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CVD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聪聪 戴玮 +3 位作者 朱宁 尹振超 吴小国 曲长庆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05-1210,共6页
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法在硅(100)衬底上制备了(111)占优的掺硼金刚石(BDD)薄膜,研究了压强对薄膜生长的影响,在压强为5500 Pa时得到了(100)占优的金刚石薄膜,并用SEM、XRD及拉曼光谱分析了薄膜的表... 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法在硅(100)衬底上制备了(111)占优的掺硼金刚石(BDD)薄膜,研究了压强对薄膜生长的影响,在压强为5500 Pa时得到了(100)占优的金刚石薄膜,并用SEM、XRD及拉曼光谱分析了薄膜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薄膜品质。测试结果表明,掺硼金刚石膜具有较好的成膜质量。霍尔测试表明BDD的电阻率为0.0095Ω.cm,载流子浓度为1.1×1020cm-3;研究了BDD薄膜电极在硫酸钠空白底液、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溶液和多巴胺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CVs),发现该金刚石薄膜电极在硫酸钠中具有较宽的电化学窗口(约为4 V)、接近零的背景电流和良好的可逆性,利用BDD电极检测多巴胺溶液,具有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值和较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制备的BDD电极在电化学检测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弧等离子喷射CVD 硼掺杂金刚石(BDD) 循环伏安法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BDD薄膜材料电极在检测苯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高成耀 常明 沈锋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85-1988,共4页
制作钽衬底掺硼金刚石薄膜材料电极(Ta/BDD),并利用此薄膜材料电极为工作电极通过阴极溶出伏安法检测水中的苯胺。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HFCVD)方法沉积Ta/BDD薄膜电极,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表明电极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循环扫描测试表明电... 制作钽衬底掺硼金刚石薄膜材料电极(Ta/BDD),并利用此薄膜材料电极为工作电极通过阴极溶出伏安法检测水中的苯胺。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HFCVD)方法沉积Ta/BDD薄膜电极,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表明电极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循环扫描测试表明电极具有宽的电势窗口4.1V(-1.8^+2.3Vvs SCE)和低背景电流,此特性对于电化学检测有着明显的优势。发现苯胺在氧化处理的Ta/BDD电极上有可逆的氧化还原峰,检测过程中未发生电极钝化现象。Ta/BDD电极在酸性介质中苯胺检测效果较明显,苯胺在1~40μmol/L范围内浓度与溶出峰电流值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硼金刚石薄膜 电极材料 苯胺 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支持向量回归法实现单帧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被引量:9
3
作者 袁其平 林海杰 +1 位作者 陈志宏 杨晓苹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302-2309,共8页
由于一些传统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学习多幅不同类别的图像仍无法获得好的重建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和光栅扫描的单帧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光栅扫描法对一组高低分辨率训练图像提取图像块,从块中分别抽... 由于一些传统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学习多幅不同类别的图像仍无法获得好的重建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和光栅扫描的单帧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光栅扫描法对一组高低分辨率训练图像提取图像块,从块中分别抽取输入向量和标签像素。利用Log算子判断这些块是属于高频空间还是低频空间,从而构建高低频空间向量对并对其进行优化。然后,用支持向量回归机(SVR)工具训练优化后的向量对,得到高低频空间下的两个字典;抽取测试低分辨率图像中的块并得到高低频空间下的输入向量,利用SVR工具回归对应的属于超分辨率图像块的标签像素并得到回归后的图像。最后,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到最终的超分辨率图像。与其它算法的对比实验表明:提出的算法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特别在放大倍数为2时,提出的算法在不同图像上的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度(SSIM)值较双三次插值法分别提高了3.1%~5.3%和1.5%~8.1%。得到的结果显示提出的算法获得了更好的重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率重建 单帧图像 支持向量回归机 LOG算子 光栅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D/Ti复合膜电化学特性及其在含油废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常明 付威 +1 位作者 陈希明 李晓伟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75-2379,共5页
