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泥工业节能减排技术及装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
作者 陶从喜 赵林 +3 位作者 俞为民 胡芝娟 柴星腾 张福滨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80-985,共6页
本文介绍了我国水泥工业生产节能减排的新型技术与装备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有高效节能水泥熟料烧成系统、高效节能粉磨系统、低温余热发电等的技术及装备、以及水泥窑处置固体危险废弃物的技术及装备等,可有效实现水泥工业生产的节能减排。
关键词 水泥工业 节能 减排 废弃物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峰值功率受限约束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研究
2
作者 李益兵 曹岩 +3 位作者 郭钧 王磊 李西兴 孙利波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0-293,共14页
针对车间峰值功率受限约束下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面临的作业周期增加、机器负荷增大的问题,建立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和最小化机器最大负载为优化目标、考虑车间峰值功率约束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PPCFJSP)模型。为更好地调度决策,首... 针对车间峰值功率受限约束下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面临的作业周期增加、机器负荷增大的问题,建立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和最小化机器最大负载为优化目标、考虑车间峰值功率约束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PPCFJSP)模型。为更好地调度决策,首先将该问题转化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基于此设计了一个结合离线训练与在线调度的用于求解PPCFJSP的调度框架。然后设计了一种基于优先级经验重放的双重决斗深度Q网络(D3QNPER)算法,并设计了一种引入噪声的ε-贪婪递减策略,提高了算法收敛速度,进一步提高了求解能力和求解结果的稳定性。最后开展实验与算法对比研究,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深度强化学习 峰值功率受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焦掺混生物质无焰富氧燃烧NO_(x)机理模拟研究
3
作者 吴佳佳 李鹏飞 +5 位作者 张富强 成鹏飞 彭学平 赵亮 代中元 柳朝晖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96,共12页
随着煤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半焦,但其大规模低碳利用仍存在挑战。半焦挥发分含量较低,在燃烧过程中常面临着火困难和燃尽率低的问题。掺混燃烧特性相对较好的生物质可望改善半焦的燃烧性能,提高燃尽率。由于半焦固定碳含量较... 随着煤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半焦,但其大规模低碳利用仍存在挑战。半焦挥发分含量较低,在燃烧过程中常面临着火困难和燃尽率低的问题。掺混燃烧特性相对较好的生物质可望改善半焦的燃烧性能,提高燃尽率。由于半焦固定碳含量较高,燃烧会产生大量CO_(2)。无焰富氧燃烧既能实现高浓度CO_(2)捕集,又能显著降低NO排放。但是目前半焦掺混生物质在无焰富氧氛围相关的研究较少,氮转化特性尚不明确。为了研究无焰富氧气氛半焦和生物质掺烧的燃料氮转化特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在对模型进行详细验证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生物质掺混比对掺烧过程氮转化特性的影响,并对不同类型NO的单独贡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焰富氧燃烧下,炉内烟气的卷吸效应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随着生物质掺混比增大,炉内高温区提前,峰值温度升高,同时低氧区范围扩大,挥发分含量增加,CO含量增多并且分布区域更广;与纯半焦燃烧相比,纯生物质燃烧的峰值温度升高了105 K。当生物质掺混比为25%时,出口总NO浓度显著降低;当生物质掺混比在50%~100%时,出口总NO浓度无明显变化。出口总NO浓度主要由燃料型NO生成量和NO再燃量决定,其中燃料型NO起主导作用。随着生物质掺混比由0增大到75%,NO再燃量由5×10^(-6)增加到35×10^(-6)。当生物质掺混比小于50%时,燃料型NO生成量不断降低,其中半焦NO的生成减少占主导地位,生物质NO的增加对燃料型NO的影响有限。推荐采用25%的生物质掺混比,在此条件下能有效抑制NO的生成;与纯半焦燃烧相比,此时出口总NO体积分数降低了33%,主要是因为燃料型NO生成量减少了30%,而NO再燃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焦 生物质 无焰富氧燃烧 燃料氮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钙质和硅铝质工业废渣复合激发磷渣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昕 颜碧兰 +2 位作者 刘晨 江丽珍 刘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58-1266,共9页
