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教育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成效——以天津师范大学“3+1+2”模式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光明 苏丹 +2 位作者 贾国峰 孙琳 杨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16,共5页
介绍了天津师范大学本科生与教育硕士研究生一体化培养的"3+1+2"模式,该模式是在"4+2"模式的基础上对教师教育本硕一体化培养的进一步完善。学生完成大学本科阶段前3年学习任务,成绩优异(符合学校保送生相关规定)... 介绍了天津师范大学本科生与教育硕士研究生一体化培养的"3+1+2"模式,该模式是在"4+2"模式的基础上对教师教育本硕一体化培养的进一步完善。学生完成大学本科阶段前3年学习任务,成绩优异(符合学校保送生相关规定)者通过笔试、面试合格后,进入"3+1+2"实验班。通过构建"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和"严""精""巧""实"的培养过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兼顾,提升了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了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教师 教师教育 本硕一体化 三位一体 “3+1+2”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教师职业准入制看中美职业教育教师职前培养 被引量:5
2
作者 贾国锋 倪斯雯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85-86,共2页
中等职业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由于传统观念及就业等一系列问题的影响,造成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差,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职后培训针对性差等问题。美国中等职业教育是从... 中等职业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由于传统观念及就业等一系列问题的影响,造成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差,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职后培训针对性差等问题。美国中等职业教育是从教师的职业准入入手,保障职业教育的质量。我国应吸取美国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改革中等职业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师 职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教育公平及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美国黑人教师教育
3
作者 贾国锋 杜海燕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8-52,共5页
在美国教育公平与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看似公平与平等的黑人教育背后其实潜藏着无形的种族主义和不平等的黑人教育。美国黑人教师数量与比例都不能与白人教师同日而语,而且缺乏有针对性的黑人教师教育,"平等即相同(equality means ... 在美国教育公平与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看似公平与平等的黑人教育背后其实潜藏着无形的种族主义和不平等的黑人教育。美国黑人教师数量与比例都不能与白人教师同日而语,而且缺乏有针对性的黑人教师教育,"平等即相同(equality means sameness)"的理念其实忽略了黑人文化的独特性。美国黑人教师教育之所以重要,在于它能够给黑人世界传授足够水平的文化和人生的崇高理想,到那些不仅不懂文字、也不懂生活的人当中去散播文明的种子。文章还涉及美国黑人教师教育质量提升的策略,并明确提出发展黑人教育的关键在于让黑人掌握教育的管理权和话语权,要"黑人教师管理黑人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多元文化 美国黑人教师教育 种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价值追求的完美结合——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的魅力探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贾国锋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0-53,共4页
陶行知在实践的基础上,做到了对教育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两种追求具体和历史的统一。他关于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培养创造性,实现普及教育,以及教育者应该深入教育实际等思想和实践,既是立足当时条件的,又是超越当时... 陶行知在实践的基础上,做到了对教育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两种追求具体和历史的统一。他关于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培养创造性,实现普及教育,以及教育者应该深入教育实际等思想和实践,既是立足当时条件的,又是超越当时人们的认识而对今天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这正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的魅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教育思想 理想价值 现实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选修课存在的问题与质量管理对策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文贵 刚永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38-140,共3页
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选修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在选修课质量建设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和完善选修课制度的对策和思考,同时引发了合理收费、科学认定学分等需要继续探索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 选修课 问题 质量建设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素养的内涵、结构体系及培养路径 被引量:81
6
作者 纪德奎 陈璐瑶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20,共5页
劳动素养是中小学生在劳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品质修养与行为能力,也是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评价指标。劳动素养具有综合性、体验性、社会性和阶段性等特征,其结构体系包括劳动能力、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在教育实践中,可通... 劳动素养是中小学生在劳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品质修养与行为能力,也是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评价指标。劳动素养具有综合性、体验性、社会性和阶段性等特征,其结构体系包括劳动能力、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在教育实践中,可通过细化劳动教育内容、强化劳动活动反思、营造多维劳动教育氛围以及实施协同劳动教育方式等举措来加强中小学生劳动素养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劳动素养 结构体系 培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劳动素养培育的困境与路径探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倩 纪德奎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8-114,共7页
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劳动素养培育的重要时期,课堂也是渗透与发展学生劳动素养的重要场域。课堂中劳动素养的培育是具身认知发展的统一,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途径。目前,中小学课堂表现出在教学目标上劳动素养... 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劳动素养培育的重要时期,课堂也是渗透与发展学生劳动素养的重要场域。课堂中劳动素养的培育是具身认知发展的统一,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途径。目前,中小学课堂表现出在教学目标上劳动素养培育的隐性目标难以呈现,在教学内容上劳动素养培育的“跨域”内容难以融通,在教学方式上劳动素养培育的合作与创新力被趋同化,在教学评价上劳动素养的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针对课堂中劳动素养培育的现实思考,应通过解构内涵,构建多维教学目标;分层设计,实施跨学科内容统整;融合情境,创造协同培养环境;科学把握,规范评价过程等方式实现课堂中劳动素养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素养 课堂教学 中小学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深度实践教学及其实现 被引量:6
8
作者 辛雅静 纪德奎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2-57,共6页
深度实践教学是实践教学从现实发展水平向理想发展水平跨越的一种教学境界,也是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深度实践的一种教学形态。缺乏对学生实践动机的激发与养成、缺少对学生理论介入实践的有效引导以及对学生高阶能力的抑制等原因,影... 深度实践教学是实践教学从现实发展水平向理想发展水平跨越的一种教学境界,也是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深度实践的一种教学形态。缺乏对学生实践动机的激发与养成、缺少对学生理论介入实践的有效引导以及对学生高阶能力的抑制等原因,影响了高校实践教学走向深度,也影响了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激发与养成实践动机;引导学生深度加工知识,细化专业实践项目训练;创建实践共同体,赋权创新性实践是应对上述困境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深度实践教学 深度教学 沉浸性实践 专业化实践 创新性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