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混联机器人的镜像铣削系统运动学分析与加工路径生成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祺 郭梦娜 +3 位作者 山显雷 田文杰 马跃 李彬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2,共7页
以一种由双混联机器人组成的镜像铣削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矢量法建立了镜像铣削系统规格化的运动学正逆解模型,其中正解方法较采用牛顿迭代法求解的方法具有计算效率与精度高的优点。提出了一种镜像加工路径生成方法,明确了双机参考坐... 以一种由双混联机器人组成的镜像铣削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矢量法建立了镜像铣削系统规格化的运动学正逆解模型,其中正解方法较采用牛顿迭代法求解的方法具有计算效率与精度高的优点。提出了一种镜像加工路径生成方法,明确了双机参考坐标系的位姿关系,通过设定薄壁结构件的期望加工壁厚计算位姿镜像对称的刀具与支撑头路径。提出了十轴联动与双五轴联动两种镜像加工路径执行方法,后者较前者具备可重构性与模块化的特点,支持铣削或支撑机器人单机作业,能够满足大工作空间内单机或多机快速现场布置与高效协同加工的需求。为验证所提出的运动学模型与加工路径生成、执行方法的正确有效性,开展了大型薄壁结构件镜像加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壁厚加工误差可保证在±0.18 m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铣削 混联机器人 运动学分析 镜像加工路径 双机器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加工和时效处理对Sanicro 25钢组织和蠕变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李博 申俊杰 +2 位作者 乔吉新 阮涛涛 赵志航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7-92,99,共7页
在冷加工的基础上,对Sanicro 25奥氏体耐热钢进行700℃高温时效处理。研究了冷加工和时效处理对Sanicro 25钢的组织形貌、第二相析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冷加工态Sanicro 25钢的奥氏体晶粒的大小和形状趋向... 在冷加工的基础上,对Sanicro 25奥氏体耐热钢进行700℃高温时效处理。研究了冷加工和时效处理对Sanicro 25钢的组织形貌、第二相析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冷加工态Sanicro 25钢的奥氏体晶粒的大小和形状趋向均匀;且有M23C6相不断析出,由晶界析出转移到晶内析出,数量越来越多。不同冷加工和时效处理后,Sanicro 25钢中有包裹状或片状NbCrN相析出。随着冷加工量的增加,Sanicro 25钢晶粒变得更细小,且晶粒内部出现了孪晶,硬度也呈上升趋势;未时效的Sanicro 25钢的最小蠕变速率不断减小,蠕变性能不断增强;而经过3000 h时效后,最小蠕变速率不断增大,导致其蠕变性能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加工 Sanicro 25钢 析出相 时效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工程制图》课程CAD上机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5
3
作者 穆浩志 王晓菲 +1 位作者 蔡兵 牛兴华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2-778,共7页
以"互联网+"技术应用为基础,对《工程制图》课程的CAD上机实验教学模式,提出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的改革思路。按教育教学理论方法和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建设与组织网络开放课程平台的教学模块,通过二维码... 以"互联网+"技术应用为基础,对《工程制图》课程的CAD上机实验教学模式,提出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的改革思路。按教育教学理论方法和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建设与组织网络开放课程平台的教学模块,通过二维码技术将网络开放课程、教材和实体教学课程实验有机融合,以二维码教材为媒介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即时在线帮助。实践表明,改革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和学生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二维码技术 CAD实验教学 在线帮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C8的智能电动执行器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洪祥 李俊芳 +2 位作者 李栋 薛涛 高强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9-135,共7页
