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地区猪伪狂犬病毒变异株的分离鉴定及主要相关毒力基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程宁 杨程 +7 位作者 李欣蕾 孙久英 王凯月 韩俊平 李文军 王欢欢 邵笑 孙英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2-908,共7页
为了鉴定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流行株及其携带毒力基因的变异情况,本研究采集1份天津地区某猪场免疫过Bartha-K61疫苗但患严重神经症状的仔猪脑组织样品,采用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PRV g E基因,并将检测为PRV的阳性样品接种PK-15细胞分... 为了鉴定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流行株及其携带毒力基因的变异情况,本研究采集1份天津地区某猪场免疫过Bartha-K61疫苗但患严重神经症状的仔猪脑组织样品,采用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PRV g E基因,并将检测为PRV的阳性样品接种PK-15细胞分离培养,并传3代后采用Reed-Muench法测定分离病毒的TCID_(50),采用q 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进一步鉴定分离病毒。结果显示,经q PCR检测仔猪脑组织样品出现扩增曲线,阳性样品分离培养后测得病毒滴度为10^(7.57)TCID_(50)/m L,分离病毒的q PCR结果出现扩增曲线,且其感染的细胞出现绿色荧光。表明分离到一株PRV,命名为TJbd2023株。采用PCR分别扩增TJbd2023株主要相关毒力基因g B、g C、g D、g E、g G、g I和TK,采用Meg Align软件分析分离病毒与Gen Bank登录的PRV参考株上述各毒力相关基因序列的同源性,通过Neighbor-Joining(NJ)法构建上述各毒力相关基因的进化树,采用Meg Align软件分析各毒力基因编码氨基酸主要位点的变异情况。结果显示,分别扩增到TJbd2023株的各相应毒力基因;各毒力基因的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TJbd2023株与国内2012年后流行变异株的相似性高达98.4%~100.0%,与疫苗株(Bartha-K61)的相似性为89.6%~93.2%。进化树结果显示,这7个毒力基因均与国内GD0304株(MH582511)、BJYT株(KC981239)和DL1408株(KU360259)等PRV变异株位于同一分支,与疫苗株(Bartha-K61)未在同一分支。g B、g C、g E氨基酸序列除出现PRV变异株相同的突变位点外,g B还出现R^(223)H和E^(836)K的突变、g D出现R^(320)S和g E出现T^(242)A的突变。将TJbd2023株分别以5个剂量(10^(2.57)TCID_(50)/m L~10^(6.57)TCID_(50)/m L)感染6周龄KM小鼠,通过小鼠的临床症状、死亡率、死亡小鼠各组织的病理变化评估该病毒的致病性。结果显示,在5 d的观察期内,感染组小鼠陆续出现奇痒及神经症状,各实验组小鼠的死亡率分别为60%、80%、100%及100%,对照组小鼠均健活。死亡小鼠各组织病变观察可见肺组织浸润性出血、肝组织血管充血及淋巴细胞增多、脑胶质细胞增多及血管周围炎性细胞聚集形成血管套等病变,对照组小鼠各组织均无明显病变。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在天津地区分离到一株PRV变异株,其毒力因子发生了独特的氨基酸位点突变,对小鼠的致病性较强,该结果丰富了PRV的致病性及其毒力因子变异的特征,为PR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毒 变异株 分离鉴定 遗传进化分析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植物精油对妊娠后期母羊繁殖性能、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刘干 张文明 +5 位作者 张凯旋 刘春海 韩俊平 王佳旭 李伟 陶春卫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6-30,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复合植物精油(香芹酚、百里香酚和肉桂醛)对妊娠后期母羊繁殖性能、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600只妊娠90 d、体重相近的“澳洲白×湖羊”杂交母羊,随机分成精油组(EO组)与对照组(CO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羊... 试验旨在探究复合植物精油(香芹酚、百里香酚和肉桂醛)对妊娠后期母羊繁殖性能、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600只妊娠90 d、体重相近的“澳洲白×湖羊”杂交母羊,随机分成精油组(EO组)与对照组(CO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羊。CO组饲喂基础饲粮,EO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精油。预试期15d,正式试验期90d。结果显示:与CO组相比,EO组母羊淘汰率降低9.22%,流产率降低43.76%,获羔率提高3.36%,多羔率提高36.03%,0~7日龄羔羊死亡率降低1.38%。EO组平均单羔初生重较CO组低0.12 kg,平均多羔初生重较CO组高0.42 kg。与CO组相比,EO组妊娠母羊产前30天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EO组妊娠母羊产前60天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E(IgE)和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EO组妊娠母羊产后第3天母乳中IgM和IgA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IgE含量显著增加(P<0.05);EO组妊娠母羊产后第10天母乳中IgM、IgA、IgE和IgG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研究表明,饲喂植物精油可增强母羊妊娠期的免疫和抗氧化功能,有效改善母羊健康状况,降低母羊淘汰率和0~7日龄羔羊死亡率,提高母羊产羔率和多羔羔羊的平均出生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植物精油 妊娠后期母羊 抗氧化 免疫功能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PRRSV-2谱系1.8与1.5重组毒株的基因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程 刘野 +9 位作者 程宁 王凯月 李欣蕾 孙久英 韩俊平 李文军 王欢欢 邵笑 程雪娇 孙英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70-3578,共9页
