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地区珍珠龙胆石斑鱼池塘养殖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尤宏争 贾磊 +1 位作者 黄亚冬 宋香荣 《科学养鱼》 2019年第6期57-58,共2页
珍珠龙胆石斑鱼又称龙虎斑或珍珠斑,是用龙胆石斑(♂)与老虎斑(♀)培育出来的杂交新种石斑鱼,有虎斑头、龙胆尾的外形,保留了亲本的生长速度快、肉质细腻、抗病能力强等优点,可作为商品鱼销售,也可以作为观赏鱼养殖,市场前景广阔,目前... 珍珠龙胆石斑鱼又称龙虎斑或珍珠斑,是用龙胆石斑(♂)与老虎斑(♀)培育出来的杂交新种石斑鱼,有虎斑头、龙胆尾的外形,保留了亲本的生长速度快、肉质细腻、抗病能力强等优点,可作为商品鱼销售,也可以作为观赏鱼养殖,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已经在北方逐渐推广。珍珠龙胆石斑鱼适盐范围广,在盐度11~41的海水中均可生存,最适盐度为25~35,低于5℃开始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池塘养殖技术 大规格苗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沿海缢蛏池塘养殖试验 被引量:3
2
作者 任延军 李永仁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9期67-70,共4页
在天津海水池塘开展缢蛏养殖试验,探讨缢蛏对池塘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缢蛏当年壳长可达4-5 cm,存活率可达70%左右;缢蛏养殖可提高池塘养殖水体透明度,降低氨氮、亚硝等有害因子,有利于同一池塘内其它养殖动物的生长与存活。本研究可... 在天津海水池塘开展缢蛏养殖试验,探讨缢蛏对池塘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缢蛏当年壳长可达4-5 cm,存活率可达70%左右;缢蛏养殖可提高池塘养殖水体透明度,降低氨氮、亚硝等有害因子,有利于同一池塘内其它养殖动物的生长与存活。本研究可为天津市开展缢蛏池塘养殖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池塘养殖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家典型海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运行效果分析——以半滑舌鳎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国宁 田云臣 +3 位作者 胡金城 赵晴晴 隋金柱 郑杰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1-77,共7页
循环水养殖系统作为一种新型高密度养殖方式具有养殖水体环境可控、系统运行平稳、技术安全可靠、高度节水节地等优点。本文以天津市滨海新区某企业养殖半滑舌鳎为例,对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半滑舌鳎的养殖密度... 循环水养殖系统作为一种新型高密度养殖方式具有养殖水体环境可控、系统运行平稳、技术安全可靠、高度节水节地等优点。本文以天津市滨海新区某企业养殖半滑舌鳎为例,对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半滑舌鳎的养殖密度为(20~25)kg/m^(2),初始平均质量为5 g,利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407 d,最终平均质量为1079 g,存活率为29.1%。通过水质检测分析,氨氮平均去除率为64%;亚硝酸盐平均去除率为58%;弧菌和细菌的灭杀率为99%;pH值保持在7.0~8.5;盐度维持在18~35。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海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良好,适宜在沿海地区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系统 运行效果 半滑舌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牟氏角毛藻藻际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菌藻共培养体系的生长效应
4
作者 黄锦 郭永军 +6 位作者 刘惠茹 梁爽 李永仁 张涛 王冬浩 聂宇轩 梁健 《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5-374,共10页
藻际细菌可促进微藻细胞的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为构建出牟氏角毛藻菌藻共生体系、建立角毛藻快速稳定扩培技术,在经过无菌化处理的指数生长期、藻细胞密度为4.16×10^(5)个/mL的牟氏角毛藻共培养体系的基础藻液中,分别加入1 mL... 藻际细菌可促进微藻细胞的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为构建出牟氏角毛藻菌藻共生体系、建立角毛藻快速稳定扩培技术,在经过无菌化处理的指数生长期、藻细胞密度为4.16×10^(5)个/mL的牟氏角毛藻共培养体系的基础藻液中,分别加入1 mL浓缩菌液,使培养体系中细菌总密度分别为106、107、108 cfu/mL,对照组加入1 mL的NMB3#培养液,培养10 d,每2 d测定1次角毛藻藻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第10天测定角毛藻干质量、总多糖和总蛋白含量。试验结果显示:从角毛藻培养液中分离鉴定出2株藻际细菌——居海噬冷菌(M01)和耐压盐单胞菌(M02);共培养体系中2株藻际细菌均可提高角毛藻的生物量,其中106 cfu/mL和107 cfu/mL的M01促进了角毛藻叶绿素a含量;M02在108 cfu/mL密度下的藻细胞密度在整个培养周期均最高,培养末期可达3.33×10^(6)个/mL,比对照组高19.28%(P<0.05),叶绿素a含量提高17.83%,达3.51μg/L(P>0.05);M01、M02均可促进角毛藻总蛋白的累积,2株藻际细菌均在106 cfu/mL密度下,使角毛藻总蛋白含量达到最高,分别高于对照组27.52%(P<0.05)和11.39%(P>0.05);但2株藻际细菌对角毛藻的干质量和总多糖影响不大。综上所述,在两种菌藻共培养体系中,角毛藻的生长效率和总体健康状况均得到一定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毛藻 藻际细菌 菌藻共生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应激反应和抗氧化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张龙 曲克明 +3 位作者 张鹏 汪鲁 李卫东 朱建新 《渔业现代化》 CSCD 2019年第4期14-23,共10页
