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某建设用地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夏旗 焦永杰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6期127-130,共4页
以天津某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污染识别,共布设土壤采样点22个、地下水监测井6个,送检土壤样品72个、地下水样品7个,检测分析了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类型以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该地块土壤及地下水中各项检测指标的检出值均小于筛选... 以天津某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污染识别,共布设土壤采样点22个、地下水监测井6个,送检土壤样品72个、地下水样品7个,检测分析了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类型以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该地块土壤及地下水中各项检测指标的检出值均小于筛选值;该地块环境风险可接受,不属于污染地块,满足未来开发为公共设施用地的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相关单位应实施必要的环境管理措施做好地块后期管理工作,禁止可能造成地块污染的人为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块 土壤污染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SS的独流减河水生态水环境相关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红 张晓惠 +4 位作者 袁雪竹 焦永杰 董菁 王越 孙克静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03-1208,共6页
为提升独流减河干流水生态水平,增强水生态管理能力,亟需建立独流减河水生态水环境响应模型,实现通过管理水环境调节水生态的目的。于2017年在独流减河干流10个断面采集了120个水样、40个生物样品,进行了水质检测和藻类鉴定。结果表明... 为提升独流减河干流水生态水平,增强水生态管理能力,亟需建立独流减河水生态水环境响应模型,实现通过管理水环境调节水生态的目的。于2017年在独流减河干流10个断面采集了120个水样、40个生物样品,进行了水质检测和藻类鉴定。结果表明:独流减河干流以Cl^-和Na~+为主要离子,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4 774.35mg/L、2 137.35 mg/L;总氮、总磷质量浓度高,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4.17 mg/L、0.46 mg/L;Pb、Cd污染较重,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1mg/L、0.05 mg/L;藻类以蓝藻门的数量最多、绿藻门种类最多。基于SPSS平台对水生态指数和水质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了水生态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独流减河藻类香农多样性指数与水体中的氮磷比呈反比例关系,要保证较高的水生态多样性,水体中氮磷比需要控制在8.83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SPSS分析 相关分析 回归模型 独流减河 水环境 水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园区环境应急预案管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袁雪竹 张晓惠 +4 位作者 陈红 焦永杰 董菁 王越 孙克静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9年第1期6-9,共4页
介绍了我国化工园区环境应急管理现状,简述了国内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特点。分析了我国化工园区环境应急预案存在的管理机制不健全、内容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应急预案编制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 化工园区 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预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苯的环境暴露、风险评估与管控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晓惠 王冬梅 +3 位作者 焦永杰 袁雪竹 陈红 王越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2-209,共8页
