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地下联通通道基坑工程上跨既有隧道施工控制技术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李国民
杜志田
李辉
-
机构
天津晟源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交事业部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包事业部
-
出处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2,共8页
-
文摘
某地下联通通道工程与已建地铁区间隧道并行距离长,通道底部距离区间隧道顶部仅为2.03~3.32 m,基坑深度为6.8~7.6 m,只能采用明挖法实施。为研究项目实施对既有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MIDAS有限元软件,将地下联通通道整体开挖过程按照8大块、16步开挖的施工步序进行模拟,系统分析工程实施对隧道变形稳定性的影响与变化规律。根据既有工程经验和模拟结果,验证“小分块、快开挖、早封闭、勤量测”实施建议的合理性,通过对相邻既有工程在位移和内力上的变化证明地铁隧道的分析合理性。经过工后评价对比,证明实施建议很好地控制了超近距离施工对既有工程的影响,并将其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研究对类似条件下工程项目提出相关建议,为同类项目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
关键词
联通通道
明挖施工
数值模拟
位移变化规律
内力影响
工后分析
-
Keywords
connecting passage
open-cut construc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displacement change law
internal force influence
post-construction analysis
-
分类号
U45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运营地铁出入口改建下沉广场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张晨明
杨励
张文廷
张西巡
时旦
李润楠
-
机构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晟源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出处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378-386,共9页
-
基金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科技开发项目(2020YY330311)。
-
文摘
为解决既有轨道交通地下结构与建筑规划更新需求不匹配引起的扩建或改造问题,结合不同的改造原因,总结既有地铁出入口改扩建结构设计关键技术重难点。以深圳市既有7号线黄木岗站B出入口改造设计为例,首先,从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站城一体化、消防及人防设计、运营组织、防涝能力、地面景观、结构工法、总工期和工程投资等角度对改造下沉广场方案进行总体论述;然后,对紧邻运营地铁出入口同深度基坑支护设计、未预留接驳条件的既有车站开门洞关键工序以及新旧混凝土连接节点构造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对于既有运营地铁出入口改造方案应进行全专业综合充分论证,结合运营单位管理需求进行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并做好防淹、防汛及应急预案。2)紧邻既有运营地铁出入口进行同深度基坑施工,可通过利用既有围护和预留反压土等措施,控制既有出入口和周边既有建筑物的变形,并应按照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保护区的相关要求对既有结构变形进行重点监测,信息化施工。3)对于未预留接驳条件且架设临时支撑条件受限的既有结构侧墙破除连通改造,可充分利用“时空效应”,采用楼板卸载和分段跳仓破除的方法;新旧混凝土连接节点设计可采用新建梁柱结构与既有结构叠合的形式,并加强防水。
-
关键词
运营地铁
TOD
出入口结构改造
基坑支护
新旧结构连接
-
Keywords
operated metro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entrances and exits structural reconstruction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connection of new and old structures
-
分类号
U4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