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食品对外贸易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高松 汪建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57-1257,1267,共2页
介绍了在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概述了我国企业在开展食品出口贸易时所遇到的技术性壁垒的形式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壁垒 食品 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大米超长期贮藏的醛系物积累与调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玮 李喜宏 +2 位作者 郭红莲 胡云峰 王燕燕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9-141,共3页
以天津地区特产的小站稻大米为试材,重点研究影响大米品质、风味的醛类挥发性物质的代谢积累规律与调控效果,研制筛选天津大米常温MA保鲜专用保鲜袋。结果表明,天津小站稻大米3年超长期贮藏时,醛类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乙醛、戊醛和己... 以天津地区特产的小站稻大米为试材,重点研究影响大米品质、风味的醛类挥发性物质的代谢积累规律与调控效果,研制筛选天津大米常温MA保鲜专用保鲜袋。结果表明,天津小站稻大米3年超长期贮藏时,醛类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乙醛、戊醛和己醛,依次在0.5、3.0和6.0这3个保留时间出现峰值;塑料薄膜MA小包装处理,对天津小站稻大米醛类挥发性物质的代谢积累有显著的调控作用,其中厚度0.05mmPVC保鲜袋效果最佳,贮藏3年的醛类挥发性物质代谢积累总量12.131mg/kg,相当于对照64.832 mg/kg的1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自发气调保鲜膜 贮藏保鲜 醛类挥发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锅蘸酱常温贮存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胡云峰 陈君然 《农学学报》 2011年第3期42-45,共4页
为预测和制定火锅蘸酱在常温贮存条件下的货架期,研究常温下火锅蘸酱中微生物生长趋势的变化,利用DPS软件,建立Gompertz模型,然后用生产日期相近的2个组蘸酱的微生物变化验证所建立的生长模型的准确度。研究结果表明,试验中所建立的Gomp... 为预测和制定火锅蘸酱在常温贮存条件下的货架期,研究常温下火锅蘸酱中微生物生长趋势的变化,利用DPS软件,建立Gompertz模型,然后用生产日期相近的2个组蘸酱的微生物变化验证所建立的生长模型的准确度。研究结果表明,试验中所建立的Gompertz模型能有效地拟合火锅蘸酱在常温下菌落总数的动态变化,准确度较高,能准确预测不同贮藏时间内火锅蘸酱的菌落总数,为快速、可靠地实时预测火锅蘸酱的货架期和微生物学品质,提供了一个方便有效的方法;利用该模型可以预测火锅蘸酱12个月的保质期内菌落总数小于105cf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锅蘸酱 生长模型 保质期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苹果复合果汁加工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姜晓燕 胡云峰 +1 位作者 崔瀚元 魏贾兰 《农产品加工》 2008年第10期34-35,共2页
枸杞,原产于我国西北地区,是中华医药中少有的药食兼用、通体皆宝的产品。但较之于其他水果,枸杞具有果皮薄、含汁量大、不易贮藏保鲜等特点,收获后如不及时销售,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枸杞通过加工制成液态枸杞,一方面可以解决... 枸杞,原产于我国西北地区,是中华医药中少有的药食兼用、通体皆宝的产品。但较之于其他水果,枸杞具有果皮薄、含汁量大、不易贮藏保鲜等特点,收获后如不及时销售,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枸杞通过加工制成液态枸杞,一方面可以解决枸杞市场卖果难、易腐烂等问题,同时又可实现加工增值,可谓“一举两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技术 枸杞 复合果汁 苹果 西北地区 药食兼用 贮藏保鲜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盐酵母添加对高盐稀态酱醪风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曹小红 张艳 +4 位作者 鲁梅芳 王春玲 张斌 石瑜 李松耀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7-59,共3页
采用蒸馏萃取法提取高盐稀态发酵法发酵结束后的酱醪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分别添加3种耐盐酵母的高盐稀态酱醪所产生的风味成分均要多于未添加酵母的酱醪,尤其在第15天添加T酵母产生的风味物质要明... 采用蒸馏萃取法提取高盐稀态发酵法发酵结束后的酱醪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分别添加3种耐盐酵母的高盐稀态酱醪所产生的风味成分均要多于未添加酵母的酱醪,尤其在第15天添加T酵母产生的风味物质要明显高于其他。在酱醪发酵的第15天添加T酵母使得异丁醛,乙酸乙酯,乙醇,异丁醇,正丁醇及异戊醇,乙酸含量明显提高,45天添加S酵母使HEMF的含量显著提高。表明,在酱油发酵过程中添加耐盐酵母的时间很重要,这可直接影响酱油中某些风味物质的产生及其相互的协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耐盐酵母 风味成分 高盐稀态酱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盐乳酸菌与酵母菌在酱醪汁中协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曹小红 刘卓 +2 位作者 鲁梅芳 王春玲 綦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15,共4页
