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预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被引量:18
1
作者 梁海青 郭牧 +3 位作者 张云强 田树光 王钊 宋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53-115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预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效能。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诊的ACS患者146例,随访6个月,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非MACE组95例和MACE组51...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预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效能。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诊的ACS患者146例,随访6个月,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非MACE组95例和MACE组51例,比较2组相关指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分析。结果MACE组术后72 h血浆Lp-PLA2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4.82±12.46)mg/L vs(112.05±7.62)mg/L,(14.63±3.83)mg/L vs(6.41±2.39)mg/L,P<0.05];血浆Lp-PLA2、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LVEF是ACS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浆Lp-PLA2预测术后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高敏C反应蛋白和LVEF(0.895 vs 0.685和0.635,P<0.05)。结论ACS老年患者PCI术后血浆Lp-PLA2水平与近期预后有关,预测MACE的效能较好,临床应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类A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部位的人体冠状动脉搭桥材料血管释放一氧化氮和内皮超极化因子差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志刚 刘晓程 何国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30-433,共4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直接检测人体乳内动脉(IMA)、大隐静脉(SV)与桡动脉(RA)内皮细胞释放的一氧化氮(NO)浓度以及平滑肌细胞膜电位信号,对比不同部位的人体冠状动脉搭桥材料血管释放一氧化氮和内皮超极化因子(EDHF)的差异。方法:将冠状动脉... 目的:本研究通过直接检测人体乳内动脉(IMA)、大隐静脉(SV)与桡动脉(RA)内皮细胞释放的一氧化氮(NO)浓度以及平滑肌细胞膜电位信号,对比不同部位的人体冠状动脉搭桥材料血管释放一氧化氮和内皮超极化因子(EDHF)的差异。方法: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常用的不同部位搭桥材料血管分为4组:乳内动脉组(n=15)、桡动脉组(n=6)、大隐静脉组(n=23),以及压力扩张后的大隐静脉组[简称PV组,n=9,将肝素生理盐水注入大隐静脉管腔,压力维持在100~600 mmHg(1 mmHg=0.133 kPa)]。分别将长度为5 mm的血管片放置于37℃血管灌流室中,加人乙酰胆碱(log M-8~log M-5)和缓激肽(log M-10~log M-7),以激发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与EDHF。应用一氧化氮测定仪与膜电位记录仪,直接检测桥血管释放的一氧化氮与平滑肌细胞膜电位信号,研究其一氧化氮释放动力学与EDHF介导的超极化反应。结果:①一氧化氮基础释放浓度:乳内动脉组显著高于大隐静脉组与桡动脉组;而桡动脉组的一氧化氮基础释放水平明显高于大隐静脉组。②在乙酰胆碱的激发下,乳内动脉组释放的一氧化氮总量明显超过桡动脉组和大隐静脉组;在缓激肽(log M-8、log M-7)的激发下,乳内动脉组和大隐静脉组均较桡动脉组升高。③PV组一氧化氮的基础释放与剌激性释放均显著减少。④乳内动脉组由EDHF调节的平滑肌细胞超极化幅度明显高于大隐静脉组与桡动脉组。桡动脉组与大隐静脉组相比,由乙酰胆碱激发、EDHF介导的平滑肌细胞超极化幅值亦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①从内皮细胞一氧化氮与EDRF介导的内皮细胞功能角度评价,乳内动脉最佳,而桡动脉明显优于大隐静脉;②压力扩张会损害大隐静脉一氧化氮介导内皮细胞功能,导致大隐静脉桥远期通畅率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内皮因子 一氧化氮 动脉 静脉 电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冠状动脉CTA图像后处理的可行性 被引量:39
3
作者 张晓浩 刘军波 范丽娟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94-999,共6页
目的:通过与人工后处理法比较,探讨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后处理过程中人工智能(AI)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6月在本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07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通过与人工法图像后处理进行比较,评... 目的:通过与人工后处理法比较,探讨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后处理过程中人工智能(AI)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6月在本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07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通过与人工法图像后处理进行比较,评价AI法后处理的工作效率、VR图像质量评分、冠脉血管节段(分为18段)显示率、标示符合率以及对冠脉狭窄程度的诊断符合率。