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网络化发展模式可行性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时世平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49-51,共3页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作为文化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一环,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也必然要应时而动,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这已成为期刊界的共识。业界对于学术期刊新的发展模式仁智互见,总其荦荦大者,大约集中...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作为文化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一环,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也必然要应时而动,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这已成为期刊界的共识。业界对于学术期刊新的发展模式仁智互见,总其荦荦大者,大约集中在学术期刊定位的重新思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厘定、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模式等方面。而且在大多数的论说中,学术期刊的数字化、网络化犹如一剂万能药剂,被作为探究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新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科学术期刊 网络化发展 人文 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可行性 文化体制改革 数字化发展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私学产生于春秋时期”属于重大学术误判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鸿 王贞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0-170,共11页
"私学产生于春秋时期"属于重大学术误判。主要涉及"春秋以前无私学"之论的学术方法失误,即深受"圣王"史观误导、沿袭儒者的曲解、误读古代史籍、不恰当使用"私学"一词;"官学衰而私学兴&qu... "私学产生于春秋时期"属于重大学术误判。主要涉及"春秋以前无私学"之论的学术方法失误,即深受"圣王"史观误导、沿袭儒者的曲解、误读古代史籍、不恰当使用"私学"一词;"官学衰而私学兴"论证方式的宏观把握失误,即忽视私学与人类社会相始终、早期文明都有私学与官学并存的现象、官学没有能力垄断学识和教育、官学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私学;春秋以前具备推动私学发展的历史条件,即王权衰微及诸侯异政、王室典籍扩散、士庶阶层扩充、民间著述传播;否定"华夏早期国家千余年无私学"的理据,如族群及地域文化差异显著、家教家学广泛存在和国学颇似家塾宗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学 官学 国学 儒者 “圣王”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若干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9
3
作者 赵景来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8-278,共11页
关键词 学风建设 教育部 高等学校 学术规范 职业道德修养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违规现象 公布 改革开放 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转型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述略 被引量:5
4
作者 赵景来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1-228,共8页
城市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载体,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持续动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实现城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文化创意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实践,已经不局限... 城市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载体,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持续动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实现城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文化创意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实践,已经不局限于生产层面,与"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提出之初相比,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创意将不再单单是通过产业化作为文化产业的替代概念,而是与城市发展有机融合。未来20年是中国城市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一批中国城市将进入世界城市体系,并催生一批国际文化大都市。因此,必须进行系统谋划,把政府的规划与市场资源的配置有效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城市转型发展 创新驱动 世界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民初的翻译实践与“文言的终结” 被引量:4
5
作者 时世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84,共6页
清末民初的翻译实践大致可分为两种路向,一是意译方式,二是直译方式,前者以严复等封建士大夫为代表,后者以周氏兄弟等精英知识分子为代表。严复等人立足于汉语,以汉语为中心,强迫外来语迁就汉语的传统,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中西在文... 清末民初的翻译实践大致可分为两种路向,一是意译方式,二是直译方式,前者以严复等封建士大夫为代表,后者以周氏兄弟等精英知识分子为代表。严复等人立足于汉语,以汉语为中心,强迫外来语迁就汉语的传统,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中西在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语言系统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与严复等人以中化西的视野及中国文化优势论不同,鲁迅将中西文化作为两大相互平行并各具价值的文化体系来对待,意在借《域外小说集》的直译方式,为中国小说现代化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新形式。由于受到章太炎语文观的影响,周氏兄弟倾向使用古奥语体翻译中国传统小说里完全没有的西方象征主义与心理描写,这是一种对先秦古汉语近乎偏执的使用,且逐字逐句地对应外文的内容甚至是语法,这无疑是对文言文表达能力的一种极限试验,很难被当时读者所接受。从严复等人到周氏兄弟的翻译实践,将文言对于现代思想的涵纳能力做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失败,预示着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文言对于西方文化翻译的失败。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翻译实践促使了"文言的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归化 异化 文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的“观念”、“叙述”与接受反映——从大学课堂教学看“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编撰问题 被引量:2
