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及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蕊 孟靖翔 +2 位作者 王铁钢 王启民 王俊锋 《真空与低温》 2025年第1期1-17,共17页
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HiPIMS)技术因具备高离化率、能够形成光滑致密的涂层组织、拥有高的涂层-基底结合强度以及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等优势,成为了涂层沉积领域的研究热点。概述了HiPIMS技术的核心优势,并分析了其沉积速率低、涂层应... 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HiPIMS)技术因具备高离化率、能够形成光滑致密的涂层组织、拥有高的涂层-基底结合强度以及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等优势,成为了涂层沉积领域的研究热点。概述了HiPIMS技术的核心优势,并分析了其沉积速率低、涂层应力高的缺点;介绍了通过波形叠加及同步偏压以及增加辅助装置对HiPIMS技术的改进;综述了与直流磁控溅射(DCMS)、射频磁控溅射(RFMS)、中频磁控溅射(MFMS)和电弧离子镀(AIP)等其他溅射和电弧技术复合来提升涂层沉积效率和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其在硬质涂层、耐磨材料、功能涂层及器件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 高离化率 沉积速率 复合技术 辅助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切削淬硬45钢绝热剪切临界条件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国和 王敏杰 段春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8-524,共7页
进行了3种硬度淬硬45钢的正交切削实验,通过金相观测研究了切削条件对第一变形区绝热剪切的影响,得到了淬硬45钢在正交切削过程中的绝热剪切临界切削条件,并分析了平均切削力和切屑变形.结果表明:淬硬45钢的绝热剪切临界切削速度随着切... 进行了3种硬度淬硬45钢的正交切削实验,通过金相观测研究了切削条件对第一变形区绝热剪切的影响,得到了淬硬45钢在正交切削过程中的绝热剪切临界切削条件,并分析了平均切削力和切屑变形.结果表明:淬硬45钢的绝热剪切临界切削速度随着切削厚度的减小或刀具前角的增大而增大.材料硬度越高,临界切削速度越小.在绝热剪切发生时,平均切削力不发生突变.在绝热剪切发生之前,带状切屑的变形系数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并逐渐趋近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切削 绝热剪切 临界条件 平均切削力 变形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兼容机器人本体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3
作者 任召伟 姜杉 +1 位作者 戚厚军 阎兵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07-1012,共6页
选择3种核磁兼容非金属材料即聚丙烯、尼龙、聚甲醛进行切削力试验和粗糙度测量,分析不同切削参数下的三维切削力和粗糙度R a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加工所获切屑形状,运用有向图和矩阵(DAM)法对3种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进行评价,结果... 选择3种核磁兼容非金属材料即聚丙烯、尼龙、聚甲醛进行切削力试验和粗糙度测量,分析不同切削参数下的三维切削力和粗糙度R a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加工所获切屑形状,运用有向图和矩阵(DAM)法对3种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尼龙切削加工性最优,聚甲醛其次,聚丙烯最差,因此宜选择尼龙作为核磁兼容机器人本体制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核磁图像 机器人 切削力 表面粗糙度 切削加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冲击成形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国和 张兴会 戚厚军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8-51,共4页
激光冲击成形是利用激光诱导高幅冲击波的力效应使板材产生塑性变形的快速、高效、精确的成形新技术,具有加工柔性高、精确可控、无小曲率成形的回弹问题、成形后材料性能好和无污染等特点,是一种无模、柔性成形新工艺。它可以充分发... 激光冲击成形是利用激光诱导高幅冲击波的力效应使板材产生塑性变形的快速、高效、精确的成形新技术,具有加工柔性高、精确可控、无小曲率成形的回弹问题、成形后材料性能好和无污染等特点,是一种无模、柔性成形新工艺。它可以充分发挥激光高能量的优点,是激光在板材成形领域的新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冲击成形 成形技术 板材成形 塑性变形 加工柔性 材料性能 柔性成形 冲击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AlN纳米复合涂层的组织结构及切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欣 范其香 +2 位作者 王铁钢 曹凤婷 罗忠红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1年第4期63-68,共6页
