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量子效率测量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吴晓明 华玉林 +2 位作者 罗经国 冯秀岚 李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5-598,共4页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量子效率是衡量器件发光性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考虑到提高OLED量子效率的基本前提是能精确测得器件的量子效率,本文工作采用美国Keithley公司的系列产品,设计与组建了一套精确测量OLED量子效率的测量系统...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量子效率是衡量器件发光性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考虑到提高OLED量子效率的基本前提是能精确测得器件的量子效率,本文工作采用美国Keithley公司的系列产品,设计与组建了一套精确测量OLED量子效率的测量系统(主要由真空系统和测试系统组成)。应用本系统测量时,由测量软件通过数据采集卡来实时地对K 2400(稳压源)和K 485(微检流计)进行控制,得到流经器件的电流和器件输出的光电流,再经过换算得出注入器件的电子数和从器件输出的光子数,从而能够得到器件的量子效率值,最后由计算机动态地绘制出器件的性能曲线。此外,我们还利用本测量系统对以MEH PPV为基质的橙红色OLED进行了测量,该测试样品在0 0117A/cm2的电流密度下,测得量子效率为0 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量子效率 测量系统 橙红色光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色低压阴极射线荧光粉ZnS:Zn,Pb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岚 张东 +2 位作者 熊光楠 姜春香 张飒飒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研制的阴极射线用低压蓝色荧光粉ZnSZn,Pb的亮度高于现行使用的ZnSZn,与ZnOZn相近,且发光峰值位置接近ZnSZn.当与粒径为荧光粉颗粒的二分之一的In2O3混合时,其临界电压从80V降低到8V.这种荧光粉... 研制的阴极射线用低压蓝色荧光粉ZnSZn,Pb的亮度高于现行使用的ZnSZn,与ZnOZn相近,且发光峰值位置接近ZnSZn.当与粒径为荧光粉颗粒的二分之一的In2O3混合时,其临界电压从80V降低到8V.这种荧光粉将适用于场发射显示器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发射 阴极射线 低压 蓝色 荧光粉 硫化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热处理方法提高MEH-PPV单层聚合物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娟 华玉林 +2 位作者 牛霞 王奕 吴晓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1-174,共4页
对以MEH PPV为发光层的单层聚合物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器件在最佳条件下进行真空热处理 ,并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施加电压后器件的阴极表面形貌。发现处理后的器件阴极表面的气泡及黑斑明显减少。器件的发光性能显著提高。与未经处理的器... 对以MEH PPV为发光层的单层聚合物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器件在最佳条件下进行真空热处理 ,并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施加电压后器件的阴极表面形貌。发现处理后的器件阴极表面的气泡及黑斑明显减少。器件的发光性能显著提高。与未经处理的器件相比 ,最大相对发光强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启亮电压降低了2 0V ,半寿命提高了 1 2 7倍。初步分析表明热处理方法提高器件发光性能的主要原因在于有效地减少了器件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焦耳热产生的某些气体 ,从而减少阴极表面气泡及黑斑的出现 ,另一方面 ,热处理方法也增强了有机发光层与阴极接触界面的结合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可溶性聚对苯乙炔 热处理 黑斑 界面 OLED MEH-PPV单层聚合物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BTZ)_2白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器件制备 被引量:16
4
作者 郑加金 华玉林 +7 位作者 印寿根 冯秀岚 吴晓明 王树国 孙媛媛 李永舫 杨春和 帅志刚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1-236,共6页
