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g(BO2)2在MgCl2水溶液中的相平衡与化学平衡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瑶瑶 周桓 +4 位作者 王星帆 吴鹏 张敏 李文轩 阎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21-1429,共9页
借助拉曼光谱和X射线衍射(XRD)检测手段,对Mg(BO2)2在MgCl2水溶液中水解的固液相平衡与物种化学平衡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gCl2对Mg(BO2)2的溶解转化、多硼氧配阴离子的物种分布有很大影响:(1)随着MgCl2浓度从0达到饱和,Mg(BO2)2... 借助拉曼光谱和X射线衍射(XRD)检测手段,对Mg(BO2)2在MgCl2水溶液中水解的固液相平衡与物种化学平衡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gCl2对Mg(BO2)2的溶解转化、多硼氧配阴离子的物种分布有很大影响:(1)随着MgCl2浓度从0达到饱和,Mg(BO2)2的表观饱和浓度从0.79%增加到1.96%,pH值从9.96降到6.27;(2)Mg(BO2)2在纯水中水解形成固相Mg2B6O11·15H2O和Mg(OH)2,在MgCl2溶液中形成固相Mg2B6O11·15H2O和Mg3Cl2(OH)4·4H2O;(3)Mg(BO2)2在纯水中水解,硼的物种主要为B4O5(OH)42-和B3O3(OH)4-,分别占液相总硼含量的49.81%和19.54%。在MgCl2饱和溶液中,主要为B3O3(OH)4-和B5O6OH)4-,分别占液相总硼含量的44.57%和4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BO2)2 MGCL2 拉曼光谱 化学平衡 溶液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报纸贮存状况对油墨可脱除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傅英娟 秦梦华 +1 位作者 胡惠仁 李海龙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28,共3页
研究了国产报纸的贮存条件对油墨可脱除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良好贮存状况下,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报纸脱墨浆的尘埃度增加、白度降低;经受阳光照射或在高温条件下贮存,会使脱墨浆的尘埃度大幅度增加,油墨的可脱除性急剧恶化,脱墨... 研究了国产报纸的贮存条件对油墨可脱除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良好贮存状况下,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报纸脱墨浆的尘埃度增加、白度降低;经受阳光照射或在高温条件下贮存,会使脱墨浆的尘埃度大幅度增加,油墨的可脱除性急剧恶化,脱墨浆质量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纸 贮存状况 油墨老化 油墨可脱除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墨种类及特性对废纸可脱墨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傅英娟 秦梦华 胡惠仁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55-159,共5页
针对旧报纸、激光打印废纸及静电复印废纸油墨的不同,探讨了油墨种类及特性对废纸脱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旧报纸的油墨成膜性差,碎解时油墨容易剥离和分散,形成的油墨粒子粒径很小,容易重新沉积在纤维上,妨碍油墨的有效脱除;激... 针对旧报纸、激光打印废纸及静电复印废纸油墨的不同,探讨了油墨种类及特性对废纸脱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旧报纸的油墨成膜性差,碎解时油墨容易剥离和分散,形成的油墨粒子粒径很小,容易重新沉积在纤维上,妨碍油墨的有效脱除;激光打印墨粉的成膜性好,熔融固化在纸张表面后形成较厚的成片油墨膜,碎浆后的油墨粒子呈较大的片状,脱除较困难;静电复印用显像剂在纸张表面固化后会形成连续成片的油墨膜,废纸碎浆后的油墨粒子为尺寸较大的扁平片状颗粒,但加强机械作用可将其分散得相对较小,通过浮选可有效除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报纸 激光打印废纸 静电复印废纸 油墨 可脱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与聚氯乙烯的相容性分子模拟及共混膜的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刘美惠 沈惠玲 +1 位作者 李小江 王双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4-120,共7页
利用分子模拟软件Materials Studio(MS)6.0对不同比例聚氨酯(PU)与聚氯乙烯(PVC)共混物的相容性进行了分子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当PU/PVC质量比在90/10时,两者的相容性最好。采用湿法相转换法制备PU/PVC共混膜。研究了PU/PVC共混体系铸... 利用分子模拟软件Materials Studio(MS)6.0对不同比例聚氨酯(PU)与聚氯乙烯(PVC)共混物的相容性进行了分子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当PU/PVC质量比在90/10时,两者的相容性最好。采用湿法相转换法制备PU/PVC共混膜。研究了PU/PVC共混体系铸膜液的热力学相图、成膜动力学,测定了共混膜的断面形态、X射线衍射光谱、热失重曲线、透气性、导热效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添加PVC后,PU/PVC铸膜液体系的分相曲线均不同程度地向PU-DMF轴移动,分相时所需凝固浴的量减少;与PU膜相比,当PU/PVC质量比在90/10时,膜透气性由0.1561 L/(cm^2·min)增至2.600 L/(cm^2·min),导热效率由0%增至25.18%,断裂拉伸应变由414.26%增至430.96%,综合性能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膜 分子模拟 聚氨酯 聚氯乙烯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