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政治信任视域下的群体性事件应急治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瑾
温志强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 政治 与行政学院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Z期57-58,共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预警与阻断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YJA630141)
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社会转型期群体性公共危机的预警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1ZD02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一、政治信任视域下的群体性事件发生原因(一)官员腐败"升级",群众信心不足随着利益主导意识的不断催化,一些领导干部或公职人员冲破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防线,逐步走向贪污腐败的不归路。目前,我国腐败现象日益滋生、不断蔓延,成为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不可忽视的根源之一。比如"7·19孟连事件",其起因只是当地胶农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纠纷,但其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就是当地政府部分领导干部与企业互相勾结,不为当地群众办实事,不顾当地胶农利益,对已存在的矛盾和冲突置之不理,最后甚至动用警力。由此可见,某些领导干部滥用权力,缺乏危机意识,无视群众的利益诉求。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政治信任
贪污腐败
公职人员
领导干部
政府部分
孟连
利益纠纷
信访队伍
国家行政学院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题名 现代国家构建:社会管理创新的政治意蕴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璐
冯宏良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7-101,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结构重组与功能调适:社会转型期城市社区组织体制创新研究"(10YJC840038)
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城市社区组织管理创新跟踪研究"(52WW1019)
文摘
现代国家构建是一个国家与社会、市场关系合理化的持续历史进程。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国家权力公共性的回归,这为现代国家构建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改革以来,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逐渐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操控社会的基本格局,公民社会发育、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展开,推动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
现代国家
公民社会
社会管理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题名 中国族际政治整合中的集分平衡与府际关系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常士訚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1Z期13-16,共4页
文摘
在当代多民族国家中,如何处理中央与民族地方、民族地方与民族地方之间的关系是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关键。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在国家结构形式上采取的是单一制结构形式,在民族地方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此背景下,如何处理中央与民族地方、民族地方与民族地方、民族地方与非民族地方之间的府际关系构成了当代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关键内容。本文采用比较政治的方法,通过与西方国家的比较,对当代中国府际关系存在的集与分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明了这种平衡关系存在的合理性,同时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局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法治的集分平衡观点。
关键词
府际关系
集中
自治权
法治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921.1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题名 制度与价值: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在规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冯宏良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2-88,共7页
基金
2015年度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网络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在逻辑与社会基础构建研究"(TJKS15-001)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于社会政治稳定研究的视角"(10YJC710014)
文摘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整体性的社会意识现象,因而也具有其相应的结构与功能。在逻辑结构意义上可以把意识形态划分为哲学方法论意义上的世界观、历史观、认识论,具有完备理论逻辑的价值学说体系,以及制度建构意义上具有实践取向的具体政策主张等三个层次。哲学方法论的科学性论证、价值学说体系的正当性说明以及具体政策主张的可行性展示,构成了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在逻辑意义上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缺一不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实现一方面有赖于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学说体系而展示出来的价值正当性和真理性,另一方面也有赖于意识形态作为一种价值理想能够通过制度实践而塑造完成的现实可行性,制度与价值的统一构成了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在规定性。
关键词
意识形态
逻辑结构
意识形态安全
规定性
Keywords
Ideology
Logical Structure
Ideology Security
Imperative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题名 邻避补偿回馈机制的利益聚合能效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瑾
商艺凡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 政治 与行政学院
天津师范大学 政治 与行政学院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11,共5页
基金
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邻避冲突治理法治化研究"(项目编号:52WW1401)
文摘
利益聚合动能孱弱是邻避冲突治理无法实现共赢的重要原因,补偿回馈是聚合冲突各方利益的基点。货币补偿、公共设施回馈、生态补偿具有增进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以及创设环境友好的生态体系的作用机理。然而,补偿回馈机制也存在激励效应失灵、环境正义困境、公众心理困境难以消解等局限。因此,应通过建立心理补偿吸纳机制创造合作共利基础、实施复合型补偿策略提升补偿激励综合效能、建立利益补偿制衡机制公平分配利益并分担风险、引入竞争性补偿回馈策略将选择权交给公众等途径,优化补偿回馈机制,提升利益聚合能效。
关键词
邻避冲突
补偿回馈
利益聚合
政府
分类号
C936
[经济管理—管理学]
D035
[政治法律—政治学]
