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曹禺剧作中的几个女性形象看中国妇女的觉醒
- 1
-
-
作者
任少东
张紫娟
-
机构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天津实验中学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5年第6期88-94,共7页
-
文摘
我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曹禺,在他的代表作《雷雨》、《日出》、《北京人》里,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并通过她们,深刻地反映出旧中国妇女所遭受的摧残与侮辱,描写了她们的反抗和逐步觉醒.同时,也预示了中国妇女的解放,只能也必将随着人民革命的最后胜利而实现.
-
关键词
女性形象
中国妇女
陈白露
曹禺剧作
觉醒
现实主义
北京人
三十年代
周朴园
二十世纪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编辑对书稿的特殊感受
- 2
-
-
作者
陈景春
-
机构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
出处
《编辑之友》
1984年第4期33-35,共3页
-
文摘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他在欣赏一尊成功的雕像时,会感受到它的体温;契诃夫在读到《父与子》中巴札罗夫生病的情节时,感到“我都衰弱了,我甚至觉得他把病传染给了我”。从一个方面来讲,这都表明了长期从事一种事业所形成的某种特殊敏锐的“第六感官”。编辑对于书稿,也有这类特殊的感受。
-
关键词
编辑工作
书稿
契诃夫
特殊
感受
雕塑家
节时
编辑部
稿件
欣赏
-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
-
题名从同其他艺术的对比中探讨装帧语言的特征
- 3
-
-
作者
陈新
-
机构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
出处
《编辑之友》
1983年第1期54-64,共11页
-
文摘
我们对装帧艺术的理论建设非常不够.许多年来,就是凭两条简单的要求进行设计工作:一条叫做经济、实用、美观的设计原则,一条叫做设计要与书籍的内容、性质相适应的指导思想.这些,固然对明确设计方向起到积极作用,然而并不能引导我们去把握装帧艺术语言的基本特征.我们常抱怨装帧艺术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这个问题也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
-
关键词
装帧艺术
书法艺术
书籍装帧
装帧设计
建筑艺术
基本特征
艺术语言
艺术素质
相适应
现实生活
-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