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Cl溶液中20SiMn钢表面耐蚀性对硅酸钠浓度的响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贺泽权 曹凤婷 +5 位作者 王铁钢 李涛 杲广尧 刘艳梅 范其香 徐栋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7-207,共11页
目的研究20SiMn低合金钢表面对3.5%NaCl溶液中不同硅酸钠浓度的响应机制,揭示硅酸钠作用下金属表面的缓蚀机理。方法采用开路电位、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和Mott-Shottky曲线测试样品表面的耐蚀性能和硅酸钠的吸附行为,并通过SE... 目的研究20SiMn低合金钢表面对3.5%NaCl溶液中不同硅酸钠浓度的响应机制,揭示硅酸钠作用下金属表面的缓蚀机理。方法采用开路电位、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和Mott-Shottky曲线测试样品表面的耐蚀性能和硅酸钠的吸附行为,并通过SEM观察浸泡后的样品表面形貌,使用EDS和XPS分析腐蚀产物的元素和成分。结果随硅酸钠浓度的增加,20SiMn钢存在从活性溶解向表面钝化的演变过程,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缓蚀效率在含有0.0125 mol/L硅酸钠的氯化钠溶液中到达最高值(95.92%)。当添加硅酸钠缓蚀剂后,20SiMn钢表面可形成一层由铁氧化物和SiO_(2)组成的复合膜层,其中Si O_(2)的吸附方式以物理吸附为主导,且随着硅酸钠浓度的增大,表面产物中Si含量逐渐降低。XPS分析表明,样品表面产物逐渐从单一的FeOOH转变为Fe3O4和Fe OOH的混合物,而Fe OOH对Si O_(2)具有更强的亲和力,Fe3O4则相对较弱,因此高硅酸钠浓度下的产物不利于Si O_(2)的吸附。此外,高浓度硅酸根离子的水解引发了溶液中OH–浓度的升高,水解产生的不溶性硅醇结构相互之间形成了交联结构,致使发挥缓蚀作用的吸附态Si O_(2)的量降低,复合膜层的致密性降低。结论硅酸钠对3.5%NaCl溶液中20SiMn低合金钢的腐蚀存在缓蚀作用,但由于腐蚀产物的组成变化和缓蚀剂本身的水解作用,在形成钝化的前提下,硅酸钠浓度不宜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XPS 硅酸钠 动电位极化曲线 E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