结果:AI后处理的平均完成时间为(333.64±19.32)s,较人工方法[(642.62±90.90)s]缩短了约309s,平均时间增益率为48.13%;AI法获得的VR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7.20%(104/107),人工方法为99.07%(106/107),两种方法获得的VR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VR图像上冠脉血管节段的显示情况方面,AI组的总体显示率为99.88%(1605/1607),与人工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组中标示冠脉各节段名称的符合率为96.88%(1555/1605),其中有6支冠脉节段的标示命名符合率与人工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第二对角支(D2)、第一钝缘支(OM1)、左回旋支(LCX)中远段、第二钝缘支(OM2)、右室后支(R-PLB)和中间支(RI);AI组中对右冠状动脉(RCA)和左回旋支(LCX)近中段轻度血管狭窄的诊断结果与人工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左冠脉前降支(LAD)近中段血管无明显狭窄和轻度狭窄的诊断结果与人工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其余冠脉分支近中段不同狭窄程度的诊断结果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行冠状动脉CTA图像后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并能辅助影像医师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冠状动脉 CT血管成像 图像后处理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建萍 任新生 +1 位作者 孙中华 郭再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0-616,共7页
探讨灯盏花素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采用用不同浓度的灯盏花素(10,20,40μmol/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细胞)预处理4 h,再采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细胞氧化损伤20 h,然后检测细胞的改变,包括采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 探讨灯盏花素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采用用不同浓度的灯盏花素(10,20,40μmol/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细胞)预处理4 h,再采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细胞氧化损伤20 h,然后检测细胞的改变,包括采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活性氧含量,以及蛋白免疫印迹及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改变。实验结果发现,灯盏花素可以逆转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并呈剂量依赖效应,并减少内皮细胞的凋亡。为探索灯盏花素的作用机制,首先检测了细胞与多种浓度及时间(2,4,6 h)的灯盏花素预孵育后的活性氧含量改变,结果发现灯盏花素可剂量及时间依赖地减少活性氧的产生。进一步发现,细胞信号通路分析发现灯盏花素可促进BCL-2的表达,抑制BAX的表达及细胞色素C的释放及caspase-3的剪切。灯盏花素可减少Keap1及激活Nrf2的核内转运,促进下游抗氧化酶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Mu1型(GSTM1)的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增强NQO1酶活。此外,灯盏花素还可减少IKK及IKB及抑制NF-κB核内转运,而促进e NOS的表达。本研究表明灯盏花素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及抑制NF-κB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活性氧 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部保健工作中实施老年综合健康评估的思考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宏雁 董军 +5 位作者 吴海云 何昆仑 王玉平 何耀 李书章 秦银河 《中国医院管理》 2010年第6期20-22,共3页
科学实施干部健康评估、推进实现干部健康管理是干部保健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介绍国外老年综合健康评估的概念、内容和特点,指出在干部保健工作中实施老年综合健康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提高干部保健工作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科... 科学实施干部健康评估、推进实现干部健康管理是干部保健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介绍国外老年综合健康评估的概念、内容和特点,指出在干部保健工作中实施老年综合健康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提高干部保健工作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为真正实现保健管理向健康管理模式转变奠定基础。认为要在干部保健工作中开展老年综合健康评估,必须从4个方面来综合管控:转变观念认识,积极推进健康管理理念;提高人员素质,大力发展老年医学教育;加强组织领导,有效组建多科协作团队;创新方法手段,科学建立适宜评估体系;强化以评促管,配套建立长效评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保健 老年人 健康状况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前体蛋白在血栓类疾病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军锋 吴燕 +1 位作者 贾克刚 刘运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60-761,共2页
在纤维蛋白形成过程中,凝血酶从纤维蛋白原上切割掉纤维蛋白肽A,余下的部分称为纤维蛋白单体单位。纤维蛋白单体单位有聚合位点,可以彼此聚合。在聚合过程中,凝血酶从其上再切掉一个纤维蛋白肽B,剩下部分被称为desAABB纤维蛋白。
