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稳定导电网络结构的C-SnO_(2)/MWCNTs复合材料用于锂浆料电池
1
作者 杨博文 王瑞 +2 位作者 辛本舰 刘丽丽 牛志强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6,共9页
锂浆料电池(LSSFBs)具有应用于大规模储能系统的潜力。然而,LSSFBs的电化学性能受限于活性材料本征导电性差以及活性材料与导电添加剂之间的不稳定接触。本文设计了碳包覆的二氧化锡/多壁碳纳米管(C-SnO_(2)/MWCNTs)复合材料作为LSSFBs... 锂浆料电池(LSSFBs)具有应用于大规模储能系统的潜力。然而,LSSFBs的电化学性能受限于活性材料本征导电性差以及活性材料与导电添加剂之间的不稳定接触。本文设计了碳包覆的二氧化锡/多壁碳纳米管(C-SnO_(2)/MWCNTs)复合材料作为LSSFBs负极材料。在该复合材料中,SnO_(2)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MWCNTs)表面,同时SnO_(2)颗粒外表进行碳包覆。纳米尺寸赋予SnO_(2)更多反应活性位点。此外,碳纳米管和碳包覆层共同构建稳定的导电网络。这种导电网络有效改善SnO_(2)的电子转移动力学,并抑制其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从而提高倍率和循环性能。此外,MWCNTs增强浆料电极的悬浮稳定性。这些优势赋予LSSFBs良好的倍率和循环性能。这项工作为优化LSSFBs的浆料电极提供了一种具有前景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料电池 纳米尺寸SnO_(2) 碳纳米管 碳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CrNiMo异形件多工位冷镦的工艺仿真与优化
2
作者 单垄垄 丁宁 +3 位作者 杨斌 吴琳琅 杨知硕 郑文斌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77-180,共4页
采用40CrNiMo合金钢制造的紧固件,因其具有台阶孔和六角等复杂几何特征,在冷成形过程中面临加工难度大、易产生缺陷等问题。通过对比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过程,发现折叠缺陷主要是由于金属流动不均匀、模具设计不合理等原因引起的,进而提... 采用40CrNiMo合金钢制造的紧固件,因其具有台阶孔和六角等复杂几何特征,在冷成形过程中面临加工难度大、易产生缺陷等问题。通过对比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过程,发现折叠缺陷主要是由于金属流动不均匀、模具设计不合理等原因引起的,进而提出了一种复合挤压成形的冷镦加工工艺方案,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该复合挤压成形工艺方案实现了各工序成形力的均匀分布,工件损伤值显著降低,有效预防了冷镦开裂现象。经实际生产验证,所制备的零件在台阶孔和六角结构处成形质量良好,未出现任何裂纹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CRNIMO钢 多工位 冷镦变形 有限元模拟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液压机偏载工况下滑块变形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宋继顺 张建民 李森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6-81,共6页
偏载是影响复合材料制品精度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成形较薄的复合材料制件时,因为薄制件固化时间短,倘若滑块发生偏载,成形出来的制件壁厚将不均匀。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针对YT71S-2400复合材料液压机在不同偏载工况下进行模拟,得... 偏载是影响复合材料制品精度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成形较薄的复合材料制件时,因为薄制件固化时间短,倘若滑块发生偏载,成形出来的制件壁厚将不均匀。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针对YT71S-2400复合材料液压机在不同偏载工况下进行模拟,得出不同偏载工况下复合材料液压机滑块的刚度变化规律,可为压机机身设计及四角调平技术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从而减小偏载所造成的复合材料制件的质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载 复合材料液压机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工艺对HA/PA66复合材料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刘德宝 陈民芳 +1 位作者 沈荣臻 孙丽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4-136,140,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和溶胶共混工艺制备了羟基磷灰石/尼龙66(HA/PA66)复合材料,对两种工艺制备的HA/PA66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及生物活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溶胶共混工艺制备的HA/PA66复合材料中HA颗粒分散的均匀程度及界... 