利用少量多元钙质和活性硅铝质工业废渣(DM),消除磷渣中有害成分对水泥物理性能的影响,并借助XRD、SEM、MIP等测试技术探讨其水化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磷渣中掺入少量DM后,水泥凝结时间明显缩短,早期强度有所提高.同时在机械活化作用下,D... 利用少量多元钙质和活性硅铝质工业废渣(DM),消除磷渣中有害成分对水泥物理性能的影响,并借助XRD、SEM、MIP等测试技术探讨其水化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磷渣中掺入少量DM后,水泥凝结时间明显缩短,早期强度有所提高.同时在机械活化作用下,DM对磷渣改良效果显著增强,水泥凝结时间极剧缩短(缩短了8 h左右);早期强度大幅度地提高了50%以上.磷渣中掺入少量DM后,可消除有害成分的影响,激发磷渣活性,促进水泥水化,是改善磷渣性能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渣 复合激发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体技术与水泥工业 被引量:2
5
作者 韩仲琦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4-49,63,共7页
本文从现代水泥生产中的某些方法和技术,说明了粉体技术在水泥工业中的应用情况。阐述了粉体、粉体现象和水泥工业的关系,并进行了实例说明,如:CF可控流生料均化库、冲击式在线流量计、在线粒度测定器、料仓设计和粉体物料的流动性等。... 本文从现代水泥生产中的某些方法和技术,说明了粉体技术在水泥工业中的应用情况。阐述了粉体、粉体现象和水泥工业的关系,并进行了实例说明,如:CF可控流生料均化库、冲击式在线流量计、在线粒度测定器、料仓设计和粉体物料的流动性等。文中还指出粉体过程不同于一般的流体过程,故其自动化技术也落后于其他工业,有关水泥工业的粉体技术,国外一些学者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体技术 水泥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窑用煤燃烧动力学研究
6
作者 王世杰 吕源 +3 位作者 黄陈杰 秦瑾 刘瑞芝 胡芝娟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373-375,共3页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南宁无烟煤在加入催化剂ZnO、NaClO4、Na2Cr2O7、Fe2O3和MnO2前后的燃烧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的5种催化剂都具有催化效果,但对煤燃烧动力学特性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催化剂Na2Cr2O7能改变燃烧反应机理,提高...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南宁无烟煤在加入催化剂ZnO、NaClO4、Na2Cr2O7、Fe2O3和MnO2前后的燃烧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的5种催化剂都具有催化效果,但对煤燃烧动力学特性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催化剂Na2Cr2O7能改变燃烧反应机理,提高煤的燃烧速率,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催化剂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煤燃烧的表观活化能,使煤的着火点降低;5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依次为:Na2Cr2O7>NaClO4>ZnO>Fe2O3>Mn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窑用煤 劣质煤燃烧 催化剂 热分析 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浸出条件下水泥中重金属释放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魏芳 钱秋兰 +2 位作者 唐景春 董涛 郑金召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5-89,共5页