目前对CrAlN涂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等方面,对涂层的切削性能研究较少。采用电弧离子镀和脉冲直流磁控溅射共沉积技术制备了一种CrAlN纳米复合涂层,采用XRD、扫描电镜、纳米压痕仪、划痕仪等分析了涂... 目前对CrAlN涂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等方面,对涂层的切削性能研究较少。采用电弧离子镀和脉冲直流磁控溅射共沉积技术制备了一种CrAlN纳米复合涂层,采用XRD、扫描电镜、纳米压痕仪、划痕仪等分析了涂层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CrAlN纳米复合涂层以fcc-(Cr,Al)N相为主,同时含有少量的hcp-AlN相,涂层具有明显的(111)择优取向。由于Al元素的固溶强化效应,CrAlN涂层的硬度高达31.9 GPa。涂层与基体之间结合良好,结合力高达85.6 N。针对45钢切削,测试了CrAlN纳米复合涂层刀具的切削性能,并利用热成像仪测试了切削区温度。测试结果表明:以后刀面磨痕宽度0.3 mm为磨钝标准,CrAlN纳米复合涂层刀具的切削时间明显比无涂层刀具切削时间要长,约为无涂层刀具切削时间的3倍。在切削过程中,涂层刀具的切削温度也更低些。这是因为CrAlN纳米复合涂层中Al固溶于CrN晶格中,通过固溶强化作用提高了涂层硬度,使CrAlN纳米复合涂层具有更高的耐磨性,同时降低了刀具表面的摩擦系数,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AlN纳米复合涂层 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 切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制比对AlCrSiN/AlCrMoSiN多层复合涂层结构的影响及涂层刀具的切削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建博 刘艳梅 +4 位作者 王瑜 王欢 王重阳 党钰钦 王铁钢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0-21,共12页
为解决硬质合金刀具切削淬硬钢时面临易磨损、寿命短的难题,在刀具表面涂覆硬度高、耐磨损的防护涂层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利用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与脉冲直流磁控溅射复合技术制备了不同调制比的AlCrSiN/AlCrMoSiN多层复合涂层,利用... 为解决硬质合金刀具切削淬硬钢时面临易磨损、寿命短的难题,在刀具表面涂覆硬度高、耐磨损的防护涂层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利用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与脉冲直流磁控溅射复合技术制备了不同调制比的AlCrSiN/AlCrMoSiN多层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镜、纳米压痕仪、白光干涉仪等对多层膜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以及涂层刀具的切削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表明,当调制比为3∶1时,多层膜择优生长取向由(111)晶面转为(200)晶面,多层膜的表面致密度得到改善,层状结构明显,晶粒得到细化。此时,涂层硬度达25.7 GPa,临界载荷为79.6 N,耐磨性最强,磨损率为0.74×10^(-6)mm^(3)/(N·m),摩擦系数最低约0.45。将后刀面磨损带宽度0.3 mm作为磨钝标准,干切削淬火C1045中碳钢,AlCrSiN/AlCrMoSiN多层复合涂层刀具的寿命比AlCrSiN涂层刀具寿命提高1.2倍,比无涂层刀具寿命提高3.2倍。切削过程中多层复合涂层内部分Mo元素被氧化成层状MoO3,起到润滑作用,有效降低了切削力和摩擦产生的切削热,延长了刀具使用寿命。无涂层刀具、AlCrSiN涂层刀具、AlCrSiN/AlCrMoSiN多层复合涂层刀具连续切削25 min后,切屑颜色越来越浅,切削温度越来越低。经观察与计算,AlCrSiN/AlCrMoSiN多层复合涂层刀具所产生的切屑锯齿化程度最高,约为0.36,易于自动断屑,更有利于切削的持续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rSiN/AlCrMoSiN多层复合涂层 调制比 自润滑涂层 切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压电陶瓷驱动回转定位平台实验分析
7
作者 马鹏飞 崔良玉 +1 位作者 钟俊杰 韩建鑫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7-921,共5页
为了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微纳米级转动,该文基于柔性铰链设计了一种单压电陶瓷驱动的纯转动微定位平台。平台采用圆周阵列式柔性梁实现运动导向与解耦,通过杠杆机构增大动平台转动行程。首先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了圆周阵列式柔性梁对动平台... 为了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微纳米级转动,该文基于柔性铰链设计了一种单压电陶瓷驱动的纯转动微定位平台。平台采用圆周阵列式柔性梁实现运动导向与解耦,通过杠杆机构增大动平台转动行程。首先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了圆周阵列式柔性梁对动平台轴心漂移的抑制作用,然后通过实验对其运动特征进行测试与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机构具有良好的回转精度,在x轴正方向轴心漂移量为0~0.23μm,y轴负方向轴心漂移量为0~4.59μm,旋转弧度可达916μrad,旋转精度为0.53μrad。轴心漂移补偿后整体误差最大为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微转动平台 柔性铰链 轴漂 旋转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冰冻装卡的镁锂合金零件铣削工艺参数对切削温度的影响与仿真验证
