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像处理和时间序列模型的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
1
作者 孙立军 胡雨龙 +2 位作者 张佳伟 杨子涵 杨铎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83-692,共10页
气液两相流工况,因为存在多种流型,导致科氏流量计的测量误差修正效果不佳.为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流型识别方法,识别科氏流量计入口水平管内的流型.针对DN10管径、量程0~1000kg/h的科氏流量计,在液相质量流量200~900 kg/h,体积含... 气液两相流工况,因为存在多种流型,导致科氏流量计的测量误差修正效果不佳.为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流型识别方法,识别科氏流量计入口水平管内的流型.针对DN10管径、量程0~1000kg/h的科氏流量计,在液相质量流量200~900 kg/h,体积含气率0~30%的两相流工况进行实验.在选择的工况点,用高清摄像机,按照1 s间隔连续拍摄流型图像;并对每个工况点的图像数据进行滑窗处理,构建时间序列数据集.利用灰度直方图、几何不变矩、灰度共生矩阵和Tamura纹理特征等,多种图像特征提取方法提取特征.将多种图像特征组合使用,并利用排列重要性,对特征组进行特征工程.将得到的优化特征组,作为长短时记忆网络的数据集输入,对流型进行分类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较短迭代内就可达到95%以上的准确率,最终准确率达99%,与随机森林、卷积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传统识别算法相比,对各流型识别的准确率都有一定提升.并通过互斥流量点图像数据集的泛化测试,验证了模型的泛化能力.证明所提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流量范围内的多种流型进行准确识别,对流型识别中错误的流量点进行分析,给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方向,为气液两相流测量工况的科氏流量计误差修正提供了有效的流型识别依据,有利于进一步地提高误差修正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测量 流型识别 图像分类 长短时记忆(LSTM)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量计校准网络监控管理系统 被引量:5
2
作者 孙立军 刘艺伟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25-831,共7页
为满足流量计校准互联网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需求,研究了流量计校准网络的模型.基于流量标准装置运行所产生的数据,该模型构建了校准网络特有的多反馈多交互结构,为流量计校准网络监控管理提供了互联网运行机制的支持.基于观察者模式设计... 为满足流量计校准互联网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需求,研究了流量计校准网络的模型.基于流量标准装置运行所产生的数据,该模型构建了校准网络特有的多反馈多交互结构,为流量计校准网络监控管理提供了互联网运行机制的支持.基于观察者模式设计了监控系统的结构,由依据用户身份划分监控内容转变成依据监控内容划分为不同的主题,用户可以灵活订阅主题的模式.通过Web Socket协议的浏览器与服务器全双工通信功能,实现了流量计校准网络的互联网实时监控.应用Java EE架构设计开发了流量计校准网络监控管理系统.该系统成功地运行在流量标准装置上,取得了较好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计 校准监控系统 互联网模型 观察者模式 WebSock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量解耦自抗扰控制在气体流量装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赵越 孙立军 +2 位作者 吴瑕 陈增强 唐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482-3493,共12页
针对气体流量装置实验管路流量、压力耦合系统,通过机理法和阶跃响应法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利用自抗扰解耦控制算法实现其解耦控制,以保证气体流量计性能测试过程的稳定性和控制快速性。对于气体流量装置多变量系统,自抗扰控制算法将耦... 针对气体流量装置实验管路流量、压力耦合系统,通过机理法和阶跃响应法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利用自抗扰解耦控制算法实现其解耦控制,以保证气体流量计性能测试过程的稳定性和控制快速性。对于气体流量装置多变量系统,自抗扰控制算法将耦合以及所有的内部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都归结到总扰动中,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和控制律对总扰动进行估计和补偿,使原系统被解耦成两个单输入单输出的子系统并利用PD控制器完成控制。自抗扰控制算法使系统在实现解耦的同时既减弱算法对于模型的依赖,又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与PID控制算法相比,自抗扰控制算法调节时间更快,解耦效果更好,对扰动的抑制效果更优,性能鲁棒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流量装置 过程系统 模型 解耦算法 自抗扰控制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量计性能受流量稳定性影响实验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立军 党士忠 +1 位作者 张涛 刘艺伟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2-432,共11页