养殖密度是影响养殖水体水质和鱼类生长性能的重要因素。通过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循环水养殖试验和硝酸盐氮急性处理试验,分别研究不同养殖密度(12.5~20.0 kg/m^3)和不同硝酸盐氮质量浓度(1.0、25.0、100.0和150.0 mg/L)对养... 养殖密度是影响养殖水体水质和鱼类生长性能的重要因素。通过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循环水养殖试验和硝酸盐氮急性处理试验,分别研究不同养殖密度(12.5~20.0 kg/m^3)和不同硝酸盐氮质量浓度(1.0、25.0、100.0和150.0 mg/L)对养殖水体水质、红鳍东方鲀生长性能、应激反应和抗氧化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养殖水体的pH、氨氮和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无显著性影响,但较高密度会导致硝酸盐氮质量浓度显著升高,最高升至24.5 mg/L。在较高养殖密度条件下,红鳍东方鲀的生长性能(终体质量、特定增长率和饲料转化率)和抗氧化能力(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较弱,但其脂质过氧化(丙二醛)和应激反应(葡萄糖、乳酸和皮质醇)较强。此外,在硝酸盐氮急性处理试验中,红鳍东方鲀未出现死亡。当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100.0和150.0 mg/L时,红鳍东方鲀抗氧化能力较弱,而应激反应较强。综上,当养殖密度为16.5 kg/m^3时,红鳍东方鲀的生长和抗氧化状态较好,且应激压力较小,这表明在较高密度条件下,养殖水体硝酸盐氮质量浓度的升高不是引起鱼类生长抑制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东方鲀 养殖密度 循环水养殖系统 硝酸盐氮 抗氧化状态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独流碱河河口潮间带贝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4
6
作者 马玉和 李永仁 +2 位作者 郭永军 邢克智 崔丽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8-31,共4页
分别于2008年9月和2013年9月对天津独流碱河河口潮间带的贝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13年该区域贝类种类组成有2纲、3亚纲、4目、12科、18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种类为菲律宾蛤和青蛤,主要分布于中潮带,栖息密度分别为112.7粒/m2和... 分别于2008年9月和2013年9月对天津独流碱河河口潮间带的贝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13年该区域贝类种类组成有2纲、3亚纲、4目、12科、18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种类为菲律宾蛤和青蛤,主要分布于中潮带,栖息密度分别为112.7粒/m2和12.0粒/m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334.1 g/m2和86.0 g/m2,商品率分别为36.4%和22.2%。2008年,该区域共有贝类15种,未见菲律宾蛤仔与青蛤。蛤仔与青蛤的大量出现可能与近年来邻近海域的大规模增殖放流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流碱河河口 潮间带 贝类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汉沽鲤鱼门潮间带的经济贝类资源 被引量:2
7
作者 段秀娟 李永仁 任延军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71-74,共4页
2013年10月对天津汉沽鲤鱼门潮间带的经济贝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该区域经济贝类有9科10种,主要经济贝类有菲律宾蛤仔、四角蛤蜊、微黄镰玉螺和纵肋织纹螺,其中菲律宾蛤仔为优势种,占经济贝类资源总量的91.6%,平均栖息密度为263.7... 2013年10月对天津汉沽鲤鱼门潮间带的经济贝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该区域经济贝类有9科10种,主要经济贝类有菲律宾蛤仔、四角蛤蜊、微黄镰玉螺和纵肋织纹螺,其中菲律宾蛤仔为优势种,占经济贝类资源总量的91.6%,平均栖息密度为263.7粒/m2,平均生物量为916.4 g/m2.蛤仔群体结构方面,壳长小于20 mm的蛤仔数量占总数的7.7%,壳长在20~30 mm之间的蛤仔占53.1%,总商品率为39.2%.同2008年9月的调查结果相比,2013年的贝类种类及生物量增加,多样性指数降低,蛤仔大量出现,这与近年来邻近海域的大规模增殖放流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沽鲤鱼门 潮间带 经济贝类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饵料对皱纹盘鲍养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方洲 黄亚冬 +1 位作者 郭永军 梁爽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6-61,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适宜天津地区鲍鱼养殖的饵料类型。选择960只皱纹盘鲍,随机分为7组,分别饲喂盐渍龙须菜、盐渍海带、盐渍裙带菜、干制海带、干制裙带菜、干制紫菜以及配合饲料。观察饵料泡发后的形态与保持度,研究投喂不同饵料对皱纹盘鲍... 试验旨在探究适宜天津地区鲍鱼养殖的饵料类型。选择960只皱纹盘鲍,随机分为7组,分别饲喂盐渍龙须菜、盐渍海带、盐渍裙带菜、干制海带、干制裙带菜、干制紫菜以及配合饲料。观察饵料泡发后的形态与保持度,研究投喂不同饵料对皱纹盘鲍的壳长与体重增长、死亡率、水质及投喂2个月后皱纹盘鲍足肌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期2个月。结果显示:干制紫菜漂浮现象最严重,其他饵料组沉浮性较好;投喂配合饲料(皱纹盘鲍平均壳长为5.65 cm、平均体重为30.7 g)和盐渍龙须菜(鲍鱼足肌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较高)效果最佳;投喂配合饲料的鲍鱼死亡率及氨氮、亚硝酸盐含量最高。研究表明,可以选择配合饲料与盐渍龙须菜搭配投喂鲍鱼以提高其壳长与体重,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纹盘鲍 饵料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海水虾塘利用点篮子鱼防控浒苔试验