8
作者 郭晨亮 焦云雷 +2 位作者 李金山 李晓宝 李占杰 《航天制造技术》 2023年第6期1-6,共6页
本文以镁锂合金材料的卫星机箱壳体零件为对象,研究不同铣削工艺参数加工镁锂合金壳体时冰冻装卡方式降低壳体温度效果。借助冰冻盘和红外测温仪进行镁锂合金壳体铣削加工实验,探索冰冻装卡工艺方法对镁锂合金壳体零件及切削区域的温度... 本文以镁锂合金材料的卫星机箱壳体零件为对象,研究不同铣削工艺参数加工镁锂合金壳体时冰冻装卡方式降低壳体温度效果。借助冰冻盘和红外测温仪进行镁锂合金壳体铣削加工实验,探索冰冻装卡工艺方法对镁锂合金壳体零件及切削区域的温度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主轴转速n在1500~3500r/min、背吃刀量ap在0.3~0.7mm、进给量F在300~550mm/min的工艺参数范围内,冰冻装卡方法能有效控制镁锂合金壳体零件的加工部位和切削区域的温度,使镁锂合金壳体零件的切削加工过程零件温度和切削区域平均温度,远远低于镁锂合金材料燃点温度,显著避免加工过程中切屑燃烧的安全隐患,极大提高加工效率。该工艺方法在某卫星的陀螺仪控制壳体加工中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装卡 铣削加工 镁锂合金 切削工艺 切削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宝石玻璃超声振动辅助磨削试验研究
9
作者 靳刚 李文硕 +3 位作者 刘浩 肖福源 李占杰 田永军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02-108,共7页
为了探究烧结磨头不同磨头参数和磨削参数对蓝宝石玻璃磨削特性的影响,综合考虑了磨头粒度号、主轴转速、进给速度、磨削深度等因素,设计并开展了非超声和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加工试验,研究了上述因素对蓝宝石磨削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及... 为了探究烧结磨头不同磨头参数和磨削参数对蓝宝石玻璃磨削特性的影响,综合考虑了磨头粒度号、主轴转速、进给速度、磨削深度等因素,设计并开展了非超声和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加工试验,研究了上述因素对蓝宝石磨削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及磨削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和非超声磨削工况中,磨头粒度号增大对磨削力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整体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不同磨头粒度号工况下的超声磨削力和表面粗糙度普遍小于非超声结果,磨削力最大降幅为27.2%,表面粗糙度最大降幅为18.6%;采用粒度号200/230#的磨头进行磨削,可获得相对较小的切削力和表面粗糙度,是研究工况下的最佳粒度号,而140/170#的使用效果最差。相比于非超声磨削,超声可在所选的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和磨削深度条件下实现磨削力和表面粗糙度不同程度的降低,在小主轴转速和小磨削深度工况下,超声磨削对蓝宝石表面质量的改善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加工 磨削加工 蓝宝石玻璃 表面粗糙度 磨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改性梯度NiCrAlY涂层的热腐蚀行为研究
10
作者 孙日 王铁钢 +3 位作者 李伟 尹霜 刘艳梅 姜肃猛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8-37,49,共11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NiCrAlY涂层的抗热腐蚀性能,利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DZ125合金表面分别沉积NiCrAlY/NiAl/Al涂层(coating A)、NiCrAlY/Pt/NiAl/Al涂层(coating B),再经真空扩散退火处理形成成分渐变的梯度涂层结构。在涂层中引入改性元素P... 为了进一步提高NiCrAlY涂层的抗热腐蚀性能,利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DZ125合金表面分别沉积NiCrAlY/NiAl/Al涂层(coating A)、NiCrAlY/Pt/NiAl/Al涂层(coating B),再经真空扩散退火处理形成成分渐变的梯度涂层结构。在涂层中引入改性元素Pt以改善涂层的抗热腐蚀能力,对比研究了2种涂层体系在900℃不同混合盐中的热腐蚀行为;利用SEM、EDS、XRD以及EPMA分析了涂层经过热腐蚀后的微观形貌、物相组成和元素分布。结果表明:在900℃的K_(2)SO_(4)+Na_(2)SO_(4)混合盐中,coating A表面的氧化膜发生了大面积的剥落,coating B中的Pt抑制了S在涂层/氧化膜界面处的偏析,增强了氧化膜的黏附性。在900℃的NaCl+Na_(2)SO_(4)混合盐中,coating A的Cr元素和O元素分别发生了外扩散和内扩散,Cr外扩散易与S反应生成有害相Cr_(x)S_(y)。coating B中的Pt抑制了Cr、O元素的外扩散和内扩散。在NiCrAlY层和NiAl层之间增加Pt层,显著提升了NiCrAlY涂层在混合盐中的抗热腐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离子镀 梯度NiCrAlY涂层 α-Cr Pt改性 热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气压对AlCrTiSiN涂层组织结构、力学与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管梦雪 范其香 +5 位作者 郭明璐 张硕 郝雪卉 吴正环 曹凤婷 王铁钢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28-136,共9页