为了提高传统膜材料的抗污染能力,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多孔钛膜材料表面沉积了掺硼金刚石薄膜,制备出了新型BDD/Ti复合膜。对BDD/Ti复合膜在含油废水中的电化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膜分离技术结合电化... 为了提高传统膜材料的抗污染能力,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多孔钛膜材料表面沉积了掺硼金刚石薄膜,制备出了新型BDD/Ti复合膜。对BDD/Ti复合膜在含油废水中的电化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膜分离技术结合电化学清洁技术,提高了膜的抗污染能力,同时增强了分离效果,延长了膜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硼金刚石薄膜 膜污染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带宽度对(Fe_(0.9)Co_(0.1))_(76.9)Cu_(0.6)Nb_(2.5)Si_(11)B_9非晶合金阻抗效应的影响
5
作者 丁燕红 杨保和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61-2162,共2页
研究了薄带宽度对(Fe0.9Co0.1)76.9Cu0.6Nb2.5Si11B9非晶合金薄带阻抗效应的影响。样品长度为40mm,宽度分别为8和4.4mm。淬态下4.4mm宽的样品在f=3.75MHz的条件下达到最大值28%,而8mm宽的样品在f=4.34MHz的条件下达到最大值17%;各频率下... 研究了薄带宽度对(Fe0.9Co0.1)76.9Cu0.6Nb2.5Si11B9非晶合金薄带阻抗效应的影响。样品长度为40mm,宽度分别为8和4.4mm。淬态下4.4mm宽的样品在f=3.75MHz的条件下达到最大值28%,而8mm宽的样品在f=4.34MHz的条件下达到最大值17%;各频率下4.4mm宽的样品的阻抗效应均>8mm宽的样品。(Fe0.9Co0.1)76.9Cu0.6Nb2.5Si11B9非晶合金薄带阻抗效应远大于Co68Fe5Si12B15非晶合金阻抗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效应 非晶合金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纳米线/ZnFe_(2)O_(4)/AgBr光催化剂的构建及其磁场可调控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仕杰 史超杰 +6 位作者 唐继霞 钱图 梁丽丽 李雪辰 田禾 贺婕 杨正春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82-1091,共10页
采用金属辅助化学刻蚀法和水热法制备了Si纳米线/ZnFe_(2)O_(4)/AgBr复合光催化剂,考察了Si纳米线/ZnFe_(2)O_(4)/AgBr在磁场作用下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Si纳米线/ZnFe_(2)O_(4)/AgBr复合光催化剂在未使用HNO_(3)溶液浸泡且无磁场作... 采用金属辅助化学刻蚀法和水热法制备了Si纳米线/ZnFe_(2)O_(4)/AgBr复合光催化剂,考察了Si纳米线/ZnFe_(2)O_(4)/AgBr在磁场作用下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Si纳米线/ZnFe_(2)O_(4)/AgBr复合光催化剂在未使用HNO_(3)溶液浸泡且无磁场作用时的光电流密度为0.25 mA/cm^(2),开启电压为0.4 V;Si纳米线/ZnFe_(2)O_(4)/AgBr复合材料在合成时表面会产生Ag,采用HNO_(3)溶液将其浸泡除去Ag,浸泡后光电流密度为0.07 mA/cm^(2),相比于未使用HNO_(3)溶液浸泡时的光电流密度明显下降,这是由于Ag具有传输电子与空穴的能力,可加快ZnFe_(2)O_(4)和Si纳米线间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对的分离,从而提高光电流密度;当外加80000 A/m磁场时,其光电流密度增加至0.2 mA/cm^(2),开启电压为0.28 V,表明磁场可显著提高该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效率。Si纳米线/ZnFe_(2)O_(4)/AgBr界面处的能带弯曲加快了光生载流子的传输,减少了光生空穴与光生电子间的复合,使更多的电子和空穴可参与到光催化过程中,进而提高了体系的光催化性能。在光催化过程中,外加磁场使体系所产生的光生载流子可以更快速地传输至光催化剂表面,进一步增强体系的光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纳米线 ZnFe_(2)O_(4)/AgBr 光催化 磁场 光电流密度 能带弯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BG阵列的任意波形产生装置 被引量:1
7
作者 梁久灿 张爱玲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48,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单阵列FBG(光纤布拉格光栅)的任意波形产生装置。该装置包括光学频率梳产生部分和脉冲整形部分。在光学频率梳产生部分,利用自相位调制效应压缩拍频光得到光学频率梳;脉冲整形部分包括FBG阵列、偏振控制器、光纤拉伸器和... 提出了一种基于单阵列FBG(光纤布拉格光栅)的任意波形产生装置。该装置包括光学频率梳产生部分和脉冲整形部分。在光学频率梳产生部分,利用自相位调制效应压缩拍频光得到光学频率梳;脉冲整形部分包括FBG阵列、偏振控制器、光纤拉伸器和偏振片。不同波长的谱线经过不同数量的偏振控制器后其偏振态各不相同,经过偏振片后各条谱线的幅度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衰减。相位控制器通过改变光纤的长度改变谱线的相位。通过该结构进行实验并仿真,得到了频率为125GHz的类似三角波和高斯波的波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布拉格光栅 偏振控制器 任意波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