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市畜间炭疽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1
作者 葛慎锋 李洁 +2 位作者 刘莹 乔家运 李玉鹏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7期1-2,共2页
炭疽是人畜共患细菌性传染病,是几千年来一直危害人类和动物的一种古老疾病,有作为生物恐怖袭击武器的风险,它的存在大大影响着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基于此,本文就炭疽病的概念、天津市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探讨,以期为炭疽... 炭疽是人畜共患细菌性传染病,是几千年来一直危害人类和动物的一种古老疾病,有作为生物恐怖袭击武器的风险,它的存在大大影响着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基于此,本文就炭疽病的概念、天津市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探讨,以期为炭疽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存在问题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水培养对重金属污染地区红裸须摇蚊幼虫肠道细菌群落多样性及潜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马微微 徐海轩 +2 位作者 曹威 闫春财 孙泽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74-1384,共11页
【目的】通过对在重金属污染的天津市渤海湾淡水区域鉴定出的摇蚊耐污种红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 akamusi进行肠道细菌群落多样性和潜在功能研究,了解生境的变化对摇蚊幼虫肠道细菌群落的影响。【方法】将在受重金属污染的天津市渤海湾... 【目的】通过对在重金属污染的天津市渤海湾淡水区域鉴定出的摇蚊耐污种红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 akamusi进行肠道细菌群落多样性和潜在功能研究,了解生境的变化对摇蚊幼虫肠道细菌群落的影响。【方法】将在受重金属污染的天津市渤海湾淡水区域鉴定到的红裸须摇蚊4龄幼虫用实验室蒸馏水饲养7 d作为实验室培养组,并提取实验室培养组和野外采集组的红裸须摇蚊4龄幼虫肠道细菌基因组DNA,对16S rRNA基因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将测序结果进行数据质控、序列对比和过滤,分析肠道细菌群落物种组成变化并预测肠道细菌潜在功能。【结果】基于红裸须摇蚊4龄幼虫肠道细菌16S rRNA测序结果共注释到11个门、13个纲、33个目、54个科、71个属、90个种以及105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实验室培养组红裸须摇蚊4龄幼虫肠道内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度较野外采集组下降,两组优势菌门相似,均包含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及脱硫弧菌门(Desulfobacterota),野外采集组4龄幼虫肠道内变形菌门丰度显著高于实验室培养组的;实验室培养组4龄幼虫肠道内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沙雷氏菌属Serrat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以及耶尔森氏菌属Yersinia的平均丰度较野外采集组显著降低。线性判别分析结果揭示,野外采集组和实验室培养组的红裸须摇蚊4龄幼虫肠道内存在丰度差异显著的细菌物种。KEGG分析结果显示,红裸须摇蚊4龄幼虫肠道内细菌基因组中有关新陈代谢的基因相对丰度极高,实验室培养组红裸须摇蚊4龄幼虫肠道内细菌基因组中有关环境信息处理和细胞进程的基因相对丰度较野外采集组的显著下降。【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野外不良环境中生存的红裸须摇蚊幼虫与实验室纯水环境培养幼虫肠道细菌群落多样性以及基因功能存在显著差异,这有助于从环境角度切入研究摇蚊个体抗性机制,为进一步探索摇蚊幼虫肠道内共生微生物抵抗环境胁迫发挥必要作用的研究提供新思路,也为昆虫在不良环境中的耐受机制与其肠道菌群稳态调控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裸须摇蚊 肠道细菌 污染 多样性 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裸须摇蚊幼虫肠道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耐受重金属功能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安佳婷 徐海轩 +2 位作者 杨浩成 闫春财 孙泽阳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42-951,共10页
红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 akamusi为华北地区常见耐污种,广泛分布于各种水体中。本研究采用传统培养法对4龄红裸须摇蚊幼虫肠道内细菌种类进行分离,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比对,结合菌落形态、系统进化分析等方法进一步鉴定菌株种类,... 红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 akamusi为华北地区常见耐污种,广泛分布于各种水体中。本研究采用传统培养法对4龄红裸须摇蚊幼虫肠道内细菌种类进行分离,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比对,结合菌落形态、系统进化分析等方法进一步鉴定菌株种类,同时探究可培养菌株对重金属(铜、镍)的耐受情况。结果表明,红裸须摇蚊幼虫在重金属铜暴露下的24 h-LC_(50)、48 h-LC_(50)、72 h-LC_(50)、96 h-LC_(50)分别为6304.86、403.59、29.33以及14.43 mmol/L,在重金属镍暴露下的24 h-LC_(50)、48 h-LC_(50)、72 h-LC_(50)、96 h-LC_(50)分别为339.52、182.18、102.59以及60.94 mmol/L。利用LB、NA、BHI、MC 4种培养基,从幼虫肠道分离纯化到16种不同遗传型细菌,分属2门9科16属,其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另外,丛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sp.对重金属铜和镍有良好耐受性。通过研究红裸须摇蚊幼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群落组成以及重金属胁迫下摇蚊幼虫肠道细菌群落生长情况,可为水生昆虫肠道菌群资源库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也可为筛选出具备重金属代谢功能的细菌资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裸须摇蚊 肠道细菌 重金属 分离培养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分区的中国人头面部指数比较