关键词 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肽A 抗凝药 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的实时三维超声诊断方法学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任书堂 黄云洲 +7 位作者 刘晓程 李冬蓓 孔祥荣 龙进 王勇 王翠华 周建华 孙佳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7-509,共3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对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获取10例无顶冠状静脉窦的实时三维和全容积三维数据库,切割图像并观察冠状静脉窦顶壁缺损的形态特征或左上腔静脉回流位置等,其中9例与...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对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获取10例无顶冠状静脉窦的实时三维和全容积三维数据库,切割图像并观察冠状静脉窦顶壁缺损的形态特征或左上腔静脉回流位置等,其中9例与手术结果对照,1例与CT检查结果对照。结果10例无顶冠状静脉窦中,Ⅰa型2例,Ⅰb型2例,Ⅱb型2例,Ⅲb型4例。实时三维超声可显示Ⅱ型和Ⅲ型无顶冠状静脉窦的顶壁缺损的完整形态及毗邻关系,2例Ⅰa型可显示永存左上腔静脉的回流部位及入口形状,2例Ⅰb型实时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均不能提供有价值信息。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可直视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Ⅱ型和Ⅲ型的顶壁缺损全貌以及Ⅰa型永存左上腔静脉的回流部位等,可提供二维超声心动图所不能获得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血栓形成和再狭窄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军锋 王雪艳 +1 位作者 贾克刚 刘运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0-662,共3页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每年有4%~8%的患者可能再次出现心绞痛等心肌缺血症状,血栓形成和再狭窄是其主要原因之一。CABG同时损伤冠状动脉和旁路血管,血流动力学发生紊乱,表现为血管舒张或血管收缩减弱,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血栓形成 冠状动脉再狭窄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心脏重构及心肌病理损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军锋 贾克刚 刘运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99-500,共2页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心室复建 心肌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前体蛋白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血栓形成及抗凝监测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军锋 贾克刚 +6 位作者 吴燕 李民 王青 刘运德 张庆祥 陈元禄 张淑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03-80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前体蛋白(TPP)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血栓形成及抗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30例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在手术前及手术后第1、3、7天,对照组在体检时,分别检测血小板5项参数,TPP... 目的探讨血栓前体蛋白(TPP)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血栓形成及抗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30例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在手术前及手术后第1、3、7天,对照组在体检时,分别检测血小板5项参数,TPP、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患者术前PT、INR、D-二聚体和TPP均明显升高(P<0.05,P<0.01),2组血小板5项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病例组患者手术后第7天与第1天比较,血小板、PT、INR、D-二聚体均明显升高(P<0.05,P<0.01);术后第7天与第3天比较,TPP明显升高(P<0.01)。INR的95% CI为1.80~2.80。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第7天有明显的血栓形成倾向,结合患者手术前后各参数的变化,建议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联合检测TPP、D-二聚体、INR、血小板4项参数作为临床抗凝治疗用药的检验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 人工 血栓形成 抗凝药 血小板 早期诊断 国际标准化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动脉穿刺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冬蓓 黄云洲 +5 位作者 任书堂 龙进 王勇 王翠华 周健华 孙佳英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分析股动脉穿刺术后常见并发症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的超声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46例股动脉穿刺术后出现肿块及血管杂音者,分析肿块的内部回声特征及血流状态,肿块与股动脉的关系,股动脉与周围静脉之... 目的:分析股动脉穿刺术后常见并发症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的超声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46例股动脉穿刺术后出现肿块及血管杂音者,分析肿块的内部回声特征及血流状态,肿块与股动脉的关系,股动脉与周围静脉之间的关系。结果:46例中21例单纯血肿,肿块内无流动性血流,临床未给予特殊处理;16例假性动脉瘤,肿块内有流动性血流并通过股动脉前壁的破口与股动脉相通,15例局部加压闭合动脉瘤,1例手术修复动脉瘤;9例动静脉瘘,在股动、静脉之间见血流交通并在瘘口静脉端探及双期连续性血流频谱,7例局部加压闭合瘘口,2例手术修复瘘口。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股动脉穿刺术后并发症的诊断简便易行、准确性高,已成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准确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 穿刺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SPECT显像观察卡托普利对犬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晓斌 张承刚 +3 位作者 晋建华 施龙宝 田蓉蓉 李思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9-231,233,共4页
