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黄链霉菌TD-1菌株挥发性有机物对灰霉孢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贞景 张春慧 +4 位作者 路来风 武淑芬 陈勉华 韩昕男 王昌禄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46-52,共7页
为探讨白黄链霉菌TD-1菌株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灰霉孢菌的抑制作用,采用双皿对扣法测定VOCs对灰霉孢菌的抑菌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VOCs对灰霉孢菌菌丝体的影响,利用GC/MS技术对VOCs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作用5 d后,6.0 g TD-1菌株麦... 为探讨白黄链霉菌TD-1菌株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灰霉孢菌的抑制作用,采用双皿对扣法测定VOCs对灰霉孢菌的抑菌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VOCs对灰霉孢菌菌丝体的影响,利用GC/MS技术对VOCs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作用5 d后,6.0 g TD-1菌株麦麸培养物产生的VOCs对灰霉孢菌的抑菌率为66.67%,灰霉孢菌的产孢量(3.9×106个/cm2)较空白组(5.9×107个/cm2)显著降低(p<0.01),且菌丝形态异常、表面粗糙,菌体细胞膜通透性增强。TD-1菌株VOCs由63种组分组成,其中2-甲基异冰片(13.52%)和1,4-二甲基金刚烷(14.08%)的相对含量较高。白黄链霉菌TD-1菌株产生的VOCs对灰霉孢菌良好的抑制作用为将其开发成生物熏蒸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黄链霉菌 灰霉孢菌 挥发性有机物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γ-氨基丁酸的红曲霉菌株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圆林 王昌禄 +3 位作者 陈勉华 李风娟 李贞景 王玉荣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35-40,共6页
从实验室保藏的11种红曲霉中,筛选出高产γ-氨基丁酸的红曲霉CH-1菌株.研究了发酵温度、时间、接种量、谷氨酸钠添加量等发酵条件对红曲霉CH-1产GABA含量的影响.经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后得出红曲霉CH-1发酵大米产γ-氨基丁酸的较佳发... 从实验室保藏的11种红曲霉中,筛选出高产γ-氨基丁酸的红曲霉CH-1菌株.研究了发酵温度、时间、接种量、谷氨酸钠添加量等发酵条件对红曲霉CH-1产GABA含量的影响.经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后得出红曲霉CH-1发酵大米产γ-氨基丁酸的较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9 d,接种量17%,谷氨酸钠添加量0.10 g,在此条件下,红曲霉CH-1发酵大米产GABA为1.93 mg/g,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桔霉素含量为0.01μg/g,低于国家标准1μg/g,可利用该产品开发更多形式的红曲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Γ-氨基丁酸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培养基对红曲霉M1莫纳可林K产量影响及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林琳 李贞景 +3 位作者 陈勉华 高雅娟 武慧佳 王昌禄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3-47,共5页
莫纳可林K是红曲霉重要的次级代谢产物之一。研究了4种培养基质对红曲霉M1莫纳可林K产量的影响,并利用RT-q PCR的方法,对莫纳可林K相关基因簇mRNA水平的差异表达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荞麦培养基中莫纳可林K的产量最高(8.49 mg/L),其... 莫纳可林K是红曲霉重要的次级代谢产物之一。研究了4种培养基质对红曲霉M1莫纳可林K产量的影响,并利用RT-q PCR的方法,对莫纳可林K相关基因簇mRNA水平的差异表达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荞麦培养基中莫纳可林K的产量最高(8.49 mg/L),其次为糙米(莫纳可林K产量7.12 mg/L)、燕麦(莫纳可林K产量4.77 mg/L)、大米(莫纳可林K产量2.11 mg/L)。荞麦培养基利于红曲霉莫纳可林K产生。基因差异表达研究发现,除MKB与MKC基因外,其他基因的表达量均与莫纳可林K产量呈正相关;不同培养基通过刺激红曲霉基因表达从而影响其次级代谢产物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莫纳可林K 培养基 RT-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椿老叶、银杏叶、茶叶抗氧化活性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玉荣 江慎华 +2 位作者 陈勉华 李风娟 王昌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35-437,共3页
