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吸力锚到筒型基础平台——关于近海吸力式基础的工程经验和技术思考 被引量:17
1
作者 徐继祖 王翎羽 +1 位作者 陈星 边启光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扼要介绍自1994年以来在渤海及南海海域从事吸力锚及筒型基础平台的设计、研究、现场实验与监测以及制造与安装等系列工作的经验,并从一个致力于近海工程开发事业的专业企业发展的角度回顾总结这些经验,提出以适应我国近海工程发展要求... 扼要介绍自1994年以来在渤海及南海海域从事吸力锚及筒型基础平台的设计、研究、现场实验与监测以及制造与安装等系列工作的经验,并从一个致力于近海工程开发事业的专业企业发展的角度回顾总结这些经验,提出以适应我国近海工程发展要求为出发点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力锚 筒型基础平台 近海吸力式基础 油田系缆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的海洋输油软管疲劳试验机的寿命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新杰 赵林 +3 位作者 郑中强 常宗瑜 刘栋杰 宋平娜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1-64,共4页
利用ANSYS对海洋输油软管疲劳试验机进行了静力分析,得到了试验机的危险位置及其应力特点。通过疲劳分析模块Fatigue Tools对试验机的寿命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试验机的最少循环次数,发现了其结构的薄弱环节。以疲劳强度理论为基础,对... 利用ANSYS对海洋输油软管疲劳试验机进行了静力分析,得到了试验机的危险位置及其应力特点。通过疲劳分析模块Fatigue Tools对试验机的寿命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试验机的最少循环次数,发现了其结构的薄弱环节。以疲劳强度理论为基础,对试验机的寿命进行了理论计算。把基于有限元计算得到的寿命和理论计算得到的寿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研究工程设备的疲劳寿命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寿命 疲劳试验机 海洋软管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绥中36-1海底软管泄漏原油回收系统的设计、试验及海上安装
3
作者 王海林 王翎羽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3年第3期1-3,共3页
针对绥中 36 - 1油田海底软管漏油问题 ,提出一种在水下封闭漏油点并直接回收泄漏原油的特殊修复系统。在室内原型试验检验的基础上 ,对系统进行了成功的设计和海上安装 。
关键词 绥中36—1油田 海底软管 原油泄漏 原油回收系统 设计 试验 海上安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约束高强混凝土方柱应力-应变关系分析模型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苏岩 韩克双 +1 位作者 王吉忠 周英武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6年第2期257-261,共5页
目的研究CFRP(碳纤维增强塑料)约束高强混凝土构件的性能及基本受力特点,建立其应力-应变关系模型.方法通过不同加固形式的9组试件,对碳纤维布约束高强混凝土方柱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考虑了碳纤维布用量、粘贴方式、纤维布... 目的研究CFRP(碳纤维增强塑料)约束高强混凝土构件的性能及基本受力特点,建立其应力-应变关系模型.方法通过不同加固形式的9组试件,对碳纤维布约束高强混凝土方柱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考虑了碳纤维布用量、粘贴方式、纤维布条带间距等因素对约束效果的影响.结果给出了碳纤维布约束高强混凝土方柱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的计算公式及其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结论不论是纤维布条带包裹,还是纤维布完全包裹的试件,加固后高强混凝土柱体的抗压强度都有一定的提高;其中纤维布用量增大时,抗压强度增强;全包试件比条带式包裹承载力增强效果显著.加固后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的下降段趋于平缓,延性有所提高,但破坏时仍具有较大的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布(CFRP) 应力-应变关系 高强混凝土 约束混凝土 方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加固高强混凝土柱改善延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苏岩 韩克双 曲秀华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10,共4页
通过对九根高强混凝土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探讨了碳纤维布对高强混凝土柱延性的改善作用,包括加固后柱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系数等性能特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碳纤维布横向缠绕高强混凝土柱可... 通过对九根高强混凝土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探讨了碳纤维布对高强混凝土柱延性的改善作用,包括加固后柱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系数等性能特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碳纤维布横向缠绕高强混凝土柱可显著提高柱的延性,改善柱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布(CFRP) 高强混凝土 抗震加固 约束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筒形基础在海底管道维修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翎羽 刘立名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2年第1期6-9,共4页