我国苯生产量大,且用途广泛。与此同时,大量的苯系物通过化石燃料燃烧、汽车尾气排放以及生产使用过程中泄漏的方式进入环境。结合国内外对苯的毒理研究成果,探索了苯在环境中释放与转归路径,统计了我国大气、土壤、地下水、地表水、沉... 我国苯生产量大,且用途广泛。与此同时,大量的苯系物通过化石燃料燃烧、汽车尾气排放以及生产使用过程中泄漏的方式进入环境。结合国内外对苯的毒理研究成果,探索了苯在环境中释放与转归路径,统计了我国大气、土壤、地下水、地表水、沉积物及食物链中苯的赋存现状。由于苯有致癌性,长期或频繁地暴露在苯环境中的人群存在致癌风险。环境中苯主要以气态相存在,呼吸吸入是人体苯暴露的主要途径,研究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 EPA)吸入风险评估模型,计算人群在苯暴露下的致癌风险。根据化工区、交通干道两侧和地下车库3个区域空气苯的统计数据,开展人体健康风险评估,致癌风险分别为3.98×10^-5、9.66×10^-5和1.44×10^-6,风险不可接受;以可接受风险水平10-6为目标,反推以上3种情景下苯的最大允许暴露浓度分别为0.0002、0.0002和0.0321 mg·m^-3。上述研究结果为确定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苯的控制限值和保护人体健康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暴露 风险评估 风险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种敏感度分布的双酚A水生态阈值研究
5
作者 焦永杰 王越 +2 位作者 张晓惠 童银栋 陈红 《化工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9-584,共6页
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SDD)法对双酚A在水环境中的生态风险进行分析。基于18个物种的28条毒性数据,分别进行了正态分布与逻辑斯谛分布模型拟合,计算双酚A的水生态阈值。结果表明,通过构建SSD曲线得到双酚A的保护95%物种浓度,即5%物种危害... 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SDD)法对双酚A在水环境中的生态风险进行分析。基于18个物种的28条毒性数据,分别进行了正态分布与逻辑斯谛分布模型拟合,计算双酚A的水生态阈值。结果表明,通过构建SSD曲线得到双酚A的保护95%物种浓度,即5%物种危害浓度(HC5)为1.861μg/L,小于欧盟、美国现有的水环境基准值以及中国生活饮用水基准值。这可能与当前双酚A的管控和检测能力有关。本研究为建立双酚A地表水环境生态保护基准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参考与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物种敏感度分布 水生态风险阈值 HC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流型河道中氮在藻华暴发期的形态转化特征
6
作者 李安定 么旭 +4 位作者 张彦 刘红磊 刘晶晶 马喆 孙颖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9-115,共7页
傍城河流由于接纳了不同来源人类活动排放的氮素,使得水体中的氮含量较高,而且这些河流在穿越城市的过程中由于流速较缓,在夏季高温的时候很容暴发藻华,从而影响水体景观质量。藻华暴发过程中藻类会选择性利用不同形态氮素,进而影响着... 傍城河流由于接纳了不同来源人类活动排放的氮素,使得水体中的氮含量较高,而且这些河流在穿越城市的过程中由于流速较缓,在夏季高温的时候很容暴发藻华,从而影响水体景观质量。藻华暴发过程中藻类会选择性利用不同形态氮素,进而影响着水体中氮的形态和含量。该文以北方傍城河流海河干流为例,研究了藻华暴发期间氮的形态特征及转化过程。结果表明:海河干流水体中的氮的含量较为充足,NH_(3)^(-)N和NO_(3)^(-)-N占TN的比例分别为30.23%和35.08%,在空间上,海河干流下游段的氮营养盐含量较中上游含量要高。藻华暴发主要发生在7-9月,由于NH_(3)^(-)N和NO_(3)^(-)-N的来源较为充足,浓度变化不显著,而有机氮的浓度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水体中NH_(3)^(-)N和NO_(3)^(-)-N的δ^(15)N平均值分别为7.87‰和7.32‰,反映了水体中的氮素来源于生活污水的特征。藻华暴发期间,NO_(3)^(-)-N的δ15N值呈现降低趋势,藻类颗粒物中δ^(15)N和C/N比值也同时降低,说明海河干流藻华暴发期间藻类在利用氮素的时候降低了δ^(15)N的值。而NO_(3)^(-)-N的δ^(18)O值以及NO_(3)^(-)-N的δ^(15)N和δ^(18)O比值结果表明水体中的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相对较弱。整体上,海河干流藻华暴发期间,水体中的氮素经过藻类生物体转化的作用效应要大于硝化和反硝化的作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华暴发 氮素 形态特征 转化过程 傍城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园区大气中甲苯污染及其健康暴露风险评估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晓惠 王冬梅 焦永杰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3-119,共7页
我国甲苯生产量大,且用途广泛,研究以某园区为例,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 EPA)吸入风险评估模型,针对园区周边人群(非职业人群)开展甲苯吸入的健康暴露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基于目前甲苯单一污染物的暴露水平,以暴露时限70 a,估算的甲苯... 我国甲苯生产量大,且用途广泛,研究以某园区为例,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 EPA)吸入风险评估模型,针对园区周边人群(非职业人群)开展甲苯吸入的健康暴露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基于目前甲苯单一污染物的暴露水平,以暴露时限70 a,估算的甲苯最大危害商为3.81×10^(-3),空气中甲苯的最大允许暴露浓度为1.97×10^(3)μg·m^(-3),远高于目前园区大气中实测的甲苯浓度。此外,结合国内外对甲苯的管控策略和园区环境管理的需求,提出下一步对园区甲苯环境风险的管控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暴露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