水泥窑已广泛作为处理含重金属废弃物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水泥使用过程中重金属通过浸出会对地下水等环境构成危害。本文依据国家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7671—1999),使用水泥熟料制备水泥试样,在液固比为20∶1(v/w)... 水泥窑已广泛作为处理含重金属废弃物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水泥使用过程中重金属通过浸出会对地下水等环境构成危害。本文依据国家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7671—1999),使用水泥熟料制备水泥试样,在液固比为20∶1(v/w)的条件下对制备的水泥试样进行连续浸出试验,分别模拟自然地下水、酸雨、海水不同环境条件,研究了细粒径(约1mm)、粗粒径(约5mm)、块粒径(尺寸约40mm×40mm×10mm)3种不同粒径的水泥试样中重金属(Cu、Cd、Cr、Ni、Pb、Zn、Mn、Sb、As、V、Co、Tl)的释放状况。结果表明:不同环境条件对水泥中重金属的浸出影响表现为海水>地下水>酸雨;在酸雨和地下水模拟环境下,不同粒径条件对于大多数重金属的浸出影响表现为细粒径>粗粒径>块粒径,而在海水模拟条件下没有一个统一的趋势;在酸雨和地下水模拟条件下,以细粒径水泥中Cr的浸出量最多,分别达到2.811 78mg/kg和6.128 24mg/kg,而在海水模拟条件下,以粗粒径水泥中V的浸出量最多,达到5.629 64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重金属 环境条件 粒径 浸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石膏的低钙水泥水化过程及浆体结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宋飞 吕忆农 +3 位作者 俞为民 刘云飞 刘新锐 孙文博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133-7138,共6页
利用高铝粉煤灰可烧制主要矿物组成为硫铝酸钙(C_(4)A_(3)S)和硅酸二钙的低钙水泥(LCC),石膏(CSH_(2))对C4A3S系列胶凝材料的水化性能起重要作用。为推广LCC的应用,研究了不同CSH_(2)掺量的LCC水化性能。通过等温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 利用高铝粉煤灰可烧制主要矿物组成为硫铝酸钙(C_(4)A_(3)S)和硅酸二钙的低钙水泥(LCC),石膏(CSH_(2))对C4A3S系列胶凝材料的水化性能起重要作用。为推广LCC的应用,研究了不同CSH_(2)掺量的LCC水化性能。通过等温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压汞仪等分析了LCC水化过程及浆体结构,并对LCC抗压强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随着CSH_(2)掺量增加,LCC水化反应加速,产物钙矾石(AFt)增多且由针状向柱状演变,浆体孔隙率呈现下降趋势;少量CSH_(2)(1%(质量分数))有利于浆体中水化钙铝黄长石的形成,28 d强度增长22.6%;CSH_(2)掺量为5%时,各龄期强度均显著提升;CSH_(2)掺量较高时(10%),浆体早期性能发展迅速而后期性能未见改善;过量CSH_(2)(20%)促使AFt发育成管、柱状,尽管浆体孔隙率降至8.4%,但形成了较多微米级粗孔,不利于后期性能提升;不同CSH_(2)掺量(1%~20%)的LCC强度均稳定发展且后期强度不倒缩,展现了LCC的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石膏 低钙水泥 钙矾石 水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钾长石生产硅钙钾肥的矿物组成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小燕 万夫伟 +2 位作者 彭学平 黄茜 毛威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648-3651,3669,共5页
采用钾长石矿和石灰石为原料,在1180~1400℃温度范围内烧结制备硅钙钾肥。研究了烧结温度和生料配比对熟料矿物及其演化的影响,以及熟料矿物存在形式与有效营养元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钾霞石、假硅灰石、钙铝黄长石等是硅钙钾肥... 采用钾长石矿和石灰石为原料,在1180~1400℃温度范围内烧结制备硅钙钾肥。研究了烧结温度和生料配比对熟料矿物及其演化的影响,以及熟料矿物存在形式与有效营养元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钾霞石、假硅灰石、钙铝黄长石等是硅钙钾肥中比较理想的熟料矿物;提高烧结温度有利于得到有效K_2O含量和有效SiO_2含量高的硅钙钾肥。提出了硅钙钾肥配料的反应方程式,对获得有效K_2O含量高的硅钙钾肥,提高钾长石钾转化率,避免施肥造成农田板结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不溶性钾矿 钾长石 硅钙钾肥 钾霞石 土壤板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量粘土固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41
10
作者 刘顺妮 林宗寿 陈云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2-75,共4页
