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某净水厂引江水强化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旭枫 王少坡 +2 位作者 周瑶 常晶 李荣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40,共9页
天津某净水厂主水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江水,该水厂在常规工艺基础上增设预臭氧、后臭氧和活性炭强化工艺,以期进一步提升出水水质。建立小试试验装置,对以上各工艺强化常规工艺处理引江水的效果展开探讨。结果表明,絮凝剂PAC和FeCl_... 天津某净水厂主水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江水,该水厂在常规工艺基础上增设预臭氧、后臭氧和活性炭强化工艺,以期进一步提升出水水质。建立小试试验装置,对以上各工艺强化常规工艺处理引江水的效果展开探讨。结果表明,絮凝剂PAC和FeCl_(3)的最佳投加量均为17 mg/L;在常规工艺基础上增设预臭氧或后臭氧工艺可以有效提升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增设活性炭工艺可同时提升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同时增设后臭氧和活性炭工艺强化去除浊度和有机物的作用最显著。预臭氧和后臭氧的最佳投加量均为1.0 mg/L,当原水中溴离子质量浓度高达150μg/L时,常规-后臭氧工艺、预臭氧-常规-后臭氧工艺中臭氧的投加量应调整为≤0.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臭氧 臭氧-活性炭 深度处理 引江水 溴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水压对水库泥水界面脱氮潜力的影响
2
作者 李玉梅 陈凯 +5 位作者 何立新 柴蓓蓓 卓天宇 余柯宏 张金楠 雷晓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19-2129,共11页
通过微宇宙模拟实验,结合宏基因测序技术研究了不同静水压条件(大气压、0.2MPa、0.5MPa和0.7MPa)对水库泥水界面微生物群落结构、氮循环功能基因及代谢通路的影响.结果表明:参与氮循环微生物物种数目随静水压增加呈先增加至1227种后减少... 通过微宇宙模拟实验,结合宏基因测序技术研究了不同静水压条件(大气压、0.2MPa、0.5MPa和0.7MPa)对水库泥水界面微生物群落结构、氮循环功能基因及代谢通路的影响.结果表明:参与氮循环微生物物种数目随静水压增加呈先增加至1227种后减少至1199种,古菌、真菌相对丰度占比随静水压增加分别增加0.002%、0.0006%,细菌占比减少.相较于低静水压,高静水压使微生物群落的生态网络联系更紧密,种间作用更复杂,系统稳定性更强;高静水压通过增强nxrB、narH等功能基因丰度和参与该路径的微生物丰度,来促进反硝化过程,抑制异化性硝酸盐还原作用.且在参与氮循环的微生物中,发现嗜压微生物(变形菌门、绿弯菌门、拟杆菌门等)以及嗜压功能基因(ompH、asd),嗜压基因多存在变形菌门中,嗜压基因丰度随静水压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静水压通过改变泥水界面处氮循环有关微生物种群结构以及相关功能基因丰度与参与的代谢路径,来提高水库沉积物脱氮潜力,进而控制水库的富营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 静水压 微生物群落结构 氮循环 水库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