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聚合物/碳量子点复合EL器件及光谱移动机理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泽明
徐建萍
+4 位作者
李霖霖
张旭光
董晓菲
任鹏飞
李岚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23-828,共6页
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SS/polyvinylcarbazole(PVK)/carbon quantum dots(CDs)/LiF/Al的电致发光器件。器件的发光光谱显示:在电压从7 V增大到13 V的过程中,光谱峰值从380 nm移动到520 nm,色坐标由(0.20,0.20)移动到(0.29,0...
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SS/polyvinylcarbazole(PVK)/carbon quantum dots(CDs)/LiF/Al的电致发光器件。器件的发光光谱显示:在电压从7 V增大到13 V的过程中,光谱峰值从380 nm移动到520 nm,色坐标由(0.20,0.20)移动到(0.29,0.35)。经与PL光谱对比认为,EL光谱包含了PVK与碳量子点的双重贡献,随着电压的增大,碳量子点的发射逐渐增强,PVK发光先增强后减弱。结合器件能级结构讨论了器件的发光机制,认为低电场下的PVK兼具发光层和电子阻挡层的功能,EL光谱为PVK层和碳量子点的发光叠加;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大,碳量子点和PVK界面区的空间电荷阻止了电子向PVK的传输,光谱转变为由碳量子点和激基复合物的共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电致发光
载流子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合物/碳量子点复合EL器件及光谱移动机理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泽明
徐建萍
李霖霖
张旭光
董晓菲
任鹏飞
李岚
机构
天津理工大学材料物理研究所光电器件与显示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光电显示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23-828,共6页
基金
“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3AA014201)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4JCZDJC31200,15JCYBJC16800,15JCYBJC16700)
+1 种基金
国家重大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4YQ120351)
天津市科技计划国际合作项目(14RCGHGX00872)资助
文摘
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SS/polyvinylcarbazole(PVK)/carbon quantum dots(CDs)/LiF/Al的电致发光器件。器件的发光光谱显示:在电压从7 V增大到13 V的过程中,光谱峰值从380 nm移动到520 nm,色坐标由(0.20,0.20)移动到(0.29,0.35)。经与PL光谱对比认为,EL光谱包含了PVK与碳量子点的双重贡献,随着电压的增大,碳量子点的发射逐渐增强,PVK发光先增强后减弱。结合器件能级结构讨论了器件的发光机制,认为低电场下的PVK兼具发光层和电子阻挡层的功能,EL光谱为PVK层和碳量子点的发光叠加;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大,碳量子点和PVK界面区的空间电荷阻止了电子向PVK的传输,光谱转变为由碳量子点和激基复合物的共同贡献。
关键词
碳量子点
电致发光
载流子传输
Keywords
carbon quantum dots(CDs)
electroluminescence(EL)
charge transport
分类号
TN383.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TP39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聚合物/碳量子点复合EL器件及光谱移动机理
刘泽明
徐建萍
李霖霖
张旭光
董晓菲
任鹏飞
李岚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