6
作者 时世平 张立群 《扬子江(评论)》 2010年第1期18-24,共7页
作为'二级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一个分支,'中国当代文学'无疑会因其开放性而成为一门最具活力同时又最不稳定的学科。虽然,对于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中国现当代文学 十七年文学 大学课堂教学 历史情境 现代文学 文学史写作 汉语言文学专业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意识形态若干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7
7
作者 赵景来 《学术界》 2001年第4期247-262,共16页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我国理论界一些专家、学者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研究领域所讨论的若干问题 ,即意识形态的涵义及其本质特征 ;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全球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发展的基本趋势 ,以及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建设等。强调深刻领会马...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我国理论界一些专家、学者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研究领域所讨论的若干问题 ,即意识形态的涵义及其本质特征 ;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全球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发展的基本趋势 ,以及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建设等。强调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学说 ,把握当代世界的总的思想背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创新与编辑执行力 被引量:3
8
作者 时世平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2,共4页
作为文化创新工程的重要一环,出版业要做大做强,提高出版竞争力和编辑执行力就成为当务之急。"没有执行力,就没有达成力",编辑执行力的高低,决定出版企业的竞争实力。就出版执行内容而言,文化创新首在选题策划能力,而策划能... 作为文化创新工程的重要一环,出版业要做大做强,提高出版竞争力和编辑执行力就成为当务之急。"没有执行力,就没有达成力",编辑执行力的高低,决定出版企业的竞争实力。就出版执行内容而言,文化创新首在选题策划能力,而策划能力的高下,直接取决于编辑执行力。编辑执行力就是完成预定出版目标的操作能力,要求出版主体具有创新精神。出版业之间的竞争,就赢在执行力,没有执行力,就不会有成功力,也就不可能有竞争力。要提高出版竞争力,必须重视文化创新,而文化创新也必然要求提高编辑执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新 编辑执行力 出版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觉时代的编辑执行力刍议 被引量:1
9
作者 时世平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22,共3页
编辑执行力是决定编辑能否发现选题并保证如期实现的重要环节。编辑执行力是一种对编辑出版工作积极面对的态度,这种态度是一种积极地为完成预定目标而养成的常态化行为状态。
关键词 编辑出版工作 执行力 文化自觉 行为状态 常态化 选题 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科论文中的论证材料与编辑审稿要点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静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55-57,共3页
期刊编辑提高审稿质量,是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基石。社科类学术论文通常会运用多种多样的论证材料来帮助立论和展开论证,主要包括引证材料(史实、权威观点和代表性研究成果)、社会背景描述、调查和统计数据、案例等。对这些论证材... 期刊编辑提高审稿质量,是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基石。社科类学术论文通常会运用多种多样的论证材料来帮助立论和展开论证,主要包括引证材料(史实、权威观点和代表性研究成果)、社会背景描述、调查和统计数据、案例等。对这些论证材料,社科期刊编辑应审慎核实其准确性,分析材料使用的合理性与规范性,判断材料对于论证的有效性,辨析论证材料运用中的逻辑谬误,从而对稿件质量做出更准确的评价,并以工匠精神对稿件精编精校,尽可能地避免文字性、知识性、逻辑性错误,进一步提升稿件品质,做好学术传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论文 社科期刊 编辑 论证材料 审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觉时代,重申编辑的人生境界修养 被引量:2
11
作者 时世平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4-27,共4页
重申编辑的人生境界修养是当今文化自觉时代的必然要求。在耐得寂寞中持守、在甘于奉献中担当、决不敷衍的认真态度,这些构成编辑人生境界的基石。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需要具有为学术奉献终生的志愿以及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的工作态度的... 重申编辑的人生境界修养是当今文化自觉时代的必然要求。在耐得寂寞中持守、在甘于奉献中担当、决不敷衍的认真态度,这些构成编辑人生境界的基石。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需要具有为学术奉献终生的志愿以及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的工作态度的编辑出版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编辑 人生境界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期刊问题意识略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时世平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7-189,共3页
打造品牌期刊有助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问题意识是学术期刊品牌化的必由之路。在期刊定位时,要以问题综合代替传统的学科集合模式;选题策划则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在品牌把关时,编辑要将问题意识进行到底... 打造品牌期刊有助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问题意识是学术期刊品牌化的必由之路。在期刊定位时,要以问题综合代替传统的学科集合模式;选题策划则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在品牌把关时,编辑要将问题意识进行到底,把好六道关,力争打造精品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期刊 问题意识 品牌把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美“特殊关系”中的血缘文化情结因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贞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9-103,共5页
英美“特殊关系”这一概念强调英美关系的特殊性,强调两国间的关系有别于与第三国的关系。本文的镜头焦点将聚集在英美血缘文化情结这一潜在文化意识形态因素上,认为两国之间的种族血缘纽带、价值观念、盎格鲁—撒克逊主义等因素对英美... 英美“特殊关系”这一概念强调英美关系的特殊性,强调两国间的关系有别于与第三国的关系。本文的镜头焦点将聚集在英美血缘文化情结这一潜在文化意识形态因素上,认为两国之间的种族血缘纽带、价值观念、盎格鲁—撒克逊主义等因素对英美“特殊关系”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特殊关系” 血缘文化情结 盎格鲁—撒克逊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翻译出版的质量危机与诊断 被引量:1