9
作者 胡金城 郭永军 +3 位作者 李永仁 王庆奎 孙学亮 李永祥 《科学养鱼》 2023年第7期66-67,共2页
天津市海水池塘养殖面积3000多公顷,大多数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近年来池塘中浒苔过度繁殖、生长,一方面会缠绕南美白对虾虾体,影响虾的养殖;另一方面虾塘水面的浒苔如果不及时清理,藻类死亡、沉底、腐烂后会消耗大量溶氧,破坏南美白对... 天津市海水池塘养殖面积3000多公顷,大多数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近年来池塘中浒苔过度繁殖、生长,一方面会缠绕南美白对虾虾体,影响虾的养殖;另一方面虾塘水面的浒苔如果不及时清理,藻类死亡、沉底、腐烂后会消耗大量溶氧,破坏南美白对虾生长环境,降低虾的产量。养殖户有时会使用清苔药物,但剂量不易把握,容易造成对池塘中南美白对虾的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过度繁殖 虾塘 池塘养殖 浒苔 天津地区 养殖户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鳟鲑流水养殖技术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金亮 魏翠 黄亚冬 《科学养鱼》 2015年第6期43-44,共2页
骈点鳟鲑属鲑形目、鲑科、鲑属,俗称“三文鱼”,该鱼属冷水性鱼类,生长快,通温适盐范围广,抗病能力强,适合工厂化养殖和海上网箱养殖。因其速生、抗病、高产和适应海淡水而在芬兰和瑞典大量养殖,在世界优质水产品养殖业中,斑点... 骈点鳟鲑属鲑形目、鲑科、鲑属,俗称“三文鱼”,该鱼属冷水性鱼类,生长快,通温适盐范围广,抗病能力强,适合工厂化养殖和海上网箱养殖。因其速生、抗病、高产和适应海淡水而在芬兰和瑞典大量养殖,在世界优质水产品养殖业中,斑点鳟鲑鱼类养殖是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之一。2013年3月,在天津市塘沽区海水养精场进行斑点鳟鲑工厂化养殖实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技术 鲑形目 斑点 工厂化养殖 流水 海上网箱养殖 抗病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配合饲料与冰鲜饵料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马林 李明泽 +4 位作者 郑艳坤 李楠 刘克明 黄亚冬 尤宏争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27,共6页
为了分析与对比使用冰鲜饵料及人工配合饲料养殖的珍珠龙胆石斑鱼的营养品质,采用营养测试方法对其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饲料组与冰鲜组蛋白质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饲料组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冰鲜组(P<0.01);饲料... 为了分析与对比使用冰鲜饵料及人工配合饲料养殖的珍珠龙胆石斑鱼的营养品质,采用营养测试方法对其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饲料组与冰鲜组蛋白质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饲料组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冰鲜组(P<0.01);饲料组的各项氨基酸含量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冰鲜组;两组肌肉必需氨基酸(EAA)/总氨基酸(TAA)分别为41.08%和40.39%,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NEAA)的比值分别为81.22%和79.12%,结构符合FAO/WHO标准要求;饲料组呈味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冰鲜组(P<0.01);两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色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122.49和88.78;饲料组与冰鲜组分别测得18和17种脂肪酸,饲料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冰鲜组(P<0.01),但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极显著低于冰鲜组(P<0.01);两组鱼均检测出10种矿物质元素,其中钾、镁、铁和锰元素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两种饵料均可培育出高蛋白、低脂肪且味道鲜美的石斑鱼,饲料组鱼虽保健功能略低于冰鲜组鱼,但营养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饵料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水操作胁迫对红鳍东方鲀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程民杰 黄亚东 +6 位作者 徐文敏 万刚涛 邢克智 陈成勋 王庆奎 郭永军 孙学亮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27-231,共5页