沉积气压是涂层制备的重要工艺参数,为研究其对AlCrTiSiN纳米复合涂层组织结构、力学性能与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采用射频磁控溅射和脉冲直流磁控溅射复合技术,改变沉积气压(0.6,0.8 Pa)制备出2种AlCrTiSiN纳米复合涂层,并利用X射线衍... 沉积气压是涂层制备的重要工艺参数,为研究其对AlCrTiSiN纳米复合涂层组织结构、力学性能与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采用射频磁控溅射和脉冲直流磁控溅射复合技术,改变沉积气压(0.6,0.8 Pa)制备出2种AlCrTiSiN纳米复合涂层,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及其附带的能谱仪(EDS)、纳米压痕仪等对比分析了2种涂层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2种沉积气压下制备涂层的相结构均为fcc-(Al,Cr,Ti)N,均沿(111)晶面择优生长,但0.8 Pa制备涂层的(111)织构系数更大,表明其择优取向更明显。与沉积气压为0.8 Pa制备的涂层相比,0.6 Pa制备的涂层表面颗粒更细小,涂层更致密,具备更佳的力学性能,拥有更优异的抗弹性变形能力、抗塑性变形能力和膜基结合力。这一方面是因为在低沉积气压下沉积粒子到达基体上的能量更大;另一方面是由于0.8 Pa制备的涂层中可能出现了厚度较大并且较软的Si_(3)N_(4)相。在900℃氧化6 h后,涂层表面均生成了一层连续、致密的Al_(2)O_(3)混合氧化膜,有效阻止了O向涂层内扩散,可对氧化膜下方涂层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随着沉积气压由0.6 Pa增加到0.8 Pa,氧化物颗粒增大,氧化膜厚度增大,抗高温氧化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沉积气压 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 抗高温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喷涂WC-Co/MoS_2-Ni多层复合自润滑涂层的摩擦学行为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铁钢 李柏松 +4 位作者 阎兵 范其香 刘艳梅 宫骏 孙超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3-79,共7页
采用爆炸喷涂技术研制WC-Co/MoS_2-Ni多层复合自润滑涂层,系统研究涂层的微观结构、元素分布、结合强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高温爆炸喷涂过程中,少量MoS_2发生氧化分解,生成SO_2气体,残留在涂层内的SO_2气体可使局部形成微小孔... 采用爆炸喷涂技术研制WC-Co/MoS_2-Ni多层复合自润滑涂层,系统研究涂层的微观结构、元素分布、结合强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高温爆炸喷涂过程中,少量MoS_2发生氧化分解,生成SO_2气体,残留在涂层内的SO_2气体可使局部形成微小孔洞。在摩擦测试中,WC-Co涂层在预磨阶段摩擦因数迅速上升,进入稳定阶段后,摩擦因数缓慢增加;而多层复合涂层的摩擦因数在经历预磨阶段迅速上升后,很快进入稳定阶段,直至表层WC-Co涂层被磨穿后,摩擦因数开始逐渐下降。添加自润滑涂层MoS_2-Ni后,WC-Co涂层的内聚结合强度略有下降,但减摩效果显著,摩擦因数下降了约40%,耐磨性能略有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Co/MoS2-Ni涂层 自润滑涂层 爆炸喷涂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方差熵清晰度评价函数的聚焦三维测量方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斌 谯倩 +3 位作者 赵静 张子淼 李志伟 张宝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2-210,共9页