采用水泥、单一外加剂和复合外加剂对高含水粘土进行固化试验,并运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照相等对加固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土壤含水量较高(48%左右)时,在水泥中掺14%的石膏及3%的硫酸钠,能大幅度提高固化... 采用水泥、单一外加剂和复合外加剂对高含水粘土进行固化试验,并运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照相等对加固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土壤含水量较高(48%左右)时,在水泥中掺14%的石膏及3%的硫酸钠,能大幅度提高固化土的强度;在硫酸盐外加剂的作用下,粘土中的活性氧化铝与Ca(OH)2反应生成针状的钙矾石晶体,从而使土团与水化产物相互联接,大大提高稳定土的强度和水稳性;较多的钙矾石晶体的形成是硫酸盐外加剂能大幅度提高固化土强度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固化土 固化剂 外加剂 水泥 石膏 软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窑烧高硫煤的难点问题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小燕 胡芝娟 +2 位作者 叶旭初 俞为民 陶从喜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77-383,共7页
高硫煤用做预分解窑系统的燃料不仅会造成烧成设备结皮、结圈甚至堵塞,而且也会对熟料质量和水泥性能产生影响。本文归纳了国际上为减缓高硫燃料带来的操作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回顾了流化床、煤粉炉、层燃炉中燃煤钙基固硫剂固硫及传统... 高硫煤用做预分解窑系统的燃料不仅会造成烧成设备结皮、结圈甚至堵塞,而且也会对熟料质量和水泥性能产生影响。本文归纳了国际上为减缓高硫燃料带来的操作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回顾了流化床、煤粉炉、层燃炉中燃煤钙基固硫剂固硫及传统固硫产物硫酸钙分解的影响因素及研究现状,指出了生料固硫与钙基固硫剂固硫的区别以及熟料中硫酸钙分解的特点。提出了采用高硫煤燃料煅烧生产出的水泥熟料的归类及用SO3含量高的熟料生产出来的水泥在性能研究中的难点问题。最后提出了高硫煤更多更好地用做水泥窑的燃料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煤 水泥窑 硫循环 熟料矿物 固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回转窑内NO生成的模拟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世杰 陆继东 +3 位作者 李卫杰 任合斌 李捷 胡芝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631-2637,共7页
采用气固流动、煤粉燃烧和NO生成模型,结合物料烧成过程的物理化学反应热效应的一维热流函数,对采用4通道燃烧器的某3000t·d-1生产能力的全尺寸水泥回转窑内NO的生成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水泥回转窑内NO生成机理及分布规律进行深... 采用气固流动、煤粉燃烧和NO生成模型,结合物料烧成过程的物理化学反应热效应的一维热流函数,对采用4通道燃烧器的某3000t·d-1生产能力的全尺寸水泥回转窑内NO的生成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水泥回转窑内NO生成机理及分布规律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回转窑内NO生成主要为热力型NO和燃料型NO,并且以热力型NO为主要生成方式,燃料NO主要在窑头的燃烧带产生,热力NO主要产生于高温烧成带,并且燃料NO与热力NO的生成过程存在着相互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回转窑 NO生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区间隧道不同装药结构光面爆破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仁树 车玉龙 +3 位作者 孙强 杨国梁 白晓生 廖正彪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0-94,共5页
为了提高光面爆破效果,以青岛地铁为工程背景,进行了周边孔不同装药结构的光面爆破试验研究。理论分析了连续装药和间隔装药2种装药结构爆破对孔壁的压力情况,从切缝药包爆破裂纹的成缝机理上,解释了切缝药包定向断裂控制爆破技术改善... 为了提高光面爆破效果,以青岛地铁为工程背景,进行了周边孔不同装药结构的光面爆破试验研究。理论分析了连续装药和间隔装药2种装药结构爆破对孔壁的压力情况,从切缝药包爆破裂纹的成缝机理上,解释了切缝药包定向断裂控制爆破技术改善光面爆破效果的原因。通过现场应用得出:当进尺为1 m且岩性较好时,采用连续装药结构,岩性较差时,采用切缝药包连续装药结构;当进尺在1~2 m且岩性较好时,采用轴向空气间隔装药结构,岩性较差时,采用切缝药包轴向空气间隔装药。施工中取得了理想的爆破效果,施工经验被青岛其它2条地铁线及相关隧道所吸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药结构 爆炸压力 切缝药包 光面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堆载下地下构筑物性状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健 王屹峰 +2 位作者 刘开富 谢新宇 朱向荣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43-1348,共6页
