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微纤丝纤维素及其在造纸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22
1
作者 占正奉 陶正毅 +1 位作者 刘忠 陈学萍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0-78,共9页
本文结合纳米材料定义,简述纳米微纤丝纤维素与传统意义纳米纤维素的共性与区别,在此基础上介绍此类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及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介绍了纳米微纤丝纤维素在造纸中潜在的应用方式,分析其对造纸规模化生产及纸张性... 本文结合纳米材料定义,简述纳米微纤丝纤维素与传统意义纳米纤维素的共性与区别,在此基础上介绍此类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及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介绍了纳米微纤丝纤维素在造纸中潜在的应用方式,分析其对造纸规模化生产及纸张性能的影响并浅谈其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滤水 涂布 阻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改性方法对制浆木片筛渣吸附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孟祥美 万月亮 +2 位作者 冯琨 孔话峥 刘廷志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4-30,共7页
木片筛渣为木材原料制浆削片备料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由木屑和木针组成。本课题分别采用1mol/L的HNO_3、1mol/L的H_3PO_4和1mol/L的NaOH对木片筛渣进行功能化改性,探讨了不同改性的木片筛渣,在不同吸附条件下对含铬废水中Cr(VI)吸附(去... 木片筛渣为木材原料制浆削片备料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由木屑和木针组成。本课题分别采用1mol/L的HNO_3、1mol/L的H_3PO_4和1mol/L的NaOH对木片筛渣进行功能化改性,探讨了不同改性的木片筛渣,在不同吸附条件下对含铬废水中Cr(VI)吸附(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r(VI)初始浓度为15 mg/L,木片筛渣用量为40 g/L,吸附体系的pH值为2,吸附温度为30℃左右,吸附时间为80 min时,不同改性后木片筛渣对Cr(VI)的去除率均可达到70%以上,其中经HNO_3改性的木片筛渣吸附效果最好,Cr(VI)的去除率可达9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片筛渣 去除率 改性 CR(VI)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宝枫油的超声提取及其萌发前后神经酸含量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闫莉华 陈冬菊 +4 位作者 李潜 张川 司传领 张同存 罗学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78-181,188,共5页
以元宝枫种仁为研究对象,油脂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料液比单因素实验,建立元宝枫油超声提取方法。同时优化元宝枫种子萌发温度,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萌发前后种仁油中神经酸含量的变化,并通过MTT法分析了萌发前后元... 以元宝枫种仁为研究对象,油脂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料液比单因素实验,建立元宝枫油超声提取方法。同时优化元宝枫种子萌发温度,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萌发前后种仁油中神经酸含量的变化,并通过MTT法分析了萌发前后元宝枫种仁油对神经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00 W、超声温度25℃、料液比1∶12。元宝枫种子人工萌发的最佳温度是4℃,气相色谱分析显示萌发后元宝枫种仁油中神经酸含量显著上升,可达萌发前的1.5倍。结果显示元宝枫种仁油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增殖,且萌发后的种仁油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宝枫 超声辅助提取 神经酸 萌发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漆酶-TEMPO体系选择性氧化壳聚糖C-6伯羟基提高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裴继诚 殷允北 +3 位作者 胡稳 卜鑫 申正会 张方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15,共6页
利用漆酶-TEMPO体系选择性地氧化壳聚糖C-6伯羟基,对氧化产物分别进行红外光谱、13C NMR、离子色谱和热失重分析,确定产物结构的变化,并进一步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漆酶-TEMPO体系氧化后,壳聚糖分子结构中的C-6伯羟基被选... 利用漆酶-TEMPO体系选择性地氧化壳聚糖C-6伯羟基,对氧化产物分别进行红外光谱、13C NMR、离子色谱和热失重分析,确定产物结构的变化,并进一步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漆酶-TEMPO体系氧化后,壳聚糖分子结构中的C-6伯羟基被选择性地氧化成羧基,其它结构基本不变,其产物为氧化壳聚糖钠盐;壳聚糖氧化产物与原样相比,热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壳聚糖经漆酶-TEMPO体系氧化后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5min后达到66.36%,抗氧化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TEMPO 壳聚糖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木聚糖-METAC共聚物的制备及其表征