4
作者 程智 许渤松 +2 位作者 郑连斌 宇克莉 张兴华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2,共7页
按照七大地理分区研究中国族群的头面部指数,分析这些族群的头面部指数特点.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族群男性多为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中鼻型,女性多为圆头型、高头型、狭头型、中鼻型.中国族群的头长宽指数、头长高指数、口指数、容貌... 按照七大地理分区研究中国族群的头面部指数,分析这些族群的头面部指数特点.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族群男性多为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中鼻型,女性多为圆头型、高头型、狭头型、中鼻型.中国族群的头长宽指数、头长高指数、口指数、容貌耳指数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额顶宽指数、形态面指数、头面宽指数、头面高指数、鼻指数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男女头面部指数与年平均温度、年均降水量、年均光照、平均海拔、无霜期多有相关性.中国七大分区族群头型与面型存在差异,但也存在共性.华东、西北、华北及东北族群主要为北方族群,头高而圆,面较狭,唇较薄.华南、西南和华中族群主要为南方族群,头低长,面较宽,唇较厚.中国人头面部指数受年龄、族群与环境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面部指数 地理分区 年龄 族群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成熟时间对熟制猪肉风味的影响
5
作者 郝蕊 李海花 +7 位作者 张凯华 乔家运 王守伟 张哲奇 李丹 李笑曼 赵冰 张顺亮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35,共8页
为研究湿法成熟时间对猪肉熟制后风味的影响,以猪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成熟时间(1、12 h、1、3、5、7、10 d)猪肉水煮熟制后的风味和滋味物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成熟时间的熟制猪肉中共鉴定出3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总含量呈先... 为研究湿法成熟时间对猪肉熟制后风味的影响,以猪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成熟时间(1、12 h、1、3、5、7、10 d)猪肉水煮熟制后的风味和滋味物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成熟时间的熟制猪肉中共鉴定出3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总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醛类物质于成熟1 d时含量最高,为2 163.50μg/kg;己醛、庚醛、辛醛、壬醛等醛类物质和1-辛稀-3-醇是关键的呈香物质。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熟制猪肉呈味核苷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成熟1 d时,肌苷酸含量和等效鲜味浓度最高,分别为172.12、8.35 mg/100 g,甜味和苦味氨基酸含量于成熟12 h时最高。因此,湿法成熟1 d的猪肉熟制后风味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湿法成熟 挥发性风味物质 游离氨基酸 呈味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和肉桂醛及其联合添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以及肠道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禹彤 杨冠华 +3 位作者 王璐瑶 马欣怡 乔家运 李海花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5-1584,共10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富马酸和肉桂醛及其联合添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以及肠道炎症反应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7.79±0.48)kg的28日龄“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72头(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 本试验旨在探究富马酸和肉桂醛及其联合添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以及肠道炎症反应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7.79±0.48)kg的28日龄“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72头(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单栏饲养。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600 mg/kg富马酸(富马酸组,FA组)、400 mg/kg肉桂醛(肉桂醛组,CA组)和600 mg/kg富马酸+400 mg/kg肉桂醛(联合添加组,FC组)的饲粮。试验期28 d。试验结束当天08:00,每组抽取6头仔猪腹腔内注射200μg/kg BW脂多糖(LPS)。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各试验组断奶仔猪末重、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F/G)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FA组和FC组末重和ADG显著高于CA组(P<0.05)。2)与CON组相比,CA组和FC组断奶仔猪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P<0.05)。同时,FC组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FA组和CA组(P<0.05),血清CAT活性显著高于FA组和CA组(P<0.05)。3)与CON组相比,各试验组断奶仔猪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CA组和FC组血清TNF-α含量显著低于FA组(P<0.05)。