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疗垃圾焚烧飞灰的水泥固化效果实验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汉桥 张书庭 +2 位作者 张于峰 魏国侠 张曙光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36,共5页
为检验医疗垃圾焚烧飞灰的水泥固化处理效果,对不同飞灰/水泥配比下水泥固化体的凝结时间、抗压强度、重金属浸出毒性等特性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掺60%飞灰的水泥固化体终凝时间长达63 h,超出48 h的限值;掺40%飞灰、60%飞灰的... 为检验医疗垃圾焚烧飞灰的水泥固化处理效果,对不同飞灰/水泥配比下水泥固化体的凝结时间、抗压强度、重金属浸出毒性等特性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掺60%飞灰的水泥固化体终凝时间长达63 h,超出48 h的限值;掺40%飞灰、60%飞灰的水泥固化体7 d的抗压强度仅为0.187 MPa、0.16 MPa,未达到0.2 MPa的要求值;掺40%飞灰、60%飞灰的水泥固化体中Pb的渗沥浓度分别为5.634 mg/L、6.032 mg/L,均超过5 mg/L的限值.根据本实验结果,医疗垃圾焚烧飞灰水泥固化中水泥掺量宜在70%左右,若按照目前国内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水泥固化工艺的配比(水泥掺量40%以下),各项固化指标均不能达到填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垃圾 飞灰 硅酸盐水泥 固化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β-甘露聚糖酶分批发酵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朝辉 陈云 +2 位作者 齐崴 王康 何志敏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6-70,共5页
以魔芋粉为碳源,研究了10 L自控发酵罐中枯草芽孢杆菌TJ-200603分批发酵产中性β-甘露聚糖酶的过程动力学。实验数据表明,菌体生长呈现典型S型曲线,而酶的合成与菌体生长同步进行,属于生长耦联型。基于这些过程曲线的变化规律,构建了β... 以魔芋粉为碳源,研究了10 L自控发酵罐中枯草芽孢杆菌TJ-200603分批发酵产中性β-甘露聚糖酶的过程动力学。实验数据表明,菌体生长呈现典型S型曲线,而酶的合成与菌体生长同步进行,属于生长耦联型。基于这些过程曲线的变化规律,构建了β-甘露聚糖酶分批发酵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经非线性拟合和优化,获得了最佳的模型参数值,最终确定了能够较好表征实际发酵过程中菌体细胞生长、产物β-甘露聚糖酶合成以及基质总糖消耗的3个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枯草芽孢杆菌 发酵动力学 非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垃圾焚烧灰电弧炉熔渣的水化特性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汉桥 魏国侠 +2 位作者 张曙光 张书庭 张于峰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9-343,共5页
为考察医疗垃圾焚烧灰电弧炉熔渣用作水泥掺合料的可行性,研究了熔渣的掺入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熔渣具有潜在的活性,适量掺入熔渣能降低水泥浆体中Ca(OH)2含量,增加水化产物C—S—H的数量,改善水泥浆体微观结构;... 为考察医疗垃圾焚烧灰电弧炉熔渣用作水泥掺合料的可行性,研究了熔渣的掺入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熔渣具有潜在的活性,适量掺入熔渣能降低水泥浆体中Ca(OH)2含量,增加水化产物C—S—H的数量,改善水泥浆体微观结构;但若熔渣掺量过多,则水泥熟料相对较少,使熔渣的活性难以完全被激发,导致熔渣水泥强度降低;熔渣水泥早期(7 d)抗压强度较低,但后期强度增加明显,掺渣量10%的熔渣水泥60,d的抗压强度达到普通硅酸盐水泥的103%,熔渣的掺量宜控制在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垃圾 焚烧灰 电弧炉 水化 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形态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魏国侠 刘汉桥 +1 位作者 张曙光 蔡九菊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共5页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分别对医疗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含量和重金属形态及其随颗粒度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飞灰中Cd、Zn、Pb等的浸出浓度远超标与这些重金属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态含量较高有关;飞灰颗粒度主要在96μm以下,96~150μ...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分别对医疗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含量和重金属形态及其随颗粒度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飞灰中Cd、Zn、Pb等的浸出浓度远超标与这些重金属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态含量较高有关;飞灰颗粒度主要在96μm以下,96~150μm的颗粒中Cd、Pb含量最高,且Zn、Cd的形态以可交换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垃圾 焚烧飞灰 重金属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类型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固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高亮 张曙光 +4 位作者 刘汉桥 刘彦博 郝永俊 杨恩德 付晨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83-1184,共2页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属于危险废弃物,在对其进行最终处置前需经无害化处理.