目的应用心肌SPECT显像观察卡托普利对实验犬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左心室重构的预防作用。材料与方法 34只杂种犬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n=23)和治疗组(n=11)。开胸结扎所有犬的左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治疗组术前3d口服卡托... 目的应用心肌SPECT显像观察卡托普利对实验犬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左心室重构的预防作用。材料与方法 34只杂种犬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n=23)和治疗组(n=11)。开胸结扎所有犬的左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治疗组术前3d口服卡托普利20mg,每天2次。术后6h行SPECT心肌显像,观察两组术前与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的变化。结果①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有16只犬和6只犬成功建立模型并纳入实验。②对照组术前左心室EDV、ESV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2.83,P<0.05);术前EF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P>0.05)。治疗组术前EDV、ESV、EF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6、0.56、1.20,P<0.05);两组术前EDV、E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0.94,P>0.05),术后EDV﹑E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2、9.91,P<0.05),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前预防性使用卡托普利可阻止早期左心室重构;心肌SPECT显像对评价预防性使用卡托普利控制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左心室重构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卡托普利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托洛尔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涛 郭牧 +1 位作者 薛朝阳 姚成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1114-1117,共4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脏病的急重症之一,病死率较高。主要死亡原因是心律失常和泵衰竭。而交感神经活性的增加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多,是导致其发生的重要因素,β受体阻滞剂能阻断AMI后的交感神经内分泌活性的增强,可降低心梗患者长...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脏病的急重症之一,病死率较高。主要死亡原因是心律失常和泵衰竭。而交感神经活性的增加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多,是导致其发生的重要因素,β受体阻滞剂能阻断AMI后的交感神经内分泌活性的增强,可降低心梗患者长期死亡率和再梗发生率。在AMI早期之所以要应用β受体阻滞剂,是希望减少心肌氧耗,改善心功能;抗心律失常如室颤及镇痛;缩小梗死面积,防止再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美托洛尔 神经内分泌活性 交感神经活性 β受体阻滞剂 抗心律失常 主要死亡原因 儿茶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的术前影像学评估 被引量:4
14
作者 应援宁 张立仁 韩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4-386,共3页
近年来,肝门部胆管癌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术前影像学评估对选择临床外科治疗方案至关重要。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可在术前无创、准确地做出分型,结合传统MR扫描,能完成"一站式"检查,对肝门部胆管癌做出较准确全面的术前评估。
关键词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上弥漫型狭窄合并主动脉弓部分支重度发育不良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应援宁 张立仁 +2 位作者 吴学胜 靖文斌 张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327-2327,共1页
关键词 主动脉瓣上弥漫型狭窄 发育不良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和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三尖瓣下移畸形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冬蓓 黄云洲 +3 位作者 任书堂 刘晓程 孔祥荣 林云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MTEE)在三尖瓣下移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对外科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证实的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术前TTE和其中5例术中MTEE的表现,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MTEE)在三尖瓣下移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对外科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证实的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术前TTE和其中5例术中MTEE的表现,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3例TTE检查中单纯隔叶下移1例,三尖瓣隔、后叶均下移12例;其中5例术中MTEE检查三尖瓣重度下移并功能右室发育小,室壁薄2例,三尖瓣叶严重畸形3例。13例患者根据不同程度的畸形分别行瓣膜成形术6例,瓣膜置换术5例,双向Glenn术2例。结论:TTE可诊断三尖瓣下移畸形,MTEE可更准确地评价瓣膜及右心室的功能,二者结合可更好地指导外科医生对不同程度的畸形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三尖瓣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多对心肌保护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安立敏 胡健 +2 位作者 刘立新 谭乃杰 夏经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5-308,共4页