4)与CON+LPS组相比,各试验组断奶仔猪空肠TNF-α和IL-6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空肠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FA+LPS组空肠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显著提高(P<0.05)。同时,FC+LPS组空肠TNF-α和IL-6含量显著低于FA+LPS组和CA+LPS组(P<0.05)。5)与CON+LPS组相比,各试验组断奶仔猪空肠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TNF-α和IL-6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空肠TGF-β和IL-10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单独添加富马酸和肉桂醛或两者联合添加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和抗炎能力,且联合添加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 肉桂醛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抗氧化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里香酚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7
作者 陈永珍 胡月 +1 位作者 乔家运 李海花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156-5167,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百里香酚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选择200只1日龄817肉鸡,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T1组)、200(T2组)和300 mg/kg(T3组)百里香酚... 本试验旨在研究百里香酚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选择200只1日龄817肉鸡,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T1组)、200(T2组)和300 mg/kg(T3组)百里香酚。试验期为42 d,分为1~21日龄和22~42日龄2个阶段。结果表明:1)1~42日龄时,T2组料重比显著低于C组和T1组(P<0.05)。2)21日龄时,T1组、T2组、T3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低于C组(P<0.05)。42日龄时,T1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低于C组和T3组(P<0.05)。3)21日龄时,T2组和T3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C组(P<0.05),T2组和T3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42日龄时,T2组和T3组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C组(P<0.05),T2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IgM含量均显著高于C组(P<0.05)。4)21日龄时,T1组、T2组和T3组血清新城疫病毒(NDV)抗体效价显著高于C组(P<0.05)。5) 42日龄时,T2组和T3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C组(P<0.05)。6)21日龄时,T1组和T2组空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42日龄时,T1组空肠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百里香酚可提高肉鸡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改善肠道形态,从而提高其生长性能。此外,百里香酚可能通过激活p62-Nrf2-Keap1信号通路提高肉鸡的抗氧化能力。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百里香酚添加水平为200 mg/kg时饲喂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香酚 肉鸡 生长性能 肠道形态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定地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VP2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
8
作者 邹畅 胡月 +1 位作者 李海花 乔家运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3-831,共9页
[目的]了解保定地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V)的流行情况以及其VP2基因遗传变异情况。[方法]从保定市多家宠物医院随机采集20例疑似患猫泛白细胞减少症(feline panleukopenia,FP)的猫粪便和鼻腔分泌物样本... [目的]了解保定地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V)的流行情况以及其VP2基因遗传变异情况。[方法]从保定市多家宠物医院随机采集20例疑似患猫泛白细胞减少症(feline panleukopenia,FP)的猫粪便和鼻腔分泌物样本,利用PCR扩增、测序获得FPV VP2全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分析,利用Mega 7.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采用MegAlign软件对其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及关键氨基变异位点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猫粪便样品中扩增出16条长度为1755 bp的FPV VP2特异性条带,序列分析表明,FPV VP2基因全长为1755 bp,分离获得的FPV均属于G1分型,与日本分离株V211(登录号:AB054227)亲缘关系较近,与FPV标准株CU-4(登录号:M38246)亲缘关系较远,16条FPV VP2基因之间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9.1%~100%。16条VP2蛋白序列的13个关键氨基酸位点均相同,与FPV标准株CU-4相比,在第101位氨基酸处出现I-T突变;与5个参考毒株CPV VP2的关键氨基酸位点进行比对,仅第101位氨基酸位点相同,其他位点均存在不同程度变异。