为探究天津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毒株的流行变异情况。本研究利用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分离培养、有限稀释法纯化和IFA鉴定,从具有严重呼吸症状断奶仔猪群中分离鉴定出一株新的PRRSV流行毒株(命名为TJ-C6),并对其开展了全... 为探究天津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毒株的流行变异情况。本研究利用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分离培养、有限稀释法纯化和IFA鉴定,从具有严重呼吸症状断奶仔猪群中分离鉴定出一株新的PRRSV流行毒株(命名为TJ-C6),并对其开展了全基因组扩增及其分子特征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全基因组全长15011 bp,与NADC30毒株的核苷酸相似性最高(91.7%),为NADC30-like PRRSV(谱系1.8),且其Nsp 2存在131个氨基酸不连续缺失分子特征(“111+1+19 aa”);GP5 N-糖基化位点分析显示存在3个糖基化位点(N32、N43、N50)。重组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是以NADC30-like(谱系1.8)为骨架,与NADC34-like(谱系1.5)发生重组的PRRSV,其重组区域位于12213~14628 nt(ORF2a~ORF6)。本研究分离鉴定到一株谱系1.8与谱系1.5重组的PRRSV-2毒株,可为天津地区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分离鉴定 基因组特征 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寒羔羊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4
作者 陈云 邬锐军 +6 位作者 白阳 徐文政 丁繁萍 付睿 刘小刚 张浩 魏玉环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4年第6期58-60,共3页
为查明内蒙古某羊场杜寒羔羊的腹泻原因,并制定治疗方案,本研究选取有腹泻症状的杜寒羔羊粪便50份,分离、鉴定致病菌株,并利用纸片法测定分离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该分离菌为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对青霉素中度敏感,对头孢噻呋... 为查明内蒙古某羊场杜寒羔羊的腹泻原因,并制定治疗方案,本研究选取有腹泻症状的杜寒羔羊粪便50份,分离、鉴定致病菌株,并利用纸片法测定分离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该分离菌为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对青霉素中度敏感,对头孢噻呋钠、恩诺沙星、利福平、头孢唑啉、四环素和庆大霉素敏感。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及现场生产管理情况的调研,确定该羊场羔羊腹泻是由大肠杆菌引起,可采用头孢噻呋钠、恩诺沙星、利福平、头孢唑啉、四环素和庆大霉素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寒羔羊 大肠杆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旺绵羊种公羊精液冷冻保存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建强 杨志勇 +4 位作者 林耀民 赵赫 王幸栓 虞莲 雷安民 《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第5期10-13,共4页
阿旺绵羊属于三江型藏绵羊,是西藏宝贵的优良绵羊品种资源。本研究以种质资源保护为目,在研究如何调教阿旺绵羊种公羊进行精液的人工采集基础上,对阿旺绵羊的精液冷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为阿旺绵羊种公羊遗传资源的保护,提高优质公羊... 阿旺绵羊属于三江型藏绵羊,是西藏宝贵的优良绵羊品种资源。本研究以种质资源保护为目,在研究如何调教阿旺绵羊种公羊进行精液的人工采集基础上,对阿旺绵羊的精液冷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为阿旺绵羊种公羊遗传资源的保护,提高优质公羊个体的利用率,以及阿旺绵羊快速优繁奠定基础。试验选用2~4岁优秀的阿旺绵羊种公羊个体70余只进行人工采集精液调教。在6个月内通过人工饲喂草料、人与羊主动接触、多只公羊同时采精等方法,共调教出21只公羊。同时参照《羊冷冻精液生产技术规程》(NY/T 3186-2018),成功开展了阿旺绵羊种公羊精液采集、冷冻、质检和贮存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阿旺绵羊个体之间原精品质具有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旺绵羊 调教 精液冷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奶牛场繁育管理与关键产科病防治
6
作者 王幸栓 田逸琦 雷安民 《中国牛业科学》 2022年第4期86-89,共4页
