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尼平的微生物转化及其交联特性的测定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赵东 荆玮 +2 位作者 姚盟成 董逸楠 李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6-151,共6页
从土壤中富集筛选获得一株产β-葡萄糖苷酶的菌株,经菌落的形态和18S rDNA鉴定确定为黑曲霉。将筛选出的黑曲霉菌株接种于发酵培养基,利用含有京尼平苷的栀子粉作为底物发酵,通过对发酵条件优化,得到在装液量50/250 mL,栀子粉浓度为10%... 从土壤中富集筛选获得一株产β-葡萄糖苷酶的菌株,经菌落的形态和18S rDNA鉴定确定为黑曲霉。将筛选出的黑曲霉菌株接种于发酵培养基,利用含有京尼平苷的栀子粉作为底物发酵,通过对发酵条件优化,得到在装液量50/250 mL,栀子粉浓度为10%,转速为180 r/min,发酵时间为96 h时,京尼平的微生物转化率达到最大22%。这种微生物转化法简化了京尼平的生产工艺,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利用微生物转化获得的京尼平交联胶原蛋白材料,研究表明其具有较好的交联特性,是一种在食品、医药等领域都具有应用前景的生物交联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萄糖苷酶 黑曲霉 京尼平 微生物转化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笋壳酶解发酵产可降解塑料PHB
2
作者 沙爽 杨慧敏 +3 位作者 邵琼 李燕军 韩业君 彭小伟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120,共7页
为开发笋壳酶解发酵生产可降解塑料聚3-羟基丁酸酯(PHB)的新途径,对笋壳组分、预处理、酶解、发酵产PHB过程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发现:笋壳含纤维素较低为28.1%,半纤维素中含木聚糖和阿拉伯聚糖分别为20.8%和4.4%,含木质素为10.8%,其他... 为开发笋壳酶解发酵生产可降解塑料聚3-羟基丁酸酯(PHB)的新途径,对笋壳组分、预处理、酶解、发酵产PHB过程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发现:笋壳含纤维素较低为28.1%,半纤维素中含木聚糖和阿拉伯聚糖分别为20.8%和4.4%,含木质素为10.8%,其他组分(包括蛋白、脂类、果胶等)为31.5%,用20 g/L和40 g/L的NaOH溶液处理笋壳并经水洗后物料质量损失率达到38.5%~56.9%,该方法没有实用性;为避免糖损失,用1 g/L和5 g/L的低质量浓度NaOH溶液处理笋壳,不经过水洗工艺直接调节pH值后酶解,纤维素酶解率分别为74.6%和78.4%,与天然笋壳直接酶解的纤维素酶解率69.9%相比,有所上升。利用经过改造后能同时利用葡萄糖和木糖的工程菌Cupriavidus necator,分别对天然笋壳酶解液以及1 g/L和5 g/L NaOH溶液处理过的笋壳酶解液发酵72 h时,PHB产率分别为4.26、4.31和0.72 g/L,低质量浓度NaOH处理并未明显提高PHB的产率,且5 g/L NaOH处理的酶解液对菌体有较大的抑制作用。天然笋壳直接酶解发酵是生产PHB较经济的方式,每吨笋壳可生产85.2 kg PHB,发酵过程每消耗100 g糖能产生菌体56.3 g、PHB 29.3 g,在酶解率、木糖利用率和菌体PHB含量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笋壳 可降解塑料 酶解 生物转化 生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木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XynG1-3基因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郑宏臣 刘逸寒 +3 位作者 刘晓光 韩杨 王建玲 路福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6-113,共8页
从造纸厂周边碱性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产碱性木聚糖酶的细菌G1-3,根据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并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G1-3为短小芽孢杆菌,命名为Bacillus pumilusG1-3。利用克隆表达载体pET-22b(+),实现了Bacillus pumilusG1-... 从造纸厂周边碱性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产碱性木聚糖酶的细菌G1-3,根据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并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G1-3为短小芽孢杆菌,命名为Bacillus pumilusG1-3。