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离子化检测器的电离室结构优化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周琪 张思祥 +3 位作者 张旭 周围 李俊成 赵业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3-328,共6页
针对光离子化检测器(Photo Ionization Detector),通过原理研究,利用COMSOL进行了气流场和静电场的仿真,在仿真结果的指导下,进行了结构优化,使气室死体积大幅度缩减,并得出偏置电压与收集效率之间的关系。使光离子化检测器的带电离子... 针对光离子化检测器(Photo Ionization Detector),通过原理研究,利用COMSOL进行了气流场和静电场的仿真,在仿真结果的指导下,进行了结构优化,使气室死体积大幅度缩减,并得出偏置电压与收集效率之间的关系。使光离子化检测器的带电离子收集效率大幅提升。开发了低干扰和快速响应的电离室。在确定最佳流量为50 m L,紫外灯电离能为10.86 e V的情况下,针对VOC气体(甲苯)进行实验,确定偏置电压为150 V时,离子收集效率可达到85%,且光离子化检测器线性度良好,相关系数为99.84%,最低检测限可达到ppb级。其检测结果符合仿真结果中偏置电压与响应值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检测 低浓度气体检测 光离子化 紫外灯光源 VOC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力对Cr12MoV电火花沉积YG6工艺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高莹 韩敬华 +1 位作者 娄丽艳 李桓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48,115,共4页
电火花沉积工艺自21世纪初开发以来,由于放电时间短,沉积层结合力强,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延寿及表面改性等领域.文中利用自动电火花沉积系统,结合高速摄像技术、金相分析技术,研究了Cr12MoV模具钢沉积YG6工艺过程,分析了电极力对沉积表面... 电火花沉积工艺自21世纪初开发以来,由于放电时间短,沉积层结合力强,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延寿及表面改性等领域.文中利用自动电火花沉积系统,结合高速摄像技术、金相分析技术,研究了Cr12MoV模具钢沉积YG6工艺过程,分析了电极力对沉积表面粗糙度、沉积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电极力是影响沉积层质量与沉积效率的关键参数,通过反复试验得到该工艺中的最优电极力参数为1.6 N,在此参数作用下,电火花放电形成了火花放电为主与短路放电为辅的放电形式,沉积效率高,表面粗糙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沉积 高速摄像 金相 电极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铣床稳定性在线监测智能寻优控制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蒋永翔 王太勇 +2 位作者 杜兵 刘路 胡淼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31,共6页
铣削稳定性智能寻优控制理论是确保高精、高效加工的在线监测关键技术之一。基于建立的刀具-工件铣削再生颤振多自由度动力学模型,考虑了多自由度耦合作用对稳定性的影响,据平均铣削力和2阶响应曲面的时变铣削力系数获取方法,研究了在... 铣削稳定性智能寻优控制理论是确保高精、高效加工的在线监测关键技术之一。基于建立的刀具-工件铣削再生颤振多自由度动力学模型,考虑了多自由度耦合作用对稳定性的影响,据平均铣削力和2阶响应曲面的时变铣削力系数获取方法,研究了在线监测工艺参数时变作用下的稳定性预测理论。提出了以确保稳定铣削时最大材料去除率为寻优控制目标的"预报-控制-效果评估-再控制"在线监测、智能诊断和实时控制集成一体化策略,在TDNC-H8数控铣床上设计并实施了稳定性理论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以该稳定性预测方法作为在线监测智能寻优的控制理论准确性高,确保了铣床高精、高效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理论 在线监测 智能寻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三坐标并联动力头工作空间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学满 李永刚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5-68,共4页
工作空间是并联构型装备性能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基于逆运动学模型,给出新型三坐标并联动力头A3头的可达工作空间和灵活工作空间的定义,并根据工程实际限制,列出了杆长、关节转角、电主轴干涉和奇异性等约束条件,进而利用数值搜索法确... 工作空间是并联构型装备性能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基于逆运动学模型,给出新型三坐标并联动力头A3头的可达工作空间和灵活工作空间的定义,并根据工程实际限制,列出了杆长、关节转角、电主轴干涉和奇异性等约束条件,进而利用数值搜索法确定出满足约束条件的工作空间和灵活工作空间的边界,为动力头的详细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动力头 可达工作空间 灵活工作空间 工程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颤振预报和预测的稳定性控制理论及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蒋永翔 杜兵 +2 位作者 王太勇 邓三鹏 祁宇明 《工具技术》 2012年第2期12-15,共4页
针对由颤振预测控制策略指导的稳定切削控制方法实时动态调整能力差的缺点,综合颤振预报、预测理论,进行了稳定性在线寻优控制理论及方法的研究。基于刀具—工件系统铣削再生颤振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考虑系统结构参数(刀具、工件装夹刚度... 针对由颤振预测控制策略指导的稳定切削控制方法实时动态调整能力差的缺点,综合颤振预报、预测理论,进行了稳定性在线寻优控制理论及方法的研究。基于刀具—工件系统铣削再生颤振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考虑系统结构参数(刀具、工件装夹刚度)和加工参数(切削加工参数优化选择)的切削稳定性评价方法,提出了以扩大稳定性区域和稳定最大材料切除率为控制目标的机床稳定性控制方法。形成了以"预报—控制—效果评估—再控制"为步骤的在线监测、智能诊断和实时控制的集成一体化策略。设计并实施了稳定性控制理论验证实验,获得了与理论分析一致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理论 稳定性区域 最大材料切除率 稳定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柴油机燃烧室优化及其与喷油嘴的匹配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元利 岳东朋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7-60,共4页