利用溶剂法提取香椿老叶、银杏叶、茶叶叶粉,浓缩干燥得到粗提物,测定粗提物的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总黄酮含量排序:香椿老叶>银杏叶>茶叶(P<0.05);总多酚含量的排序:香椿老叶>茶叶>银杏叶(P<... 利用溶剂法提取香椿老叶、银杏叶、茶叶叶粉,浓缩干燥得到粗提物,测定粗提物的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总黄酮含量排序:香椿老叶>银杏叶>茶叶(P<0.05);总多酚含量的排序:香椿老叶>茶叶>银杏叶(P<0.05)。包括阳性对照在内5个样品抗氧化活性(总还原力和FRAP法抗氧化能力)排序:维生素C>茶叶>香椿老叶>银杏叶>BHT(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P<0.05)。在50~2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香椿老叶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远大于同浓度的BHT(P<0.05),与同浓度的维生素C相当(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老叶 银杏叶 茶叶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式对鲢鱼鱼肉蛋白乳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胡爱军 卢秀丽 +3 位作者 郑捷 卢静 孙军燕 孙本进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3-16,共4页
以鲢鱼鱼肉为原料,研究了超声波、微波、加热处理对鲢鱼鱼肉蛋白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的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微波和超声功率的增大及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与室温下的蛋白相比,35℃加热9 min时的... 以鲢鱼鱼肉为原料,研究了超声波、微波、加热处理对鲢鱼鱼肉蛋白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的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微波和超声功率的增大及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与室温下的蛋白相比,35℃加热9 min时的蛋白乳化性提高了36.79%,乳化稳定性在7 min、35℃时提高了14.2%;与未经微波处理的蛋白相比,微波功率100 W、40s时,乳化性提高了1.35倍,乳化稳定性在100 W、30 s时提高了15.85%;与未经超声处理的蛋白相比,乳化性在超声功率160 W,超声时间10 min时提高了56.7%,乳化稳定性在200 W、15 min时提高了9.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鱼鱼肉蛋白 加热 微波 超声波 乳化性 乳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昌禄 王昵霏 李贞景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43-49,共7页
枸杞多糖是枸杞中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因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多种功能作用而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详细介绍了枸杞多糖的制备、生物活性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现状。枸杞多糖的制备过程包括提取、分离与纯化。提取方法有水... 枸杞多糖是枸杞中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因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多种功能作用而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详细介绍了枸杞多糖的制备、生物活性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现状。枸杞多糖的制备过程包括提取、分离与纯化。提取方法有水提醇沉法、碱液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法等;分离与纯化方法主要有Sevage法、三氯乙酸法、蛋白酶法、活性炭脱色、聚合物-盐双水相系统等,主要是去除多糖中游离蛋白质、色素等杂质,再通过分级沉淀、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方法进一步纯化得到单一多糖。此外,还对近年来枸杞多糖在医药、食品、畜牧与饲料等领域的开发利用进行了较详细介绍,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枸杞多糖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多糖 生物活性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霉M1发酵糙米代谢产物抗S180细胞增殖效应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婧 王昌禄 +4 位作者 陈勉华 杨华 李素珍 王玉荣 李贞景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31-36,共6页
以红曲霉M1分别发酵大米和糙米,比较其代谢产物的变化;采用MTT比色法,初步研究了Monacolin K标准品、红曲糙米及红曲大米乙醇提取物对S180小鼠腹水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MBR乙醇提取物中,可检测到MK的酸式构型,MK含量约为MR乙醇... 以红曲霉M1分别发酵大米和糙米,比较其代谢产物的变化;采用MTT比色法,初步研究了Monacolin K标准品、红曲糙米及红曲大米乙醇提取物对S180小鼠腹水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MBR乙醇提取物中,可检测到MK的酸式构型,MK含量约为MR乙醇提取物的1.3倍.经红曲霉M1发酵后,MBR中γ-氨基丁酸(GABA)质量浓度达到2.98 mg/g,是MR乙醇提取物的3.1倍.MBR中桔霉素质量浓度低于MR.MK标准品、MBR及MR乙醇提取物均对S180小鼠腹水瘤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MK质量浓度在3~50μg/mL,三者抑制S180小鼠腹水瘤细胞增殖效应随MK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MK含量相同的条件下,MR和MBR乙醇提取物的抑制效果显著大于MK标准品(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糙米 大米 S180小鼠腹水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降解废弃蓖麻基润滑油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亚琼 王昌禄 +5 位作者 何东 张丽红 陈勉华 王玉荣 何良年 叶锋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15-19,共5页