在水温(22.0±0.3)℃条件下,对红鳍东方鲀[体质量(181.88±14.95)g]进行离水操作(离水模拟挑鱼动作3 min ,放入水中2 min ,再离水操作3 min)。操作后0、4、8、12、18、24、36、48、72、96、120、168 h取样,测定... 在水温(22.0±0.3)℃条件下,对红鳍东方鲀[体质量(181.88±14.95)g]进行离水操作(离水模拟挑鱼动作3 min ,放入水中2 min ,再离水操作3 min)。操作后0、4、8、12、18、24、36、48、72、96、120、168 h取样,测定血清指标,评价离水操作对红鳍东方鲀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在离水操作后升高,谷丙转氨酶在72 h后恢复正常,谷草转氨酶在8 h后恢复至对照水平;抗氧化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总抗氧化酶)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在12 h后恢复至对照水平;过氧化氢酶在18 h达到最大,48 h恢复正常,总抗氧化酶在8~24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含量持续高于对照组;肌酐和尿素氮含量在离水操作后升高;碱性磷酸酶在8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之后恢复至对照水平。总蛋白含量胁迫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项指标显示红鳍东方鲀的肝脏和肾脏可能受到了损伤,鱼体内的平衡机制被打破,代谢出现紊乱。在胁迫后72 h鱼体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东方鲀 离水操作 胁迫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对半滑舌鳎抗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国霞 黄亚冬 +3 位作者 程民杰 王庆奎 陈成勋 邢克智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共4页
通过在基础饵料中添加0、250、500、1000、1500和2250mg/kg维生素E,制成6种饵料饲喂半滑舌鳎,测定在攻毒迟缓爱德华氏茵后半滑舌鳎红细胞抗氧化能力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结果表明,维生素E能有效降低红细胞过氧化... 通过在基础饵料中添加0、250、500、1000、1500和2250mg/kg维生素E,制成6种饵料饲喂半滑舌鳎,测定在攻毒迟缓爱德华氏茵后半滑舌鳎红细胞抗氧化能力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结果表明,维生素E能有效降低红细胞过氧化损伤程度。随着饵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的增加,半滑舌鳎血浆和红细胞膜中维生素E和血红蛋白(Hb)含量及G-6-PD活性呈上升趋势,并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05)。维生素E添加量为500mg/kg时,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05),而后随着维生素E添加量增加,SOD和CAT活性呈下降趋势。未添加组红细胞丙二醛(MDA)含量和红细胞膜NO含量显著高于添加组(P〈0.05)。以CAT和MDA含量为评价指标,维生素E适宜添加量为267.29~277.41mg/kg;以红细胞膜NO含量为评价指标,维生素E适宜添加量为1084.58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维生素E 迟缓爱德华氏菌 红细胞 红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锌、铬金属离子对黄金鲫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民杰 黄亚冬 +7 位作者 孙学亮 万刚涛 孙朦朦 邢克智 陈成勋 王庆奎 郭永军 于宏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1-4,共4页
为研究黄金鲫对铜(Cu2+)、锌(Zn2+)和铬(Cr6+)3种重金属离子的耐受性,试验分别设定不同浓度梯度的重金属离子处理组,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Cu2+半致死浓度(LC50)在24、48、72 h分别为2.63、0.80、0.73 mg/L,安全浓度(SC)为0.022 m... 为研究黄金鲫对铜(Cu2+)、锌(Zn2+)和铬(Cr6+)3种重金属离子的耐受性,试验分别设定不同浓度梯度的重金属离子处理组,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Cu2+半致死浓度(LC50)在24、48、72 h分别为2.63、0.80、0.73 mg/L,安全浓度(SC)为0.022 mg/L。Zn2+和Cr6+在24、48、72、96 h的LC50分别为72.74、59.75、58.05、57.80和519.05、391.05、375.53、347.03 mg/L,二者的SC依次为12.040和66.660 mg/L。3种重金属对黄金鲫的毒性大小依次为Cu2+>Zn2+>Cr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鲫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对黄金鲫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朦朦 黄亚冬 +3 位作者 孙学亮 郭永军 陈成勋 邢克智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3-17,共5页
