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的理论初探
- 1
-
-
作者
田本娜
高恒利
-
机构
天津师大教科所
-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1987年第3期29-34,共6页
-
文摘
小学语文教学是初等教育的基础;要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必须首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因为小学语文教学关系着小学各科教学,关系着小学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的实施,关系着我国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们从1979年开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第一轮一个班已于1985年毕业(因算术没有实验,六年毕业)。第二轮1983年开始,现有六个实验班。
-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语言规律
教学改革实验
认知结构
理论初探
文章中心思想
作文教学
学习迁移
书面语言
语言训练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如果我是教师……、(续三)
- 2
-
-
作者
索洛姆科
张谦
米锦英
-
机构
天津教科所
-
出处
《外国中小学教育》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9-31,共3页
-
文摘
我说这些话完全是怕丢了面子……早晨,当莲卡和齐布利克去学校上课的时候,我感到特别寂寞,我已经忘了,怎么跟马儿聊天了……当然,我喜欢这些马儿,可是它们毕竟不是人。
-
关键词
小学老师
最后一天
往前走
米特里
太远
安得烈
马蹄声
招生简章
世界末日
地冲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如果我是老师
- 3
-
-
作者
索洛姆科
张谦
米锦芙
-
机构
天津教科所
-
出处
《外国中小学教育》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1-33,6,共4页
-
文摘
一上学老师就给我们讲:地球是圆的。其实,根本就用不着老师说,没上学时我就知道。我们住的地方人称“子夜镇”,它恰好在地球的顶端。一清早,我走出家门,就能感觉到地球是圆圆的。
-
关键词
乡间小路
米哈依洛夫
我自己
跑来跑去
俯首贴耳
会说话
校门口
窗下
在远方
生病住院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如果我是老师……
- 4
-
-
作者
索洛姆科
张谦
米锦芙
-
机构
天津教科所
-
出处
《外国中小学教育》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1-33,共3页
-
文摘
在劈柴和围墙之坐着一个长着招风耳的小男孩,个子很小,顶多上三年级。“你干嘛也跑到这儿?”我警惕起来。“我被从教室里赶出来了……”他一边眨着可怜巴巴的眼睛,一边哽咽着说。“那你……你为什么哭呀?……挨谁揍了吧?”
-
关键词
米特里
爬起来
大傻瓜
我在
回过头
就这样
可真
给你
我害怕
活着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如果我是教师………续(二)
- 5
-
-
作者
索洛姆科
张谦
米锦英
-
机构
苏
天津教科所
-
出处
《外国中小学教育》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8-30,共3页
-
文摘
我回到屋子里,从枕头底下拿出一本小说《吉里·乌连什比格尔》,在窗台边坐下,打算看会儿书。我对齐布利克说了谎,我哪里想去什么俱乐部。我没钱买电影票,钱不钱的倒是小事,就是手头有钱,我也不想去。
-
关键词
米哈依洛夫
吉里
一本
原来如此
会读书
回过头
她说
安得烈
彼得洛维奇
声来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交往教育的潜力
- 6
-
-
作者
A.B.穆德里克
张琦
-
机构
天津师大教科所
-
出处
《外国中小学教育》
1986年第5期8-9,共2页
-
文摘
不断地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决定着必须要研究教育科学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其中一个就是提高教育过程的质量水平,提高对学生交往的有目的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交往看作是个性的形成和活动的因素。个体间的交往有助于形成世界观、青年公民的自我意识以及对未来职业的有益定向。在最近十年中,交往在个性的形成和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明显地提高了,这是苏维埃人的思想意识、社会和文化的整体化了的结果,是对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的个性的要求提高的结果。教育实践已经经受到许多社会经济因素对自身的影响(苏维埃人的物质福利。
-
关键词
教育过程
自我意识
思想意识
社会经济因素
质量水平
教育实践
教育科学
未来职业
集体活动
班级集体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我的教育信念
- 7
-
-
作者
苏霍姆林斯基
刘伦振
-
机构
天津市教科所
-
出处
《外国中小学教育》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9-14,共6页
-
文摘
在第聂伯河畔闻名乌克兰的一个古老村庄里,住着一位善良而勤劳的集体农庄庄员,他有一座圈在石头围墙内的大石头房子,还有石头棚子、石头地窖、苹果园里用石头铺砌的小路。就连犬舍也是石头的。
-
关键词
大石头房子
第聂伯河
教育信念
座圈
少年时代
人物命运
自我教育
朋友家
儿童时代
对我说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