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气化学机制的天津市重点行业VOCs化学物种谱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周阳 姚立英 +3 位作者 张丽娜 王同猛 王文秀 黄浩云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451-2460,共10页
选取天津市汽车制造、家具制造、包装印刷及医药制造等13个VOCs重点行业,通过实测法构建了工业源本地化VOCs成分谱,并基于大气模型化学机理CB05和SAPRC99建立了本地化物种谱,且与美国环保署SPECIATE数据库中的物种谱进行对比分析,通过... 选取天津市汽车制造、家具制造、包装印刷及医药制造等13个VOCs重点行业,通过实测法构建了工业源本地化VOCs成分谱,并基于大气模型化学机理CB05和SAPRC99建立了本地化物种谱,且与美国环保署SPECIATE数据库中的物种谱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空气质量模型验证不同大气化学机制对O3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于SAPRC99机制建立的本地化物种谱与SPECIATE的差异要显著高于CB05机制.(2)汽车制造、家具制造、乐器制造、涂料生产、汽车零部件制造、轮胎制造行业物种谱差异较小,包装印刷、医药制造等其它行业差异较为显著.(3)不同模式大气气相化学机制对O3的模拟结果的变化趋势总体一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SAPRC99机制模拟结果略高于CB05机制,建议当本地化VOCs成分谱缺失或不详尽时,优先考虑采用CB05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模型成分谱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环境无人机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志强 张晓旭 +5 位作者 刘玲 周阳 张丽娜 吴岳 白文娟 李雨蒙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7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前地面常规大气监测手段难以对垂直方向污染源监测,也难以应对环境突发事件,采用无人机大气监测与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可以解决该问题。实验开发了基于无人机平台的空气质量监测平台,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平台搭载方案,再对无人机监测... 目前地面常规大气监测手段难以对垂直方向污染源监测,也难以应对环境突发事件,采用无人机大气监测与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可以解决该问题。实验开发了基于无人机平台的空气质量监测平台,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平台搭载方案,再对无人机监测系统得到的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作对比分析,得到各项污染物浓度。分析了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数据链路传输能力,开展无人机遥感系统相关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学研究,开发精度高、质量轻的无人机大气监测吊舱,开展地面静止比对和飞行测量比对实验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大气环境监测 遥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用于探测天津市夏秋季臭氧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17
3
作者 秦龙 高玉平 +2 位作者 王文秀 翟鸿哲 张丽娜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97-1703,共7页
结合差分吸收臭氧激光雷达与近地面臭氧监测,对天津市2018年6月23日至9月28日期间的臭氧污染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长期观测。结果显示,近地面与300 m高度处的臭氧浓度的变化趋势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随着高度的增加,臭氧浓度呈现先升高后... 结合差分吸收臭氧激光雷达与近地面臭氧监测,对天津市2018年6月23日至9月28日期间的臭氧污染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长期观测。结果显示,近地面与300 m高度处的臭氧浓度的变化趋势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随着高度的增加,臭氧浓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约1 000 m高度处达到最大值。受臭氧前体物由近地面向高空逐渐输送、以及NO向上传输过程中逐渐消耗的影响,臭氧污染日变化曲线出现最大、最小值的时间随高度的升高逐渐推迟;在1 500 m以上的高空,臭氧日变化曲线出现双峰分布。在臭氧污染时段,在高空也观测到高浓度的臭氧污染带,在1 000 m处的臭氧浓度最大值约为570μg/m^3,污染带厚度可超过1 km,持续时间长达数日,且在夜间不能完全消散。观测时段内总计在23个污染日出现高空与近地面臭氧污染的混合,加重了近地面的臭氧污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 臭氧污染带 垂直分布特征 日变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化行业泄漏检测与修复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郑幸成 王文秀 +3 位作者 黄浩云 陈璐 彭茵 文晨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3-368,共6页
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是国际上通用的减少石化行业VOCs无组织排放的技术方法。在对天津市60套石化化工装置进行LDAR核查评估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FCE)相结合,建立了一个4层次24个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 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是国际上通用的减少石化行业VOCs无组织排放的技术方法。在对天津市60套石化化工装置进行LDAR核查评估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FCE)相结合,建立了一个4层次24个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通过AHP确定指标权重,利用FCE进行模糊综合评分。以甲、乙两石化企业为例进行LDAR评估指标体系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评估结果与实际LDAR核查评估结果一致,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检测与修复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指标权重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管理体系研究及评估建议 被引量:7
