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国伦理学的研究传统及未来面向 |
冯书生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2
|
帕通对康德伦理学的诠释及其影响 |
李科政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3
|
和谐社会心态与幸福生活探析 |
李翔
杨义芹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4
|
伦理的空间隐喻:个人与共同体的统一 |
段素革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5
|
“吕—朱乡约”与儒家公共伦理的新开展——一种儒家社群主义的视角 |
李卓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6
|
近世儒学史的新图景——新发现的两部《理学录》及其价值 |
李卓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7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探析 |
杨义芹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8
|
低碳经济视域下新型消费伦理思考 |
解晓燕
段素革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9
|
比较视阈下梁漱溟的道德哲学及其时代价值 |
冯书生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0
|
道德统计与道德景气监测理论 |
丁大同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11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审视——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
耿志刚
|
《齐鲁学刊》
CSSCI
|
2021 |
3
|
|
12
|
退溪思想中的“敬”以践德 |
耿志刚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3
|
略谈传统进步官德及其借鉴意义 |
温克勤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
1999 |
0 |
|
14
|
中庸的主敬修养论——以高攀龙思想为例 |
李卓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5
|
康德“人格中的人性”与目的自身——以科斯嘉德式的诠释为切入点的考察 |
李科政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0
|
|
16
|
实践作为人的自由与本质——从亚里士多德、康德到马克思的发展变革 |
李科政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7
|
小升初“摇号”政策的负面影响及改进 |
张新颜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8
|
康德道德哲学中的一个回溯论证——科斯嘉德式的重建之批判 |
李科政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9
|
信念、欲望与信欲:斯洛特与王阳明道德动机论之比较 |
黄勇
段素革(译)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