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研究进展及新应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沙淼 赵欣 +4 位作者 陈元园 王伟伟 周鹏 倪红艳 明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0-469,共10页
扩散峰度成像(DKI)是一种新兴的扩散磁共振技术,它在传统扩散张量成像的基础上引入了四阶峰度,并以此量化组织中水分子扩散位移概率分布偏离高斯分布的程度,其附加的峰度信息对大脑组织的微观结构更敏感。从扩散峰度成像模型、数据采集... 扩散峰度成像(DKI)是一种新兴的扩散磁共振技术,它在传统扩散张量成像的基础上引入了四阶峰度,并以此量化组织中水分子扩散位移概率分布偏离高斯分布的程度,其附加的峰度信息对大脑组织的微观结构更敏感。从扩散峰度成像模型、数据采集参数、模型拟合以及由DKI发展而来的微观结构模型等方面,介绍DKI模型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最后简要讨论DKI模型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在神经放射学各个方面所具有的广泛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峰度成像 非高斯扩散 大脑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评价胰周小静脉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夏爽 沈文 +2 位作者 温连庆 周海昱 祁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412-416,共5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显示胰周小静脉及胰头部静脉解剖的能力。材料和方法:50例无胰腺相关疾病病人10例胰腺癌病人,均行腹部平扫及增强检查。CT设备为GE Lightspeed QX/I,扫描层厚5mm,进床速度7.5mm,螺距0.75,重建层厚2.5mm,重建间隔1.2...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显示胰周小静脉及胰头部静脉解剖的能力。材料和方法:50例无胰腺相关疾病病人10例胰腺癌病人,均行腹部平扫及增强检查。CT设备为GE Lightspeed QX/I,扫描层厚5mm,进床速度7.5mm,螺距0.75,重建层厚2.5mm,重建间隔1.25mm。双期增强检查延迟时间分别为30~40s,60~65s。造影剂总量60~70ml,高压注射速度2.5~3ml/s。所有图像经回顾性后处理,在ADW4.0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分别显示胰周静脉。结果:胃结肠干(GCT)显示率96%。GCT分为3支:胃网膜右静脉(RGE)、胰十二指肠前上静脉(ASPDV)、右结肠静脉(RCV),上述3支静脉的显示率分别为92%、100%、80%。GCT直接注入肠系膜上静脉(SMV),正常管壁直径<7mm,>8mm时提示管径扩张。胰十二指肠后上静脉(PSPDV)显示率96%,位于胆总管下方,几乎垂直向上走行注入门静脉的足侧,距脾静脉(PV)、肠系膜上静脉(SMV)汇合处上方2mm。在胰腺前后弓中,上静脉接受了胰头的大部分血液。胰十二指肠周围下静脉包括胰十二指肠前下静脉(AIPDV)、胰十二指肠后下静脉(PIPDV)、第一空肠干(FJV)和胰周下静脉(IPV),FJV显示率为100%,余胰周下静脉未显示。胰十二指肠周围下静脉引流一小部分钩突血液,AIPDV、PIPDV在多数情况下有一共同的终端即I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胰周小静脉 胰腺肿瘤 三维重建 影像学诊断 肿瘤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星形细胞瘤的MR灌注成像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夏爽 祁吉 +1 位作者 倪红艳 李鹏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10期701-705,共5页
目的 :研究MR灌注成像的扫描技术、后处理技术及其评价脑星形细胞瘤的价值。方法 :本组病例包括星形细胞瘤 40例、转移瘤 3 0例、正常对照组 3 0例 ,均行MR平扫及灌注检查。结果 :不同部位的正常脑血流灌注量不一致。正常人脑灰、白质... 目的 :研究MR灌注成像的扫描技术、后处理技术及其评价脑星形细胞瘤的价值。方法 :本组病例包括星形细胞瘤 40例、转移瘤 3 0例、正常对照组 3 0例 ,均行MR平扫及灌注检查。结果 :不同部位的正常脑血流灌注量不一致。正常人脑灰、白质相对血容量rCBV(relativecerebralbloodvolume)值为 1.5 6± 0 .3 9。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的rCBV值显著高于正常脑实质者 (P <0 .0 1) ,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但IV级星形细胞瘤的rCBV值变化较大。星形细胞瘤与转移瘤病变本身的rCBV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但二者的rCBV值均高于正常脑实质。星形细胞瘤“邻近水肿区”的rCBV值显著高于转移瘤周围“邻近水肿区”的rCBV值 (P <0 .0 1) ,而星形细胞瘤、转移瘤“远离水肿区”的rCBV值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MR灌注成像可精确提示正常脑实质及病变的血流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灌注 局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MR观察语言前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听皮质 被引量:1
4
作者 夏爽 祁吉 李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05-1707,共3页
目的探讨语言前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听皮质的时间依赖性变化,评价正常听力者和语言前耳聋患者的半球优势。方法对9~12岁、19~22岁年龄段语言前耳聋患者各20例以及相应年龄组正常听力者各20名行梯度回波MRT1WI薄层采集,分别测量听皮质... 目的探讨语言前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听皮质的时间依赖性变化,评价正常听力者和语言前耳聋患者的半球优势。方法对9~12岁、19~22岁年龄段语言前耳聋患者各20例以及相应年龄组正常听力者各20名行梯度回波MRT1WI薄层采集,分别测量听皮质、颞上回、颞叶的灰质、白质容积以及总容积。结果9~12岁、19~22岁年龄组语言前耳聋患者与正常听力者双侧Heschl回、颞上回、颞叶的灰质、白质容积以及总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12岁组左、右侧颞叶、颞上回灰、白质容积比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右侧Heschl回灰、白质容积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22岁组左、右侧Heschl回、颞上回灰、白质容积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聋患者和正常听力者听觉中枢的左、右侧半球容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正常听力者相比,耳聋患者Heschl回灰、白质容积比均显著增加;耳聋患者与右利正常听力者听觉中枢的左侧半球容积显著大于右侧半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感音神经性 听皮质 容积测量 半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骨肿瘤动态增强MRI定量参数与肿瘤定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郑梅竹 刘松 +1 位作者 汤若薇 夏爽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4-610,共7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参数在鉴别颞骨良恶性肿瘤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7月初诊且行颞骨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的颞骨肿瘤患者21例,均行手术及病...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参数在鉴别颞骨良恶性肿瘤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7月初诊且行颞骨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的颞骨肿瘤患者21例,均行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颞骨恶性肿瘤13例,颞骨良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8例。在3.0TMR动态增强扫描图手绘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测量各定量参数值:容量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Ve)和初始曲线下面积(initial Area under curve,iAUC)。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颞骨恶性肿瘤组和良性病变组间各定量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各定量参数值对颞骨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颞骨恶性肿瘤组和良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组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别。所有的病变均有明显强化或不均匀明显强化。恶性组和良性的Ktrans值分别为0.382±0.153(min-1),0.228±0.096(min-1),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别(t=2.543, P=0.020);两组的Kep值分别为0.552±0.221(min-1),0.277±0.072(min-1),两组间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3.378, P=0.003)。两组间的Ve,iAUC无显著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 DCE-MRI在鉴别颞骨肿物良恶性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尤其是Ktrans和Ke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MRI 颞骨肿瘤 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