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肝者 罢极之本” 被引量:3
1
作者 马佐英 史丽萍 +2 位作者 何山 王芳 毕慧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51-1052,共2页
"肝者,罢极之本"是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历代医家、学者对"罢极"的诠释虽不尽相同,但大都认为"肝者,罢极之本"是指肝与人体运动及运动时耐受和消除疲劳的能力有关,而肝之所以能够在运动中发挥抗疲劳... "肝者,罢极之本"是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历代医家、学者对"罢极"的诠释虽不尽相同,但大都认为"肝者,罢极之本"是指肝与人体运动及运动时耐受和消除疲劳的能力有关,而肝之所以能够在运动中发挥抗疲劳的作用离不开肝藏血和主疏泄的生理功能。肝藏血、主疏泄的理论实质上反映了中医学对于人体中某些重要生理功能的认识,也是"肝者,罢极之本"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罢极之本 藏血 主疏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髓质素等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少军 何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698-699,共2页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素 (ADM) ,脑钠素 (BNP) ,内皮素 (ET - 1) ,心钠素 (ANP)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其与缺氧的相互关系。方法  1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患者为A组 ,1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稳定期患者为B组 ,12...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素 (ADM) ,脑钠素 (BNP) ,内皮素 (ET - 1) ,心钠素 (ANP)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其与缺氧的相互关系。方法  1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患者为A组 ,1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稳定期患者为B组 ,1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C组。 3组患者分别空腹采血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DM、BNP、ET - 1、ANP。并抽取桡动脉血送检血气分析 ,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测肺动脉压。结果  3组患者肺动脉压及ADM、BNP、ET - 1、ANP的含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且ADM、BNP、ET - 1及ANP的含量与肺动脉压呈正相关 ,与氧分压呈负相关。结论 ADM ,BNP ,ET - 1及ANP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中起重要作用 ,他们相互作用使肺动脉压达到平衡。ADM及BNP的增高可以对抗ET - 1及ANP升高对肺血管的收缩作用 ,是维持肺循环稳定的代偿机制 ,提示ADM及BNP可能将成为治疗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一个新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髓质素 肺源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脑钠素 内皮素 心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砺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968-969,共2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相关性。方法对经胃镜诊断的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和消化性溃疡(PU)共52例患者的活检胃黏膜进行Warthin-Starry银染色和快速尿素酶试验,以确定有无Hp感染;用HE染...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相关性。方法对经胃镜诊断的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和消化性溃疡(PU)共52例患者的活检胃黏膜进行Warthin-Starry银染色和快速尿素酶试验,以确定有无Hp感染;用HE染色观察淋巴滤泡形成。结果在Hp感染患者(36例)中,有淋巴滤泡者占36.1%(13/36),而无Hp感染的患者均无淋巴滤泡形成。Hp感染阳性者其淋巴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及慢性活动性胃炎的发生率与Hp阴性者相比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p感染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幽门螺杆菌感染 相关性探讨 幽门螺杆菌(Hp) 消化性溃疡(Pu) 淋巴滤泡形成 慢性浅表性胃炎 快速尿素酶试验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活动性胃炎 Hp感染 淋巴细胞浸润 胃镜诊断 染色观察 感染患者 HP阴性 银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克溃对胆囊容量和排空的影响
4
作者 王砺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5-156,共2页
关键词 胆囊炎 前列腺素 观察 发病机制 消炎痛 静脉内 结果报告 参与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