筒型基础具有支承、沉拔、气浮及升降4个方面的基本功能,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海洋工程基础。开发筒型基础这4个方面功能在永久性或临时性海洋结构物或海洋装置上的应用,可使工程得以简化,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在海底管道维修领域,... 筒型基础具有支承、沉拔、气浮及升降4个方面的基本功能,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海洋工程基础。开发筒型基础这4个方面功能在永久性或临时性海洋结构物或海洋装置上的应用,可使工程得以简化,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在海底管道维修领域,筒型基础可作为管道支承结构、维修舱基础及管道提升装置等。对筒型基础在海底管道维修方面应用的可行性进行综述分析,同时对渤海渤西管道维修常压干式舱的设计及其在维修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筒形基础 海底管道 维修 应用 研究 干式维修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YRENEES FPSO模块吊装框架的改装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韩克双 杜瑞刚 +1 位作者 吴永祥 孙晋华 《船海工程》 2011年第2期108-110,共3页
介绍PYRENEES FPSO模块设计项目吊装框架的改装设计方案,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对原设计吊装框架进行改造,创新组合使用一个吊装框架与两个撑杆的三层吊装索具模式,充分利用已有材料,最大限度减少现场改造量,节省工期和费用,为项目的吊装... 介绍PYRENEES FPSO模块设计项目吊装框架的改装设计方案,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对原设计吊装框架进行改造,创新组合使用一个吊装框架与两个撑杆的三层吊装索具模式,充分利用已有材料,最大限度减少现场改造量,节省工期和费用,为项目的吊装提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 吊装框架 撑杆 改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物堵塞治理工具和方法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庞维新 李清平 +1 位作者 程艳 王炳明 《石油机械》 2016年第3期68-72,共5页
针对深水油气混输管道中极易生成固体水合物而造成输送管道堵塞的问题,研制了水合物堵塞治理工具样机,并对样机的性能进行了试验验证。该样机主要包括橇块主体、脐带缆系统和测量监控系统。根据水合物堵塞治理工具的设计原理提出了相应... 针对深水油气混输管道中极易生成固体水合物而造成输送管道堵塞的问题,研制了水合物堵塞治理工具样机,并对样机的性能进行了试验验证。该样机主要包括橇块主体、脐带缆系统和测量监控系统。根据水合物堵塞治理工具的设计原理提出了相应的操作流程,并开发了控制软件。试验结果表明,水合物堵塞治理工具和控制系统在水下运行正常,能够完成管线降压和抑制剂注入等规定动作,说明利用该工具可以采用降压、注剂/注热或注剂/注热+降压联合的方法解决油气输送管道中固体水合物堵塞的问题。研究内容对于海底混输管线的安全运行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堵塞 混输管道 管道堵塞 解堵 橇块主体 管线降压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口17-2平台组块分段式滑靴登船方案及其实施 被引量:1
9
作者 蔡丽丽 徐继祖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2年第1期19-23,共5页
在制定渤海歧口17-2油田平台上部组块的滑行登船方案中,提出用分段式滑靴代替过去沿用的连续式滑靴。实践结果表明,与连续式滑靴相比,分段式滑靴可以减少钢材用量及加工量,登船过程安全可行,具有显著的经济、技术上的优越性,为今后平台... 在制定渤海歧口17-2油田平台上部组块的滑行登船方案中,提出用分段式滑靴代替过去沿用的连续式滑靴。实践结果表明,与连续式滑靴相比,分段式滑靴可以减少钢材用量及加工量,登船过程安全可行,具有显著的经济、技术上的优越性,为今后平台的建造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17-2平台 上部组块 分段式滑靴 滑行登船 导管架平台 油田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型防冻液的稳定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邵晖 陈华 +1 位作者 杨笠 孟宪林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4-77,共4页
针对硅酸盐型防冻液的不稳定性,研究考察防冻液配制过程中工艺参数对硅酸钠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硅酸盐型防冻液配制的最佳工艺条件:硅酸钠的质量百分比为0.2%、添加硅酸钠时溶液的pH值为9、硅酸钠与稳定剂质量比为1∶1.5、硅... 针对硅酸盐型防冻液的不稳定性,研究考察防冻液配制过程中工艺参数对硅酸钠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硅酸盐型防冻液配制的最佳工艺条件:硅酸钠的质量百分比为0.2%、添加硅酸钠时溶液的pH值为9、硅酸钠与稳定剂质量比为1∶1.5、硅酸钠加入时间控制在2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型防冻液 硅酸钠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立号”阻滑桩的设计与建造
11
作者 边启光 徐继祖 韩明诚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0年第4期6-9,共4页
“自立号”是一座沉垫式可移动海上工作平台,其沉垫上的阻滑桩是根据渤海海底土质条件及风浪条件需要在原设计沉垫上增设的。阻滑桩采用了吸力桩新技术。本项工程的设计及建造均通过DnV检验。本文概要介绍阻滑桩的设计及建造方法。
关键词 沉垫式可移动平台 吸力桩 阻滑桩 海上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