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旧报纸漆酶脱墨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徐清华 秦梦华 +2 位作者 石淑兰 张爱萍 徐谦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8-51,共4页
对旧报纸漆酶脱墨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 :漆酶用量 1 0LAMU/g ,介体 (VioluricAcid)用量 0 5 % ,碎浆时间 30min ,保温时间 1 5min ,通氧气 ,温度 55~ 60℃。在此条件下进行脱墨 ,所得脱墨浆白度与对照浆相比有所降低 ... 对旧报纸漆酶脱墨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 :漆酶用量 1 0LAMU/g ,介体 (VioluricAcid)用量 0 5 % ,碎浆时间 30min ,保温时间 1 5min ,通氧气 ,温度 55~ 60℃。在此条件下进行脱墨 ,所得脱墨浆白度与对照浆相比有所降低 ,但可漂性提高。漂白后浆白度达到 52 4%ISO ,与对照浆相比提高 4 2 %ISO。此时裂断长为 2 1 6km ,撕裂指数为 7 0 1mN·m2 /g,与对照浆相比分别提高了2 0 %和 1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脱墨 旧报纸 白度 漆酶 裂断长 碎浆 可漂性 最佳工艺条件 研究 降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报纸漆酶/介体脱墨浆表面性能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徐清华 秦梦华 +2 位作者 石淑兰 张爱萍 徐谦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78-82,共5页
利用化学分析电子能谱(ESCA)、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IR)以及环境扫描电镜(ESEM)对漆酶脱墨浆的表面形态进行分析,并利用KAJAANI纤维长度粗度分析仪测定浆料纤维的长度、粗度,利用Pulmac渗透测定仪(PulmacPermeabilityTester... 利用化学分析电子能谱(ESCA)、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IR)以及环境扫描电镜(ESEM)对漆酶脱墨浆的表面形态进行分析,并利用KAJAANI纤维长度粗度分析仪测定浆料纤维的长度、粗度,利用Pulmac渗透测定仪(PulmacPermeabilityTester)测定了纤维的比容和比表面积。研究结果表明,漆酶/介体脱墨过程中可以使浆料中的木素溶出,表面木素含量降低,同时纤维表面出现微细纤维。与对照浆相比,漆酶处理后,纤维的长度、粗度变化不大,说明漆酶处理过程中,并未发生纤维的断裂,漆酶主要作用于纤维的表面,并未触及到纤维的内部。比表面积和比容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墨浆 性能分析 介体 旧报纸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环境扫描电镜 比表面积 衰减全反射 电子能谱 化学分析 表面形态 纤维长度 研究结果 含量降低 微细纤维 纤维表面 漆酶处理 处理过程 分析仪 粗度 测定仪 浆料 比容 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报纸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与漆酶协同脱墨工艺 被引量:13
3
作者 徐清华 秦梦华 +2 位作者 石淑兰 张爱萍 徐谦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9,共4页
对旧报纸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和漆酶协同脱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使用纤维素酶与漆酶进行脱墨 ,脱墨浆漂白后白度较单独使用纤维素酶和漆酶分别提高了 2 4%ISO和 3 8%ISO ,裂断长较单独使用纤维素酶提高了约 30 % ;使用半纤维... 对旧报纸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和漆酶协同脱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使用纤维素酶与漆酶进行脱墨 ,脱墨浆漂白后白度较单独使用纤维素酶和漆酶分别提高了 2 4%ISO和 3 8%ISO ,裂断长较单独使用纤维素酶提高了约 30 % ;使用半纤维素酶与漆酶进行脱墨 ,脱墨浆漂白后白度比单独使用半纤维素酶和漆酶分别提高了 2 7%ISO和 8 3 %ISO ,裂断长较单独使用半纤维素酶提高了 2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报纸 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漆酶 协同脱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分析技术在制浆造纸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徐清华 秦梦华 石淑兰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7-211,共5页
主要介绍了扫描电境(SEM)、透射电境(TEM)、原子力显微镜(AFM)、化学分析电子能谱(ESCA)、次级离子质谱(SIMS)、接触角(Contact Angle)、红外反射-吸收光谱(RAS)等现代表面分析技术及这些技术在制浆造纸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表面分析技术 制浆造纸 技术应用 扫描电境 透射电境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报纸漆酶/介体脱墨过程中木素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徐清华 秦梦华 +1 位作者 傅英娟 石淑兰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6-30,共5页
利用元素分析、功能基分析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旧报纸漆酶/介体脱墨过程中木素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木素的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元素分析及功能基分析结果表明,漆酶/介体处理后,木素C9单元分子质量降... 利用元素分析、功能基分析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旧报纸漆酶/介体脱墨过程中木素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木素的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元素分析及功能基分析结果表明,漆酶/介体处理后,木素C9单元分子质量降低,木素的酚羟基和甲氧基含量降低,羰基和羧基含量升高。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漆酶/介体处理过程中存在木素结构的部分破坏与溶出。GPC测定结果表明,漆酶/介体处理后浆料中木素的数均分子质量、重均分子质量及多分散性均下降,说明木素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报纸 漆酶/介体 脱墨 木素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