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市海陆产业系统协同效应及发展趋势研究——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健 滕欣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39-44,共6页
在我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背景下,从海陆统筹战略视角构建海陆产业系统耦合协调动态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测度了2000—2010年天津沿海产业系统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分析了海洋和陆域两个产业系统的互动关系及演变趋势,... 在我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背景下,从海陆统筹战略视角构建海陆产业系统耦合协调动态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测度了2000—2010年天津沿海产业系统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分析了海洋和陆域两个产业系统的互动关系及演变趋势,并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天津海陆产业系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天津市海洋产业系统与陆域产业系统耦合度很高,协同发展状况属于良好耦合协调类型,陆域产业系统发展优于海洋产业系统,到2020年海陆产业系统将步入极度耦合协调阶段,陆域产业系统继续带动海洋产业系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域产业系统 协同效应 灰色预测模型 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交通低碳发展的对策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健 刘鸿远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4-157,共4页
城市交通是碳排放的主要途径,发展低碳交通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对近十年来天津交通碳排放状况的分析,提出了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公共交通利用率较低,道路网络系统不健全以及私家车保有量不断增长是天津交通低碳发展所面... 城市交通是碳排放的主要途径,发展低碳交通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对近十年来天津交通碳排放状况的分析,提出了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公共交通利用率较低,道路网络系统不健全以及私家车保有量不断增长是天津交通低碳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天津构建低碳交通体系首先应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以有效调控交通需求结构,然后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优化交通出行结构,还有就是建立一系列法律法规完善城市交通管理结构。此外,政府还应通过对新技术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来调整城市交通的能源结构,以减少城市交通化石能源的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低碳发展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碳排放脱钩态势及碳减排潜力分析——基于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健 王尧 王颖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32,共7页
在2025年天津市碳排放峰值目标的压力下,明确碳减排能力及任务迫在眉睫。文章运用Tapio脱钩模型,从整体和部门分别对2007—2016年天津市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天津市碳减排优先次序和发展瓶颈,并借助LMDI分... 在2025年天津市碳排放峰值目标的压力下,明确碳减排能力及任务迫在眉睫。文章运用Tapio脱钩模型,从整体和部门分别对2007—2016年天津市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天津市碳减排优先次序和发展瓶颈,并借助LMDI分解探讨其变化的驱动因素,为政府制定碳减排政策提供参考意见。结果表明:2007—2016年,天津市经济与碳排放总量均呈高速增长态势,两者之间呈"弱脱钩"状态,而6部门的脱钩状态存在明显差异;经济增长是促进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工业和生活消费及其他子部门经济占比较大;能源效率始终是促进天津市实现脱钩的关键,工业和商业子部门能源效率贡献较多;区域产业优化升级后,产业结构对碳排放的负向抑制效应逐渐明显;碳排放强度水平有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Tapio脱钩模型 LMDI分解 经济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工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门限效应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苑清敏 张宝荣 李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13-221,共9页
文章针对京津冀地区近10年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特征,采用协整检验方法研究了各区域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与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门限回归分析不同区制下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工业二氧化碳... 文章针对京津冀地区近10年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特征,采用协整检验方法研究了各区域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与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门限回归分析不同区制下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与产业规模、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产业规模和能源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双重门限效应,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单一门限效应。以产业规模为门限变量,碳排放强度影响系数分别为1.003 0、1.527 1、1.202 0;以能源结构为门限变量,能源结构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变化规律;跨过产业结构门限值之后碳排放强度模型曲率是加速递增的。从近10年数据看,产业结构将会是京津冀工业碳排放长期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碳排放强度 协整检验 门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经济-资源-环境的脱钩协同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苑清敏 何桐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9-83,共5页
为了深入了解京津冀地区经济-资源-环境的协同关系,文章用Tapio弹性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的脱钩关系进行了测度分析,并引入了交叉脱钩指数,研究京津冀地区经济-资源-环境的脱钩协同关系。结果表明:(1)2007-... 为了深入了解京津冀地区经济-资源-环境的协同关系,文章用Tapio弹性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的脱钩关系进行了测度分析,并引入了交叉脱钩指数,研究京津冀地区经济-资源-环境的脱钩协同关系。结果表明:(1)2007-2011年,京津冀地区资源消耗的脱钩状态主要为增长负脱钩和弱脱钩;2012-2016年,北京市和天津市已经实现了资源消耗的脱钩优化,而河北省近五年资源消耗的脱钩状态仍然以弱脱钩为主。(2)2007-2016年,北京市和天津市的废物排放已经基本实现脱钩;京津冀地区废物排放的脱钩程度明显优于资源消耗的脱钩程度。(3)从直接物质投入角度,进口物质消耗量的脱钩状态多为增长负脱钩,而其他各类资源消耗量的脱钩状态多为强脱钩或弱脱钩;从直接废物排放角度,各类废物排放多为强脱钩状态。(4)从脱钩协同角度,天津市与河北省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脱钩协同状态良好,而北京市分别与天津市、河北省的脱钩协同程度均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消耗 废物排放 脱钩理论 交叉脱钩指数 脱钩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装备制造业综合发展能力评价与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健 闫永蚕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95-99,共5页