从内蒙古某蓖麻榨油厂排污口采样,分离筛选出10株能降解废弃蓖麻基润滑油菌株,其中T-9菌株降解润滑油的能力较强,该菌株最适降解pH值为5.0,降解温度30℃,在1%~5%的NaCl中能较好生长.通过菌落形态与生理生化实验,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假单... 从内蒙古某蓖麻榨油厂排污口采样,分离筛选出10株能降解废弃蓖麻基润滑油菌株,其中T-9菌株降解润滑油的能力较强,该菌株最适降解pH值为5.0,降解温度30℃,在1%~5%的NaCl中能较好生长.通过菌落形态与生理生化实验,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在润滑油质量浓度为10 g/L,初始pH值为5.0,180 r/min,30℃下培养7 d后,采用改进的CEC-L-33-A-93方法测得其对废弃蓖麻基润滑油的降解率为72%.采用GC/MS对降解产物进行分析,测得其对废弃蓖麻基润滑油降解率为80%,该菌株具有良好的蓖麻基润滑油降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基润滑油 CEC-L-33-A-93方法 GC/MS 降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eptomyces alboflavus抗真菌物质对串珠镰刀菌的抑制机理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志芳 李贞景 +5 位作者 杨明冠 路来风 王昌禄 李政 张健飞 巩继贤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71,共8页
研究了 Streptomyces alboflavus 产生的抗真菌物质对串珠镰刀菌的抑菌机理。通过pH纸层析和捷克八溶剂纸层析实验对抗菌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利用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抗菌物质对串珠镰刀菌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破坏作用;通过细胞... 研究了 Streptomyces alboflavus 产生的抗真菌物质对串珠镰刀菌的抑菌机理。通过pH纸层析和捷克八溶剂纸层析实验对抗菌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利用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抗菌物质对串珠镰刀菌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破坏作用;通过细胞膜和细胞壁主要组分对抑菌物质的拮抗效果,探索抑菌物质的作用靶点;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抑菌物质对串珠镰刀菌细胞膜中麦角甾醇的抑制作用。极性实验显示,该物质呈中性,捷克八溶剂纸层析表明,该物质属于非水溶性Ⅰ型抗生素;光学显微镜观察,抑菌物质对串珠镰刀菌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同时使菌丝畸形,顶端、中部出现膨大泡囊,呈“念珠状”;经PI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抗菌物质作用后的菌丝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进一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泡囊状菌丝表面凹凸不平,并残留有碎片;抑菌物质对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组分拮抗作用和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显示,抑菌物质影响细胞膜中麦角甾醇的合成。研究结果表明, Streptomyces alboflavus 产生的抗真菌物质发挥抑菌作用时,影响串珠镰刀菌细胞膜中麦角甾醇的合成。本研究可为抑菌物质的鉴定和拮抗菌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黄链霉菌 串珠镰刀菌 抑菌物质 抑菌活性 抑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GA20-氧化酶基因表达分析
10
作者 侯宇奇 李贞景 +3 位作者 翟雨佳 谢彩梅 武淑芬 王昌禄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59-59,60-62,共2页
为研究GA20氧化酶基因在蓖麻中的表达情况,以具有典型代表的4种高秆和4种矮秆蓖麻品种为材料,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GA20氧化酶基因在蓖麻的不同器官及器官发育的不同阶段的表达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蓖麻的矮化不是... 为研究GA20氧化酶基因在蓖麻中的表达情况,以具有典型代表的4种高秆和4种矮秆蓖麻品种为材料,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GA20氧化酶基因在蓖麻的不同器官及器官发育的不同阶段的表达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蓖麻的矮化不是由GA20氧化酶基因的突变所引起;GA20氧化酶基因在种子和嫩叶中的表达量最高,在成熟叶中可大量表达,在茎中可微量表达,在根中可痕量进行表达;同一生长时期,高秆品种的GA20氧化酶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矮秆品种,不同生长时期高秆品种GA20氧化酶基因的表达量呈现由高到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而矮秆蓖麻GA20氧化酶基因的表达量始终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蓖麻GA20氧化酶基因的功能特征及揭示其参与调控植物生长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20氧化酶 RT-PCR 荧光定量PCR 表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