电动执行器具有精密可靠、安全经济和高效稳定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控制中,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一种常用驱动装置。在研究国外电动执行器设计原理和控制方式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电动执行器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工业级STC8A8K64S4... 电动执行器具有精密可靠、安全经济和高效稳定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控制中,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一种常用驱动装置。在研究国外电动执行器设计原理和控制方式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电动执行器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工业级STC8A8K64S4A12芯片为主控制器,硬件采用模块化方法设计,可根据电动执行器型号搭配使用不同类型的驱动模块,实现了参数自整定、专家系统故障诊断及保护等功能。经调试和运行测试,系统性能稳定,参数易配置,执行误差≤0.5%,能够满足工业现场自动化控制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执行器 参数自整定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机床差异化温控系统设计方法与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郑英杰 牛兴华 +2 位作者 高卫国 张大卫 刘腾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2-480,共9页
为满足变工况和环境温度波动条件下精密机床各部位对温控系统的动态、差异化控制需求,提出一种精密机床差异化温控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控制策略。首先,提出了差异化温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选型设计方法和温控能力主参数计算方法;其次,根据差... 为满足变工况和环境温度波动条件下精密机床各部位对温控系统的动态、差异化控制需求,提出一种精密机床差异化温控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控制策略。首先,提出了差异化温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选型设计方法和温控能力主参数计算方法;其次,根据差异化温控系统高/低温油箱中油温测量值与目标值的差别,形成对两油箱温度的动态实时控制策略;再次,采用MATLAB软件开发出温控系统关键部件的选型设计模块和高/低温油箱温度控制仿真分析模块;最后,通过仿真模拟获取相关温度数据,并与同工况下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所提出的差异化温控系统设计方法及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结果表明仿真分析模块可以较为切实地反映出实际工况下的温度整体变化情况和趋势。所提出的精密机床差异化温控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控制策略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且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化 温控系统 设计方法 控制策略 MATLAB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点焊的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韩宇 李大华 +2 位作者 薛涛 崔杰 李栋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6-161,共6页
方矩管生产最后环节需要将成品按规格数量集中,并通过打包带包装成捆。原打包带接头采用人工焊接,焊接完成后将成捆产品通过吊装入库,因此打包带的焊接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产品转运的安全性和生产节拍。为提高方矩管打包过程的自动化程度... 方矩管生产最后环节需要将成品按规格数量集中,并通过打包带包装成捆。原打包带接头采用人工焊接,焊接完成后将成捆产品通过吊装入库,因此打包带的焊接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产品转运的安全性和生产节拍。为提高方矩管打包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设计了应用于方矩管打包带接头的电阻点焊自动控制系统。系统硬件主要采用PLC、伺服控制器和电阻焊机,软件采用工控软件实现。通过理论计算和调试得到满足打包带接头焊接需求的最佳焊接参数和运行参数,经过对焊接质量的可靠性测试分析,焊接打包带能够满足成捆产品转运负荷要求。该系统在原有半自动打包机的基础上实现了方矩管的全自动打包,组态软件运行状态良好,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方矩管打包的效率,焊接质量稳定,焊接方式更加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矩管打包 电阻点焊 PLC 焊接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机械臂构型自适应控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葛为民 乔友伟 +1 位作者 邢恩宏 王肖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1-64,共4页