采用透析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添加耐盐乳酸菌与酱醪中酵母菌的协同作用以及发酵工艺的控制和对酱油主要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酱醪发酵过程中,添加耐盐乳酸菌明显促进T酵母菌的生长,而与S酵母菌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在酱醪发酵前期,... 采用透析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添加耐盐乳酸菌与酱醪中酵母菌的协同作用以及发酵工艺的控制和对酱油主要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酱醪发酵过程中,添加耐盐乳酸菌明显促进T酵母菌的生长,而与S酵母菌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在酱醪发酵前期,同时添加104个/mL耐盐乳酸菌与T酵母菌时对发酵酱醪中的pH值和总酸起到稳定作用,提高了还原糖的产生速度,对中后期酱油主体风味的形成和提高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乳酸菌 酵母菌 高盐稀态酱醪 透析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胚芽油超临界CO_2萃取影响因素筛选及工艺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吴定 谢惠惠 +4 位作者 黄卉卉 路桂红 刘长鹏 刘常金 付懋林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8-94,共7页
微波稳定化处理小麦胚为原料,研究影响超临界CO2萃取小麦胚芽油的因素,并利用有影响贡献的因素优化了超临界CO2萃取小麦胚芽油的工艺.选取小麦胚粉碎颗粒目数、麦胚水分含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剂流量和萃取时间为试验影响因素,... 微波稳定化处理小麦胚为原料,研究影响超临界CO2萃取小麦胚芽油的因素,并利用有影响贡献的因素优化了超临界CO2萃取小麦胚芽油的工艺.选取小麦胚粉碎颗粒目数、麦胚水分含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剂流量和萃取时间为试验影响因素,利用Plackett-Burman进行试验设计,筛选影响超临界CO2萃取小麦胚芽油的因素.根据筛选出的因素,利用Box-Behnken进行响应曲面优化水平组合试验.结果显示,因素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萃取剂流量>萃取压力和萃取时间>萃取温度>麦胚目数,而3.3%~4.7%样本水分对萃取影响极小;响应面分析试验得到小麦胚芽油萃取率回归方程,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拟和很好.超临界CO2萃取小麦胚芽油最佳工艺参数:麦胚目数为60目、萃取剂流量为30 L/h、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时间为141 min和萃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小麦胚芽油萃取率达到82.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胚芽油 超临界CO2萃取 因素筛选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透湿保鲜膜的研制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杨 李喜宏 +2 位作者 邢亚阁 胡明 李伟丽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9-71,共3页
利用钛酸酯偶联剂对轻质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将改性后的碳酸钙添加到LDPE基体中,制备透湿性薄膜。测试了该保鲜膜的拉伸强度,热合强度以及透湿性能。结果表明:当钛酸酯偶联剂TC-2的质量分数为2%时,碳酸钙可达95%的活化度。LDPE中添加碳... 利用钛酸酯偶联剂对轻质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将改性后的碳酸钙添加到LDPE基体中,制备透湿性薄膜。测试了该保鲜膜的拉伸强度,热合强度以及透湿性能。结果表明:当钛酸酯偶联剂TC-2的质量分数为2%时,碳酸钙可达95%的活化度。LDPE中添加碳酸钙可在薄膜中引入无数微小的缺陷,从而制得透湿性能较好的薄膜。从薄膜的力学性能、透湿性能综合考虑,碳酸钙的用量为20份时,保鲜膜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酯偶联剂 轻质碳酸钙 表面改性 透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氏木霉LW1固态发酵纤维素酶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菁莎 王颉 +2 位作者 周家楠 刘景彬 袁丽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2-36,共5页
采用里氏木霉LW 1(Trichoderma.Reesei)固体发酵生产纤维素酶,研究了秸杆粉和麦麸用量、料水比、起始pH值、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该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里氏木霉LW 1的适宜发酵条件为:在秸秆∶麦麸=1∶1,料水比为1... 采用里氏木霉LW 1(Trichoderma.Reesei)固体发酵生产纤维素酶,研究了秸杆粉和麦麸用量、料水比、起始pH值、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该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里氏木霉LW 1的适宜发酵条件为:在秸秆∶麦麸=1∶1,料水比为1∶2的前提条件下,培养温度28℃,发酵周期为72h,起始pH5.5时产酶活力最高。浸出液中FPA酶活为119.417u/g干物质,CMC酶活为452.433u/g干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木霉 纤维素酶 固态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蒜苔采后灰霉病害及生防拮抗菌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薛婷 李喜宏 +1 位作者 陈丽 马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20-222,共3页