为研究腹腔注射Cd2+对黄金鲫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300尾健康黄金鲫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K组、A组、B组和C组,其中Cd2+的注射浓度依次为0、1.25、2.50、3.75 mg/kg,测定注射后0、1、3、5、7 d时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 为研究腹腔注射Cd2+对黄金鲫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300尾健康黄金鲫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K组、A组、B组和C组,其中Cd2+的注射浓度依次为0、1.25、2.50、3.75 mg/kg,测定注射后0、1、3、5、7 d时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表明,鱼体血液中各指标的变化与注射镉元素密切相关。与对照组相比,A组血清中SOD活力在前3天显著升高(P<0.05),在第5、7天时差异不显著(P>0.05),B组和C组中SOD活力在整个试验期间显著降低(P<0.05);A组、B组和C组血清中CAT、ACP活性和MDA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A组AKP活性在第1天时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之后显著降低,B组和C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鲫 血清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中草药对迟缓爱德华氏菌和嗜水气单胞菌抑菌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4
16
作者 马玉和 王庆奎 +3 位作者 郭永军 尤宏争 孙学亮 成希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51-54,共4页
为了能够筛选出可以有效杀灭2种常见水产动物致病菌的中草药,为水产动物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依据,试验以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为试验对象,采用琼脂扩散法(K-B纸片扩散法),在MH培养基... 为了能够筛选出可以有效杀灭2种常见水产动物致病菌的中草药,为水产动物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依据,试验以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为试验对象,采用琼脂扩散法(K-B纸片扩散法),在MH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盐度(迟缓爱德华氏菌组为0、10、20、30、40;嗜水气单胞菌组为0、1、2、3、4),测定了5种中草药五倍子(Rhus chinen-sis)、石榴皮(Punica granatum)、诃子(Terminalia chebula)、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乌梅(Prunusmume)在不同盐度下对迟缓爱德华氏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5种中草药在不同盐度下均对这两种细菌起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五倍子对这两种致病菌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直径都在14 mm以上,且在不同盐度时无直径明显差异(P>0.05),抑菌效果稳定。对于嗜水气单胞菌,除五倍子外,其它四种抑菌效果较弱,抑菌圈小于10 mm。随着盐度的增加,诃子的抑菌圈直径有明显差异(P<0.05)。对于迟缓爱德华氏菌,不同盐度条件下,五倍子、诃子、黄芩具有明显抑菌作用,抑菌圈在都11 mm以上,乌梅和石榴皮抑菌效果一般。随着盐度的增加,这五种中草药对迟缓爱德华氏菌的抑制作用都有所增强,抑菌圈大于11 mm,抑菌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迟缓爱德华氏菌 嗜水气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鳍东方鲀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及主要理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万刚涛 程民杰 +3 位作者 黄亚东 王庆奎 王冠 邢克智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6-10,共5页
以红鳍东方鲀鱼为原料,从其皮中提取酸溶性胶原蛋白(ASC)和酶溶性胶原蛋白(PSC)。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红鳍东方鲀胶原蛋白的结构组成和纯度、热变性、氨基酸组成等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红鳍东方鲀鱼皮中酸溶性胶原蛋白和酶溶性胶原蛋... 以红鳍东方鲀鱼为原料,从其皮中提取酸溶性胶原蛋白(ASC)和酶溶性胶原蛋白(PSC)。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红鳍东方鲀胶原蛋白的结构组成和纯度、热变性、氨基酸组成等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红鳍东方鲀鱼皮中酸溶性胶原蛋白和酶溶性胶原蛋白纯度分别高达83.19%和85.00%;将所得胶原蛋白分别经紫外光谱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和SDS-PAGE电泳测定,确定酸溶性和酶溶性胶原蛋白符合Ⅰ型胶原蛋白的特征,三螺旋结构完整;经测定,ASC和PSC热变性温度分别为29.85和3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东方鲀 鱼皮 胶原蛋白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维生素C含量对半滑舌鳎抵抗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亚冬 孙朦朦 +3 位作者 窦艳君 王庆奎 陈成勋 邢克智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263-3269,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C对半滑舌鳎在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后红细胞抗氧化能力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L-抗坏血酸-2-磷酸酯(作为维生素C添加剂),制成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0.2(对照)、104.8、209.6、...