[结论]保定区主要流行G1型FPV,且其VP2基因遗传稳定性较强。研究结果丰富了FPV的流行病学资料,为保定地区FPV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 VP2基因 遗传进化 氨基酸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里香酚和丙酸钙联合使用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杨雅婷 杨惠婷 +4 位作者 李梓璇 胡月 乔家运 李伟 李海花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708-6719,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索百里香酚和丙酸钙联合使用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选取480只1日龄817雌性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mg/kg百里香酚+1 ... 本试验旨在探索百里香酚和丙酸钙联合使用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选取480只1日龄817雌性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mg/kg百里香酚+1 g/kg丙酸钙(T1组)、200 mg/kg百里香酚+2 g/kg丙酸钙(T2组)、300 mg/kg百里香酚+3 g/kg丙酸钙(T3组)。试验期为42 d,分为前期(1~21日龄)和后期(22~42日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1~21日龄、22~42日龄和1~42日龄,T2组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F/G)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2)21和42日龄时,T2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3)21和42日龄时,T2组的空肠闭合蛋白-1(Claudin-1)、闭锁蛋白(Occludin)和闭合小环蛋白-1(ZO-1)mRNA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提高(P<0.01);4)21和42日龄时,T2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5)21和42日龄时,T2组空肠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和Toll样受体5(TLR5)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T1、T2、T3组的空肠核因子-κB(NF-κB)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200 mg/kg百里香酚+2 g/kg丙酸钙对肉鸡的生长性能、生理机能和肠道发育均具有积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Toll样受体-NF-κB信号通路来调节细胞因子生成,改善肠道屏障结构,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香酚 丙酸钙 肉鸡 肠道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添加乳酸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0
作者 林静 高强 +2 位作者 刘峥 马欣怡 王璐瑶 《天津农林科技》 2025年第2期1-4,12,共5页
文章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乳酸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日龄科宝肉鸡600只,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与对照组CK),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组(CK)肉鸡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肉鸡饲喂含5×10^(7)CFU·kg^(-1... 文章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乳酸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日龄科宝肉鸡600只,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与对照组CK),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组(CK)肉鸡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肉鸡饲喂含5×10^(7)CFU·kg^(-1)乳酸杆菌的基础饲粮。结果表明:饲喂乳酸杆菌饲粮的肉鸡与对照组(CK)肉鸡相比,(1)42日龄时的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试验周期内的日采食量极显著提高(P<0.01),22~42日龄和1~42日龄的日增质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料质量比极显著降低(P<0.01);(2)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1),回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回肠绒隐比显著提高(P<0.05);(3)血清中的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有所升高,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UN)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有所降低,但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乳酸杆菌可促进肉鸡对养分的消化吸收,促进肉鸡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杆菌 肉鸡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种新型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沉降型颗粒剂的制备及其对红裸须摇蚊的防治研究
11
作者 李洁 张淼 +4 位作者 田娟娟 韩衍飞 吴晓辰 沈峰 刘文彬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75-79,85,共6页