针对可重构机械臂系统存在的不确定性及不同构型下的轨迹跟踪问题,提出了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鲁棒自适应补偿控制算法。设计了RBF神经网络补偿控制器自适应逼近补偿系统存在的未知项;为减小控制器逼近误差及... 针对可重构机械臂系统存在的不确定性及不同构型下的轨迹跟踪问题,提出了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鲁棒自适应补偿控制算法。设计了RBF神经网络补偿控制器自适应逼近补偿系统存在的未知项;为减小控制器逼近误差及适应构型变化时的鲁棒性,在控制律中引入了鲁棒项;基于李雅普诺夫(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了构型自适应调节律和鲁棒项并证明了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最后,以两种典型的可重构机械臂构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适应系统构型的改变,同时有效地补偿系统存在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机械臂 RBF神经网络 构型自适应 补偿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尺度振子链跳跃现象激发规律研究
8
作者 孔娜 伊利峰 +1 位作者 陈建恩 孙敏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64,90,共7页
对承受简谐激励的跨尺度非线性振子链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跳跃现象开展研究。首先建立由线性振子与N个纯立方振子构成的串联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运用复变量平均法与最小二乘法得到系统的半解析解,并对响应分支进行分析。接着运用龙格库塔... 对承受简谐激励的跨尺度非线性振子链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跳跃现象开展研究。首先建立由线性振子与N个纯立方振子构成的串联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运用复变量平均法与最小二乘法得到系统的半解析解,并对响应分支进行分析。接着运用龙格库塔法进一步研究组合激励下系统跳跃现象的激发阈值和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激励频率越大,激发同一振子跳跃所需的冲击力越大;振子位置越靠近振子链尾部,激发该振子跳跃所需冲击力越大。此外,通过小波分析方法研究系统响应在跳跃现象激发前后的频率特征,结果显示激发跳跃后能量由受激励频带扩散至其他频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跨尺度 组合激励 跳跃现象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刚度非光滑能量阱激活阈值试验研究
9
作者 赵家琪 陈建恩 +2 位作者 路凯 孔娜 薛晓峰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4,共6页
为解决纯立方刚度非线性能量阱(Nonlinear Energy Sink,NES)在竖直方向工作时,因重力影响造成的激活阈值过高问题,在中心质量块与NES下底座之间引入支撑弹簧单元,从而构造出一种非对称刚度非光滑NES,通过试验研究该NES的动力学响应。对... 为解决纯立方刚度非线性能量阱(Nonlinear Energy Sink,NES)在竖直方向工作时,因重力影响造成的激活阈值过高问题,在中心质量块与NES下底座之间引入支撑弹簧单元,从而构造出一种非对称刚度非光滑NES,通过试验研究该NES的动力学响应。对比分析在简谐激励下非光滑NES与纯立方刚度NES的激活阈值差异。分析水平弹簧刚度和中心质量块质量两个参数对NES激活阈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支撑弹簧单元能够有效降低纯立方刚度NES的激活阈值;通过合理控制水平弹簧刚度和质量块质量,可以使非光滑NES更好地应用于不同频带的减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非对称刚度 非线性能量阱 激活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子导电理论的液面测量方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广来 陈猛 陈馨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8-110,共3页