流量波动是影响流量计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测试流量计测量性能受流量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控制水泵转速模拟了10种不同的流量稳定性状况,对4种典型的流量计进行了测量性能实验.以仪表系数或流量系数相对偏差、线性度和重复性为评价指标... 流量波动是影响流量计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测试流量计测量性能受流量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控制水泵转速模拟了10种不同的流量稳定性状况,对4种典型的流量计进行了测量性能实验.以仪表系数或流量系数相对偏差、线性度和重复性为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流量计性能受流量波动影响的大小,不但与流量波动的幅度和周期相关,而且与流量计本身特性相关;均速管流量计流量系数发生偏移,测量重复性变差,流量系数与差压平方根的倒数成正比,测量时间内取流量平均和差压平均的方法不能减弱该影响;涡轮流量计在小流量点处仪表系数明显偏小,仪表系数发生偏移,线性度变差;电磁流量计仪表系数发生偏移,测量重复性变差;科氏质量流量计仪表系数发生偏移;对使用转换器的流量计,提高其信号采样频率和运算速度,可以提高流量计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稳定性 流量计性能 相对偏差 线性度 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流翼型均速管流量传感器翼尖形状的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孙立军 王彩红 +1 位作者 张涛 昝焕杰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0-128,共9页
为了优化整流翼型均速管流量传感器的截面形状,通过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及实流实验,研究翼尖平切、圆切、翼尖宽度、翼尖圆弧半径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分析翼尖形状变化影响传感器性能的流体力学机理,研究最优翼尖尺寸随管径变化的规律.仿... 为了优化整流翼型均速管流量传感器的截面形状,通过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及实流实验,研究翼尖平切、圆切、翼尖宽度、翼尖圆弧半径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分析翼尖形状变化影响传感器性能的流体力学机理,研究最优翼尖尺寸随管径变化的规律.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翼尖平切优于圆切;翼尖宽度或翼尖圆弧半径0.3,mm的方案线性度较好;截面形状相同时,外接圆直径8,mm的方案仪表系数较小;翼尖形状决定流体流动分离位置,影响检测杆下游漩涡区域的形状,漩涡宽度和长度的比值可以表达漩涡的形状,该比值越小,传感器的线性度和重复性越好;DN50~DN300管径均速管的最优翼尖平切尺寸与管径大小之间符合指数和对数变化规律,为不同管径传感器截面形状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速管流量传感器 整流翼型 翼尖形状 计算流体力学 线性度 仪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流量标准装置的流量和压力快速控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党士忠 孙立军 +1 位作者 唐冰 张涛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7-663,共7页
针对流量和压力调节相互耦合导致控制系统快速性降低的问题,以水流量标准装置为例,分析了流量和压力的耦合关系;以调节阀开度为流量主控制量,变频器工作频率为压力主控制量;提出了神经网络结合PID的快速控制方法;建立了神经网络模型,并... 针对流量和压力调节相互耦合导致控制系统快速性降低的问题,以水流量标准装置为例,分析了流量和压力的耦合关系;以调节阀开度为流量主控制量,变频器工作频率为压力主控制量;提出了神经网络结合PID的快速控制方法;建立了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了模型预测精度验证和控制特性实验验证。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表明,变频器工作频率预测相对误差在±0.6%以内,调节阀开度预测相对误差在±5%以内;BP神经网络结合PID的控制效果良好:与串行PID控制相比,流量和压力的调节时间减少38.5%~87.3%;与并行PID控制相比,流量和压力的调节时间减少25.4%~8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控制系统 BP神经网络 快速性 流量标准装置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两相CO2流量装置流量稳定性控制研究
7
作者 李盼盼 孙立军 +1 位作者 冯细见 王宁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57-1463,共7页
流量标准装置是CCUS系统CO2流量测量研究的必要实验测试平台。为了提高气-液两相CO2流量装置的流量稳定性,在分析流量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温度、压力和流量之间的相互耦合,提出了流量稳定性控制系统的结构,并设计了控制策... 流量标准装置是CCUS系统CO2流量测量研究的必要实验测试平台。为了提高气-液两相CO2流量装置的流量稳定性,在分析流量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温度、压力和流量之间的相互耦合,提出了流量稳定性控制系统的结构,并设计了控制策略。根据控制策略编制了气-液两相CO2流量装置的流量稳定性控制软件。在不同温度、压力状态下进行了CO2流量稳定性的测试。测试数据表明,装置的单相液体和单相气体流量稳定性优于0.5%;气-液两相实验段温度稳定性优于0.5℃/h,压力稳定性优于0.05 MPa/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流量装置 气-液两相流 流量稳定性 多变量耦合系统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