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程式化展演与离散式观看——基于央视春晚的文化传播学考察 |
杨扬
孙卫华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6
|
|
2
|
以“供给侧改革”创新驱动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常态” |
赵雅文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3
|
环境新闻社会效应的传播动力学分析 |
孙瑞祥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4
|
旅游消费过程的传播学解析 |
唐娟
孙卫华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7 |
3
|
|
5
|
浅谈新闻传播中的公共外交策略 |
王娟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6
|
传播学视角下的“网络移民”现象探析 |
郭卫东
郭媛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7
|
“单向度”长者:包容性视域下对老年群体数字融入的审思 |
王艳玲
赵博文
|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8
|
可识别的流传物:诠释学视域下图书视频的内容生产与受众召唤 |
孙蕾
颜彬
|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数字时代实体照片的身体实践与记忆建构——基于媒介物质性视角的审视 |
孙卫华
邵兰慧
马龙腾
|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从附近出发:城市实体书店在地化场景构建的应然图景与纾困之策 |
王艳玲
周倩娜
徐冰涛
|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中国数字营销传播企业“软实力”测评--以数字营销传播服务提供商为研究范畴 |
万木春
星亮
胡振宇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2
|
|
12
|
微博科技谣言传播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兼论微博谣言传播公式 |
尹良润
徐速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13
|
仪式 传播的符号学解读--以1949年至2015年间我国六场阅兵式为例 |
孙卫华
肖爱丽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7
|
|
14
|
构建中国特色战略文化传播体系 |
刘卫东
林靖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15
|
从仪式传播到主流意识形态培养——央视春晚对国家认同的建构 |
王娟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3
|
|
16
|
重识平凡之物:手机壳的物质性与情感实践 |
邵兰慧
孙卫华
|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培养思想的生产者--当代新闻理论教学探索 |
刘卫东
荣荣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8
|
青年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像实践驱动、内在机制和价值反思 |
刘佳静
张兵娟
郜原
|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戈夫曼的“自我”传播观:内涵、溯源及启示 |
孙卫华
刘敬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7
|
|
20
|
参与、呈现、满足:虚拟世界的身体传播转向——基于数字平台“打卡”行为的分析 |
王娟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