常用的液位测量传感器存在着易受介质特性影响、动态性能差等问题。根据离子液体的导电理论,提出了一种全新实时测量的动态液面变化的方法,经过在不同的溶液和温度条件下反复实验,证明该方法完全排除了溶液的本性及离子浓度和温度等因... 常用的液位测量传感器存在着易受介质特性影响、动态性能差等问题。根据离子液体的导电理论,提出了一种全新实时测量的动态液面变化的方法,经过在不同的溶液和温度条件下反复实验,证明该方法完全排除了溶液的本性及离子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测量的影响。此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波高的测量,并且可以推广用于对任何非腐蚀性液体的液面高度的动静态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电阻率 波高 动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加载下关节软骨的棘轮应变及理论预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东东 高丽兰 +2 位作者 张春秋 魏朝磊 秦晓怡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4-279,287,共7页
目的获得不同加载条件下关节软骨的棘轮应变,建立预测棘轮应变的理论模型,并对软骨的棘轮应变进行预测。方法将猪股骨远端滑车部的新鲜关节软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接触式数字图像技术,测试循环压缩载荷下关节软骨的棘轮应变;建立预测... 目的获得不同加载条件下关节软骨的棘轮应变,建立预测棘轮应变的理论模型,并对软骨的棘轮应变进行预测。方法将猪股骨远端滑车部的新鲜关节软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接触式数字图像技术,测试循环压缩载荷下关节软骨的棘轮应变;建立预测棘轮应变的理论模型,对不同应力幅值和加载率下软骨的棘轮应变进行预测,并比较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结果随循环圈数的增加,软骨的棘轮应变先快速增长然后趋于稳定;定加载率下,软骨的棘轮应变随应力幅值的增大而增大;定应力幅值下,棘轮应变随加载率的增大而减小。实验结果与建立的理论模型预测结果吻合良好。结论关节软骨的棘轮应变与应力幅值成正比,与加载率成反比。建立的理论模型可以预测软骨的棘轮行为,同时为组织工程软骨的构造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 循环压缩 棘轮应变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分析的运动目标实时跟踪系统 被引量:3
12
作者 鞠升辉 李杨民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6年第7期58-61,共4页
机器人的视觉伺服是机器人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着力于提高机器人视觉反馈系统的实时性,提出了基于运动分析的的运动目标实时跟踪方法。该方法采用形态学方法标记连通域,并基于最小二乘法拟合运动轨迹曲线,预测下一时刻位置,设定连通域... 机器人的视觉伺服是机器人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着力于提高机器人视觉反馈系统的实时性,提出了基于运动分析的的运动目标实时跟踪方法。该方法采用形态学方法标记连通域,并基于最小二乘法拟合运动轨迹曲线,预测下一时刻位置,设定连通域搜索范围,从而提高搜索速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效果良好,能满足后续系统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跟踪 视觉伺服 位置预测 运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软骨在受冲击载荷作用后表面粗糙度变化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刘凯丰 门玉涛 +1 位作者 陈炜 张春秋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6-26,共1页
目的关节软骨是人体"骨骼-运动"的关键部位,软骨的损伤会极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探究关节软骨受到冲击载荷后的力学性能,本实验利用表面轮廓仪测量关节软骨表面粗糙度的变化,为软骨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取... 目的关节软骨是人体"骨骼-运动"的关键部位,软骨的损伤会极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探究关节软骨受到冲击载荷后的力学性能,本实验利用表面轮廓仪测量关节软骨表面粗糙度的变化,为软骨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取猪骨远端滑车部位膝关节处的新鲜软骨作为实验材料,使用钢锯将软骨沿关节表面弧度的法线方向切出带有软骨下骨的软骨试件,用手术刀将其表面修理平整,后用PBS缓冲液将表面油脂冲洗干净备用。利用自制落锤装置,对软骨试件进行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下骨 关节软骨 表面粗糙度 法线方向 表面轮廓仪 冲击载荷 膝关节 手术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损关节软骨在循环压缩载荷下棘轮行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刚 门玉涛 +1 位作者 王鑫 张春秋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9-535,共7页