以PCl3为脱水剂 ,将邻氨基硫酚与水杨酸脱水环化合成出 2 (2 羟基苯基 )苯并噻唑 ,并进一步将所得产物与乙酸锌反应合成出 2 (2 羟基苯基 )苯并噻唑螯合锌 (Zn (BTZ) 2 )材料。以该配合物作为发光层制备出结构为ITO PVK∶TPD Zn(BTZ... 以PCl3为脱水剂 ,将邻氨基硫酚与水杨酸脱水环化合成出 2 (2 羟基苯基 )苯并噻唑 ,并进一步将所得产物与乙酸锌反应合成出 2 (2 羟基苯基 )苯并噻唑螯合锌 (Zn (BTZ) 2 )材料。以该配合物作为发光层制备出结构为ITO PVK∶TPD Zn(BTZ) 2 Al近白色电致发光器件 ,其色坐标位于白场之内 (x =0 .2 4 2 ,y =0 .35 9) ,在驱动电压为 1 6V时 ,亮度达 32 0 0cd m2 ,对应的量子效率为 0 .32 %。进一步在Zn (BTZ) 2 中掺入橙红色染料Ru brene ,制成ITO PVK∶TPD Zn(BTZ) 2 ∶Rubrene Al结构器件 ,实现了纯白色发光 (色坐标值 :x =0 .32 4 ,y =0 .343) ,非常接近于白色等能点 ,且量子效率达 0 .4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螯合锌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 有机金属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链含电子传输型基团的可溶性PPV发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印寿根 杨晓辉 +4 位作者 徐征 华玉林 张福强 黄文强 徐叙瑢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经由Witig-Horner反应合成了一种可溶的PPV主链含有电子传输基团的新型结构电子聚合物。该低聚物的Mw=1000、Td=270℃,可溶于氯仿和四氢呋喃。构造了最简单的三明治式电致发光器件ITO/O-PPV(8... 经由Witig-Horner反应合成了一种可溶的PPV主链含有电子传输基团的新型结构电子聚合物。该低聚物的Mw=1000、Td=270℃,可溶于氯仿和四氢呋喃。构造了最简单的三明治式电致发光器件ITO/O-PPV(80nm)/Al,其电致发光和光致发光光谱基本一致。该器件与同样结构的PPV相比其EL表现出在509nm处单一的宽峰,而PPV的器件为520nm和550nm的双峰。另外由于主链上含有电子传输特性的二唑基团及聚合物材料的分子量较小,器件的量子效率达到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V 低聚物 聚对苯撑乙烯 电致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层厚度对有机薄膜电致发光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彭俊彪 吕安德 +3 位作者 孙润光 李更新 华玉林 徐叙瑢 《发光快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1期9-14,共6页
本文采用的有机发光材料为8-羟基喹啉铝(8-Alq),结构为ITO/8-Alq/Al夹心式单层EL结构,制备三种不同厚度:300(?),600(?),1500(?)的有机薄膜EL样品.对比和分析它们的I-V和B-I特性曲线,证实发光层厚度对有机薄膜EL样品的亮度产生显著影响,... 本文采用的有机发光材料为8-羟基喹啉铝(8-Alq),结构为ITO/8-Alq/Al夹心式单层EL结构,制备三种不同厚度:300(?),600(?),1500(?)的有机薄膜EL样品.对比和分析它们的I-V和B-I特性曲线,证实发光层厚度对有机薄膜EL样品的亮度产生显著影响,并在稳恒直流电压激发下,探讨了电子和空穴载流子在发光薄膜中的输运,据此分析了产生上述影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薄膜 厚度 亮度 电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稀土离子对YAGG: Tb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岚 熊光楠 赵新丽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2-244,共3页
对不同三价稀土共掺杂的YAGGTb绿色荧光粉的发光亮度和光谱进行了研究,发现Gd3+对荧光粉的亮度有所提高,同时系统地研究了Tb。
关键词 稀土 YAGG:Tb 阴极射线 荧光粉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V/ZnS薄膜器件发光及电导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滕枫 杨晓辉 +3 位作者 徐征 侯延冰 徐叙瑢 黄宗浩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7-208,211,共3页
以Ⅱ-Ⅵ族无机半导体ZnS替代双层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的电子传输层,以PPV为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制备出发光器件,得到发光亮度和效率都比单层PPV器件高的电致发光器件。器件结构为ITO/PPV/ZnS/Al。器件的电致... 以Ⅱ-Ⅵ族无机半导体ZnS替代双层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的电子传输层,以PPV为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制备出发光器件,得到发光亮度和效率都比单层PPV器件高的电致发光器件。器件结构为ITO/PPV/ZnS/Al。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同单层PPV器件的光谱基本相同,但启亮电压只有4.5V,亮度也比单层器件高一个量级。通过PPV层自吸收现象可判断出发光区域在PPV/ZnS界面处。器件的电流密度与电压的二次方成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发光 复合器件 PPV/ZnS 薄膜器件 电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O—PPV的链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晓红 王振家 +3 位作者 印寿根 侯延冰 徐征 徐叙瑢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9-181,共3页