采用熔融共混和溶胶共混工艺制备了羟基磷灰石/尼龙66(HA/PA66)复合材料,对两种工艺制备的HA/PA66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及生物活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溶胶共混工艺制备的HA/PA66复合材料中HA颗粒分散的均匀程度及界面结合强度均优于熔融共混工艺,但由于溶胶复合制备过程中PA66溶解以及复合过程中HA与PA66基体之间的氢键作用限制了PA66分子的有序排列,造成复合材料的结晶度低于熔融共混工艺制备的HA/PA66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力学强度(35MPa)也低于熔融共混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41MPa)。两种方式制备的HA/PA66复合材料模拟体液浸泡后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工艺 羟基磷灰石/尼龙66复合材料 组织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用材料自增强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5
作者 崔宏祥 龚建国 张连洪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336-2341,共6页
介绍了生物医用材料自增强的概念,重点介绍了纺丝、熔体注塑和挤出、纤维集束模压成型、定向自由拉伸、固态挤出、成纤模压等自增强工艺,对这些自增强工艺的原理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对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生物医用材料 自增强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Ti SMA/铁电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阻尼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高晓云 刘庆锁 +3 位作者 陆翠敏 吴小萍 何烜坤 卢雪梅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5-58,共4页
采用sol-gel法在NiTi SMA冷轧薄片基体上沉积陶瓷薄膜而制备出NiTi SMA/铁电陶瓷异质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EDAX仪研究不同烧结温度下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异质间结合结构等。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测试复合材料的阻尼... 采用sol-gel法在NiTi SMA冷轧薄片基体上沉积陶瓷薄膜而制备出NiTi SMA/铁电陶瓷异质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EDAX仪研究不同烧结温度下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异质间结合结构等。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测试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并与单纯NiTi SMA的阻尼性能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通过sol-gel法及控制烧结工艺,可在NiTi SMA基体上沉积陶瓷薄膜而制备NiTi SMA/铁电陶瓷异质复合材料;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在20℃以下,阻尼tgσ稳定在3.5%,且振动频率在0.33~10Hz以内,振动频率对阻尼影响较小;在20~40℃范围内,存在tgσ阻尼峰,峰值可达到5.0%。相对于单纯NiTi SMA,阻尼性能复合效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I SMA/FC复合材料 界面结构 相组成 阻尼 SOL-GEL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Ti SMA/PZT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远锋 王丽楠 刘庆锁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5-37,41,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经不同表面预处理的NiTi形状记忆合金(NiTi SMA)基体上复合锆钛酸铅(PZT)铁电陶瓷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的陶瓷层及NiTi SMA基体相组成的影响及NiTi SMA基体表面预处理形貌对其与陶...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经不同表面预处理的NiTi形状记忆合金(NiTi SMA)基体上复合锆钛酸铅(PZT)铁电陶瓷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的陶瓷层及NiTi SMA基体相组成的影响及NiTi SMA基体表面预处理形貌对其与陶瓷层之间复合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650℃烧结、缓慢冷却得到的陶瓷薄膜层具有单一钙钛矿PZT相结构;表面经过腐蚀预处理的NiTi SMA基体与陶瓷层结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PZT铁电陶瓷 NITI形状记忆合金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表面改性Zn-Cu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任浩征 潘超 +2 位作者 许迎 孙小淏 刘德宝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8-65,共8页
