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笔记、日记中的书家传记史料
1
作者 张小庄 《艺术探索》 2016年第6期16-28,共13页
笔记、日记是历史文献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在史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的学术界,笔记与日记的史料价值已日益受到重视。笔记、日记的内容虽丰富,但亦因系随笔所记而杂、散,有的还是潦草的稿本,直接使用较为不便,因此要想利用好... 笔记、日记是历史文献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在史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的学术界,笔记与日记的史料价值已日益受到重视。笔记、日记的内容虽丰富,但亦因系随笔所记而杂、散,有的还是潦草的稿本,直接使用较为不便,因此要想利用好它们,整理的工作又需先行。关于清代笔记、日记中的书家传记类史料,从资料来源而言,可分为"亲历亲闻的传记史料""遗闻轶事类传记史料"与"转录前人的传记史料"三种类型。这些整理出来的资料,内容颇为丰富,其数量远远超过了正史中相关书家传记类史料的记载。研究书法史(尤其是清代书法史)者,必须得重视这些史料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记 日记 书法史料 书家传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向美 因材施教——以文化身份角度看邵伟尧的艺术及教育理念
2
作者 梁丽霞 《艺术探索》 2015年第3期119-121,共3页
由于个人文化、生活的影响,邵伟尧毕业后的创作受到时代变迁和空间转换的双重影响,单纯明快的民族风格、鲜明的时代感和地域特色贯穿其几十年的艺术创作并影响到他后来的教学。他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既确保了学生扎实的绘画造型功底... 由于个人文化、生活的影响,邵伟尧毕业后的创作受到时代变迁和空间转换的双重影响,单纯明快的民族风格、鲜明的时代感和地域特色贯穿其几十年的艺术创作并影响到他后来的教学。他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既确保了学生扎实的绘画造型功底,又赋予学生个性足够的发展与创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伟尧 文化身份 时代变迁与空间转换 艺术创作 教学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外国版画推介活动的转变研究
3
作者 王睿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1期58-60,共3页
鲁迅作为新兴木刻运动主要领导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通过影印画册、举办展览、开办培训班等形式,对以德国和苏联为代表的西方版画进行了一系列的介绍推广活动,引导了中国木刻版画运动。由于他个人喜好与现实原因,鲁迅的文艺思想不断发... 鲁迅作为新兴木刻运动主要领导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通过影印画册、举办展览、开办培训班等形式,对以德国和苏联为代表的西方版画进行了一系列的介绍推广活动,引导了中国木刻版画运动。由于他个人喜好与现实原因,鲁迅的文艺思想不断发展,导致其版画推介活动在三十年代前后出现了一些变化,总体来说,版画发生了从表现主义向现实主义、从装饰性向叙事性、从个人题材向社会题材的转变。鲁迅美术推介的动机,也从审美以立人转向致用于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西方版画 现实主义 推介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