目的:观察金纳多注射液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热休克蛋白70的诱导作用及其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取成功建立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模型的新西兰大白兔30只,根据灌注液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①盐水组(n=15),根据再灌注时间的不同平均(n=5... 目的:观察金纳多注射液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热休克蛋白70的诱导作用及其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取成功建立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模型的新西兰大白兔30只,根据灌注液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①盐水组(n=15),根据再灌注时间的不同平均(n=5)分为再灌注1 h、3 h和5 h 3种情况;②金纳多组(n=15),根据再灌注时间的不同平均(n=5)分为再灌注1 h、3 h和5 h 3种情况。另取5只为正常对照组(无心肌缺血)。采用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技术检测各组心肌热休克蛋白70的含量,并进行半定量分析;检测各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及肌酸激酶变化。结果:①心肌组织热休克蛋白70含量:缺血区和非缺血区在正常对照组、盐水组、金纳多组心肌热休克蛋白70均分别显示极少表达、轻度或明显表达及过度表达。缺血区和非缺血区各组间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的缺血区与非缺血区比较(除了盐水组再灌注5 h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②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再灌注不同时间的盐水组和金纳多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均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 0.01);与同一再灌注时间盐水组比较,金纳多组均增高,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③血清丙二醛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再灌注1 h和3 h时,盐水组和金纳多组血清丙二醛均增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再灌注5 h基本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且金纳多组较盐水组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④血清肌酸激酶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盐水组再灌注1 h、3 h、5 h和金纳多组再灌注3 h、5 h血清肌酸激酶含量增高,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再灌注不同时间的金纳多组较同一再灌注时间盐水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3小时后热休克蛋白70开始明显表达,金纳多注射液可以诱导热休克蛋白70及早且大量表达,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金纳多的抗氧化作用可能与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多 心肌缺血再灌注 热休克蛋白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显像在心室重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晓斌 史蓉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98-800,共3页
心室重构(ventricular remodeling,VR)指各种损伤使心脏原来存在的物质和心脏形态学发生变化,是机体的一种适应性反应。VR组织学表现为心室腔扩大、进行性心功能减低、心肌细胞外胶原沉积、炎症细胞浸润、细胞凋亡等,同时伴有神经... 心室重构(ventricular remodeling,VR)指各种损伤使心脏原来存在的物质和心脏形态学发生变化,是机体的一种适应性反应。VR组织学表现为心室腔扩大、进行性心功能减低、心肌细胞外胶原沉积、炎症细胞浸润、细胞凋亡等,同时伴有神经和体液变化、容量超负荷等病理生理过程,常见原因有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重构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联合子宫切除术的围麻醉期处理一例
19
作者 程文莉 赵聚钊 +2 位作者 薛玉良 王洪武 辛连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38-1038,共1页
患者,女,49岁,术前诊断:法洛四联症、主动脉瓣少量反流,心功能Ⅲ~Ⅳ级,子宫肌瘤,贫血,陈旧性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于出生后4个月被确诊为法洛四联症,肺结核病史30年,子宫肌瘤病史10年,已婚,育有1女,30年吸... 患者,女,49岁,术前诊断:法洛四联症、主动脉瓣少量反流,心功能Ⅲ~Ⅳ级,子宫肌瘤,贫血,陈旧性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于出生后4个月被确诊为法洛四联症,肺结核病史30年,子宫肌瘤病史10年,已婚,育有1女,30年吸烟史。入院后静息状态吸空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 围麻醉期处理 子宫切除术 陈旧性肺结核 慢性支气管炎 子宫肌瘤 术前诊断 主动脉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室传导阻滞伴窦性停搏及交界性逸搏心律患儿行起搏器植入麻醉处理一例
20
作者 赵聚钊 辛连峰 +1 位作者 王洪武 薛玉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96-596,共1页
关键词 2:1房室传导阻滞 交界性逸搏心律 起搏器植入 麻醉处理 窦性停搏 患儿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三尖瓣关闭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