5
作者 王守娟 孔凡功 +1 位作者 刘苇 侯庆喜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7,13,共8页
木聚糖是半纤维主要的聚糖之一,通过改性可以转变为高附加值的产品.进行了木聚糖和阳离子功能性单体[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ETAC)在水相中共聚合成木聚糖-METAC共聚物的研究.对共聚反应中的各个因素,包括METAC/木聚糖... 木聚糖是半纤维主要的聚糖之一,通过改性可以转变为高附加值的产品.进行了木聚糖和阳离子功能性单体[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ETAC)在水相中共聚合成木聚糖-METAC共聚物的研究.对共聚反应中的各个因素,包括METAC/木聚糖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以及木聚糖浓度,对最终产物的接枝率和电荷密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电荷密度测定仪、元素分析仪、凝胶渗透色谱(GPC)、粘度仪以及水力学粒径分析仪对木聚糖-METAC的结构及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水相溶液中,采用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可以成功制备出具有阳离子电荷的木聚糖-METAC共聚物.最优合成工艺条件为:3∶1 METAC/木糖摩尔比,2.5h反应时间,75℃,pH 7.0和25g/L木聚糖浓度.制得的木聚糖-METAC的电荷密度和接枝率分别可以达到2.62meq/g和113%.共聚反应后其分子量由木聚糖的21 640g/mol增加为112 350g/mol.木聚糖-METAC共聚物的水溶液符合假塑性流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反应 木聚糖 METAC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漆酶/TEMPO体系氧化棉纤维接枝壳聚糖制备抗菌纤维 被引量:7
6
作者 周志敏 裴继诚 +5 位作者 刘海棠 卜鑫 张方东 王菁 甄小琴 聂双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0-145,共6页
利用漆酶/TEMPO体系选择性将纤维素C-6伯羟基氧化成醛基,得到单醛纤维素,再将壳聚糖通过席夫碱反应接枝到单醛纤维素上,制得接枝产物。将接枝产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SEM及能谱分析及壳聚糖含量的分析,确定接枝产物结构的变化和壳聚糖含... 利用漆酶/TEMPO体系选择性将纤维素C-6伯羟基氧化成醛基,得到单醛纤维素,再将壳聚糖通过席夫碱反应接枝到单醛纤维素上,制得接枝产物。将接枝产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SEM及能谱分析及壳聚糖含量的分析,确定接枝产物结构的变化和壳聚糖含量,并进一步对其抗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漆酶/TEMPO体系氧化后,纤维素C-6伯羟基被选择性的氧化成醛基,与壳聚糖接枝反应后,壳聚糖的氨基与醛基反应生成CN;接枝产物表面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且有壳聚糖存在;接枝产物中壳聚糖含量为4.55%;与棉纤维相比,接枝产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抗菌性,且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强于金黄色葡萄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TEMPO 纤维素 席夫碱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光浆对空气滤纸原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熊皇伟 惠岚峰 王发烨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17,共7页
在室温条件下,对漂白硫酸盐针叶木浆进行丝光化处理,探讨了碱液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纸浆聚合度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丝光浆与针叶木浆的配比、针叶木浆的打浆度、增强剂种类和用量以及压榨和干燥方式对空气滤纸原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室温条件下,对漂白硫酸盐针叶木浆进行丝光化处理,探讨了碱液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纸浆聚合度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丝光浆与针叶木浆的配比、针叶木浆的打浆度、增强剂种类和用量以及压榨和干燥方式对空气滤纸原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液浓度190 g/L、处理时间45 min时,获得的丝光浆具有较高的聚合度;另外,当丝光浆用量为50%、针叶木浆的打浆度为22°SR、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用量为0.06%时,所抄空气滤纸原纸经压榨干燥后,其透气度高于100μm/(Pa·s),优于行业标准QB/T 4031—2010阻燃性汽车空气滤纸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叶木浆 丝光化 聚合度 空气滤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膜分级对木质素磺酸盐作为抑尘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江昕昳 王冠华 +2 位作者 杭家慧 王丹 司传领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3-140,共8页