基于荷载传递–杂交有限元联合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研究了某水泥厂地下构筑物(碎石输送通道和进料仓及桩基础)在大面积堆载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性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可全面模拟并反映三维构筑物在拉、压、弯、... 基于荷载传递–杂交有限元联合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研究了某水泥厂地下构筑物(碎石输送通道和进料仓及桩基础)在大面积堆载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性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可全面模拟并反映三维构筑物在拉、压、弯、扭等复杂受力状态;输送通道及进料仓间设置伸缩缝能有效减小构筑物在变截面处产生的应力集中,而在输送通道和进料仓下部设置桩体可有效防止大面积堆载作用造成地下构筑物的倾斜和减少其产生的较大位移,同时还可减小竖向及水平方向位移差。研究成果可为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堆载 三维有限元 地下构筑物 应力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热器撒料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陶从喜 赵林 +3 位作者 俞为民 刘继开 彭学平 马娇媚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5-330,340,共7页
本文对不同结构型式撒料装置在不同状况下撒料性能进行研究,采用实物大小的模型系统试验了撒料板角度从0°~45°、撒料板插入深度从0~300 mm及改变撒料板宽度和高度等不同状况下物料的分散情况,通过实际测量撒料高度及数学计算... 本文对不同结构型式撒料装置在不同状况下撒料性能进行研究,采用实物大小的模型系统试验了撒料板角度从0°~45°、撒料板插入深度从0~300 mm及改变撒料板宽度和高度等不同状况下物料的分散情况,通过实际测量撒料高度及数学计算的方法来分析研究不同状况下物料的分散效果,从而得出使物料充分分散的最优型式的撒料装置,为实际工程应用的预热器开发提供了很好的设计依据。结果表明,撒料板角度为5,°插入深度为200 mm时物料分散情况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撒料装置 实验研究 分散性能 预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Expert在磨矿试验设计及参数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泽红 孔令斌 程旭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0-113,共4页
为了在较小的试验工作量情况下取得可信度高的磨机利用系数与介质充填率、料球比和磨矿时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采用Design-Expert 8.0软件对磨矿试验方案进行设计,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模型拟合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单因素对磨机利用系数影响... 为了在较小的试验工作量情况下取得可信度高的磨机利用系数与介质充填率、料球比和磨矿时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采用Design-Expert 8.0软件对磨矿试验方案进行设计,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模型拟合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单因素对磨机利用系数影响的强弱顺序为料球比>介质充填率>磨矿时间,交互作用对磨机利用系数影响的强弱顺序为介质充填率与料球比>料球比与磨矿时间>介质充填率与磨矿时间。在介质充填率取35.79%、料球比取1.12、磨矿时间取42.09 min情况下,磨机利用系数取得最大值,预测值达0.298 t/(m3·h)。Design-Expert 8.0软件推荐的几组优秀参数组合所对应的磨机利用系数预测值与验证试验结果非常接近,说明Design-Expert 8.0软件可以快速、高效、准确地对磨矿试验方案进行设计和参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ign-Expert 8 0 充填率 料球比 磨矿时间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选粉机的理论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豆海建 唐清华 +2 位作者 王维莉 宋小鹏 柴星腾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695-3699,共5页
采用滑移动网格、RNG k-ε流模型成功实现了基于转子转动过程的选粉机三维流场数值研究,在对选粉机常见动、静叶片充分的CFD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全新N-U选粉机技术,以天津院TRMK5. 6立式辊磨试验系统为平台,采用动力相似原理,试验研究... 采用滑移动网格、RNG k-ε流模型成功实现了基于转子转动过程的选粉机三维流场数值研究,在对选粉机常见动、静叶片充分的CFD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全新N-U选粉机技术,以天津院TRMK5. 6立式辊磨试验系统为平台,采用动力相似原理,试验研究了N-U选粉机、O-Sepa选粉机在相同工况条件下的性能,最后得出N-U选粉机相对于传统O-Sepa选粉机在主机电耗、成品比表、颗粒级配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为水泥工业的节能降耗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粉机 立磨 粉体 CFD 数值模拟 U动叶片 N-U选粉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焦燃烧生成NO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芝娟 刘志江 +1 位作者 王世杰 狄东仁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19,共4页