5
作者 彭茵 吉晟 +3 位作者 赵子玮 郑幸成 陈璐 黄浩云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14,共5页
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LDAR)是治理石化化工企业生产装置设备组件无组织泄漏的有效技术,国内正在广泛推广,但目前缺少对LDAR实施效果的评估考核标准。借鉴美国、欧盟、台湾地区泄漏检测管控体系,结合天津市在石化化工装置LDAR评估工作中... 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LDAR)是治理石化化工企业生产装置设备组件无组织泄漏的有效技术,国内正在广泛推广,但目前缺少对LDAR实施效果的评估考核标准。借鉴美国、欧盟、台湾地区泄漏检测管控体系,结合天津市在石化化工装置LDAR评估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建议LDAR实施效果核查和评估技术重点应侧重加强检测机构的认证和规范管理、实施VOCs减排量核算、发展环境定量改善情况的审查和评估、推广LDAR技术现场核查、完善LDAR经济惩罚措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泄漏检测与修复 环境管理体系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机动车污染控制策略实施效益评估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同猛 周阳 +1 位作者 郝艳召 高婵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9-354,共6页
为研究未来西安市机动车污染控制策略的实施效果,基于情景分析法,以MOVES模型为平台,预测2020年西安市机动车PM_(2.5)、PM_(10)、NO_x、总碳氢化合物(THC)、CO、SO_2排放量分别为1 531.41、1 596.33、44 159.48、14 029.62、383 200.08... 为研究未来西安市机动车污染控制策略的实施效果,基于情景分析法,以MOVES模型为平台,预测2020年西安市机动车PM_(2.5)、PM_(10)、NO_x、总碳氢化合物(THC)、CO、SO_2排放量分别为1 531.41、1 596.33、44 159.48、14 029.62、383 200.08、5 164.63t。设置5类不同控制措施情景,分析其对机动车的减排效果。结果显示:单一措施中,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对污染减排效果最明显,6种污染物均有较大幅度减排;调控轻型客车保有量可明显削减THC、CO的排放,减排比例分别为13.49%、18.59%;提升燃油质量可使各车型SO_2的减排比例均达到90%以上;使用替代燃料情景的污染物减排比例相对较低,但也是一种有效的控制策略;综合控制措施的减排效果最为显著,与基准情景相比,2020年PM_(2.5)、PM_(10)、NO_x、THC、CO和SO_2减排比例分别为78.50%、78.37%、71.77%、72.47%、76.94%、98.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机动车排放 减排量 环境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污染源VOCs在线监测比对采样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高玉平 秦龙 +2 位作者 翟鸿哲 王文秀 张丽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127-129,137,共4页
为了深入研究固定污染源VOCs在线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开展比对监测,文章针对传统比对监测方法存在采集样品、样品保存和测定不一致问题导致结果偏差较大,研究通过手工方式平行采集固定污染源废气双样,并将采集的双样在同一时间内开展VOCs... 为了深入研究固定污染源VOCs在线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开展比对监测,文章针对传统比对监测方法存在采集样品、样品保存和测定不一致问题导致结果偏差较大,研究通过手工方式平行采集固定污染源废气双样,并将采集的双样在同一时间内开展VOCs在线设备的比对监测,采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参比方法测定浓度在13.3~56.7 mg/m^3之间,通过与传统比对监测方法相比较,应用平行采样比对监测方法,比对监测平均绝对误差由-18.0 mg/m^3降低为3.4 mg/m^3,相对误差由-114.8%^-15.0%降低为-6.7%~10.4%,该研究有效解决了上述传统比对监测方法存在的问题,为固定污染源VOCs在线监测设备的评估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污染源 废气 VOCs在线监测 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S/TiO_(2)催化剂光催化CO_(2)的还原性能
8
作者 桑换新 王晓宁 刘秀丽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43-3050,共8页
利用光催化技术将CO_(2)转化为有用化学品或太阳能燃料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水热法制备了ZnTi-LDH,并通过0.1 mol·L^(−1)Na_(2)S溶液对其进行硫化处理,制备了不同硫化时间的ZnS/TiO_(2)光催化剂.采用XRD、TEM、... 利用光催化技术将CO_(2)转化为有用化学品或太阳能燃料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水热法制备了ZnTi-LDH,并通过0.1 mol·L^(−1)Na_(2)S溶液对其进行硫化处理,制备了不同硫化时间的ZnS/TiO_(2)光催化剂.采用XRD、TEM、UV-vis DRS、化学工作站等方法,详细分析了硫化时间对光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光吸收性能和电化学质以及光催化H2O还原CO_(2)性能的影响.与ZnTi-LDH相比,硫化处理得到的ZnS/TiO_(2)光催化CO_(2)还原性能均有明显提高,其中ZnS/TiO_(2)/S-1 h的样品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其CO和H_(2)的产率分别为25.35μmol·(g·h)^(−1)和15.54μmol·(g·h)^(−1),是未硫化样品的4倍和1.5倍.硫化后样品光催化性能的改善可归因于,硫化样品较好的可见光吸收性能、较高的电子空穴分离效率以及其光电子还原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CO_(2)还原 ZNS TiO_(2) 硫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