水泥固化所需的设备和操作要求简单、价格合理,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水泥固化处理进行了研究,但研究中普遍使用的是硅酸盐类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属于危险废弃物,在对其进行最终处置前需经无害化处理.水泥固化所需的设备和操作要求简单、价格合理,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水泥固化处理进行了研究,但研究中普遍使用的是硅酸盐类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分别称为第二、第三系列水泥,它们的化学成分、水化化学都与硅酸盐水泥相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飞灰 水泥固化 生活 硫铝酸盐水泥 类型 化学成分 危险废弃物 无害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卤-鸟粪石沉淀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 被引量:8
6
作者 商平 刘涛利 刘彦博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1-1115,共5页
以苦卤为新型镁沉淀剂,改性沸石为晶种,对鸟粪石沉淀法预处理高浓度氨氮垃圾渗滤液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n(Mg):n(N):n(P)=1.3:1.0:1.1,氨氮去除率为96.2%;铁沸石晶种在3.5g/150ml时氨氮的去除率增加到了97.88%.对新型镁沉淀剂成本... 以苦卤为新型镁沉淀剂,改性沸石为晶种,对鸟粪石沉淀法预处理高浓度氨氮垃圾渗滤液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n(Mg):n(N):n(P)=1.3:1.0:1.1,氨氮去除率为96.2%;铁沸石晶种在3.5g/150ml时氨氮的去除率增加到了97.88%.对新型镁沉淀剂成本分析表明,苦卤和改性沸石作鸟粪石沉淀剂和晶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粪石沉淀法(MAP) 苦卤 晶种 垃圾渗滤液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EIA法快速筛查垃圾焚烧飞灰和烟气中的二恶英毒性水平 被引量:6
7
作者 高亮 杨健 +8 位作者 张海军 张曙光 高建东 赵亮 纪涛 杨军 李玉军 吴才玉 陈吉平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52-358,共7页
基于CAPE技术公司的兔子复合克隆抗体的二恶英(PCDD/F)酶免疫分析试剂盒,建立了快速检测垃圾焚烧飞灰和烟气中PCDD/F毒性(TEQ值)的方法.试剂盒的最低检测限为3.3pg·tube-1(即3.3pgTEQ每EIA试管),线性检测范围为10~30pg·tube... 基于CAPE技术公司的兔子复合克隆抗体的二恶英(PCDD/F)酶免疫分析试剂盒,建立了快速检测垃圾焚烧飞灰和烟气中PCDD/F毒性(TEQ值)的方法.试剂盒的最低检测限为3.3pg·tube-1(即3.3pgTEQ每EIA试管),线性检测范围为10~30pg·tube-1.样品经甲苯索氏抽提后过硅胶柱连接小碳柱净化处理,TCDD/F的回收率大约为50%,与原飞灰PCDD/F分布模式相比净化处理后样品中的TCDD/F含量明显降低.用净化处理后的飞灰溶液作标准溶液,绘制PCDD/F剂量-效应关系曲线,定量分析了2个飞灰样品和2个烟气样品的TEQ浓度,结果表明分析样品的TEQ实测值(HRGC/HRMS分析获得)与预测值(标准曲线计算值)的相对偏差(Rd)均小于15%,说明用该方法定量分析垃圾焚烧飞灰和烟气中PCDD/F毒性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恶英 酶免疫分析法 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垃圾焚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CR在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应用与控制 被引量:7
8
作者 钱振杰 钱靖华 韩檬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11-314,共4页
大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采用SNCR控制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垃圾焚烧发电系统的脱硝。文章从脱硝系统的选择和控制方案进行了论述,阐述了采用氨水作为还原剂的SNCR系统在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应用效果与经济成本。
关键词 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 脱硝 垃圾焚烧 氨水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垃圾焚烧底灰重金属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汉桥 魏国侠 +2 位作者 张曙光 狄海燕 蔡九菊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8-561,共4页
本文对医疗垃圾焚烧底灰的重金属含量、重金属形态及其渗沥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底灰重金属渗沥浓度低于危险废物规定的阈值,但底灰中Zn和Pb的碳酸盐态(F2)含量较高,仍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性;底灰中Zn和Pb的可交换态(F1)主要分布在小... 本文对医疗垃圾焚烧底灰的重金属含量、重金属形态及其渗沥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底灰重金属渗沥浓度低于危险废物规定的阈值,但底灰中Zn和Pb的碳酸盐态(F2)含量较高,仍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性;底灰中Zn和Pb的可交换态(F1)主要分布在小颗粒中,Pb的碳酸盐态(F2)基本不随颗粒度变化;Pb的渗沥率随初始pH值的增加近似呈U形变化,先降低后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垃圾 底灰 重金属 渗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压通风办公建筑内温度预测方法的模拟与实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春梅 张于峰 郝斌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7-232,共6页
