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ZnO/AB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白景美 卢秀萍 邵金璐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9-43,共5页
制备了改性纳米ZnO/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复合材料,研究改性纳米ZnO用量对复合材料维卡软化温度及紫外线老化前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添加改性纳米ZnO既可有效提高ABS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及各种力学性能,又可赋予... 制备了改性纳米ZnO/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复合材料,研究改性纳米ZnO用量对复合材料维卡软化温度及紫外线老化前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添加改性纳米ZnO既可有效提高ABS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及各种力学性能,又可赋予复合材料优良的耐老化性能。改性纳米ZnO用量为3%时,ABS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达102℃,比纯ABS树脂(98.7℃)提高3.2℃;紫外线老化前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较纯ABS树脂分别提高37.4%和44.6%、断裂伸长率提高0.9%和357%、硬度提高45.4%和29%、缺口冲击强度提高13.8%和44.7%、无缺口冲击强度提高12.4%和4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紫外线老化 软化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矿物材料与超声波结合去除污水中的COD 被引量:3
2
作者 商平 赵瑞华 李学明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40-242,共3页
选用环境矿物材料与超声波相结合的方法处理校园生活污水,分析了温度、流速、珍珠岩与蛭石的粒径、质量及超声波作用时间对污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测试珍珠岩、蛭石在最佳试验条件下的吸附时间和对污水COD的去除率,污... 选用环境矿物材料与超声波相结合的方法处理校园生活污水,分析了温度、流速、珍珠岩与蛭石的粒径、质量及超声波作用时间对污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测试珍珠岩、蛭石在最佳试验条件下的吸附时间和对污水COD的去除率,污水处理结果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材料 超声波 吸附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N/PMN压电阻尼材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巧宾 乔勇 卢秀萍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35,14,共4页
综合利用铌镁锆钛酸铅(PMN)压电陶瓷、互穿聚合物网络(IPN)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点,设计制备了以丙烯酸酯IPN体系为基体的聚合物基压电阻尼复合材料。研究发现:PMN的加入,不仅提高了其阻尼性能,对复合体系的热稳定性也有贡献。经万能击穿装... 综合利用铌镁锆钛酸铅(PMN)压电陶瓷、互穿聚合物网络(IPN)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点,设计制备了以丙烯酸酯IPN体系为基体的聚合物基压电阻尼复合材料。研究发现:PMN的加入,不仅提高了其阻尼性能,对复合体系的热稳定性也有贡献。经万能击穿装置极化后,研究压电常数与PMN含量的关系,用动态力学分析仪研究发现其阻尼性能更加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IPN体系 IPN压电复合阻尼材料 d33值 动态力学分析 阻尼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ZT-IPN阻尼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巧宾 卢秀萍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06-608,共3页
综述了聚合物基压电智能阻尼材料的阻尼机理。并详细分析介绍了聚合物基IPN压电阻尼材料的设计原理及阻尼效果,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IPN压电阻尼材料 复合阻尼 聚合物基压电智能阻尼 阻尼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烧碱法麦草浆黑液蒸发器结垢物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贾原媛 高振楠 李修伦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6-58,共3页
烧碱法麦草浆黑液的蒸发器结垢物的主要元素 (除了碳、氢、氧 )是硅、钙、钾、钠、镁和铝。其中硅和钙占总质量的 40 %左右。其中有机物占 1 9%左右。无机物中有 3种硅酸盐矿物 ,纤硅碱钙石 (Rhodesite) ,(Ca ,K ,Na) 8Si1 6 O4 0 ·... 烧碱法麦草浆黑液的蒸发器结垢物的主要元素 (除了碳、氢、氧 )是硅、钙、钾、钠、镁和铝。其中硅和钙占总质量的 40 %左右。其中有机物占 1 9%左右。无机物中有 3种硅酸盐矿物 ,纤硅碱钙石 (Rhodesite) ,(Ca ,K ,Na) 8Si1 6 O4 0 ·1 1H2 O是主要成分。垢物中主要的元素是硅和钙。由于麦草含硅量高 ,麦草浆黑液结垢与木浆黑液结垢机理有很大不同。麦草浆黑液结垢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 ,属化学反应型垢。硅酸胶体的形成对结垢起了很大的作用。阳离子如Ca2 + 和K+ 等与硅酸胶体反应形成纤硅碱钙石等硅酸盐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碱法麦草浆黑液 蒸发器 结垢物 结垢机理 纤硅碱钙石 造纸 碱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苯酚降解产酸克雷伯菌的分离与鉴定(英文)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强 马沛生 +2 位作者 王加宁 吴乃秀 杨金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56-57,共2页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一降解苯酚菌株,经16s rRNA基因测序确定属于产酸克雷伯菌。研究了产酸克雷伯菌降解苯酚动力学行为,显示出该菌株具有显著的降解苯酚能力。