近年间摇蚊婚飞扰民现象频现,其幼虫“红虫”属于底栖动物,世界卫生组织及主要国家的水生昆虫防治经验表明:孳生地水源处理是根本的防治手段,而孳生地药剂处理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Bacillus thuringrensis var.isr... 近年间摇蚊婚飞扰民现象频现,其幼虫“红虫”属于底栖动物,世界卫生组织及主要国家的水生昆虫防治经验表明:孳生地水源处理是根本的防治手段,而孳生地药剂处理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Bacillus thuringrensis var.israelesis](Bti)生物药剂已被证实能够用于摇蚊防控,但现有剂型难以迅速沉降作用于底泥,或沉降过程中已经被水溶解分散。以沸石粉为载体,采用湿法包衣制成Bti沉降型颗粒剂,该颗粒剂密度大易沉降。通过室内防治试验、模拟现场和现场试验,分别测定该颗粒剂对红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 akamusi)的防治效果。室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活性单位为7000 ITU/mg和1200 ITU/mg 2种Bti沉降型颗粒剂均能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但7000 ITU/mg颗粒剂致死率过高,不符合保留摇蚊幼虫生态功能的要求,故而舍弃;将有效成分为1200 ITU/mg的颗粒剂投入2.4 L蒸馏水中,含量10%投入量0.6g时矫正死亡率为85.89%,含量20%投入量0.3 g时矫正死亡率为86.90%。这2种颗粒剂经过模拟生境试验验证防治率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防治效果、物资成本及生态效益,选取10%1200 ITU/mg Bti沉降型颗粒剂进行现场试验。经过与对照区比对,施药2次对红裸须摇蚊的防治率为75.53%,同期对比防治效果为80.63%。实践证明,Bti沉降型颗粒剂能够有效降低婚飞摇蚊种群密度,为城市湿地、公园景区防控摇蚊提供了标本兼治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 沉降型颗粒剂 红裸须摇蚊 沸石粉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毒素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月 战余铭 +3 位作者 孟春颜 李玉鹏 乔家运 李海花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335-6344,共10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蜂毒素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并确定蜂毒素的适宜添加量。选取1日龄817杂交肉鸡160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饲喂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 本试验旨在探究蜂毒素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并确定蜂毒素的适宜添加量。选取1日龄817杂交肉鸡160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饲喂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0.05(低剂量组,A组)、0.10(中剂量组,B组)和0.15 g/kg(高剂量组,C组)的蜂毒素。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22~42日龄和1~42日龄,与CON组相比,B组和C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提高(P<0.05)。2)与CON组相比,21日龄时,各试验组肉鸡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42日龄时,B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CON组相比,21日龄时,B组和C组肉鸡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42日龄时,B组和C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6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4)与CON组相比,21日龄时,B组和C组肉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B组空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提高(P<0.05),B组和C组回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而V/C值显著提高(P<0.05);42日龄时,B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5)与CON组相比,21日龄时,B组和C组肉鸡空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42日龄时,B组和C组空肠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6)与CON组相比,21日龄时,各试验组肉鸡空肠闭锁小带蛋白-1(ZO-1)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提高(P<0.05),B组和C组空肠闭合蛋白(OCLN)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42日龄时,各试验组空肠OCLN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蜂毒素可以提高肉鸡抗氧化能力和抗炎能力,促进肠道形态发育,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维持肠道屏障功能,从而提高其生长性能,且当蜂毒素添加量为0.10 g/kg时饲喂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素 肉鸡 生长性能 抗氧化能力 肠道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和肉桂醛及其联合添加对817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禹彤 马欣怡 +3 位作者 王璐瑶 李玉鹏 乔家运 李海花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345-6357,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富马酸和肉桂醛及其联合添加对817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600只1日龄健康817肉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600... 