在大型的集约化奶牛场,奶牛的正常配种和关键产科疾病的防治,是影响奶牛场经济效益的关键。作者根据在现代化奶牛场多年的工作经验,设计“奶牛繁殖性能监控表”,记录和掌握产后母牛及犊牛的个体状况,并根据此表记录的信息制定牛群产后... 在大型的集约化奶牛场,奶牛的正常配种和关键产科疾病的防治,是影响奶牛场经济效益的关键。作者根据在现代化奶牛场多年的工作经验,设计“奶牛繁殖性能监控表”,记录和掌握产后母牛及犊牛的个体状况,并根据此表记录的信息制定牛群产后不同阶段的具体任务。文章指出,产后20~30 d之内,对产后母牛进行全覆盖子宫药物灌注,使奶牛在产后60 d内出现第1次发情;产后100 d以内出现第2次发情再配种。一次配种,成功率在70%以上,半年以上不孕牛控制在10%以下。配种1头母牛平均消耗精液1.8~2支,使全年成年母牛的总受胎率保证完成92.5%以上。此套奶牛产后监控管理措施的实施,可减轻授精员的工作量,有效提高奶牛的利用效率,减少牛群产科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繁殖性能监控表 产后护理 产后疾病 全覆盖子宫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声像技术在奶牛场繁殖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宁宁 范鑫 +4 位作者 周娟 季晨 周博文 姜宏尧 韩俊平 《中国乳业》 2023年第9期47-53,共7页
目前B超声像技术(简称“B超”)在奶牛场的繁殖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介绍了B超的基本原理以及奶牛场直肠检查和B超在奶牛早期妊娠诊断上的基本应用方法。B超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出胚胎的不同妊娠天数,并且可以进行奶牛产后子宫... 目前B超声像技术(简称“B超”)在奶牛场的繁殖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介绍了B超的基本原理以及奶牛场直肠检查和B超在奶牛早期妊娠诊断上的基本应用方法。B超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出胚胎的不同妊娠天数,并且可以进行奶牛产后子宫疾病的检查,从而做出准确的诊断,B超还可以针对卵巢的不同回声状态来对卵巢静止、卵泡囊肿、黄体囊肿以及持久黄体等卵巢情况进行判断;可以配合直肠检查法,有效地提高奶牛早期妊娠诊断率和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声像技术(简称“B超”) 奶牛 早期妊娠诊断 生殖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基因组功能分析
8
作者 王俊书 徐进强 +3 位作者 封家旺 顾庆云 赵晓民 金红岩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7-31,共5页
为了丰富西藏牦牛巴氏杆菌基因组相关研究数据,分析其潜在毒力因子基因和耐药基因,为下一步研究其致病机理提供遗传学支持数据。无菌采集病死牦牛的脾脏,分离培养1株细菌,经过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16S rRNA比对和荚膜血清型PCR鉴定... 为了丰富西藏牦牛巴氏杆菌基因组相关研究数据,分析其潜在毒力因子基因和耐药基因,为下一步研究其致病机理提供遗传学支持数据。无菌采集病死牦牛的脾脏,分离培养1株细菌,经过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16S rRNA比对和荚膜血清型PCR鉴定,确定分离菌株类型,经全基因组测序,对分离菌株进行VFDB、COG、CARD、KEGG数据库比对注释,确定基因的功能及相关描述信息。结果显示,Tbs20为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命名为Tbs20,分离菌株Tbs20基因组全长3061796 bp,基因数量2852个,基因平均长度911.57 bp,C+G含量47.26%。非编码RNA 116个(4.07%),重复序列数151个(5.29%),确定了全基因组中的2395个COG、2127个KEGG基因和177个毒力因子,未发现耐药基因。结果表明,分离菌株Tbs20预测到的毒力因子和其他相关报道存在一定差异,且未检测到耐药基因的存在,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不同,这可能与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极少使用抗菌药物有关。研究结果可为牦牛巴氏杆菌病的免疫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多杀性巴氏杆菌 分离鉴定 基因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旺绵羊群体结构及毛色性状关联分析
9
作者 杨志勇 孙一斐 +5 位作者 白凤庭 赵赫 王幸栓 叶美琳 王喜宏 李建强 《家畜生态学报》 2024年第11期7-13,共7页
利用绵羊40K SNP液相芯片,对1003只阿旺绵羊进行SNP测定,结合阿旺绵羊的毛色表型,进行毛色性状的关联分析;计算个体间亲缘关系,与藏系绵羊、蒙古系绵羊、云南绵羊进行主成分分析、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祖先分析,筛选阿旺绵羊独特的分子标... 利用绵羊40K SNP液相芯片,对1003只阿旺绵羊进行SNP测定,结合阿旺绵羊的毛色表型,进行毛色性状的关联分析;计算个体间亲缘关系,与藏系绵羊、蒙古系绵羊、云南绵羊进行主成分分析、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祖先分析,筛选阿旺绵羊独特的分子标记。结果表明,阿旺绵羊是藏系绵羊,与蒙古羊和云南羊有较大差异,在藏羊中也是独特的类群;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分析发现了阿旺绵羊的毛色黑/褐性状与基因组上14号染色体和20号染色体上的5个SNPs显著相关,这些SNPs临近或位于2个已知基因MC1R、TCF25。通过与国内外大样本绵羊基因组的比较,筛选到8个阿旺绵羊品种特异性SNP用于品种鉴定。综上所述,阿旺绵羊从基因组上具有特异性,是藏羊的独特遗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旺绵羊 群体遗传结构 芯片 藏系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