采用截留分子质量为6 000和20 000 u的两种超滤膜对木质素磺酸盐进行过滤分级,获得3种不同分子质量木质素磺酸盐级分(LG-1、LG-2和LG-3),分析了各级分的得率、纯度、分子质量及亲水基团含量,并考察了各级分作为抑尘剂的性能差异。结果表... 采用截留分子质量为6 000和20 000 u的两种超滤膜对木质素磺酸盐进行过滤分级,获得3种不同分子质量木质素磺酸盐级分(LG-1、LG-2和LG-3),分析了各级分的得率、纯度、分子质量及亲水基团含量,并考察了各级分作为抑尘剂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通过超滤膜过滤可以对木质素磺酸盐进行有效分级,LG-1、LG-2和LG-3的得率分别为58.32%、24.50%和17.18%,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 841,15 239和37 768,分散度(M_w/M_n)分别为2.78、2.40和2.06。随着木质素磺酸盐级分相对分子质量增加,灰分含量降低,总糖含量增加;同时磺酸基团含量降低。超滤膜分级对木质素磺酸盐作为抑尘剂的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截留分子质量的增加,木质素磺酸盐吸湿能力、抗压及抗风蚀能力都有所提高,分别提高了96.43%、55.11%和63.07%,表明高分子质量木质素磺酸盐级分(LG-3)作为抑尘剂表现出更好的性能。SEM分析表明,喷洒木质素磺酸盐溶液后,沙粒之间有粘结层,表现出一定的粘结性和结壳性,且截留分子质量越大粘结现象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磺酸盐 分子质量 分级 抑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漆酶/TEMPO修饰壳寡糖及其制备产物对黑色素抑制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甄小琴 郝东昭 +7 位作者 裴继诚 张方东 刘海棠 王菁 刘坤 周子寅 李智 代利豪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08-3013,共6页
为了寻求安全有效的美白材料,采用漆酶/TEMPO氧化法对壳寡糖(COS)分子结构的C6位进行修饰制备羧基化壳寡糖(C-COS),并对C-COS进行核磁共振(^(13)C NMR)、黑色素抑制效果检测及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动力学测试。结果表明,核磁共振谱图中,... 为了寻求安全有效的美白材料,采用漆酶/TEMPO氧化法对壳寡糖(COS)分子结构的C6位进行修饰制备羧基化壳寡糖(C-COS),并对C-COS进行核磁共振(^(13)C NMR)、黑色素抑制效果检测及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动力学测试。结果表明,核磁共振谱图中,在化学位移为181.46×10^(-6)处出现了明显的C6位羧基吸收峰,表明漆酶/TEMPO体系成功将壳寡糖C6位氧化并制得C-COS;在一定浓度范围内,C-COS对黑色素的抑制率随羧基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当羧基含量为0.6451 mmol/g时,C-COS对黑色素的抑制率达到52.92%;C-COS对酪氨酸酶抑制的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它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属于可逆抑制中的竞争型抑制。通过探究C-COS对黑色素的抑制效果及机理,为其提供能够作为皮肤美白添加剂的直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TEMPO 羧基化壳寡糖 酪氨酸酶 动力学 抑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果品加工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分类管理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隋文杰 贾洪玉 +2 位作者 敬佩 王冠华 王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11期172-180,共9页
由于缺少科学的分类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措施,果品行业产生的固体废物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如果处置不当会带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实施分类管理是防治固体废物污染和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前提和基础。该文分析了... 由于缺少科学的分类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措施,果品行业产生的固体废物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如果处置不当会带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实施分类管理是防治固体废物污染和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前提和基础。该文分析了中国果品加工过程固体废物利用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基于对果品加工过程中原料前处理环节、主要加工环节、包装及其他环节中固体废物产生来源的深入剖析,提出果品行业固体废物的分类标准,将其划分为包括果品加工原料类固体废物、辅料及次生型固体废物、废弃包装材料等在内的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2大类。在此基础上,从产生源头减量、分类引导回收、污染防治与资源化利用4个方面提出果品加工固体废物分类管理办法与措施。为中国果品加工固体废物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对进一步加快果品行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产业链延伸进程、实现果品行业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物 果品 加工 利用现状 分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活化法脱墨污泥活性炭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万月亮 孟祥美 +2 位作者 冯琨 孔话峥 刘廷志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7,共7页