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是聚焦恢复深度法(Depth from Focus,DFF)实现三维形貌测量的核心,直接决定了深度方向的测量精度。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频方差熵的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与常用函数对比了清晰度比率、灵敏度因子两个定量指标,结果表... 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是聚焦恢复深度法(Depth from Focus,DFF)实现三维形貌测量的核心,直接决定了深度方向的测量精度。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频方差熵的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与常用函数对比了清晰度比率、灵敏度因子两个定量指标,结果表明所提函数优于常用函数。通过对所提函数获得的清晰度评价曲线进行高斯曲线拟合,实现了深度方向聚焦位置的精确计算。对文中方法开展了聚焦重复性与标准台阶高度测量测试,重复性聚焦实验的测量标准差为2.82μm,台阶高度测量标准差为12μm,验证了文中方法用于高精度非接触三维测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形貌 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 高频方差熵 高斯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煤矿企业的作业成本控制管理平台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冯娜 郭晓军 +1 位作者 王红军 王金敏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3-285,共3页
传统成本管理模式制约了现代煤矿企业的发展,针对此问题,引入作业成本法,结合在开滦集团等煤矿企业的作业成本管理研究,分析了煤炭作业成本核算体系,构建了面向煤矿企业的作业成本控制管理平台模型,进而研究了平台的体系结构及功能,开... 传统成本管理模式制约了现代煤矿企业的发展,针对此问题,引入作业成本法,结合在开滦集团等煤矿企业的作业成本管理研究,分析了煤炭作业成本核算体系,构建了面向煤矿企业的作业成本控制管理平台模型,进而研究了平台的体系结构及功能,开发的平台在开滦集团林南仓矿的应用实施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目前煤矿企业成本控制管理问题,从而为煤矿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控制 作业中心 煤矿企业 管理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淬硬45钢在高温、高应变率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及本构关系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国和 王敏杰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3-438,共6页
在20℃~800℃的温度范围和10^-3~10^4s^-1。的应变率范围内,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淬硬45钢(45HRC)分别进行准静态实验和动态压缩力学性能实验,得到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淬硬45钢的流动应力对应变率敏... 在20℃~800℃的温度范围和10^-3~10^4s^-1。的应变率范围内,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淬硬45钢(45HRC)分别进行准静态实验和动态压缩力学性能实验,得到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淬硬45钢的流动应力对应变率敏感性一般,但表现出较强的温度敏感性,随着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采用以高斯函数表示温度效应的改进Johnson-Cook本构方程拟合了淬硬45钢在高应变率和高温条件下的本构关系,拟合曲线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动态力学性能 高应变率 淬硬45钢 本构关系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高温合金Pt/Si共改性铝化物涂层的制备及抗高温氧化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范其香 于昊君 +3 位作者 谭晓晓 吴正环 王铁钢 刘艳梅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4-48,共5页
为研究Si元素对Pt改性铝化物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电镀Pt和Al-Si共渗包埋法制备出一种Pt/Si共改性铝化物涂层,对涂层进行了1 000℃恒温氧化试验,并采用XRD、SEM、EDS分析了涂层氧化前后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在Pt改性铝化... 为研究Si元素对Pt改性铝化物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电镀Pt和Al-Si共渗包埋法制备出一种Pt/Si共改性铝化物涂层,对涂层进行了1 000℃恒温氧化试验,并采用XRD、SEM、EDS分析了涂层氧化前后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在Pt改性铝化物涂层中添加Si元素可以降低涂层表面的孔洞,使涂层更加致密、均匀;2种涂层在1 000℃温度下氧化300 h后均有大量的β-(Ni,Pt)Al相残留,依然具备保护基体的作用;Si元素一方面可以降低涂层与基体的互扩散速率,另一方面却加剧了涂层表面氧化皮的剥落;综合看来Si对Pt改性铝化物涂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提高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铝化物涂层 Pt/Si共改性 组织形貌 抗高温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ON Studio模具虚拟拆装系统开发 被引量:7
17
作者 罗陆锋 文领 徐超辉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63-265,共3页