利用克隆表达载体pET-22b(+),实现了Bacillus pumilusG1-3碱性木聚糖酶基因XynG1-3在E.coliBL21中的表达。经氨基酸序列分析,木聚糖酶XynG1-3属于GH11家族的小分子木聚糖酶。重组木聚糖酶XynG1-3经镍离子亲和层析一步纯化后,获得凝胶电泳条带单一的蛋白样品,经SDS-PAGE检测其分子量为24 kD。对酶学性质进行分析,重组酶XynG1-3最适作用温度为55℃,最适作用pH为8.0;该酶在60℃保温1 h,残余酶活保持为原来的56%,pH作用范围较广,在pH10.0下保存1 h,残余酶活仍能保持75%,为耐碱性木聚糖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小芽孢杆菌 碱性木聚糖酶 筛选 鉴定 克隆 表达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香型白酒酒醅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益生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吴雨甍 孙羊羊 +3 位作者 尹亚格 王华威 李继齐 杜丽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82,共7页
为从酱香型白酒酒醅中筛选出益生特性优良的乳酸菌,该研究从酱香型白酒酒醅中分离纯化乳酸菌,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研究其耐受性、体外黏附能力、抗氧化和抗菌活性及抗生素敏感性。结果表明,共分离纯化得到8株乳酸菌,... 为从酱香型白酒酒醅中筛选出益生特性优良的乳酸菌,该研究从酱香型白酒酒醅中分离纯化乳酸菌,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研究其耐受性、体外黏附能力、抗氧化和抗菌活性及抗生素敏感性。结果表明,共分离纯化得到8株乳酸菌,其中,6株菌(编号为Z4.1、Z4.3、Z4.5、Z6.2、DJ2.1、DJ4.1)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1株菌(编号为DJ3.2)被鉴定为绿色魏斯氏菌(Weissella viridescens)、1株菌(编号为DJ3.3)被鉴定为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除菌株Z4.1和DJ3.3外,其余6株菌可耐受pH 3.0和0.5%胆盐,在模拟人体胃液、肠液中处理3 h后,其活菌数均>106 CFU/m L;其中,菌株DJ4.1具有较强的疏水性、自凝聚性和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79.39%);其对3种病原指示菌的抑菌活性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且对4种抗生素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酒醅 分离 鉴定 乳酸菌 益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酸-尸胺反向转运蛋白cadB基因谷氨酸棒杆菌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
5
作者 黄云雁 黎明 +3 位作者 刘萌 孙昕 周丽颖 路福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4-100,共7页
旨在提高谷氨酸棒杆菌合成尸胺的能力,将CadB克隆至谷氨酸棒杆菌中,与LDC共表达,在谷氨酸棒杆菌合成尸胺的同时,帮助尸胺转运至细胞外,解除尸胺的反馈抑制作用。谷氨酸棒杆菌能够高产赖氨酸脱羧酶的底物L-赖氨酸,但不含ldc和cadB基因,... 旨在提高谷氨酸棒杆菌合成尸胺的能力,将CadB克隆至谷氨酸棒杆菌中,与LDC共表达,在谷氨酸棒杆菌合成尸胺的同时,帮助尸胺转运至细胞外,解除尸胺的反馈抑制作用。谷氨酸棒杆菌能够高产赖氨酸脱羧酶的底物L-赖氨酸,但不含ldc和cadB基因,因而不能够直接合成尸胺。从E.coliK12中克隆出赖氨酸-尸胺反向转运蛋白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融合构建成融合表达载体pXBG,并转化至谷氨酸棒杆菌进行诱导表达,结果表明表达的CadB蛋白可以正确的定位于谷氨酸棒杆菌的细胞膜上。将基因cadB连接到含有赖氨酸脱羧酶基因的pXMJ19-ldc上,构建成能够共表达赖氨酸脱羧酶和赖氨酸-尸胺反向转运蛋白的重组质粒pXLB,并转化到谷氨酸棒杆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尸胺 赖氨酸-尸胺反向转运蛋白CadB 谷氨酸棒杆菌 赖氨酸脱羧酶 共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