以Cr(Ⅵ)离子吸附效果为目标,对磷酸活化法制备的脱墨污泥活性炭进行改性。通过改性效果对比,确定了HNO 3改性方法,并对其改性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改性条件为:10 mol/L的HNO 3作为改性剂、炭酸比1∶15(m∶V)、改性2.0 h。改性后活... 以Cr(Ⅵ)离子吸附效果为目标,对磷酸活化法制备的脱墨污泥活性炭进行改性。通过改性效果对比,确定了HNO 3改性方法,并对其改性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改性条件为:10 mol/L的HNO 3作为改性剂、炭酸比1∶15(m∶V)、改性2.0 h。改性后活性炭用于废水吸附以去除Cr(Ⅵ)离子,在改性活性炭用量为5.00 g/L时,Cr(Ⅵ)离子的去除率和吸附量分别达到83.9%和25.17 mg/g,与未改性活性炭相比,吸附量提高了140.3%。改性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分别达到543.92 mg/g和103.5 mg/g,碘吸附值提高了28.9%,而亚甲基蓝吸附值略有降低。N 2吸附-脱附表明,与未改性活性炭相比,HNO 3改性活性炭比表面积从715.576 m^2/g增至1020.161 m^2/g,增大了42.6%;总孔容由0.353 cm^3/g增长到0.608 cm^3/g,提高了72.4%;中孔孔容由0.344 cm^3/g增长到0.393 cm^3/g,增长了14.2%。结果表明,HNO 3改性可大幅提升脱墨污泥活性炭对Cr(Ⅵ)离子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墨污泥 活性炭 改性 Cr(Ⅵ)离子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漆酶/TEMPO催化纤维素接枝天冬氨酸及其对Ni2+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菁 李颖 +6 位作者 卞能源 张新莉 裴继诚 张方东 庞怀亭 仁爱婧 张哲珲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157-7162,共6页
以棉浆纤维素(CF)为原料,利用漆酶/TEMPO体系选择性将其C6伯羟基氧化成醛基,得到氧化纤维素(OCF),再将天冬氨酸通过Schiff碱反应接枝到氧化纤维素上,制得一种新型的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以棉浆纤维素(CF)为原料,利用漆酶/TEMPO体系选择性将其C6伯羟基氧化成醛基,得到氧化纤维素(OCF),再将天冬氨酸通过Schiff碱反应接枝到氧化纤维素上,制得一种新型的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证实了天冬氨酸成功引入到纤维素的表面,且利用凯氏定氮法检测得到接枝产物中天冬氨酸含量为5.28%。以重金属镍离子(Ni^2+)为模型物,研究了天冬氨酸-纤维素吸附剂(Asp-OCF)对镍离子溶液的吸附性能,探讨了镍离子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纤维素相比,制备的新型吸附剂Asp-OCF对Ni^2+的吸附能力大幅提高,平衡吸附量达到9.48 mg/g,相比CF提高了8倍。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较好的符合Langmuir模型;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Asp-OCF对Ni^2+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TEMPO 纤维素 天冬氨酸 席夫碱 吸附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水解对速生杨木片碱浸渍性能影响的研究
13
作者 江骁雅 侯庆喜 +3 位作者 岳珍 张宏雷 刘苇 冯进朝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共7页
探索了不同强度自水解预处理后速生杨木边材木片和心材木片的基本物理性质变化,并对自水解预处理后木片的碱液浸渍效果及各方向的浸渍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自水解预处理后,边材木片和心材木片的基本密度减小,体积孔隙率及饱和含... 探索了不同强度自水解预处理后速生杨木边材木片和心材木片的基本物理性质变化,并对自水解预处理后木片的碱液浸渍效果及各方向的浸渍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自水解预处理后,边材木片和心材木片的基本密度减小,体积孔隙率及饱和含水率增大,而骨架密度几乎保持不变;自水解预处理后的木片在碱液预浸渍过程中,NaOH的吸收量和消耗量都随自水解强度的提高而增大;在对自水解预处理后边材木片各方向的碱液浸渍过程进行研究时发现,边材木片的轴向、径向和弦向的碱液浸渍性能在自水解预处理后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且轴向的提升幅度较径向和弦向更加明显。综上所述,对速生杨木片进行自水解预处理能够增强其在后续碱液浸渍过程中的浸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生杨木 自水解 碱液预浸渍 物理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