采用天津地区典型年气象参数、季节主导风向和平均风速,综合考虑围护结构传热、日射得热和室内热源散热,数值模拟了天津地区一栋办公建筑过渡季节风压自然通风下的室内热环境,得出室内温度与房间单位面积稳态得热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曲线.... 采用天津地区典型年气象参数、季节主导风向和平均风速,综合考虑围护结构传热、日射得热和室内热源散热,数值模拟了天津地区一栋办公建筑过渡季节风压自然通风下的室内热环境,得出室内温度与房间单位面积稳态得热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曲线.通过实验测试该建筑内、外环境,发现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比在线性上有所偏离,最大线性偏离度为6.7%,对应于相同的室内温度,单位面积得热量值高于理论计算结果.最后分析了产生线性偏离和数值偏差的原因,论证了理论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 风压 室内温度 得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系统的间歇萃取精馏动态模拟
11
作者 韩檬 高建东 +1 位作者 张曙光 谭欣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68,70,共4页
间歇萃取精馏属于非理想性极强的非稳态过程,很难找到一种快捷有效且易于执行的求解方法。基于此,分别建立了全回流开工、加溶剂全回流及产品采出3个阶段的平衡级动态模型,编写S函数将该模型求解过程嵌套于SIMULINK模块中,并在此基础上... 间歇萃取精馏属于非理想性极强的非稳态过程,很难找到一种快捷有效且易于执行的求解方法。基于此,分别建立了全回流开工、加溶剂全回流及产品采出3个阶段的平衡级动态模型,编写S函数将该模型求解过程嵌套于SIMULINK模块中,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间歇萃取精馏的动态模拟平台。通过将不同解法与实验值进行对比,确定了该研究条件下动态模型的求解策略:ODE45解法适于求解全回流开工和加溶剂全回流动态模型;ODE 15s解法和ODE 23s解法适于求解产品采出动态模型,其中ODE 23s的计算过程相对更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ULINK 间歇萃取精馏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焚烧SCR脱硝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能士峰 刘庆岭 +4 位作者 张旺 王贺 王天昊 张亚威 昝文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34,共4页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作为一种实现氮氧化物超低排放的技术,在垃圾焚烧领域逐渐得到应用。SCR催化剂脱硝效率和使用寿命受到烟气温度、SO_(2)、H_(2)O、烟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经过脱酸和除尘后,垃圾焚烧烟气呈现低温、低酸、低尘、低重...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作为一种实现氮氧化物超低排放的技术,在垃圾焚烧领域逐渐得到应用。SCR催化剂脱硝效率和使用寿命受到烟气温度、SO_(2)、H_(2)O、烟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经过脱酸和除尘后,垃圾焚烧烟气呈现低温、低酸、低尘、低重金属含量、高含水率的特点,研究发现烟气温度、SO_(2)、H_(2)O对催化剂脱硝效率和使用寿命都有较大影响,但SO_(2)影响最大,同时催化剂本身的催化活性、抗硫性能也是影响脱硝结果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 脱硝 SCR NO_(x)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有胶体颗粒一级强化絮凝高效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昕达 郝林林 +3 位作者 王力 邵维敏 刘彦博 王昶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5-69,共5页
使用无机矿物材料膨润土(PRT),作为垃圾渗滤液中胶体的颗粒物,采用聚合氯化铝(PAC)絮凝一级强化预处理方法,结合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助凝剂对有机污染物的亲和性,调查了PRT、PAC以及C-PAM对垃圾渗滤液絮凝处理的絮凝效果,考察了PRT... 使用无机矿物材料膨润土(PRT),作为垃圾渗滤液中胶体的颗粒物,采用聚合氯化铝(PAC)絮凝一级强化预处理方法,结合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助凝剂对有机污染物的亲和性,调查了PRT、PAC以及C-PAM对垃圾渗滤液絮凝处理的絮凝效果,考察了PRT和PAC的协同效应。实验表明,传统PAC和C-PAM联合使用对垃圾渗滤液具有一定的絮凝效果,在稀释5倍的垃圾渗滤液中,PAC和C-PAM的投加量分别为8 mL和5 mL的情况下,化学需氧量(COD)、浊度、悬浮物(SS)和总磷(TP)去除率分别为23.1%、93.4%、91.1%和96.7%,但除了有部分沉降外,还有更多的絮体上浮,难以分离。而PRT的胶体和颗粒物质量力的作用,打破了垃圾渗滤液的离子平衡,与PAC形成了协同效应,在C-PAM作用下,显现出较高的絮凝效果和沉降速度,当PRT、PAC和C-PAM的投加量分别为2 g、8 mL和5 mL时,上清液中的COD、浊度、SS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2.3%、97.6%、93.8%以及97.5%,与传统的方法相比,COD从16483 mg/L降低到5941 mg/L,上清液的浊度达到10.4 NTU,絮体密实由上浮形式转变为沉降,1 min内基本实现快速沉降,其絮体体积比只有7.2%,为后续新的生化处理模式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膨润土 一级强化 电中和 絮凝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