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C对半滑舌鳎在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后红细胞抗氧化能力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L-抗坏血酸-2-磷酸酯(作为维生素C添加剂),制成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0.2(对照)、104.8、209.6、313.8、521.6、837.3 mg/kg的6种试验饲料。将健康的半滑舌鳎[平均体重(99.12±1.58)g]分别喂食上述6种饲料84 d后,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试验期为14 d。结果显示:试验鱼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均以209.6 mg/kg组最高。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的升高,半滑舌鳎血浆维生素C含量及红细胞血红蛋白(Hb)含量和G-6-PD活性均呈上升趋势,且除104.8 mg/kg组红细胞G-6-PD活性外各添加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维生素C含量为209.6 mg/kg时,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后随着维生素C含量继续升高,红细胞SOD和CAT活性呈下降趋势。对照组红细胞丙二醛(MDA)含量和红细胞膜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高于各添加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维生素C能有效降低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半滑舌鳎的红细胞氧化损伤程度;经过折线模型分析,推荐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为257.04-341.36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维生素C 迟缓爱德华氏菌 红细胞 红细胞膜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不同蛋白和脂肪水平对三疣梭子蟹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家岳 程镇燕 +3 位作者 黄亚冬 付志茹 白明 乔秀亭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57-63,共7页
试验研究不同脂肪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交互作用对三疣梭子蟹生长性能、免疫功能以及肌肉氨基酸成分的影响。选取105只初始体重(63.85±1.19) g的三疣梭子蟹,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蟹。试验期56 d。配制蛋白质水平为40%... 试验研究不同脂肪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交互作用对三疣梭子蟹生长性能、免疫功能以及肌肉氨基酸成分的影响。选取105只初始体重(63.85±1.19) g的三疣梭子蟹,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蟹。试验期56 d。配制蛋白质水平为40%、38%、36%和脂肪水平为5%、10%的6种试验饲粮,对照组饲喂鲜活饵料(菲律宾蛤仔)。结果表明,饲粮蛋白、脂肪含量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梭子蟹的生长性能、体成分、免疫功能及肌肉氨基酸组成均有显著影响(P<0.05)。38%蛋白水平时梭子蟹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5%脂肪水平组三疣梭子蟹WGR和SGR显著均高于10%水平组(P<0.05)。试验组三疣梭子蟹的免疫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三疣梭子蟹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EAA/TAA)比值显著低于各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38%蛋白水平和5%脂肪水平的饲粮组的三疣梭子蟹生长性能及饵料系数比对照组具有优势,体成分及氨基酸也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脂肪水平 蛋白水平 生长性能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醛和硫酸铜对半滑舌鳎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玉和 王庆奎 +3 位作者 郭永军 尤宏争 孙学亮 成希 《河北渔业》 2014年第9期12-14,共3页
以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unther)为研究对象进行96h的急性毒性试验,探究甲醛和硫酸铜处理后半滑舌鳎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实验结果表明,甲醛处理48h、96h后半滑舌鳎的LC50分别为375.68mg·L-1、351.74m... 以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unther)为研究对象进行96h的急性毒性试验,探究甲醛和硫酸铜处理后半滑舌鳎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实验结果表明,甲醛处理48h、96h后半滑舌鳎的LC50分别为375.68mg·L-1、351.74mg·L-1,SC为35.174mg·L-1;硫酸铜处理48h、96h后LC50分别为2.81mg·L-1、2.58mg·L-1,SC为0.258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甲醛 硫酸铜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