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津河水质现状分析与富营养化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帅 孙力平 +2 位作者 钟远 杜金山 胡鑫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5期105-110,共6页
对津河进行了调查监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污染现状,分别以熵权法、综合定权法和改进AHP定权法优化的海明距离模糊法对其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并与模糊评价法和海明距离模糊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津河中溶解性无机氮(DIN)和溶... 对津河进行了调查监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污染现状,分别以熵权法、综合定权法和改进AHP定权法优化的海明距离模糊法对其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并与模糊评价法和海明距离模糊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津河中溶解性无机氮(DIN)和溶解性无机磷(DIP)分别是氮和磷的主要存在形式,在6—8月水质较差,7—9月暴发水华,总体处于中营养或轻富营养状态。海明距离模糊法在城市景观河流水质评价中是可行的,并且具有简洁和可以表征同一水质级别中污染程度大小的优势。以熵权法和综合权重法改进的海明距离模糊法具有更好的区分度,改进AHP定权法适于评价水质变化较大的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河1 水质现状2 水质评价3 改进的海明距离模糊法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纳米管光催化氧化-膜分离耦合工艺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苗苗 解立平 +3 位作者 莎莉 杜金山 费学宁 王嫚嫚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20-225,共6页
通过光催化降解12 mg/L的酸性红B废水,研究水热法制得的TiO_2纳米管在光催化-膜分离三相流化床耦合反应装置(简称耦合反应装置)中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及其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红B废水的降解率随水热时间和煅烧温度的增加而呈现... 通过光催化降解12 mg/L的酸性红B废水,研究水热法制得的TiO_2纳米管在光催化-膜分离三相流化床耦合反应装置(简称耦合反应装置)中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及其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红B废水的降解率随水热时间和煅烧温度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膜污染则呈现先减轻、再增加的变化趋势,最佳的水热时间和煅烧温度分别为12 h和400℃。膜污染随气冲洗时间间隔的增加而降低,最佳的气冲洗时间间隔为30 min。耦合反应装置间歇运行时的膜污染比连续运行时的轻。与商业TiO_2相比,TiO_2纳米管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更优,对膜污染的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 O2纳米管 光催化 膜分离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米级TiO_2/AC催化剂在光催化-膜分离耦合反应装置中降解酸性红B废水 被引量:1
3
作者 莎莉 解立平 +3 位作者 王蒙 于子钧 杜金山 王嫚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67-1173,共7页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对溶胶-凝胶法制得的负载型微米级Ti O_2/活性炭(AC)催化剂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在光催化-膜分离耦合反应装置中光催化降解酸性红B废水时的性能和膜通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对溶胶-凝胶法制得的负载型微米级Ti O_2/活性炭(AC)催化剂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在光催化-膜分离耦合反应装置中光催化降解酸性红B废水时的性能和膜通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煅烧温度400℃时负载的Ti O_2以锐钛矿为主,与载体活性炭之间以Ti—O—C键结合,且分布较为均匀;微米级Ti O_2/AC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性能随其煅烧温度的升高和粒径的减小而均呈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Ti O_2/AC对膜通量的影响则随煅烧温度的升高和粒径的减小而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且Ti O_2/AC粒径以10.272μm为宜。椰壳活性炭为载体的Ti O_2/AC催化剂的光催的化降解性能高于褐煤活性炭为载体的,且前者对膜通量的影响更小。微米级Ti O_2/AC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性能高于商业Ti O_2的,且对膜通量的影响比商业Ti O_2的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活性炭 催化剂 活性炭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污泥流化床气化焦油的化学组成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秦梓雅 解立平 +2 位作者 王云峰 杜金山 邳京生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1-768,共8页
以空气为气化剂、并通过GC-MS分析,研究了污水污泥流化床气化时气化温度(650、750和850℃)和污泥性质对污泥气化焦油产率及其化学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气化焦油产率随气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厌氧消化污泥气化焦油的产率比未消化... 以空气为气化剂、并通过GC-MS分析,研究了污水污泥流化床气化时气化温度(650、750和850℃)和污泥性质对污泥气化焦油产率及其化学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气化焦油产率随气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厌氧消化污泥气化焦油的产率比未消化污泥的低。污泥气化焦油中的化学组成可分为五类:脂肪族化合物、脂环化合物、芳香烃、芳香烃衍生物和杂环化合物。随气化温度的升高,A^2/O工艺的未消化污泥气化生成的焦油中脂肪族化合物和脂环化合物的产率均明显降低,芳香烃衍生物的产率则有显著地提高,而芳香烃和杂环化合物的产率均先增加后减少。气化温度为650℃时,活性污泥法消化污泥气化焦油中五类有机物的产率均低于未消化污泥的,而A^2/O工艺消化污泥气化焦油中芳香烃产率高于未消化污泥的,其他四种有机物的产率则均低于未消化污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污泥 流化床气化 焦油 化学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