目的利用ZnO对Zn-Cu组织支架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亲水性和抑菌、抗菌性能。方法采用气压渗流铸造法制备了理论孔隙率约为60%的Zn-xCu(x=0,1,2,3)合金组织工程支架,并利用水热法对Zn-xCu(x=0,1,2,3)组织工程多孔支架进行ZnO表面修... 目的利用ZnO对Zn-Cu组织支架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亲水性和抑菌、抗菌性能。方法采用气压渗流铸造法制备了理论孔隙率约为60%的Zn-xCu(x=0,1,2,3)合金组织工程支架,并利用水热法对Zn-xCu(x=0,1,2,3)组织工程多孔支架进行ZnO表面修饰。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对制备的多孔支架宏微观形貌、相组成进行了表征。通过滴液法测定样品表面接触角,评价了材料表面的亲/疏水性。采用细菌铺板法研究了ZnO表面修饰前后支架材料的抑菌、抗菌性能。结果制备的支架体孔洞分布均匀,连通性良好。没有ZnO表面修饰的支架材料表面表现为强疏水性,利用ZnO进行表面改性后,支架材料的表面润湿性能明显改善。修饰后的Zn-3Cu支架抑菌效果更优,未经ZnO表面修饰的Zn-3Cu合金支架的有效灭菌最长距离为7.8 mm,经ZnO表面修饰后的Zn-3Cu合金支架的有效灭菌最长距离为9.8 mm,并且修饰后的Zn-3Cu支架材料浸提液与菌液共培养后分别划线与涂布,与空白菌液相比,菌落稀疏松散。结论利用气压渗流铸造结合ZnO表面修饰的方法,可制备出具备一定抗菌性能且材料表面呈亲水性的Zn-Cu合金组织工程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Cu合金 多孔支架 ZnO涂层 亲水性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铅混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垂直组分梯度的溶剂工程调控 被引量:2
9
作者 代晓栋 张露伟 +3 位作者 钱奕成 任智鑫 曹焕奇 印寿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89-1096,I0007,I0008,共10页
带隙1.1~1.4 eV的锡铅混合卤化物钙钛矿是单结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PCE)接近Shockley-Queisser(S-Q)理论效率极限值的理想材料。钙钛矿薄膜垂直方向上的化学组分梯度会通过影响能带结构影响载流子的传输和分离,因此对锡铅混合钙钛矿... 带隙1.1~1.4 eV的锡铅混合卤化物钙钛矿是单结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PCE)接近Shockley-Queisser(S-Q)理论效率极限值的理想材料。钙钛矿薄膜垂直方向上的化学组分梯度会通过影响能带结构影响载流子的传输和分离,因此对锡铅混合钙钛矿薄膜的结晶过程进行控制十分重要。本研究发现使用不同剂量的反溶剂制备锡铅混合钙钛矿会形成不同的垂直组分梯度,并且随反溶剂用量增大薄膜表面铅含量增加。调整溶剂组分可以控制锡铅混合钙钛矿的垂直组分梯度,增大溶剂中V(DMSO):V(DMF)可以形成底部富铅而表面富锡的垂直组分梯度。当铅基前驱液溶剂中V(DMSO):V(DMF)最优化为1:2时,相比于1:4的对照组,器件在标准光照条件下的开路电压从0.725 V提高到0.769 V,短路电流密度从30.95 mA·cm^(-2)提高到31.65 mA·cm^(-2),PCE从16.22%提升到接近18%。利用SCAPS软件数值模拟进一步证明了垂直组分梯度的必要性,当钙钛矿薄膜底部富铅、顶部富锡时,载流子在空穴传输层界面区域的复合有所减少,因而电池性能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铅混合钙钛矿 太阳能电池 垂直组分梯度 溶剂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丝电弧增材制造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美情 韩俭 +4 位作者 朱瀚钊 梁哲滔 蔡养川 张欣 田银宝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62,共17页
多丝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尤其在成分设计与调控方面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成为制备大型金属结构件的主流技术之一。多个丝材(同种或异种)同时进给,在熔池中实现原位合金化,该方法为复杂成分的先进金属材料的制备过程... 多丝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尤其在成分设计与调控方面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成为制备大型金属结构件的主流技术之一。多个丝材(同种或异种)同时进给,在熔池中实现原位合金化,该方法为复杂成分的先进金属材料的制备过程提供了可行性路径。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多丝电弧增材制造制备高性能钛合金、铝合金、不锈钢等传统材料以及功能梯度材料、高熵合金、金属间化合物等先进金属材料的研究进展。针对多丝电弧增材制造成形构件微观组织不均匀、力学性能存在各向异性以及成形精度不足等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了建立多丝电弧增材制造工艺窗口、多种工艺耦合以及建立成形过程监测和控制系统等发展方向,为多丝电弧增材制造工艺改进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丝电弧增材制造 功能梯度材料 高熵合金 金属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二极管用Ba_3MgSi_2O_8基质发光材料的溶胶雾化-微波烧成与光谱性质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雪征 王达健 +2 位作者 顾铁成 毛智勇 刘艳花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89-995,共7页