目的研究缺损软骨在循环压缩载荷下的棘轮应变行为,探索缺损关节软骨的损伤演化规律。方法取新鲜的成年猪股骨远端关节软骨,对不同缺损深度软骨试样进行不同参数的三角波循环加载。结合非接触式数字图像技术,获得软骨不同层区的棘轮应... 目的研究缺损软骨在循环压缩载荷下的棘轮应变行为,探索缺损关节软骨的损伤演化规律。方法取新鲜的成年猪股骨远端关节软骨,对不同缺损深度软骨试样进行不同参数的三角波循环加载。结合非接触式数字图像技术,获得软骨不同层区的棘轮应变。结果随循环加载圈数的增加,软骨各层棘轮应变均表现为先急剧增大,然后缓慢增加并趋于平稳,由浅层到深层棘轮应变逐渐减小。各层区对循环圈数响应不同,浅层在50圈内应变增加较快,中层在100圈内应变增加较快,深层在75圈内应变增加较快。除了中层区域响应有滞后性,浅层、深层的棘轮应变与应力幅值、缺损深度呈正相关,与加载速率呈负相关。结论软骨的棘轮行为受软骨的特殊结构的影响,缺损使软骨各层区的应变增大,易造成损伤加剧。实验结果为组织工程软骨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 循环载荷 棘轮行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软骨内不同溶质分子的运转研究
15
作者 王雅博 全洲 +3 位作者 高丽兰 刘婕 谭沿松 张春秋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3-13,共1页
目的关节软骨缺乏直接的血液供应,内部的软骨细胞依靠扩散和对流过程与关节腔内的滑液交换液体、营养物质、氧气、信号分子和废物。在这种情况下,了解细胞外基质中的溶质运输对关节软骨中软骨细胞的活动至关重要。方法利用共聚焦显微镜... 目的关节软骨缺乏直接的血液供应,内部的软骨细胞依靠扩散和对流过程与关节腔内的滑液交换液体、营养物质、氧气、信号分子和废物。在这种情况下,了解细胞外基质中的溶质运输对关节软骨中软骨细胞的活动至关重要。方法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定量评估了不同分子量(479 Da、40 k Da、150 k Da)的荧光标记分子沿3种转运路径(表面路径、侧面路径和复合路径)的转运行为,并得出了荧光强度与溶质浓度之间的相应关系。结果与表面路径和侧面路径相比,复合路径的分子运输效果最好,479 Da、40 k D和150 k Da分子的最大扩散系数分别为27.1、16.8、14.8μm^(2)/s。随着溶质分子量的增加,其运转质量和运转速率均出现下降,这应该是受软骨致密结构的影响。随着传质时间的增加,软骨层中分子运转质量增加,但增加速率降低,有趋于稳定的趋势。在动态压缩条件下,应力幅值的增加促进了分子迁移效应,然而,频率对3种示踪剂分子的分子迁移影响并不明显。结论一定幅值的动态压缩载荷可以有效促进软骨内溶质分子的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效应 关节软骨 溶质分子 软骨细胞 共聚焦显微镜 细胞外基质 溶质浓度 对流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体多孔支架的强度与渗透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宏坤 门玉涛 +2 位作者 汤绍灿 郝溥俊 张春秋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228,共7页
目的分析对比钛合金晶体多孔支架和三周期极小曲面(triply periodic minimal surface,TPMS)多孔支架的强度,探索孔隙率对等效弹性模量和渗透性的影响。方法构建相同孔隙率的晶体多孔支架(cell 1~4)和TPMS多孔支架(P、G、D和FKS型),利用... 目的分析对比钛合金晶体多孔支架和三周期极小曲面(triply periodic minimal surface,TPMS)多孔支架的强度,探索孔隙率对等效弹性模量和渗透性的影响。方法构建相同孔隙率的晶体多孔支架(cell 1~4)和TPMS多孔支架(P、G、D和FKS型),利用有限元仿真方法,计算支架的等效弹性模量、等效屈服强度和渗透率。结果8种支架的弹性模量为5.1~10.4 GPa,屈服强度为69~110 MPa,4种晶体支架的渗透率为0.015~0.030 mm^(2)。结论随着孔隙率的增加,支架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逐渐降低,渗透率逐渐升高;cell 2型支架因其较高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适合用于承重骨部位缺损的修复;cell 3型支架应力分布均匀,且线弹性阶段较长,可能适用于膝关节假体的多孔胫骨平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支架 多孔支架 弹性模量 屈服强度 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测量机柔性动力学建模与误差耦合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磊 赵新华 +2 位作者 周海波 王收军 牛兴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71-2479,共9页
