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师范类专业教师教育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困境与对策 |
金如委
曹娟
王毅刚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DeepSeek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笔谈) |
罗生全
李霓
宋萑
荣晴
李洪修
王萌萌
雷浩
马玉林
曾文婕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
2025 |
7
|
|
3
|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伦理诉求与实现 |
李洪修
蒋维西
|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7
|
|
4
|
I-STEM教师整合培养路径及对我国科学教师教育的启示——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I-STEM教育项目为例 |
覃丽君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5
|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职业本科教育适应性的理论循证与实践探索 |
马东霄
陈永利
鲍东杰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6
|
教育智能体如何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基于EEG信号的脑机制与优化策略探究 |
王雪
孙明琳
杨洁
邓丽
|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7
|
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教师、教材、学生三维互动模式探究 |
左静妮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ChatGPT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多模态数据的分析 |
王雪
盛文艺
王瑞环
张璇
石佳垚
|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教师教育慕课中“优选课程”的供给侧特征研究——基于国内外八大平台的深度考察 |
赵婧
田晶晶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教育中的有效循证:何谓、为何与如何 |
康玥媛
郑国强
王光明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问题表征与实现路径 |
李慧慧
和学新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
张蕾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中国特色科学教育话语:分期、要义与进路 |
王连照
唐静
|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家国情怀如何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
郭文良
郭志培
|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中的档案袋评价:缘起及其在英、美、澳的实践 |
王东芳
刘晶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新走向循证分析——基于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王颖
王毓珣
段成柱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17
|
基于循证的三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比较研究 |
王颖
段成柱
王毓珣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8
|
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多维思考(笔谈) |
靳玉乐
王潇晨
和学新
范蔚
陈昊
徐继存
宋萑
王馨薇
程姣姣
|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0
|
|
19
|
加强核心素养导向,完善课程标准体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小学部分)比较研究 |
王光明
刘静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7
|
|
20
|
论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主体性 |
颜士刚
吴长帅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