The photoluminescence(PL) properties of poly[ (2, 5 - diphenylene - 1, 3, 4 - oxadiazole) - 4, 4’ - viny-lene] (O - PPV) are investigated using absorption and excitation measurements fo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ratio... The photoluminescence(PL) properties of poly[ (2, 5 - diphenylene - 1, 3, 4 - oxadiazole) - 4, 4’ - viny-lene] (O - PPV) are investigated using absorption and excitation measurements fo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ratios of solid-state O - PPV/ PEO (polyethylene oxide ) blends, as well as by comparing PL spectra for dilute solution and solid state pristine O - PPV. The solid film of O - PPV/PEO is prepar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olymers. The O - PPV molecules are dispersed into PEO which is used as a inert material in order to chang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O - PPV. In the O -PPV/PEO blends, it is found that the PL spectra excited by 300nm fo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ratios are different. There are three peaks in the PL spectra of 1: 100 and 1: 200 (O - PPV/PEO) blends, and the relative intensities of peaks at 500nm and 460nm gradually decrease with lowering the concentrations of O - PPV. There leaves one peak at 416nm when the ratio of O - PPV to PEO is below 1: 300, and PL shape does not change any long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lid-state O - PPV emission arises from interchain charge-transfer states due to interchain effects.According to the absorption and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a of the solid films, it is also believed that there are types of localized and delocalized states in conjugated polymers. The two types of state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charge-transfer state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solid fil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显示器 O-PPV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PDHPV的合成及单、双层发光二极管器件的发光性能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晨曦 尹春 +5 位作者 黄文强 印寿根 张会旗 何炳林 郑军 华玉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1818-1820,共3页
可溶性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PDHPV的合成及单、双层发光二极管器件的发光性能比较李晨曦,尹春,黄文强,印寿根,张会旗,何炳林,郑军,华玉林(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天津,300071)(天津理工学院材料物理研究所)关... 可溶性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PDHPV的合成及单、双层发光二极管器件的发光性能比较李晨曦,尹春,黄文强,印寿根,张会旗,何炳林,郑军,华玉林(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天津,300071)(天津理工学院材料物理研究所)关键词PDHPV共轭聚合物;电致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HPV 共轭聚合物 电致发光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机掺杂体系的光致发光及薄膜电致发光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郜军 华玉林 +1 位作者 冯秀岚 徐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4年第5期406-411,共6页
将具有薄膜电致发光(TFEL)性能的有机络合染料8-羟基喹啉铝(Alq3)掺以染料罗丹明6G(R6G),用真空热蒸发的方法获得了峰值波长575nm的黄色直流电致发光(EL)。通过对不同掺杂浓度的粉末,溶液,薄膜样品及... 将具有薄膜电致发光(TFEL)性能的有机络合染料8-羟基喹啉铝(Alq3)掺以染料罗丹明6G(R6G),用真空热蒸发的方法获得了峰值波长575nm的黄色直流电致发光(EL)。通过对不同掺杂浓度的粉末,溶液,薄膜样品及电致发光器件的光谱及寿命测量和对比,证实了能量传递的存在并初步探讨了可能的途径。同时发现掺杂器件EL谱的形状随驱动电压升高发生明显的改变,基质(Alq3)的发射(相对于掺杂剂R6G的发射)明显增强,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作了分析,并由此讨论了有机掺杂TFEL中复合,发射区域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薄膜 电致发光 光致发光 掺杂 发射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8-羟基喹啉铝薄膜的电致发光特性研究