分别采用溶胶雾化-微波烧成工艺和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用于白光发光二极管的Ba3MgSi2O8∶Eu,Mn,Al荧光粉。溶胶雾化-微波烧成两步法制备的样品物相纯度和结晶度都比较高,具有中心位置437,500,608nm的三色发射带。在375nm紫外光激发下,发光... 分别采用溶胶雾化-微波烧成工艺和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用于白光发光二极管的Ba3MgSi2O8∶Eu,Mn,Al荧光粉。溶胶雾化-微波烧成两步法制备的样品物相纯度和结晶度都比较高,具有中心位置437,500,608nm的三色发射带。在375nm紫外光激发下,发光的色坐标为x=0.3253,y=0.2134,相关色温7391K,可得到预期的白光发射。其中蓝、绿两个发射带分别来自于Ba3MgSi2O8和Ba2SiO4晶格中Ba2+格位的替位原子Eu2+的5d-4f跃迁,红光发射带源于Ba3MgSi2O8中Mn2+的4T-6A跃迁发射。红光的激发谱与蓝光的激发谱几乎重合,可以确定在Ba3MgSi2O8∶Eu,Mn,Al发光过程中存在着从蓝光发射中心到红光发射中心的能量传递。但是,与通常的共振能量传递模型不同,蓝光发射谱与红光激发谱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光谱重叠。相比之下,高温固相法样品没有观察到红光发射,这一方面是由于生成的Ba2SiO4中杂相较多,激发光很大一部分被Ba2SiO4晶格中的Eu2+绿光发光中心吸收,传递到Mn2+红光发光中心的能量减少;另一方面与固相法中Mn2+在Ba3MgSi2O8晶格中掺杂困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3MgSi2O8:Eu Mn Al发光粉 微波烧成 喷雾干燥 能量传递 白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电子结构构建S型异质结用于光催化析氢
12
作者 苗鑫宇 杨浩 +2 位作者 何杰 王晶 靳治良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35,共13页
缓慢的电子迁移速率和显著的电子-空穴复合是实现高光催化效率的重大障碍。利用多种催化剂构建异质结可以有效增强电荷分离。通过水热合成制备了一系列Keggin型空心十二面体多金属氧酸盐,并通过添加金属元素对其分子轨道进行修饰。金属... 缓慢的电子迁移速率和显著的电子-空穴复合是实现高光催化效率的重大障碍。利用多种催化剂构建异质结可以有效增强电荷分离。通过水热合成制备了一系列Keggin型空心十二面体多金属氧酸盐,并通过添加金属元素对其分子轨道进行修饰。金属元素的引入调节了多金属氧酸盐的电子结构,有效增强了多金属氧酸盐的电子聚集能力。单一组分催化剂常常面临严重的空穴-电子复合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构建异质结的方案以提高电子传输效率。通过将ZnCdS纳米颗粒固定在多金属氧酸盐表面形成异质结结构,显著增强了界面电荷传输能力。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组分的调控使多金属氧酸盐具有更有利的能级轨道。ZnCdS和KMoP S型异质结的催化机制也得到了验证。S型异质结的形成进一步提高了电子传输效率,与其他传统异质结相比,实现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高效利用。此外,S型异质结使催化剂的d带中心更接近费米能级,从而提高了导电能力。本文为多金属氧酸盐的能级调控和S型异质结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CdS 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 空心结构 电荷密度差分 d带中心调节 S型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薄板激光拼焊工艺及其杯突成形性能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云涛 张文俊 +1 位作者 杨立军 张建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84,117,共4页
主要研究6061铝合金激光拼焊板的工艺及成形性能,分析拼焊板在杯突试验中的成形特点以及焊缝对拼焊板的整体塑性成形的影响.杯突成形性能试验结果显示了宏观开裂发生在稍偏移焊缝中心的狭窄热影响区内;拼焊板试验杯突值低于母材杯突值;... 主要研究6061铝合金激光拼焊板的工艺及成形性能,分析拼焊板在杯突试验中的成形特点以及焊缝对拼焊板的整体塑性成形的影响.杯突成形性能试验结果显示了宏观开裂发生在稍偏移焊缝中心的狭窄热影响区内;拼焊板试验杯突值低于母材杯突值;基于DYNAFORM软件数值模拟,忽略焊缝类型,仅考虑焊缝在板材上的位置.结果表明,拼焊板杯突模拟开裂容易发生在杯突顶端下沿的焊缝处,模拟结果与实际试验结果略有差异,这可能与焊缝设置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薄板 激光拼焊 杯突成形 DYNAFORM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德宝 孙丽丽 +1 位作者 唐怀超 陈民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7-139,143,共4页