在蒜苔贮藏后期,从0℃冷库里发生灰霉病的蒜苔上分离到灰霉菌,经纯化和致病性鉴定得到灰霉属病原菌株。并且在其中并未发病的蒜苔分离到16种拮抗细菌,通过平板筛选法筛选出4株对灰霉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这4株拮抗菌在平板上对灰霉病... 在蒜苔贮藏后期,从0℃冷库里发生灰霉病的蒜苔上分离到灰霉菌,经纯化和致病性鉴定得到灰霉属病原菌株。并且在其中并未发病的蒜苔分离到16种拮抗细菌,通过平板筛选法筛选出4株对灰霉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这4株拮抗菌在平板上对灰霉病菌的抑制力分别为:63.5%、47.6%、41.3%、3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苔 灰霉病 拮抗细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醋中苯甲酸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健 高年发 张颖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57,共4页
建立了用固相萃取预分离,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醋中苯甲酸的新方法。食醋中苯甲酸用Strata-x33μmPolymericSorbent固相萃取小柱预分离,优化了萃取条件。以KromasilC18(5μm,250×4.6mm)为分离柱,10%甲醇/90%(0.02mol/mL)醋酸铵缓... 建立了用固相萃取预分离,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醋中苯甲酸的新方法。食醋中苯甲酸用Strata-x33μmPolymericSorbent固相萃取小柱预分离,优化了萃取条件。以KromasilC18(5μm,250×4.6mm)为分离柱,10%甲醇/90%(0.02mol/mL)醋酸铵缓冲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波长230nm,进行检测,方法回收率在93.5%~102.4%之间,日内、日间R.S.D.在1.2%~2.0%之间,最低检测浓度可达到6.9μg/L,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醋 苯甲酸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杀真菌剂对蒜薹灰霉菌抑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薛婷 陈丽 +1 位作者 李喜宏 王海芬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2-94,共3页
研究了7种常用杀真菌剂对蒜薹采后灰霉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上,保鲜克和施美清的4个浓度处理都能完全抑制蒜薹灰霉菌的生长,抑菌率均达到100%;施美特、山推007、盖克、醚菌酯、霜疫力克的抑菌率都高于95%,但灰霉菌对它们... 研究了7种常用杀真菌剂对蒜薹采后灰霉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上,保鲜克和施美清的4个浓度处理都能完全抑制蒜薹灰霉菌的生长,抑菌率均达到100%;施美特、山推007、盖克、醚菌酯、霜疫力克的抑菌率都高于95%,但灰霉菌对它们的反应灵敏度均不高,且对醚菌酯产生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薹 杀真菌剂 灰霉菌 抑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果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泽生 赵春艳 +1 位作者 徐英 於洪建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27-130,共4页
优选回流提取方法,以山楂果中原花青素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提取溶剂种类、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山楂果中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70%乙醇,提取... 优选回流提取方法,以山楂果中原花青素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提取溶剂种类、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山楂果中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70%乙醇,提取温度80℃,料液比1∶15,提取时间2 h,提取3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原花青素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在蛋清蛋白基脂肪模拟物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田朝杰 孙婵婵 +2 位作者 陈宁 李佳慧 张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9-74,共6页
为了科学、直观的对蛋清蛋白基脂肪模拟物的品质做出综合评价,文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分析了不同条件对蛋清蛋白基脂肪模拟物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湿热处理条件(湿热温度、湿热时间)、原料添加量(蛋白... 为了科学、直观的对蛋清蛋白基脂肪模拟物的品质做出综合评价,文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分析了不同条件对蛋清蛋白基脂肪模拟物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湿热处理条件(湿热温度、湿热时间)、原料添加量(蛋白添加量、蛋黄粉添加量)、蛋白分散液p H值和微粒化处理条件(剪切转速、剪切时间)等因素条件对脂肪模拟物的感官指标(保型性、细腻度、外观、气孔数、气味)、物性指标(硬度、稠度、内聚性、黏性指数)、粒径及持水性的影响。通过计算综合评分值筛选出综合评价最高的制备工艺条件为:按照100g/L及0.5 g/L的比例添加蛋清蛋白和蛋黄粉,充分混匀配制蛋白分散液,以柠檬酸调节p H值为3.5;置于75℃水浴中湿热处理16 min;待4℃冷藏陈化24 h后,采用10 000 r/min的剪切转速处理90 s,得到持水能力较高、细腻均匀、产品物性与感官指标与市售沙拉酱接近的蛋清蛋白基脂肪模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模拟物 主成分分析 蛋清蛋白 蛋黄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谷爆腰原因的探讨 被引量:11