为促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比较区域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差异,文章基于2008—2017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改进CRITIC-TOPSIS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综合发展能力进行了动态评价。研究表明:2008—201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综合发展能力... 为促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比较区域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差异,文章基于2008—2017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改进CRITIC-TOPSIS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综合发展能力进行了动态评价。研究表明:2008—201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综合发展能力呈持续增长态势,2014—2017年呈平稳波动状态,部分省份出现小幅下降趋势;空间演变趋势呈明显的"东扩中进西微升"特征,且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将成为带动内陆发展的新引擎;提升对外开放程度可有效促进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改进CRITIC-TOPSIS法 综合发展能力 时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苑清敏 谭欣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2-81,共10页
为探索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协同共生机理和关系,文章在测算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生态位的基础上,将生态位强度信号转化成Lotka-Volterra模型的产值信号,分别从市场、资源及技术维度研究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分产业协同共生关系,并进行预测。... 为探索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协同共生机理和关系,文章在测算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生态位的基础上,将生态位强度信号转化成Lotka-Volterra模型的产值信号,分别从市场、资源及技术维度研究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分产业协同共生关系,并进行预测。研究显示:区域层面,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呈现出非均衡协同发展态势,市场和资源维度上京冀协同效果较好,技术维度京津、京冀协同状况最优。京冀协同发展偏利河北,京津协同发展偏利北京,短期内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发展仍将处于"此消彼长"的协同共生状态。产业层面,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优势产业呈向北京集聚趋势,其协同发展在市场、资源和技术维度偏利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制造业 协同共生 京津冀产业协同 生态位 LOTKA-VOLTERR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PSO-SVM误差校正模型的国际碳金融市场价格预测 被引量:40
8
作者 高杨 李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3-170,共8页
国际碳金融市场价格预测是制定碳金融市场政策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的基础。近年来国际碳市场价格呈现出非平稳、非线性等不规律特性,传统应用于社会经济时间序列的统计模型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日渐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的需要。基于此本文... 国际碳金融市场价格预测是制定碳金融市场政策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的基础。近年来国际碳市场价格呈现出非平稳、非线性等不规律特性,传统应用于社会经济时间序列的统计模型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日渐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的需要。基于此本文建立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粒子群算法(PSO)-支持向量机(SVM)的国际碳金融市场价格误差校正预测模型。数据选取2008年3月-2013年9月ICE碳排放期货交易所的CER期货(DEC12)和EUA期货(DEC12)的日交易结算价格作为考察样本进行仿真验证。结果显示:①引入EMD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误差序列随机性强、相邻频带的干扰可能造成误差序列无法体现反映全部系统动力信息的缺陷;②校正后的预测值与误差预测值的趋势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预测结果滞后性和拐点误差大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③预测结果较其他常用的国际碳金融价格预测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预测精度有了明显提高。本研究提出的预测模型可以为我国针对目前国际碳价格市场所呈现的波动特征下的碳金融市场价格预测提供新的方法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金融价格预测 误差预测 经验模态分解 粒子群算法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健 夏美君 苑清敏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50,共9页
发展高技术产业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研究高技术产业集聚如何有效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1998—2018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借助STIRPAT模型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高技术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对绿色全... 发展高技术产业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研究高技术产业集聚如何有效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1998—2018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借助STIRPAT模型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高技术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时空异质性。结果显示:中国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为6.51%,技术进步是主要驱动力,江苏、北京、天津发挥标杆作用;高技术产业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均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前者促进作用大于后者,且两者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分区域研究显示,中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显著提升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而东部地区多样化集聚因拥塞效应表现为显著抑制作用;从时间角度来看,2016—2018年专业化集聚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多样化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效应由正转负再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专业化集聚 多样化集聚 SBM方向性距离函数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 高技术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空气质量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影响因素——基于2006—2017年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健 靳泽凡 苑清敏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7-201,218,共6页