14
作者 时世平 《出版科学》 CSSCI 2011年第6期52-54,共3页
包括诺贝尔文学作品在内的世界著名文学作品翻译出版,近年来在中国出版界得到广泛关注。但是,目前一些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的文学翻译出版,使得翻译出版工作出现了粗制滥造的劣质化危机。文学翻译出版精品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摆脱这种危... 包括诺贝尔文学作品在内的世界著名文学作品翻译出版,近年来在中国出版界得到广泛关注。但是,目前一些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的文学翻译出版,使得翻译出版工作出现了粗制滥造的劣质化危机。文学翻译出版精品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摆脱这种危机,出版社要重新厘清文学翻译工作的性质,找准与作品内容、精神相契合的翻译者,在出版审批与监督上下功夫,以打造精品为工作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翻译出版质量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与市场——以《市声》为标本的“实业救国”论析
15
作者 郑丽丽 时世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5-109,共5页
"祖国"的情感归宿,成为实业"救国"的政治诉求。《市声》认为,缺乏资金流向的监管等制度保护,乃是整个帝国经济停滞的原因。以血亲伦理为纽带,以"义"为伦理准则的运营模式的败落,凸显了传统文化及其伦理... "祖国"的情感归宿,成为实业"救国"的政治诉求。《市声》认为,缺乏资金流向的监管等制度保护,乃是整个帝国经济停滞的原因。以血亲伦理为纽带,以"义"为伦理准则的运营模式的败落,凸显了传统文化及其伦理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宜的深刻命题。"政治解决"是实业救国梦碎之后的唯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声》 实业救国 市场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日为鉴:近代中国文学语言转型的他者视角
16
作者 时世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3-188,共6页
近代中国文学语言的转型中多以日本为鉴。中日同为汉文化圈,随着儒家文化的影响传播,中日语言有着较多的一致性。封建时代,中日两国语言普遍存在着口语和书面语两个体系,这两个体系在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合而为一,完成了文体的变革。中... 近代中国文学语言的转型中多以日本为鉴。中日同为汉文化圈,随着儒家文化的影响传播,中日语言有着较多的一致性。封建时代,中日两国语言普遍存在着口语和书面语两个体系,这两个体系在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合而为一,完成了文体的变革。中日两国在针对西方现代化提倡的言文一致运动中,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文学语言 言文一致 语言转型 以日为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现代性与唯物史观研究范式若干问题讨论综述
17
作者 赵景来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2-216,共15页
近年来,在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社会呈现显著进步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科学本土化的研究都越来越重视"中国经验"。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围绕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重构、现代性课题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唯物史观研究... 近年来,在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社会呈现显著进步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科学本土化的研究都越来越重视"中国经验"。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围绕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重构、现代性课题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唯物史观研究范式的转换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学者们力图阐扬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以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唯物史观传入中国已经有90余年。唯物史观与中国社会发展实际进程的互动关系,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现代性 文化发展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孝经》“以孝治国”理想政治模式论略
18
作者 王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26,41,共6页
《孝经》移孝作忠,体现了伦理孝道与王权政治的结合。《孝经》不仅探讨了孝治的哲学理据,对君德臣道提出了具体的制约规范,而且从孝顺天下理念出发,系统论析了政治体系景观建制:孝为治道之本、孝治天下的治国宗旨、五等之孝的政教方针... 《孝经》移孝作忠,体现了伦理孝道与王权政治的结合。《孝经》不仅探讨了孝治的哲学理据,对君德臣道提出了具体的制约规范,而且从孝顺天下理念出发,系统论析了政治体系景观建制:孝为治道之本、孝治天下的治国宗旨、五等之孝的政教方针、天下和平的政治功能,全方位展现了一幅"以孝治国"的理想政治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经》 移孝作忠 以孝治国 理想政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分析层次:国际政治的微观解读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贞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76,共6页
作为国际政治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层次分析法的层次划分基本上经历了一个宏观理论—中层理论—微观理论的完善过程。虽然国际政治行为受世界体系、国际关系、社会环境、政府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但最终是决策人的事务,因而人的复杂... 作为国际政治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层次分析法的层次划分基本上经历了一个宏观理论—中层理论—微观理论的完善过程。虽然国际政治行为受世界体系、国际关系、社会环境、政府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但最终是决策人的事务,因而人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必然体现其中。对国际政治进行微观解读,必须从两方面加强决策者个体层次的分析研究。首先,注重角色与个性的互动研究。大国外交不可避免地会打上决策者职务角色和个性特征的烙印,角色与个性在互动中型塑决策者,并影响其外交决择,影响国家之间的关系,乃至世界体系的结构。其次,关注个体心理决策环境研究。决策者的个性多半与本人的经历、成长环境、价值观、世界观等有关,这共同构成了其心理认知环境,并限制决策者对信息的选择和过滤,改变其对世界的看法、决策方式和过程。如果不考虑决策者的心理认知环境,就无法解释重大决定和政策是怎样形成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决策者个体建构了国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 决策者 个性 心理环境 社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文化视角的回归
20
作者 王贞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0-145,共6页
关键词 国际关系理论 文化视角 政治体系 知识体系 意识形态 价值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