关键词 产酸克雷伯菌 苯酚生物降解 动力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改性聚乙烯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雪茜 刘敏江 李国立 《塑料》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11,15,共4页
研究了不同种类的分散剂对低密度聚乙烯/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耐光老化性能的改进及不同的加工方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可使用硬脂酸锌作为分散剂,与其他物质配合,保证一定的量,将纳米氧化锌直接添加进... 研究了不同种类的分散剂对低密度聚乙烯/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耐光老化性能的改进及不同的加工方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可使用硬脂酸锌作为分散剂,与其他物质配合,保证一定的量,将纳米氧化锌直接添加进低密度聚乙烯中可使复合材料表现良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改性 纳米氧化锌 分散剂 拉伸性能 耐光老化性能 力学性能 硬脂酸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技术在植物纤维漂白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建颖 邵青 邓宇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3,共3页
探讨了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及H2 O2 用量对碱法麦草浆H2 O2 漂段的影响 ,确定了微波漂白的最佳工艺条件 ,即微波功率为 80 0W、微波辐射时间为 1 5min、H2 O2 用量为 1 5 % (对绝干浆 )时漂白效果最佳。将微波技术应用于H2 O2 漂... 探讨了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及H2 O2 用量对碱法麦草浆H2 O2 漂段的影响 ,确定了微波漂白的最佳工艺条件 ,即微波功率为 80 0W、微波辐射时间为 1 5min、H2 O2 用量为 1 5 % (对绝干浆 )时漂白效果最佳。将微波技术应用于H2 O2 漂段 ,可提高反应速率、缩短纤维漂白时间 ,从而有效提高漂白的效果及效率 ,使H2 O2 漂段的工艺获得了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漂白 漂白速率 植物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乙二醇葡萄糖苷的工艺条件对其保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吕树祥 李庆霞 陈创新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72-374,共3页
在酸性催化剂下,由葡萄糖和乙二醇经缩醛化反应制备了乙二醇葡糖苷。反应在95℃、4kPa下进行,减压蒸除反应生成的水。催化剂占葡萄糖质量的1%,过量乙二醇在133Pa下减压蒸除。研究了乙二醇和葡萄糖摩尔比对产品组成以及产品的保湿性能和... 在酸性催化剂下,由葡萄糖和乙二醇经缩醛化反应制备了乙二醇葡糖苷。反应在95℃、4kPa下进行,减压蒸除反应生成的水。催化剂占葡萄糖质量的1%,过量乙二醇在133Pa下减压蒸除。研究了乙二醇和葡萄糖摩尔比对产品组成以及产品的保湿性能和吸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乙二醇和葡萄糖摩尔比的减小,产品的保湿性能和吸湿性能都增强。当乙二醇和葡萄糖的摩尔比为3∶1时,所得产品性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乙二醇葡糖苷 保湿性能 吸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醇葡萄糖苷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吕树祥 武文洁 姚培正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9-62,69,共5页
在酸性催化剂下,由葡萄糖和乙二醇经缩醛化反应制备了乙二醇葡糖苷。研究了乙二醇和葡萄糖的摩尔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压力等因素对反应和产品的影响,确立了较佳的工艺条件和参数:反应温度95℃,压力4kPa,催化剂用量为葡萄糖质量的... 在酸性催化剂下,由葡萄糖和乙二醇经缩醛化反应制备了乙二醇葡糖苷。研究了乙二醇和葡萄糖的摩尔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压力等因素对反应和产品的影响,确立了较佳的工艺条件和参数:反应温度95℃,压力4kPa,催化剂用量为葡萄糖质量的1 0%,乙二醇和葡萄糖的摩尔比为3:1,反应时间为1 7h。测定了产品的保湿性、吸湿性和吸湿性能的持续性。结果表明,合成的产品具有优良的保湿性能和吸湿性能以及良好的吸湿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葡糖苷 合成 保湿性能 吸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改性抗菌纳米ZnO的力学及抑菌性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卢秀萍 邵金璐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13,77,共4页
采用偶联剂处理法对抗菌纳米ZnO表面进行改性,制备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改性抗菌纳米ZnO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改性抗菌纳米ZnO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的改性效果最佳,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硬度、缺口冲击强度和无... 采用偶联剂处理法对抗菌纳米ZnO表面进行改性,制备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改性抗菌纳米ZnO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改性抗菌纳米ZnO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的改性效果最佳,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硬度、缺口冲击强度和无缺口冲击强度分别较纯ABS树脂提高37.4%,3.4%,44.0%,15.8%,11.8%;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76.3%及8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改性抗菌纳米氧化锌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抑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纳米ZnO的紫外光老化性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卢秀萍 邵金璐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74,共4页