为有效中和聚乳酸降解过程后的酸性,提出镁颗粒与聚乳酸的复合材料新体系。采用造粒-注塑工艺制备了3%Mg/聚乳酸(PLA)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表征了产物的微观形貌与物相组成;测试了力学性能;采用模拟体液浸... 为有效中和聚乳酸降解过程后的酸性,提出镁颗粒与聚乳酸的复合材料新体系。采用造粒-注塑工艺制备了3%Mg/聚乳酸(PLA)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表征了产物的微观形貌与物相组成;测试了力学性能;采用模拟体液浸泡手段研究了复合材料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采用造粒、注塑工艺可以制备这类复合材料,少量镁颗粒的加入对聚乳酸的力学性能影响不明显,其中拉伸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下降了6%和12.5%,但弯曲强度有所增加。聚乳酸降解后的酸性得到了有效的中和,聚乳酸浸泡30 d后的pH值为6.28,而3%Mg/PLA复合材料浸泡30 d后的pH值仅为6.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聚乳酸 复合材料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铝颗粒表面镀铜及其增强铜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德宝 崔春翔 马叙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1,共4页
为了改善AlN颗粒与铜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状况,采用化学镀的方式在AlN颗粒表面包覆铜。将表面镀铜的AlN颗粒与未镀铜的AlN颗粒采用粉末冶金工艺与铜制备成不同体积分数的AlNp/Cu系列复合材料。比较了镀铜AlNp/Cu与未镀铜AlNp/Cu复合材料... 为了改善AlN颗粒与铜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状况,采用化学镀的方式在AlN颗粒表面包覆铜。将表面镀铜的AlN颗粒与未镀铜的AlN颗粒采用粉末冶金工艺与铜制备成不同体积分数的AlNp/Cu系列复合材料。比较了镀铜AlNp/Cu与未镀铜AlNp/Cu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硬度、屈服强度、导电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AlN颗粒表面镀铜增加了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使复合材料在相对密度、硬度、屈服强度、导电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铜 颗粒表面 增强 化学镀 包覆 相对密度 铜基复合材料 屈服强度 硬度 界面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反应烧结制备负膨胀陶瓷材料ZrW2O8 被引量:4
16
作者 杜学丽 秦明礼 +1 位作者 郭瑞松 曲选辉 《粉末冶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59,64,共4页
以WO3和ZrO2粉末为原料,球磨混匀后经190MPa冷等静压成形,在1200℃下固相反应烧结24h制备出负膨胀系数材料ZrW2O8。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固相反应烧结的方法能够经济有效地制备出ZrW2O8块体材料。XRD分析试样的物相组成主要为ZrW2O8,SEM观... 以WO3和ZrO2粉末为原料,球磨混匀后经190MPa冷等静压成形,在1200℃下固相反应烧结24h制备出负膨胀系数材料ZrW2O8。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固相反应烧结的方法能够经济有效地制备出ZrW2O8块体材料。XRD分析试样的物相组成主要为ZrW2O8,SEM观察了试样的断口形貌。万能膨胀仪测出试样在18-718℃之间的平均线膨胀系数为-5.57×10^-6K^-1,排水法测出试样室温下的密度为4.81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酸锆 负热膨胀 固相反应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_(0.7)Sr_(0.2)Ca_(0.1)Co_(1-x)Fe_xO_(3-δ)的合成与导电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捷 李晨 +2 位作者 马永昌 王敏 江云尧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8-72,共5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锶、钙与铁掺杂的稀土复合氧化物La0.7Sr0.2Ca0.1Co1-xFexO3-δ(x=0.3,0.5);通过TG-DTA分析了产物的形成过程;分别测试了产物在100~900℃间的混合电导率和热膨胀系数;对产物的晶体结构与晶粒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结...