12
作者 郜军 冯秀岚 华玉林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36-140,共5页
在具有电致发光(EL)的有机整合染料8-羟基喹啉铝(Alq3)中接以染料罗丹明6G(R6G),用真空热蒸发的方法制备器件,获得了峰值波长575nm的黄色直流薄膜电致发光,从而通过掺杂改变了发光颜色.并在Alq3发光层... 在具有电致发光(EL)的有机整合染料8-羟基喹啉铝(Alq3)中接以染料罗丹明6G(R6G),用真空热蒸发的方法制备器件,获得了峰值波长575nm的黄色直流薄膜电致发光,从而通过掺杂改变了发光颜色.并在Alq3发光层不同区域插入一掺杂薄层(Alq3:R6G),利用其发光波长与未掺杂部分(Alq3)的不同,以此作为“探测层”,通过对器件光谱及电学特性的测量与分析,探讨了有关发光区域,发光机理,界面对发光影响等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薄膜 电致发光 8-羟基喹啉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se:Al电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吉丰 黄锡珉 +1 位作者 张志舜 徐叙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9-152,共4页
本文研究了77~300K温度区间内ZnSe:Al的电学性能,讨论了ZnSe:Al中的缺陷及其补偿比,得出了随掺杂温度的升高,极化光学声子对载流子的散射作用变弱,电离杂质对载流子的散射作用变强的结论.同时,本文也给出了... 本文研究了77~300K温度区间内ZnSe:Al的电学性能,讨论了ZnSe:Al中的缺陷及其补偿比,得出了随掺杂温度的升高,极化光学声子对载流子的散射作用变弱,电离杂质对载流子的散射作用变强的结论.同时,本文也给出了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与掺杂温度及测量温度的关系,计算了Al施主能级的电离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 散射 硒化锌 掺杂 电学性能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异质结薄膜发光二极管 被引量:5
14
作者 谭海曙 陈立春 +4 位作者 杨小辉 王向军 谢洪泉 高广华 姚建铨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942-945,共4页
Thin film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organic/inorganic heterostructure in which ZnO:Zn layer was used as electron transporting and hole blocking layer, PDDOPV, Poly(2,5- Didodecyloxy-1,4 Phenylenevinylene ) was used a... Thin film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organic/inorganic heterostructure in which ZnO:Zn layer was used as electron transporting and hole blocking layer, PDDOPV, Poly(2,5- Didodecyloxy-1,4 Phenylenevinylene ) was used as hole transport and emission layer have been successfully prepared. Comparing to single layer device, the luminescent efficiency of bilayer device is improved about twenty-six times, the emission spectrum’s peak wavelength shifts to short wavelength, the half width at full maximum (HWFM) widens. The improvement of luminescent efficiency is due to the insertion of ZnO:Zn lay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DOPV 氧化锌 异质结薄膜 LED 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ZnO为电子传输层PPV的发光 被引量:5
15
作者 滕枫 杨晓晖 +2 位作者 徐征 侯延冰 黄宗浩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8-350,共3页
以Ⅱ-Ⅵ族无机半导体ZnO为电子传输层,PPV为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得到的电致发光器件比单层PPV器件的发光亮度和效率都高.器件结构为ITO/PPV/ZnO/Al的电致发光光谱同单层PPV器件的光谱基本相同,但是启亮... 以Ⅱ-Ⅵ族无机半导体ZnO为电子传输层,PPV为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得到的电致发光器件比单层PPV器件的发光亮度和效率都高.器件结构为ITO/PPV/ZnO/Al的电致发光光谱同单层PPV器件的光谱基本相同,但是启亮电压明显比单层器件低,最大亮度大约比单层器件高6倍左右,同时工作电流也比单层器件小.通过PPV层自吸收现象可判断出发光区域在PPV/ZnO界面处.电流-电压曲线表明,这种器件具有空间电荷限制电流特性,即J∝Vn,这里n大约为2,这器件的电流主要受到空穴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结 电致发光 聚合物 PPV 氧化锌 电子传输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2+)在磷酸镧中的发光及Ce^(3+)→Eu^(2+)的能量传递 被引量:14