通过构建空气质量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选取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二级的天数为因变量,实证分析了2006—2017年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计算出空气质量变化的拐点,并选取代表性变量研究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 通过构建空气质量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选取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二级的天数为因变量,实证分析了2006—2017年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计算出空气质量变化的拐点,并选取代表性变量研究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倒"N"型,但未达到拐点。产业结构对空气质量有负向影响,人口密度、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绿化程度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有积极作用,但城市绿化程度加大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不显著。在上述结论基础上,提出了缓解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空气质量: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城市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入产出表京津冀虚拟足迹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苑清敏 张枭 李健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07-110,共4页
文章针对京津冀伴随产业链和产品消费转移而引起的生态环境补偿问题,基于投入产出表模型核算京津冀三地虚拟碳足迹和虚拟固废足迹,进而明确区域间土地资源面积合作补偿和量化补偿额度关系,进行区域补偿方式差异性的合作生态补偿研究。... 文章针对京津冀伴随产业链和产品消费转移而引起的生态环境补偿问题,基于投入产出表模型核算京津冀三地虚拟碳足迹和虚拟固废足迹,进而明确区域间土地资源面积合作补偿和量化补偿额度关系,进行区域补偿方式差异性的合作生态补偿研究。在此基础上,给出京津冀针对大气、土地资源合作补偿机制,为京津冀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足迹 合作生态补偿 投入产出表 土地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变参数模型的中国区域碳排放权价格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庆山 李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8,共8页
区域碳排放权价格的差异制约了中国全国性碳市场的建立,亟需寻求价格调控方式。本文通过Phillips and Sul模型分析了北京、深圳、上海等碳排放权价格收敛性,结果显示单纯市场作用无法形成统一价格,进而运用状态空间方法构建时变参变量模... 区域碳排放权价格的差异制约了中国全国性碳市场的建立,亟需寻求价格调控方式。本文通过Phillips and Sul模型分析了北京、深圳、上海等碳排放权价格收敛性,结果显示单纯市场作用无法形成统一价格,进而运用状态空间方法构建时变参变量模型,从能源价格、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度等角度,分析了碳排放权价格差异的影响因素组成结构,提出了价格调控机制。认为降低焦炭价格、减缓经济发展速度、提升交易市场活跃程度以及加大违约处罚力度,是缩小中国区域碳排放权价格差异,形成统一价格的有效调控方式,为建立和完善中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提供了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 价格调控 时变参数模型 中国区域碳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大城市群要素流动效率及差异性评价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苑清敏 杨晴晴 李健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68,共9页
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是资源有效配置的前提,要素流动是通过改变要素之间的比例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因此,要素流动的效率体现在流动和资源配置两个阶段。通过建立两阶段DEA模型测算2009~2014年三大城市群38个城市的要素流动效率,结果发现:20... 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是资源有效配置的前提,要素流动是通过改变要素之间的比例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因此,要素流动的效率体现在流动和资源配置两个阶段。通过建立两阶段DEA模型测算2009~2014年三大城市群38个城市的要素流动效率,结果发现:2009~2014年三大城市群要素流动程度均提高了,且要素流动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部分城市资本流动比重由大变小,技术流动比重越来越大;流动阶段效率偏低,单纯的提高流动程度已经不能提高要素流动效率,应调整其流动结构;资源配置阶段的效率优于流动阶段的效率,且第二阶段的综合效率在2009~2014年是稳步提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流动 两阶段DEA 要素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生态效率的时空效应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健 张艳然 苑清敏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3-57,共5页
文章基于2009—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省域生态效率,分析其时空演变趋势和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生态效率的时空效应。结果表明: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时间惯... 文章基于2009—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省域生态效率,分析其时空演变趋势和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生态效率的时空效应。结果表明: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时间惯性和空间依赖性。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溢出效应在时间上存在差异,即短期内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本地生态效率呈“U”型关系,与邻近地区生态效率呈“倒U”型关系;长期内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整体上对生态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未形成显著的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 生态效率 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阶段博弈模型的制造业碳税征收机制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健 刘悦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8-53,共6页