为解决目前高速机构存在的高速与高精度之间的矛盾,研究了高速并联测量机的柔性问题。应用弹性梁运动学理论和Galerkin模态截断法推导了一维弹性梁运动学变形位移模型;以欧拉-贝努利梁为假设,应用Hamilton原理建立了考虑中线变形的柔性... 为解决目前高速机构存在的高速与高精度之间的矛盾,研究了高速并联测量机的柔性问题。应用弹性梁运动学理论和Galerkin模态截断法推导了一维弹性梁运动学变形位移模型;以欧拉-贝努利梁为假设,应用Hamilton原理建立了考虑中线变形的柔性结构耦合动力学模型。最后,基于中线耦合动力学模型,测试了不同速度下弹性振动产生的误差,提出了通过调节黏滞摩擦系数来降低振动耦合误差,进而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基于仿真实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忽略结构误差前提下,角速度为300rad/s时产生的横向一阶振动耦合误差最大值为28.6μm;合理调整黏滞摩擦在0.4-0.5时,振动耦合误差降低至15μm以内,相比调整前误差降低了13.6μm。提出的方法为进一步解决高速与高精度之间的矛盾和研究高阶弹性振动与精度的耦合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测量机 柔性动力学 建模 高阶弹性振动 误差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MN精密液压机预紧力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培浩 郑清春 +1 位作者 胡亚辉 涂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3,共5页
经典的组合结构压机机架的预紧设计方法以横梁为刚体和拉杆立柱只有轴向变形为假设条件,给出的预紧设计方法与真实情况不相符合。为了使100 MN液压机安装完成后不产生偏载,对组合框架预紧式液压机装配预紧力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10... 经典的组合结构压机机架的预紧设计方法以横梁为刚体和拉杆立柱只有轴向变形为假设条件,给出的预紧设计方法与真实情况不相符合。为了使100 MN液压机安装完成后不产生偏载,对组合框架预紧式液压机装配预紧力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100 MN液压机拉杆的预紧力大小和递减规律。根据材料力学、有限元和实验分析的结果,实现了液压机安装完毕后上横梁不倾斜而只有竖直方向向下位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 MN精密液压机 偏载 预紧力 分配规律 拉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三自由度微操作平台的动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杨民 李祥春 +1 位作者 徐洪业 丁冰晓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55-258,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三自由度柔性并联微操作平台,该平台采用压电陶瓷驱动器为驱动装置,以新型二级杠杆放大机构作为放大器来扩大压电陶瓷驱动器的输出行程,在功能上可以实现X轴、Y轴以及Z轴方向的微米范围内移动。首先通过拉格朗日方程建立... 提出了一种新型三自由度柔性并联微操作平台,该平台采用压电陶瓷驱动器为驱动装置,以新型二级杠杆放大机构作为放大器来扩大压电陶瓷驱动器的输出行程,在功能上可以实现X轴、Y轴以及Z轴方向的微米范围内移动。首先通过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该三自由度柔性并联微操作平台的动力学模型,然后计算了该机构的理论固有频率,最后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该微操作平台进行了模态分析。结果表明该机构的理论固有频率与有限元仿真分析中的第一阶模态结果相比其误差率仅为2.54%,验证了固有频率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PRC 二级杠杆放大机构 微操作平台 动力学 固有频率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微缺损关节软骨在压缩载荷下损伤演化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蒋彦龙 门玉涛 +3 位作者 陈玲 叶金铎 张春秋 伏虎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0-136,共7页
目的研究软骨在压缩载荷作用下的损伤扩展行为和演变机制。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微缺损的纤维增强多孔弹性的软骨模型,对压缩载荷作用下损伤演化过程进行模拟和参数研究,获得不同损伤扩展阶段软骨基体和纤维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结... 目的研究软骨在压缩载荷作用下的损伤扩展行为和演变机制。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微缺损的纤维增强多孔弹性的软骨模型,对压缩载荷作用下损伤演化过程进行模拟和参数研究,获得不同损伤扩展阶段软骨基体和纤维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结果软骨损伤表层和损伤前沿的应变随压缩量的增大而显著增大,两者呈明显的正相关性;在软骨演化过程中同时存在向深层和左右两侧扩展的趋势;软骨中的裂纹和损伤优先沿着纤维切线方向延伸,随着损伤的加剧,软骨横向扩展度明显快于纵向扩展速度。结论软骨损伤演化过程与纤维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基质和纤维的损伤相互促进,骨演化速度和程度在不同层区和不同阶段存在变化。研究结果可为软骨创伤性退变的预测及修复提供定性的参考,为临床解释损伤退变病理现象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缺损 软骨 损伤演化 压缩载荷 损伤准则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