利用Eon Studio虚拟现实平台开发了一套模具的虚拟拆装和操作仿真系统。通过三维真实感建模工具构建模具静态模型,将模型导入Eon Studio虚拟环境中。运用传感器节点、事件驱动和路由机制实现的人机交互功能。利用Place和Script等节点实... 利用Eon Studio虚拟现实平台开发了一套模具的虚拟拆装和操作仿真系统。通过三维真实感建模工具构建模具静态模型,将模型导入Eon Studio虚拟环境中。运用传感器节点、事件驱动和路由机制实现的人机交互功能。利用Place和Script等节点实现虚拟模具的运动控制。并对碰撞检测与多媒体使用进行阐述,结合JavaScript和HTML开发出网络环境下的虚拟模具拆装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拆装 模具 EON STUD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铣削工艺参数对锡铋合金表面粗糙度特征影响及试验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翔宇 田永军 +2 位作者 李占杰 侯翔 王铁钢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9年第7期43-47,共5页
目的对锡铋合金表面粗糙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提高表面加工质量。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最小表面粗糙度作为优化指标,以主轴转速、铣削深度、进给速度、铣削宽度作为影响因素,进行精密铣削试验研究。结果利用方差分析确定了进给速... 目的对锡铋合金表面粗糙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提高表面加工质量。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最小表面粗糙度作为优化指标,以主轴转速、铣削深度、进给速度、铣削宽度作为影响因素,进行精密铣削试验研究。结果利用方差分析确定了进给速度是锡铋合金铣削表面粗糙度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并基于田口方法优化分析得到了锡铋合金铣削加工工艺最优组合。结论采用田口法对锡铋合金铣削工艺参数优化,有效地减少了加工表面粗糙度,提高了工件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铋合金 粗糙度 铣削 正交试验 铣削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B镁合金双道次热变形过程流变应力特征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邓小虎 胡小东 +1 位作者 赵红阳 巨东英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36,共7页
建立了一类镁合金双道次热变形过程的二维元胞自动机模型。考虑到镁合金具有六重对称的密排六方晶体结构,模型采用了六边形元胞网格。另外,通过计算位错密度演变和设定晶粒形核长大规则,模型将热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静态回复、静态... 建立了一类镁合金双道次热变形过程的二维元胞自动机模型。考虑到镁合金具有六重对称的密排六方晶体结构,模型采用了六边形元胞网格。另外,通过计算位错密度演变和设定晶粒形核长大规则,模型将热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静态回复、静态再结晶、亚动态再结晶和晶粒长大等单个物理过程耦合到一起。为了验证模型,将其应用到AZ31B镁合金单道次和双道次热压缩过程。探讨了不同变形温度、应变速率、道次间隔和预应变对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将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B 双道次热压缩 流变应力特征 元胞自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工艺参数对电弧离子镀薄膜沉积速率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赵彦辉 史文博 +3 位作者 刘忠海 赵升升 王铁钢 于宝海 《真空与低温》 2020年第5期385-391,共7页
阴极电弧离子镀技术作为工业应用最多的真空镀膜技术之一,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仍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如大颗粒污染、所沉积的薄膜残余应力大、不能实现低温沉积等。另一方面,电弧离子镀的沉积效率仍有待提高,尽管与同... 阴极电弧离子镀技术作为工业应用最多的真空镀膜技术之一,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仍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如大颗粒污染、所沉积的薄膜残余应力大、不能实现低温沉积等。另一方面,电弧离子镀的沉积效率仍有待提高,尽管与同属物理气相沉积(PVD)技术的磁控溅射相比,拥有较高的沉积速率,但对于沉积厚膜(厚度超过20μm甚至50μm)而言,其通常的沉积速率(一般在1~10μm/h内)较低,仍需要较长时间。针对这一问题,总结了不同沉积工艺参数对沉积速率的影响,综述了近年来电弧离子镀技术在提高沉积速率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对该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离子镀 沉积速率 磁场 辅助阳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