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社区社会组织在居委会舆情疏导机制中的功能定位 |
于家琦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2
|
舆情视角下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机制研究 |
刘毅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5 |
12
|
|
3
|
略论群体心态与舆情研究 |
陈月生
|
《理论月刊》
|
2007 |
5
|
|
4
|
和谐社会构建中知识分子阶层的舆情分析 |
姜胜洪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5
|
政治信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天津的一项实证研究 |
张文英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6
|
论不良舆情对社会和谐的影响及其疏导 |
姜胜洪
|
《理论月刊》
|
2007 |
0 |
|
7
|
“后真相时代”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机制探析——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的研究 |
董向慧
|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1
|
|
8
|
对舆情、民意和舆论三概念异同的初步辨析 |
王来华
林竹
毕宏音
|
《新视野》
CSSCI
|
2004 |
117
|
|
9
|
舆情“类反转”现象分析与反思——以“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为例 |
毕宏音
田华
|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1
|
|
10
|
治理视角下的社会质量与社会和谐的比较分析 |
王卓祺
冯希莹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4
|
|
11
|
网络谣言的形成、传导与舆情引导机制 |
姜胜洪
|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
2012 |
76
|
|
12
|
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分析网络舆论引导 |
刘毅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7
|
|
13
|
微信中舆情表达和传播特征:一个新舆论场的产生和作用 |
王来华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7
|
|
14
|
网络舆情的基本共识及其动态规律再认识:多维视角考察 |
毕宏音
|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
2019 |
19
|
|
15
|
人工智能发展的社会影响新态势及其应对 |
毕宏音
|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
2017 |
18
|
|
16
|
群体性突发事件构成要素、特征和类型的舆情视角 |
陈月生
|
《理论月刊》
|
2006 |
17
|
|
17
|
试论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
刘毅
|
《理论月刊》
|
2005 |
15
|
|
18
|
网络言论传播与民众舆情表达 |
刘毅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6 |
16
|
|
19
|
舆情视角下协商议题形成的方式和条件 |
于家琦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20
|
互联网思维的舆情表达与节点把握 |
毕宏音
|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
2015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