将纳米ZnO(nano-ZnO)用钛酸酯偶联剂表面处理后制备聚丙烯(PP)/nano-ZnO复合材料。研究了nano-ZnO含量对复合材料耐老化性能的影响。nano-ZnO可明显改善PP树脂的紫外光老化性能。当w(nano-ZnO)为3%时,复合材料老化前后的性能差和纯PP树... 将纳米ZnO(nano-ZnO)用钛酸酯偶联剂表面处理后制备聚丙烯(PP)/nano-ZnO复合材料。研究了nano-ZnO含量对复合材料耐老化性能的影响。nano-ZnO可明显改善PP树脂的紫外光老化性能。当w(nano-ZnO)为3%时,复合材料老化前后的性能差和纯PP树脂老化前后的性能差分别为:拉伸强度1.9 MPa和3.1 MPa、断裂伸长率为29.0%和66.7%、缺口冲击强度为1.1 kJ/m^2和2.9 kJ/m^2、无缺口冲击强度为1.5 kJ/m^2和3.2 kJ/m^2、球压痕硬度为4.8 MPa和5.8 MPa、维卡软化温度为3.3℃和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氧化锌 复合材料 紫外光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搅拌萃取塔有机分散相滞液率的计算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莅 程永喜 +1 位作者 吕树祥 米镇涛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研究了在气体搅拌筛板萃取塔中,空气-蒽醌工作液-水三相体系的流体力学性能,讨论了气相、有机分散相和连续相表观流速对有机分散相滞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气相表观流速和有机分散相表观流速增大时,有机分散相滞液率均增大,而连续相... 研究了在气体搅拌筛板萃取塔中,空气-蒽醌工作液-水三相体系的流体力学性能,讨论了气相、有机分散相和连续相表观流速对有机分散相滞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气相表观流速和有机分散相表观流速增大时,有机分散相滞液率均增大,而连续相表观流速对有机分散相滞液率没有影响.在有机分散相相对于连续相的相对速度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有机分散相滞液率的方法.用该方法计算了文中实验物系和文献中提到的气-液-液三相或液-液两相体系的有机分散相滞液率,计算结果与相应实验及文献数据符合良好,相对偏差范围为4.9%- 1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搅拌 有机分散相滞液率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转移催化法合成多聚乙二醇二环氧甘油醚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丽梅 武首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08-111,共4页
以多聚乙二醇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多聚乙二醇二环氧甘油醚。NaOH为催化剂,季铵盐为相转移催化剂。结论为:作为催化剂NaOH固体效果优于NaOH溶液;四正丁基硫酸氢铵(TBAS)催化醚化反应效果最佳,GC监测表明,二醚的选择性达98%以上;n(... 以多聚乙二醇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多聚乙二醇二环氧甘油醚。NaOH为催化剂,季铵盐为相转移催化剂。结论为:作为催化剂NaOH固体效果优于NaOH溶液;四正丁基硫酸氢铵(TBAS)催化醚化反应效果最佳,GC监测表明,二醚的选择性达98%以上;n(多聚乙二醇):n(环氧氯丙烷):n(NaOH):n(TBAS)= 1:10:7:0.08;反应温度55-60℃;反应时间1.5 h;产率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环氧甘油醚 活性中间体 相转移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铝铁共聚物的合成及在中段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根行 沈一丁 +1 位作者 连培聪 方应森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1-34,共4页
以钢铁盐酸酸洗废液和氯化铝为原料,制备了高浓度氯化铝铁共聚物混凝剂(CPAFC),考察了其对草浆中段废水的混凝效果。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CPAFC的共聚结构;动态光散射检测得到稀溶液中CPAFC的粒径呈正态分布,表明其为非聚集形态,平均粒径1... 以钢铁盐酸酸洗废液和氯化铝为原料,制备了高浓度氯化铝铁共聚物混凝剂(CPAFC),考察了其对草浆中段废水的混凝效果。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CPAFC的共聚结构;动态光散射检测得到稀溶液中CPAFC的粒径呈正态分布,表明其为非聚集形态,平均粒径116.2nm,Zeta电位43.4mV。中段废水应用实验表明:CPAFC投加量200mg/L,高浓度中段废水CODCr去除率54.4%,SS去除率75.0%;但对低浓度中段废水,PAC的混凝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铝铁共聚物 混凝剂 草浆中段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型乳化剂二羟甲基丁酸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卢秀萍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44-647,共4页
