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发展助推共同富裕的机制分析——来自劳动力市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9
1
作者 俞伯阳 丛屹 《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2,共8页
深入考察数字经济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作用是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要义。利用劳动力市场数据检验数字经济助推我国共同富裕进程的影响机制,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数字经济对于我国共同富裕进程的差异性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 深入考察数字经济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作用是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要义。利用劳动力市场数据检验数字经济助推我国共同富裕进程的影响机制,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数字经济对于我国共同富裕进程的差异性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推动我国共同富裕进程且存在区域异质性,表现为东、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助推本地区的共同富裕进程效果尤为显著。机制分析和进一步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力技能升级在数字经济发展助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且当数字经济发展到一定门槛阈值将提高劳动力技能升级对我国共同富裕进程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技能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中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60
2
作者 丛屹 俞伯阳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8-114,共7页
选取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静态面板OLS和动态面板GMM方法检验数字经济对中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从总体上提高了中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但是这一结果在区域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从东、中、西部地区划分来看,... 选取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静态面板OLS和动态面板GMM方法检验数字经济对中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从总体上提高了中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但是这一结果在区域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从东、中、西部地区划分来看,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最为显著;从南、北地区划分来看,则是北方地区更为显著。鉴此,我国应加快建设均等化数字基础设施,加强多样化数字设备科学应用,全方位提升劳动者数字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劳动力 资源配置效率 数字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人力资本红利与产业结构高级化 被引量:96
3
作者 俞伯阳 丛屹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4-131,共8页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广义矩估计(GMM)、面板门槛回归(PTR)等计量模型考察数字经济、人力资本红利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在数字经济发展下,人力资本红利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从不同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的...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广义矩估计(GMM)、面板门槛回归(PTR)等计量模型考察数字经济、人力资本红利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在数字经济发展下,人力资本红利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从不同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红利和西部地区的数据要素对于本地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呈现积极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数据要素积累到一定阶段将提升我国人力资本红利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人力资本红利 数据要素 产业结构高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了中国劳动力结构优化吗?——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39
4
作者 俞伯阳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4-102,共9页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劳动力市场面临着人口红利渐逝、人口老龄化、技能型劳动力短缺等诸多问题。除了传统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改革之外,探索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增加制造业的技能型劳动力供给、优化劳动力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劳动力市场面临着人口红利渐逝、人口老龄化、技能型劳动力短缺等诸多问题。除了传统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改革之外,探索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增加制造业的技能型劳动力供给、优化劳动力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选取2008—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多变量状态空间模型,并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检验了包含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规模在内的各解释变量对中国劳动力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最终会增加中国制造业劳动力的供给量,从而优化劳动力结构;另一方面,相比于中西部地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显著地优化了东部地区的劳动力结构。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劳动力供给质量、提升制造业就业吸纳能力、加强技能型劳动力统筹等优化劳动力结构的对策建议,为解决中国劳动力市场相关问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劳动力结构 技能型劳动力 状态空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要素市场化配置与区域创新能力 被引量:69
5
作者 俞伯阳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22年第2期36-42,共7页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多重计量模型系统考察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我国的区域创新能力,且在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于该地...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多重计量模型系统考察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我国的区域创新能力,且在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于该地区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在数字经济提升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因此,应加快建设均等化数字基础设施、建立区域差异化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推动创新要素开放流通,以实现我国创新强国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要素市场化配置 区域创新能力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阈下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俞伯阳 丛屹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65,共7页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深层次协调发展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关键。文章基于2000—2018年面板数据,检验了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机理,并测算了三地的就业弹性以及产业人才结构偏离度。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深层次协调发展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关键。文章基于2000—2018年面板数据,检验了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机理,并测算了三地的就业弹性以及产业人才结构偏离度。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联动发展水平较高,北京和天津面临着第一产业需转移大量剩余劳动力,但二、三产业就业吸纳空间较小的矛盾;河北在第一产业存在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面临着二、三产业人才需求缺口较大的问题。有鉴于此,需要加快建设京津冀一体化要素市场、提高京津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构建京津冀教育联盟推动产学研深层次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互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意蕴、价值与应然 被引量:4
7
作者 吴红翠 马莹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1-156,共6页
大力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试点,是我国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创新性举措,当前已经逐步进入到实施阶段。作为促进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我国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具备专注市场需求、具有特定边界、兼备双重属性、更能够承担... 大力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试点,是我国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创新性举措,当前已经逐步进入到实施阶段。作为促进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我国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具备专注市场需求、具有特定边界、兼备双重属性、更能够承担风险等意蕴,具备职业教育的社会性、收益能力的独特性、人才培养的精准性和企业责任的使命感等价值取向。而要推动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试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技术技能人才的适用性,需要对产教融合型企业进行全面激励、合理约束和科学评价和充分调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型企业 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 职教20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人力资本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1987—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俞伯阳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28,共8页
选取1987-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和误差修正模型系统检验城镇和农村的人均劳动力人力资本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联动关系;分析城乡人均劳动力人力资本差距对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镇人均劳动力人... 选取1987-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和误差修正模型系统检验城镇和农村的人均劳动力人力资本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联动关系;分析城乡人均劳动力人力资本差距对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镇人均劳动力人力资本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联动关系强于农村,城乡人均劳动力人力资本差距的变动会对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造成影响。因此,应充分运用现有城乡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加快积累城乡劳动力人力资本增量等手段来促进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劳动力人力资本 人均可支配收入 收入差距 城乡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企业融资潜在风险定位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晓茹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60-162,共3页
本文就流通企业融资潜在风险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系统性分析自主构建四步定位法,由此从理论角度确定了对整合性系统风险的合力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该方法对在国内上市的十家从事流通行业的企业进行贸易融资潜在风险实证研究。经过... 本文就流通企业融资潜在风险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系统性分析自主构建四步定位法,由此从理论角度确定了对整合性系统风险的合力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该方法对在国内上市的十家从事流通行业的企业进行贸易融资潜在风险实证研究。经过定量分析,从众多潜在风险因素中确定了七大合力风险点,并针对这些风险点提出降低融资风险的七大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企业 融资风险 四步定位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Poisson模型带投资-借贷利率和固定交易费用的最优分红策略
10
作者 李静伟 刘国欣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4-210,共7页
本文研究了复合Poisson模型带投资-借贷利率和固定交易费用的最优分红问题。通过控制分红时刻和分红量,最大化直到绝对破产时刻的累积期望折现分红。由于考虑固定交易费用,问题为一个随机脉冲控制问题。首先,本文给出了一个策略是平稳... 本文研究了复合Poisson模型带投资-借贷利率和固定交易费用的最优分红问题。通过控制分红时刻和分红量,最大化直到绝对破产时刻的累积期望折现分红。由于考虑固定交易费用,问题为一个随机脉冲控制问题。首先,本文给出了一个策略是平稳马氏策略的充分必要条件。借助于测度值生成元理论得到测度值动态规划方程(简称测度值DPE),并且在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下证明了验证定理。通过Lebesgue分解,本文讨论了测度值DPE和拟变分不等式(简称QVI)之间的关系,证明了最优分红策略为具有波段结构的平稳马氏策略。最后,本文给出了求解n-波段策略和相应值函数的算法。当索赔额服从指数分布时,得到了值函数的显示解和最优分红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分红问题 固定交易费用 测度值DPE 马氏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