据处理 DLG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神经网络在森林步道视觉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侯永宏 吕晓冬 +3 位作者 陈艳芳 赵健 李器宇 陈浩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3-274,共12页
无人机自主导航在已知或结构化环境中已取得大量研究成果,但在森林等非结构化环境中的技术仍不够成熟。无人机在复杂的森林环境中通过识别森林步道飞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行进方式。提出了一种针对森林环境下路径识别的双列深度神经网络模... 无人机自主导航在已知或结构化环境中已取得大量研究成果,但在森林等非结构化环境中的技术仍不够成熟。无人机在复杂的森林环境中通过识别森林步道飞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行进方式。提出了一种针对森林环境下路径识别的双列深度神经网络模型(two-column deep neural networks,2CDNN),该网络模型通过直方图均衡化结合边缘提取的方法获取特征图,再将特征图与RGB图馈入两路并列的深度残差网络,从而提取出森林场景中的色彩与纹理特征,最终根据网络分类结果来确定飞行方向指令。该模型在森林数据集IDSIA上进行评估,准确率高达91.31%,比现有的方法提高了4.41%。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无人机在森林环境中的路径感知性能,在自主导航领域具有一定的泛化性和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残差网络 深度学习 无人机(UAV) 路径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CenterNet模型在遥感影像输电杆塔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闫皓炜 张洁 +2 位作者 燕正亮 张静 王利伟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91,共8页
基于卫星影像的输电杆塔的自动识别在电力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维护和灾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卫星影像因尺度变化差异大、拍摄角度的特殊性、背景复杂多变等问题,给杆塔的自动识别带来了挑战。为此,文章提出了基于改进的Center... 基于卫星影像的输电杆塔的自动识别在电力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维护和灾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卫星影像因尺度变化差异大、拍摄角度的特殊性、背景复杂多变等问题,给杆塔的自动识别带来了挑战。为此,文章提出了基于改进的CenterNet模型的卫星影像杆塔自动识别算法,一方面在CenterNet骨干网络的输出端增加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增强模型对多尺度杆塔的适应性;另一方面利用DIoU loss对CenterNet模型的训练过程进行优化。DIoU loss能够直接最小化目标框和预测框之间的距离,使网络收敛速度加快,准确率得到提升。通过对比实验分析,改进后的模型在测试集上的AP指标提升了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杆塔 CenterNet DIoU loss 空间金字塔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O-RBF神经网络在历史滑坡发育地区滑坡危险性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铎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8-124,共7页
如何行之有效地利用多源遥感资料对历史滑坡发育显著地区进行滑坡危险性预测,对于地质动力活跃的高山地区的滑坡灾害研究具有现实意义。该文以云南永胜、宾川县的滑坡危险性预测为案例,基于多源高分影像获取了615个滑坡,通过RapidEye立... 如何行之有效地利用多源遥感资料对历史滑坡发育显著地区进行滑坡危险性预测,对于地质动力活跃的高山地区的滑坡灾害研究具有现实意义。该文以云南永胜、宾川县的滑坡危险性预测为案例,基于多源高分影像获取了615个滑坡,通过RapidEye立体像对提取了5m精度的DEM,并结合研究区地质资料获取了9个滑坡影响因子(断层、水系、岩性、NDVI、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地表粗糙度、高程),然后利用TIN格网对滑坡及其影响因子数据进行空间属性集成,形成了可供模型预测的训练样本集。在考虑研究区滑坡发育特点的基础上,采用粒子群(PSO)优化RBF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开发了以PSO-RBF神经网络为核心的滑坡危险性预测程序。在预测过程中,首先对各滑坡影响因子进行灰色关联分析(GRA),舍弃关联度较低的NDVI数据;然后分别利用PSO-RBF和BP神经网络对TIN训练样本集进行计算,获得研究区滑坡危险性预测结果。结果对比和ROC曲线评价显示,PSO-RBF神经网络预测效果良好,有效揭示了金沙江和断裂带对永胜、宾川地区滑坡发育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影响因子 TIN格网 粒子群算法 RBF神经网络 滑坡危险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