分别选用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二羟甲基丁酸(DMBA)作为内乳化剂制备阴离子型聚氨酯乳液,测试研究了两种乳化剂对聚氨酯乳液各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DMPA相比,用DMBA作为阴离子型内乳化剂制备聚氨酯乳液具有以下特性:①DMBA的熔点为... 分别选用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二羟甲基丁酸(DMBA)作为内乳化剂制备阴离子型聚氨酯乳液,测试研究了两种乳化剂对聚氨酯乳液各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DMPA相比,用DMBA作为阴离子型内乳化剂制备聚氨酯乳液具有以下特性:①DMBA的熔点为105℃,故可以在此温度下熔化/溶解在多元醇中;②用DMBA合成聚氨酯预聚体的反应时间(约50~60min)远小于用DMPA的反应时间(约150~180min);③用DMBA制备聚氨酯乳液涂膜吸水前后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大于用DMPA制备的聚氨酯乳液涂膜;④以DMBA为内乳化剂制备的APU乳液粒径大而分布窄。因此,DMBA作为阴离子型乳化剂用于制备聚氨酯乳液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羟甲基丙酸 二羟甲基丁酸 聚氨酯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草浆黑液固形物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德敏 谭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59,96,共4页
通过热重分析实验和固定床热解实验研究了麦草碱性亚硫酸钠-蒽醌法制纸桨黑液固形物的热解特性和热解产物分布。结果表明:黑液固形物热解过程分为干燥脱水、有机物热解和无机物转化三个阶段,主要失重发生在200~550℃间;在热重分析基础... 通过热重分析实验和固定床热解实验研究了麦草碱性亚硫酸钠-蒽醌法制纸桨黑液固形物的热解特性和热解产物分布。结果表明:黑液固形物热解过程分为干燥脱水、有机物热解和无机物转化三个阶段,主要失重发生在200~550℃间;在热重分析基础上按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得到了黑液固形物热解各阶段的动力学参数;实验条件下,麦草浆黑液固形物固定床热解后约三分之一转化为挥发分,余下为固体残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草浆黑液固形物 热解特性 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ZnO复合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卢秀萍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7期1-5,共5页
选用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油酸、纳米ZnO等原料,对纳米粒子表面进行改性,制得核壳结构的纳米ZnO复合乳液。研究了功能单体、分散剂种类、纳米ZnO添加工艺等因素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剂种类、用量及分散方法是... 选用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油酸、纳米ZnO等原料,对纳米粒子表面进行改性,制得核壳结构的纳米ZnO复合乳液。研究了功能单体、分散剂种类、纳米ZnO添加工艺等因素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剂种类、用量及分散方法是影响纳米ZnO分散体系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纳米ZnO在介质pH值为9~10时分散效果最佳;将1/2经表面处理的纳米ZnO在乳液反应前加入进行共聚,其余1/2在反应后共混,所得复合乳液及涂膜的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O复合涂料 分散剂 核壳结构 制备方法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树脂施胶剂在木浆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褚夫强 邱化玉 +1 位作者 邢仁卫 陈夫山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4年第B08期119-122,共4页
对一种新合成的石油树脂施胶剂在漂白硫酸盐木浆中进行了应用实验。探讨了施胶时胶料用量、硫酸铝用量、pH值等因素对施胶效果的影响 ,得到的最佳施胶工艺为 (相对于绝干浆的质量分数 ) :胶料2 %、硫酸铝 3%、阳离子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 对一种新合成的石油树脂施胶剂在漂白硫酸盐木浆中进行了应用实验。探讨了施胶时胶料用量、硫酸铝用量、pH值等因素对施胶效果的影响 ,得到的最佳施胶工艺为 (相对于绝干浆的质量分数 ) :胶料2 %、硫酸铝 3%、阳离子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 (PAE) 0 .2 %、碳酸钙 <2 0 % ,pH值 6 .2 ,采用逆向施胶。实验结果表明 ,石油树脂施胶剂在上述工艺条件下有较好的施胶效果 ,加填碳酸钙后可明显提高纸张的白度和不透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树脂 施胶剂 木浆 漂白 碳酸钙 造纸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反应萃取制过氧化氢
20
作者 程永喜 李洪涛 +1 位作者 吕树祥 王莅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4,共6页
以空气为反应气体,在加压筛板塔中研究了空气-有机相-水三相蒽醌法反应萃取制H2O2的过程。提高操作压力,可以提高氢蒽醌的转化率,但不影响H2O2的萃取率,使水相中H2O2含量增大。计入加压及反应对气相表观流速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气液液... 以空气为反应气体,在加压筛板塔中研究了空气-有机相-水三相蒽醌法反应萃取制H2O2的过程。提高操作压力,可以提高氢蒽醌的转化率,但不影响H2O2的萃取率,使水相中H2O2含量增大。计入加压及反应对气相表观流速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气液液三相加压反应萃取的数学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当操作压力从0.1MPa升高到0.6MPa时,水相中H2O2含量最大增加3倍;随气相表观流速增大,氢蒽醌的转化率增大,H2O2的萃取率先增大后降低,最高为72.94%;随有机相表观流速增大,氢蒽醌的转化率和H2O2的萃取率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萃取 模拟 过氧化氢 蒽醌 氢蒽醌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