对小屯煤焦中氮的存在形态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并对小屯煤焦在模拟分解炉中NO释放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气氛、温度、生料对焦炭氮释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屯煤焦中氮主要以吡咯五元环形式存在;氧气体积分数... 对小屯煤焦中氮的存在形态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并对小屯煤焦在模拟分解炉中NO释放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气氛、温度、生料对焦炭氮释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屯煤焦中氮主要以吡咯五元环形式存在;氧气体积分数对NO的生成速率有明显影响;在无生料催化下,生成量基本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大,但是,当生料存在时,生成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生料的加入大大加速了NO的生成速率和生成量,表明生料对NO生成有显著的催化作用。焦炭氮转化为NO的几率主要由2个互相竞争的反应决定:包括N的氧化反应和NO的还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燃烧 NO排放 水泥生料 分解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2S-C_4A_3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被引量:5
19
作者 宋飞 俞为民 +2 位作者 姚丕强 刘云飞 吕忆农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33,共5页
通过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现代分析技术以及选择性萃取的方法对利用粉煤灰煅烧的硅酸二钙(C2S)-无水硫铝酸钙(C4A3)水泥熟料矿物组成和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熟料主要矿物为正... 通过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现代分析技术以及选择性萃取的方法对利用粉煤灰煅烧的硅酸二钙(C2S)-无水硫铝酸钙(C4A3)水泥熟料矿物组成和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熟料主要矿物为正交和立方晶型的C4A3以及β和α'晶型的C2S。C4A3的2种晶型均存在调制结构。此外熟料中还存在少量钛酸钙(CT)、钙铝黄长石(C2AS)以及MgO。熟料结构疏松多孔,C2S和C4A3结晶均较为细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二钙 硫铝酸钙 粉煤灰 调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渣淬冷用喷嘴射流数值模拟与雾化效果评价
20
作者 赵凯 王殿新 +3 位作者 聂文海 甄常亮 张巧荣 王秀龙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6,共6页
在已有水淬、气淬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两种熔渣淬冷用双介质雾化喷嘴。使用Fluent对A型、B型两种雾化喷嘴射流行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喷嘴内外流场的速度、压强及索泰尔平均粒径SMD、雾滴粒径分布PSD,研究得出:A型喷嘴在出口截面处... 在已有水淬、气淬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两种熔渣淬冷用双介质雾化喷嘴。使用Fluent对A型、B型两种雾化喷嘴射流行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喷嘴内外流场的速度、压强及索泰尔平均粒径SMD、雾滴粒径分布PSD,研究得出:A型喷嘴在出口截面处轴线速度为88.62 m/s,压强为-0.004 MPa,喷嘴外射流距离较短,喷射范围小;B型喷嘴在出口截面处轴线速度为842.78 m/s,压强为-0.2 MPa,喷嘴外射流距离远,喷射范围广。A型喷嘴液滴雾化粒径分布PSD为4,SMD最小粒径范围为0.30~0.47μm;B型喷嘴液滴雾化粒径分布PSD为6,SMD最小粒径范围为0.12~0.19μm。由上可知,B型喷嘴综合性能更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 淬冷粒化 雾化喷嘴 雾化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