运用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利用KIVA-3软件对燃烧室进行了优化研究,确定燃烧室的优选方案。并在一台模拟增压单缸机上对燃烧室的优选方案与不同方案喷油嘴进行优化匹配试验,确定喷油嘴最佳方案。结果表明:采用燃烧室B和8×Ф0.42... 运用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利用KIVA-3软件对燃烧室进行了优化研究,确定燃烧室的优选方案。并在一台模拟增压单缸机上对燃烧室的优选方案与不同方案喷油嘴进行优化匹配试验,确定喷油嘴最佳方案。结果表明:采用燃烧室B和8×Ф0.42 mm喷油嘴,可以达到研究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柴油机 燃烧室 模拟 喷油嘴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LP神经网络的数控铣床几何误差补偿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于海祥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0-143,共4页
针对三轴数控铣床加工工件的几何误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感知器(MLP)神经网络的误差补偿方法。首先,设定铣床沿X轴和Y轴方向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通过3D坐标测量机测量刀头在Z轴上的定位误差数据。然后,利用这些数据来训练MLP神经网... 针对三轴数控铣床加工工件的几何误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感知器(MLP)神经网络的误差补偿方法。首先,设定铣床沿X轴和Y轴方向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通过3D坐标测量机测量刀头在Z轴上的定位误差数据。然后,利用这些数据来训练MLP神经网络模型,拟合出三维的误差曲面。最后,根据获得的误差曲面,对铣床加工时的刀头坐标进行实时校正,以此提高加工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对机床加工误差进行精确地补偿,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几何误差补偿 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 误差曲面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载变化的超声振子电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礼平 张朋朋 朱学明 《航空制造技术》 2020年第1期73-80,86,共9页
针对超声波加工中振幅衰减和振幅不稳定现象,通过超声振子的静态加载试验,分析了轴向与径向加工负载力对超声振子电学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及超声振子电学参数的变化对超声振幅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超声振子的电学参数在径向负载力与轴向... 针对超声波加工中振幅衰减和振幅不稳定现象,通过超声振子的静态加载试验,分析了轴向与径向加工负载力对超声振子电学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及超声振子电学参数的变化对超声振幅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超声振子的电学参数在径向负载力与轴向负载力的影响下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即超声振子谐振频率与动态电阻随着负载力的增加而单向增大,动态电感与动态电容有相反的变化趋势,二者的综合效果使谐振频率随着负载力的增加而增大,静态电容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当超声振子所受的负载力增大到一定值时,超声振子的低频谐振点会消失。依据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了改善振幅衰减和振幅不稳定现象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加工 振幅衰减 超声振子 静态加载试验 电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学科模型的CAD/CAE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闫雪锋 段国林 许立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81-2090,共10页
为有效地解决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各学科CAD/CAE信息的交换与共享,提高产品开发质量和效率,提出基于STEP标准、元建模理论和MBD模型描述学科模型的方法。研究了学科模型的CAD/CAE信息联动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对CAD/CAE一体化的影响,提出了基... 为有效地解决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各学科CAD/CAE信息的交换与共享,提高产品开发质量和效率,提出基于STEP标准、元建模理论和MBD模型描述学科模型的方法。研究了学科模型的CAD/CAE信息联动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对CAD/CAE一体化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历史和非基于历史的混合建模方法,并搭建了学科模型的CAD/CAE信息自动同步联动机制。以某汽车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液力变矩器以及电控单元的CAD/CAE一体化建模为例,说明了元建模方法搭建基于STEP不同学科模型的CAD/CAE信息同步联动在复杂产品建模中的应用,验证了学科模型设计信息与仿真分析信息同步联动的正确性、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 元模型 同步建模 基于模型定义 CAD/CAE一体化 产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陆式水下自航行器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兵 蒋永翔 张宏伟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23,共5页
着陆式水下自航行器(AUV)是一种可以进行长时间工作的新型AUV。为了使其能够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安全的着陆,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根据AUV六自由度动力学方程得到水平面内的运动方程,对其扰动方程进行拉氏变换,通过特征根的值来判断系... 着陆式水下自航行器(AUV)是一种可以进行长时间工作的新型AUV。为了使其能够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安全的着陆,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根据AUV六自由度动力学方程得到水平面内的运动方程,对其扰动方程进行拉氏变换,通过特征根的值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得出了着陆式AUV的重心坐标、舵力系数及航速对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尾舵起着决定作用。而且通过水域试验验证了上述理论的正确性。此分析结果可为着陆式AUV的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陆式AUV 稳定性 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