16
作者 朱汇 熊光楠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4-238,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LaPO4∶Eu2+和LaPO4∶Ce3+,Eu2+样品,报道了Eu2+在LaPO4中的发光性质和Ce3+→Eu2+的能量传递现象。文中探讨了Ce3+→Eu2+的能量传递机理,根据Dexter电多极相互作用的理论证明其为偶极子 偶极子相互作用的共振能...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LaPO4∶Eu2+和LaPO4∶Ce3+,Eu2+样品,报道了Eu2+在LaPO4中的发光性质和Ce3+→Eu2+的能量传递现象。文中探讨了Ce3+→Eu2+的能量传递机理,根据Dexter电多极相互作用的理论证明其为偶极子 偶极子相互作用的共振能量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2+ 铕离子 磷酸镧 发光 CE^3+ 能量传递 铈离子 偶极子-偶极子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FCl:Eu^(2+)X射线存储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振家 熊光楠 +1 位作者 滕枫 徐叙瑢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0-26,共7页
本文报导了BaF2-xClx和BSFCl:Eu2-(0.1%)两种粉未样品的制备过程;及其系列样品的电子自旋共振的实验结果.认为BaFCl:Eu2-存储X射线的过程是:经X射线辐照后;在其晶体中形成自由电子和空穴,阴... 本文报导了BaF2-xClx和BSFCl:Eu2-(0.1%)两种粉未样品的制备过程;及其系列样品的电子自旋共振的实验结果.认为BaFCl:Eu2-存储X射线的过程是:经X射线辐照后;在其晶体中形成自由电子和空穴,阴离子空位俘获一个电子形成F心,而空穴被束缚在两个氯离子上形成Vk(Cl2-)心,Vk(Cl2-)心经迁移被发光中心Eu2+所束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激励发光 BaFCl:Eu X射线 存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乙炔(PPV)的薄膜电致发光特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郜军 华玉林 +4 位作者 黄宗浩 王荣顺 谢德民 白永平 仇永清 《发光快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1期78-80,共3页
聚对苯乙炔[poly(p-phenylene vinylene),缩写为PPV]是一种典型的线性共轭高分子.早在1968年,美国化学家Wessling就宣布合成出了PPV,但由于当时对该材料的应用前景不清,故未能引起科学界的重视.80年代中期,Murase等用AsF<sub>5&... 聚对苯乙炔[poly(p-phenylene vinylene),缩写为PPV]是一种典型的线性共轭高分子.早在1968年,美国化学家Wessling就宣布合成出了PPV,但由于当时对该材料的应用前景不清,故未能引起科学界的重视.80年代中期,Murase等用AsF<sub>5</sub>及其它多种掺杂剂成功地对PPV进行了掺杂导电研究,使其电导率提高了16个数量级,由绝缘体变成了导体.1990年Burroughes等又发现PPV不仅是一种导电高分子材料,同时也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电致发光材料,制成的发光器件,在14V左右即可发黄绿色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乙炔 薄膜 电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条件对Fe基纳米晶合金磁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治 何开元 +3 位作者 何峻 张雅静 程力智 张洛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41-544,共4页
详细研究了非晶 Fe72 .7Cu1 Nb2 V1 .8Si1 3 .5 B9合金在纳米晶化过程中退火温度与退火加热速度对合金磁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当退火温度 Ta 低于 530℃时 ,随着 Ta 的提高合金磁导率缓慢增加 .当 Ta高于 540℃时 ,磁导率迅速增加 ,... 详细研究了非晶 Fe72 .7Cu1 Nb2 V1 .8Si1 3 .5 B9合金在纳米晶化过程中退火温度与退火加热速度对合金磁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当退火温度 Ta 低于 530℃时 ,随着 Ta 的提高合金磁导率缓慢增加 .当 Ta高于 540℃时 ,磁导率迅速增加 ,570℃退火时磁导率出现峰值 .实验发现 ,在纳米晶化过程中退火加热速度对合金的初始磁导率 μi 有明显的影响 ,μ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合金 磁性 退火温度 退火加热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粉YAGG∶Tb,Gd用于FED的尝试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岚 梁翠果 +4 位作者 谢宝森 赵守珍 杜仲 邹开顺 熊光楠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2-254,共3页
FED器件的发展迫切需要具有化学和热稳定性 ,高亮度 ,长寿命的新型荧光材料。本文合成了Gd3 +离子共掺杂的YAGG∶Tb获得了YAGG∶Tb ,Gd ,并将其用于 0~ 30 0 0V低压范围 ,对其在不同电压和电流密度下的发光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
关键词 YAGG:Tb Gd 场发射显示器件 绿色荧光粉 发光特性 F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