15
作者 朱恩龙 郭红莲 李成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7-68,70,共3页
阐述了稻谷爆腰的内在机理,并对稻谷生产各环节如收割前、干燥方式、贮藏、加工过程产生爆腰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同时提出了一些减少爆腰的措施。
关键词 稻谷 爆腰原因 收割前、干燥方式 贮藏 加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菇专用保鲜膜常温MAP保鲜试验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丽 薛婷 +1 位作者 王玫 王海芬 《保鲜与加工》 CAS 2005年第6期31-32,共2页
以3种特制抗菌膜、1种常规保鲜LDPE膜和1种普通LDPE膜为试材,研究平菇常温不同特性保鲜膜MAP保鲜效果,确定最佳平菇保鲜膜。结果表明,日本产保鲜膜和国家农产品保鲜中心研制的抗菌膜包装平菇后于常温下贮藏8天,基本保持平菇原有的品质,... 以3种特制抗菌膜、1种常规保鲜LDPE膜和1种普通LDPE膜为试材,研究平菇常温不同特性保鲜膜MAP保鲜效果,确定最佳平菇保鲜膜。结果表明,日本产保鲜膜和国家农产品保鲜中心研制的抗菌膜包装平菇后于常温下贮藏8天,基本保持平菇原有的品质,失重率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低密度聚乙烯薄膜 MAP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枣贮藏期浆胞病病原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淑艳 李喜宏 +1 位作者 陈丽 张继澍 《保鲜与加工》 CAS 2005年第1期19-21,共3页
在天津地区栽培的冬枣上发现冬枣贮藏期浆胞病真菌病害,从病果上分离出2种真菌菌株,回接后,发现病症与自然发病症状完全一致,而且从接种病果上又重新分离到了此病病原真菌,经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确认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alternata-Fr.-K... 在天津地区栽培的冬枣上发现冬枣贮藏期浆胞病真菌病害,从病果上分离出2种真菌菌株,回接后,发现病症与自然发病症状完全一致,而且从接种病果上又重新分离到了此病病原真菌,经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确认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alternata-Fr.-Keissl)和裸孢壳属(Emericellanidulans-Eid.),其中裸孢壳属(Emericellanidulans-Eid.雪)在冬枣上还属国内外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贮藏期 浆胞病 分离 鉴定 链格孢菌 裸孢壳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蒜薹采后病原真菌鉴定及侵染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薛婷 陈丽 +1 位作者 李喜宏 冯丽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3-515,共3页
以不同贮藏条件的蒜薹为材料,研究了蒜薹贮藏保鲜过程中主要病原真菌的种类厦侵染特点。结果表明:从蒜薹上分离出4个属,9种病原真菌,其中葱鳞葡萄孢霉[Botrytis squamosa J.C.Walker]和交链孢霉[Alternaria Nee ex Wallr.]为蒜薹... 以不同贮藏条件的蒜薹为材料,研究了蒜薹贮藏保鲜过程中主要病原真菌的种类厦侵染特点。结果表明:从蒜薹上分离出4个属,9种病原真菌,其中葱鳞葡萄孢霉[Botrytis squamosa J.C.Walker]和交链孢霉[Alternaria Nee ex Wallr.]为蒜薹采后优势致病菌,其感染指数分别为81.1%和72.2%;在0℃条件下,蒜薹贮藏120-150d后开始明显发病,其中薹梢和薹墓发病最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薹 采后病害 优势致病菌 发病率 感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鲜剂对玫瑰切花生理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海燕 马骏 +1 位作者 陈丽 薛婷 《保鲜与加工》 CAS 2006年第1期23-24,共2页
以玫瑰(Rugosarose)鲜花为试材,研究3种不同配方的切花保鲜剂对其保鲜效果及生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3%蔗糖+2.5%山梨醇+0.02%CaCl2+杰可沙(喷施)处理的玫瑰切花的瓶插寿命、水分平衡、以及生理生化指标均达到最好状态,在20~25℃条... 以玫瑰(Rugosarose)鲜花为试材,研究3种不同配方的切花保鲜剂对其保鲜效果及生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3%蔗糖+2.5%山梨醇+0.02%CaCl2+杰可沙(喷施)处理的玫瑰切花的瓶插寿命、水分平衡、以及生理生化指标均达到最好状态,在20~25℃条件下处理7天,玫瑰花仍鲜艳可观,显著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切花 保鲜剂 生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油制造业面临着新挑战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冬洁 曹小红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14,共2页
酱油是我国传统的调味品之一,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它依然存在着较强的生命力。但是面对世界范围内酱油行业的变革与挑战,如何发挥传统调味品的优势,结合现代生物技术与工业技术,打造国际性品牌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传统食品 酱油 生产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