本试验旨在研究富马酸和肉桂醛及其联合添加对817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600只1日龄健康817肉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600 mg/kg富马酸(FA组)、400 mg/kg肉桂醛(CA组)以及600 mg/kg富马酸+400 mg/kg肉桂醛(FC组)的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21~42日龄,与CON组相比,FA组和CA组肉鸡末重(FBW)和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FC组FBW和ADG极显著提高(P<0.01),FA组、CA组和FC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提高(P<0.05);1~42日龄,与CON组相比,FA组和CA组ADG显著提高(P<0.05),FC组ADG极显著提高(P<0.01)。2)与CON组相比,CA组和FC组肉鸡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降低(P<0.05),且FC组血清ALT和AST活性显著低于CA组(P<0.05)。3)与CON组相比,各试验组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和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均提高(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中,FC组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FA组和CA组(P<0.05),血清IgM和GSH含量以及SOD活性显著高于FA组和CA组(P<0.05)。4)21和42日龄时,与CON组相比,CA组和FC组肉鸡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5)与CON组相比,各试验组肉鸡盲肠菌群Chao1指数均显著提高(P<0.05),CA组和FC组盲肠菌群ACE指数显著提高(P<0.05)。在门水平,各试验组肉鸡盲肠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盲肠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与CON组相比,各试验组盲肠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且FC组盲肠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A组和FA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单独添加富马酸或肉桂醛及二者联合添加可以提高肉鸡ADG和抗氧化能力,提高血清IgM含量,改善盲肠菌群结构;饲粮单独添加肉桂醛及富马酸与肉桂醛二者联合添加还可以降低血清ALT和AST活性,改善肠道组织形态;与单独添加相比,富马酸与肉桂醛联合添加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 肉桂醛 肉鸡 生长性能 血清指标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与肉桂醛联用调节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诱导猪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禹彤 杨冠华 +3 位作者 张菊 李玉鹏 乔家运 李海花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04-1915,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富马酸(FA)与肉桂醛(CA)联用调节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K88诱导猪肠上皮细胞IPEC⁃J2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试验选用IPEC⁃J2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FA和CA处理IPEC⁃J2细胞12和24 h,并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 本试验旨在研究富马酸(FA)与肉桂醛(CA)联用调节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K88诱导猪肠上皮细胞IPEC⁃J2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试验选用IPEC⁃J2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FA和CA处理IPEC⁃J2细胞12和24 h,并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最佳处理浓度和时间;以最佳处理浓度的FA和CA预处理细胞,ETEC K88感染细胞3、6、12和24 h,检测其活菌黏附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细胞因子含量和抗氧化指标,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测定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FA和CA的最佳处理浓度分别为1.00 mg/mL和1.00μL/mL,最适培养时间为12 h。2)添加FA和CA可有效抑制ETEC K88黏附IPEC⁃J2细胞,当ETEC K88感染细胞3 h时其黏附率显著下降(P<0.05),6、12和24 h时极显著下降(P<0.01)。3)添加FA和CA可极显著降低ETEC K88感染细胞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P<0.01),极显著提高抗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P<0.01)。4)ETEC K88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诱导IPEC⁃J2细胞氧化损伤,添加FA和CA可上调Hsp70 mRNA相对表达量并抑制NF⁃κB信号通路缓解IPEC⁃J2细胞氧化应激。5)添加FA和CA可显著提高ETEC K88感染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极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P<0.01)。综上所述,FA与CA联用可调节炎性细胞因子和氧化应激蛋白平衡并抑制ETEC K88黏附IPEC⁃J2细胞,其可能是通过上调Hsp70抑制NF⁃κB信号通路,增强IPEC⁃J2细胞的抗氧化和抗炎能力,从而缓解ETEC K88诱导的IPEC⁃J2细胞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富马酸 猪肠上皮细胞 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佤”布朗族、克木人、曼咪人的Heath-Carter法体型研究
15
作者 肖瑶 吕婧祎 +10 位作者 岩坎翁 玉应香 宇克莉 高新颖 姚玥彤 程智 刘亮 高雯芳 刘鑫 包金萍 张兴华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86,共6页