应对国际出台诸多严控碳排放量的政策对我国产品生产及发展带来的冲击,以碳税征收机制对低碳产品与普通产品影响为切入点,建立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三阶段博弈模型,以制造业双寡头市场为研究对象,探讨最佳碳税征收机制的制定。研究结果... 应对国际出台诸多严控碳排放量的政策对我国产品生产及发展带来的冲击,以碳税征收机制对低碳产品与普通产品影响为切入点,建立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三阶段博弈模型,以制造业双寡头市场为研究对象,探讨最佳碳税征收机制的制定。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四种碳税征收组合机制对社会总福利均有损失影响,面向生产低碳产品的企业利润角度,应实行高碳税税率低碳税配比政策;面向产品市场需求角度,应实行低碳税税率高碳税配比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税征收机制 碳税配比 三阶段博弈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协同集聚、人力资本流动与高技术产业创新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健 高鹏程 谢衡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9-184,共6页
文章基于价值链理论将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利用2008—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协同集聚对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流动... 文章基于价值链理论将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利用2008—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协同集聚对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流动在各阶段所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域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呈现较强的空间正相关,周边省份的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对相邻区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产业协同集聚有效推动了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创新;在技术研发阶段,人力资本流动虽然可以增加创新产出,但却弱化了产业协同集聚对技术研发创新的促进效果,而在成果转化阶段,人力资本流动的作用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协同集聚 人力资本流动 空间误差模型 高技术产业创新 技术研发 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其时空差异与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健 谢衡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18,共9页
京津冀是我国水资源短缺情况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提高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是从根本上解决该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度2008-2018年京津冀城市群绿色水资源利用... 京津冀是我国水资源短缺情况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提高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是从根本上解决该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度2008-2018年京津冀城市群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并对其时空差异进行分析,随后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京津冀城市群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均值处于非有效状态,且呈不稳定的波动态势,城市群内部效率极差较大;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地区差异明显,北部地区高于南部地区,且南北差异呈增大趋势;人口规模、产业结构、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提升京津冀城市群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驱动效应显著,城市开放程度的驱动效果提升较快但尚不稳定,而科技发展水平的驱动作用始终较低且呈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 Super-SBM模型 时空差异 地理探测器 驱动因素 京津冀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大城市群房地产效率阶段性特征评价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苑清敏 殷珊珊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1-35,共5页
借助两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析了三大城市群建设阶段和销售阶段的房地产效率。结果显示三大城市群房地产效率在两个阶段均不高;建设阶段的综合效率明显高于销售阶段;全要素生产率在建设阶段呈下降的趋势,在销售阶段呈上升的趋势。
关键词 三大城市群 房地产业 效率评价 建设阶段 销售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时空演变及减排潜力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健 刘恋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2-231,共10页
文章选取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Undesirable模型,并构建DEA-Malmquist指数模型,运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法分析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时空演变,将各地区的减排潜力定量划分为4种类型,比较在设定的3种不同情景下,... 文章选取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Undesirable模型,并构建DEA-Malmquist指数模型,运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法分析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时空演变,将各地区的减排潜力定量划分为4种类型,比较在设定的3种不同情景下,物流业减排潜力的大小。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的时间演变趋势为上升-下降-上升,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均值为0.974,全局总体发展呈波动状态,技术进步的降低桎梏了物流业的发展;空间格局方面,全局正相关性整体趋势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波动格局,局部邻近地区之间表现出正向影响的空间效应,而表现高水平的地区未能发挥出辐射带动作用;各地区所属类型划分不同,不同情景下各地的减排潜力存在巨大差异,决策者的偏好不同会影响地区物流业的减排空间,导致减排责任分摊结果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能源效率 时空演变 影子价格 减排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水足迹的京津冀合作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苑清敏 孙恺溪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77,共5页
水资源利用合作制约着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政策实施。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用水量补偿生态环境保护投入成本,解决京津冀区域间水资源环境保护不均衡问题。基于虚拟水足迹模型,对京津冀行政区水足迹与水盈余/赤字的空间变化进行研究,构... 水资源利用合作制约着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政策实施。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用水量补偿生态环境保护投入成本,解决京津冀区域间水资源环境保护不均衡问题。基于虚拟水足迹模型,对京津冀行政区水足迹与水盈余/赤字的空间变化进行研究,构建生态补偿标准模型,量化京津冀三省市间生态补偿额度。衡量地区降低水足迹(即虚拟水足迹总量)的紧迫性并识别调整重点,为构建京津冀特色水安全保障体系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给出京津冀针水资源合作补偿机制,为京津冀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足迹 合作生态补偿 生态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