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锶、钙与铁掺杂的稀土复合氧化物La0.7Sr0.2Ca0.1Co1-xFexO3-δ(x=0.3,0.5);通过TG-DTA分析了产物的形成过程;分别测试了产物在100~900℃间的混合电导率和热膨胀系数;对产物的晶体结构与晶粒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1 200℃烧结后的两种产物均具有单一的菱方钙钛矿结构;晶粒生长情况较好,但尺寸不够均匀;混合电导率随温度升高先升后降,在600~800℃均大于100 S.cm-1,可满足要求,在100~500℃与温度基本保持线性关系,其导电行为符合小极化子导电机理;钙与铁同时掺杂有效降低其热膨胀系数,表明钙钛矿晶格的热稳定性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反应 阴极材料 混合电导率 钙钛矿结构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98Bi_(0.5)(Na_(0.82)K_(0.18))_(0.5)TiO_3-0.02NaNbO_3无铅压电陶瓷的烧结工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陆翠敏 董正伟 +1 位作者 刘庆锁 王丽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24100-24104,共5页
采用固相反应方法制备0.98Bi_(0.5)(Na_(0.82)K_(0.18))_(0.5)TiO_3-0.02NaNbO_3无铅压电陶瓷。研究该体系陶瓷的烧结工艺对压电陶瓷的物相、显微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900℃合成温度下,合成粉料为ABO_3型钙钛矿结构,烧结温度... 采用固相反应方法制备0.98Bi_(0.5)(Na_(0.82)K_(0.18))_(0.5)TiO_3-0.02NaNbO_3无铅压电陶瓷。研究该体系陶瓷的烧结工艺对压电陶瓷的物相、显微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900℃合成温度下,合成粉料为ABO_3型钙钛矿结构,烧结温度变化不会使晶体结构发生改变。随着烧结温度增加,晶粒尺寸变大,陶瓷致密性提高,但过高的烧结温度使体系中出现玻璃相。电性能表明,1 200℃烧结温度下,压电陶瓷的电性能最佳:εr=1 620、tanδ=0.030、d33=138 p C/N、kp=0.40。居里温度在1 200℃时最低,TC=370℃,烧结温度降低或升高,都会使居里温度增加。在300 Hz^700 k Hz的频率范围内,150 k Hz左右空间电荷极化失去贡献,之后介电常数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压电陶瓷 烧结工艺 物相 显微结构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唐怀超 刘德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862-1865,共4页
为改善羟基磷灰石(HA)/聚乳酸(PLA)复合材料降解后产生的局部酸性环境,提出Mg-HA/PLA复合材料的新体系,采用溶液共混法结合注塑工艺获得Mg-HA/PLA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分析复合材料的显微相貌及物相组成,电子拉伸试验机... 为改善羟基磷灰石(HA)/聚乳酸(PLA)复合材料降解后产生的局部酸性环境,提出Mg-HA/PLA复合材料的新体系,采用溶液共混法结合注塑工艺获得Mg-HA/PLA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分析复合材料的显微相貌及物相组成,电子拉伸试验机测试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模拟体液浸泡分析其降解特性。结果表明,采用溶液共混结合注塑工艺可以制备该复合材料;HA与Mg在PLA基体中未出现明显的团聚;HA、Mg与PLA三者保持各自物相;与5%(质量分数)HA/PLA复合材料相比,1.5%(质量分数)Mg添加对5%(质量分数)HA/PL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不明显;Mg-HA/PLA复合材料浸泡4周后的pH值为7.41,而HA/PLA复合材料则为6.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聚乳酸 复合材料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N_p/Cu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德宝 崔春翔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62,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不同体积分数的AlN_p/Cu系列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从50~550℃的热膨胀行为,对不同体积分数的AlN_p/Cu复合材料发生热变形的温度范围进行了分析计算,测定了AlN_p/Cu复合材料塑性变形后的软化温度。结果表明:...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不同体积分数的AlN_p/Cu系列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从50~550℃的热膨胀行为,对不同体积分数的AlN_p/Cu复合材料发生热变形的温度范围进行了分析计算,测定了AlN_p/Cu复合材料塑性变形后的软化温度。结果表明:AlN的加入能够提高铜基体的软化温度且对铜基体的热膨胀起到明显的约束作用;在孔隙与热应力共同作用下,AlN颗粒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AlN_p/Cu复合材料膨胀曲线随温度的上升将产生非线性变化;加热过程中热应力造成的基体塑性变形使热循环后复合材料存在残余正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 铜基复合材料 热膨胀行为 软化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