运用Heath-Carter法对云南省临沧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阿尔佤”布朗族、克木人、曼咪人这3个布朗族族群体型特征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测量389例“阿尔佤”布朗族成人(男性183例,女性206例),178例成年克木人(男性67例,女性111例... 运用Heath-Carter法对云南省临沧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阿尔佤”布朗族、克木人、曼咪人这3个布朗族族群体型特征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测量389例“阿尔佤”布朗族成人(男性183例,女性206例),178例成年克木人(男性67例,女性111例),121例成年曼咪人(男性53例,女性68例)的10项体型指标值,分别计算了3个族群男性和女性的内、中、外因子值.结果显示:“阿尔佤”布朗族(4.1-6.3-1.4)、克木人(4.8-6.3-1.5)、曼咪人(4.0-5.7-1.8)男性均属于偏内胚层的中胚层型,“阿尔佤”布朗族(6.1-5.8-0.9)、克木人(6.4-6.3-0.9)、曼咪人(5.4-5.5-1.2)女性均属于内胚层-中胚层均衡型.3个布朗族族群体型比较中发现,克木人肌肉最发达,脂肪最丰富,曼咪人身材最苗条.与国内12个族群比较发现,这3个布朗族族群与基诺族、羌族、藏族、哈尼族较为接近,这与遗传因素、地理位置、生活方式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H-CARTER法 “阿尔佤”布朗族 克木人 曼咪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敌草快诱导肉鸡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16
作者 胡月 伊婷 +2 位作者 乔家运 李玉鹏 李海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01-5113,共13页
旨在建立敌草快诱导的肉鸡氧化损伤模型,并初步揭示其分子机制。将160只1日龄肉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低剂量组(T1)、中剂量组(T2)和高剂量组(T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在第16日龄(第一阶段)时,每个重复抽取5只鸡,第37日龄... 旨在建立敌草快诱导的肉鸡氧化损伤模型,并初步揭示其分子机制。将160只1日龄肉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低剂量组(T1)、中剂量组(T2)和高剂量组(T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在第16日龄(第一阶段)时,每个重复抽取5只鸡,第37日龄(第二阶段)时抽取剩余5只鸡,称取肉鸡体重,计算每组平均体重,腹腔注射敌草快。T1、T2和T3组分别腹腔注射5、10、20 mg·kg^(-1)的敌草快,对照组注射相应剂量的生理盐水。两次注射后的当天和第5天,每个重复抽取2只,采血并取样。结果表明:两次注射敌草快后,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肉鸡精神沉郁、饮食减少,T3组注射后6 h有2只鸡出现死亡,注射后72 h和96 h试验组肉鸡体重均极显著降低(P<0.01);2)T2和T3组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均极显著(P<0.01)升高;3)T2和T3组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极显著降低(P<0.01),丙二醛(MDA)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第二阶段T3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4)试验组各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5)试验组出现炎性细胞浸润,部分肝细胞空泡样变,细胞质疏松明显,且各肠段绒毛脱落较为严重;组织学评分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2组与T3组肝脏和小肠评分均极显著升高(P<0.01),除第二阶段十二指肠评分外,T1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6)各试验组肉鸡肝脏和空肠中ZO-1和OCLDN 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7)肝脏中T2组HO-1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T1组(P<0.05);空肠中T2组和T3组Nrf2和HO-1 mRNA表达量较T1组均极显著降低(P<0.01)。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建立敌草快诱导的肉鸡氧化损伤模型,且以10 mg·kg^(-1)的注射剂量为建立氧化损伤模型最为适宜,同时发现敌草快可能通过Nrf2/HO-1信号通路来诱导炎症相关因子生成且抑制抗氧化酶的表达,引起肉鸡肠道屏障损伤,从而引起肉鸡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草快 氧化损伤 Nrf2/HO-1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研究
17
作者 马欣怡 王璐瑶 +3 位作者 刘禹彤 杨冠华 乔家运 李海花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137-8148,共12页
本试验旨在从发霉玉米中筛选分离出一株降解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效果较好的菌株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试验以DON为唯一碳源,采用富集培养、划线分离技术从发霉玉米中筛选分离目标菌株,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不同菌株在2... 本试验旨在从发霉玉米中筛选分离出一株降解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效果较好的菌株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试验以DON为唯一碳源,采用富集培养、划线分离技术从发霉玉米中筛选分离目标菌株,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不同菌株在24 h内对DON的降解率,筛选出一株降解效果较好的菌株并命名为BT⁃11;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与16S rRNA、gyrB序列比对等方法对菌株BT⁃11进行鉴定;通过培养时间、温度、pH、接种量和毒素浓度的优化试验探究菌株BT⁃11的最适生长条件和降解条件,并初步探究菌株BT⁃11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1)成功从发霉玉米中筛选分离出一株降解效果较好的菌株,该菌株在24 h内对DON的降解率为(80.07±0.96)%。2)鉴定出菌株BT⁃11属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最适生长和降解时间、温度与pH分别为24 h、37℃和7.0,同时在接种量5%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DON浓度为2~10 mg/L环境下均具有一定毒素耐受性;经活性物质定性试验推测BT⁃11降解DON的主要活性物质为不耐热胞外酶。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发霉玉米中分离到一株可高效降解DON的枯草芽孢杆菌,拓宽了降解DON微生物的候选菌种,为畜禽生产中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处理DON污染的饲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生物降解 芽孢杆菌 霉菌毒素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缅语族成人脂肪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鑫 向小雪 +3 位作者 宇克莉 陈洁 郑连斌 张兴华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7-95,共9页
身体脂肪发育对人体健康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生物电阻抗法,对藏缅语族17个民族11000例成人(男性4778例,女性6222例)的总体脂率等8项脂肪指标值进行了测量与统计分析,并与国内7个族群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藏缅语族17个民族中藏... 身体脂肪发育对人体健康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生物电阻抗法,对藏缅语族17个民族11000例成人(男性4778例,女性6222例)的总体脂率等8项脂肪指标值进行了测量与统计分析,并与国内7个族群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藏缅语族17个民族中藏族、羌族体脂率较高,彝族、拉祜族体脂率较低;藏缅语族男、女性的体脂率均处于正常水平,BMI相近且均处于超重水平;藏缅语族男性的各项体脂率均低于女性,但内脏脂肪等级高于女性且略有超标;随年龄增长,藏缅语族男、女性的总体脂率、躯干脂肪率、内脏脂肪等级均呈现增大趋势;藏缅语族成人的脂肪发育水平相对更接近中国南方族群,各项脂肪指标值大多高于其他中国南方族群.本研究可以帮助藏缅语族各民族了解自身身体脂肪变化并且为我国少数民族人体成分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缅语族 脂肪指标 生物电阻抗法 体脂率 内脏脂肪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对小鼠体重、炎症反应及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伊婷 乔家运 +1 位作者 李玉鹏 李海花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68-2676,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对小鼠体重、肠道形态、血清炎症因子、盲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SCFAs)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20只8周龄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植物乳杆菌组,每组10只。植物乳杆菌组小鼠每日灌胃浓度为1×10^(9)...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对小鼠体重、肠道形态、血清炎症因子、盲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SCFAs)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20只8周龄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植物乳杆菌组,每组10只。植物乳杆菌组小鼠每日灌胃浓度为1×10^(9)CFU/mL的植物乳杆菌悬液,灌胃量为0.2 mL/只,对照组小鼠每日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试验期为14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灌胃植物乳杆菌对小鼠体重、增重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杆菌组小鼠空肠绒隐比显著上升(P<0.05)。3)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杆菌组盲肠内容物总SCFAs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4)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杆菌组小鼠盲肠内容物中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极显著升高(P<0.01),有益菌相对丰度上升,同时潜在的致病菌相对丰度下降。综上所述,灌胃植物乳杆菌能够改善小鼠肠道形态,提高小肠吸收能力,提高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有利于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小鼠 肠道菌群 肠道形态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地区4个少数民族的体部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思雨 李咏兰 +1 位作者 于会新 郑连斌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5-91,共7页
研究西北地区4个少数民族的体部特征.采用人体测量方法测量了东乡族839例、保安族450例、回族824例、藏族410例的成人体质数据,并与其他15个民族进行比较.东乡族、保安族、临夏回族男性、女性平均身高属于中等类型,甘南藏族男性平均身... 研究西北地区4个少数民族的体部特征.采用人体测量方法测量了东乡族839例、保安族450例、回族824例、藏族410例的成人体质数据,并与其他15个民族进行比较.东乡族、保安族、临夏回族男性、女性平均身高属于中等类型,甘南藏族男性平均身高属于超中等类型,女性平均身高属于中等类型.东乡族、保安族、回族3个民族体部特征相近,而与藏族的体部特征差异较大.在19个族群中东乡族、保安族、回族体重较轻、身高较矮,臀围、胸围较小,甘南藏族体重较重、身高较高,臀围、胸围值较大.4个民族的PCⅡ值均较大,即在19个族群中4个民族的肩宽、骨盆宽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体部特征 人体测量 东乡族 保安族 回族 藏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