题名 关于世界社会主义流派研究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余金成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
天津师范大学 社会主义研究 所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6-129,共4页
文摘
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全人类性质。世界社会主义流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构成了当代社会主义运动,前者的研究应该关注时代条件的变化:1、马克思主义正面临时代化任务,衡量社会主义流派与之传承关系需运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尺度;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尚在途中,对社会主义流派的影响呈现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3、两种制度都与市场经济体制联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已经深化至价值观层面。
关键词
世界社会主义流派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中国改革
价值观
Keywords
World Socialist Schools
Marxism Modernization
China's Reform
Values
分类号
D04
[政治法律—政治学]
题名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抵御重大风险的思想论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魏继昆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共10页
基金
2018年度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委托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风险防范研究"(TJZDWT1856)
2018年度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战略思想研究"(TJKS18-014)
文摘
在新时代,习近平向全党郑重提出"抵御重大风险"这一重要论断和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既有历史传承,也有现实依据,更有未来指向。从其表征看,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内外风险主要有: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意识形态风险、社会风险、自然风险、军事风险等,并呈现出综合性、动态性、严峻性和艰巨性的特征。要抵御重大风险,前提是增强对重大风险的防控意识,关键是提高对重大风险的防控能力,根本保证是始终密切联系群众,着力推进风险防控的科学化、精细化,把党建设好、建设强,使党员干部成为防控风险的"实干家"。
关键词
习近平
中国共产党
重大风险
Keywords
Xi Jinping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Major Risks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题名 习近平新时代忧患意识论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魏继昆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18,共7页
基金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15BDJ056)
文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总结治党治国经验教训,形成了意义非凡的新时代忧患意识。其内容以忧党意识、忧国意识、忧民意识为主体,以心存忧患与责任担当的辩证统一为根本特征。其特质在于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这一思想意识,既是中国共产党在"盛世"之下作出的"危言",也是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和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忧患意识
Keywords
Xi Jinping
New Era
Awareness of Anxiety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题名 世界主义的三次浪潮:一个观念史的考察
被引量:4
9
作者
高景柱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
出处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54-62,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全球正义理论跟踪研究"(14CZZ004)
"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文摘
世界主义强调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地位。在当代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中,世界主义是一种分析全球分配正义问题的、以"个人"为关注中心的重要分析视角,它愈发具有影响力。世界主义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发展历经了古典世界主义、现代世界主义和当代世界主义三个阶段。当代世界主义主要被用于分析全球分配正义问题,非常强调正义原则在全球层面上的重要性,并不像古典世界主义和现代世界主义那样较为强调世界公民身份。
关键词
世界主义
斯多亚学派
康德
查尔斯·贝兹
全球分配正义
Keywords
Cosmopolitanism
Stoics
nationalism
Kant
Charles Beitz
global distributive justice
分类号
D0-02
[政治法律—政治学]
题名 后发展视野中的国家治理与民主建构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春芽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77,71,共7页
基金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治理视野中的民主发展路径研究"(14BZZ002)
文摘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在中国社会变迁背景下提出的改革目标,它以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为导向,通过适应性制度创新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国家治理以政府能力作为内在支撑,政治责任设定的激励结构,是治理能力公益性的重要保障。国家治理具有提升行政效率的工具功能,在容纳政治参与的意义上,它还承载着发展民主政治的价值功能。基于有效性与合法性的统一,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治理能力
民主
Keywords
State Governance
Governance Capacity
Democracy
分类号
D62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题名 预期管理:转型期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维护的重要途径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学斌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1-13,共3页
文摘
当前,中国社会的总体特点是转型,经济上进一步市场化,政治上进一步民主化、法治化,文化上多种文化并存、对外文化交流频繁。与常态社会相比,转型社会意味着价值利益格局分化重组、新旧社会规范交替,变动性、不确定性较大,所以人们心理压力较大,心理问题多发。其中,承担社会管理职责的领导干部所承受的工作压力和其他压力更大,心理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心理健康维护
对外文化交流
变动性
工作压力
总体特点
心理压力
社会管理
干部心理
社会改革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题名 基层干部负面刻板印象的形成与破解之道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学斌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6-8,共3页
文摘
目前,基层干部"污名化"是一种比较突出的社会现象。基层干部是干部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数量庞大,地位较低,权力有限,却承担着大量繁重琐碎的工作,并直接联系人民群众,处于国家、社会管理的第一线,对社会、政治生活的质量有基础性影响。但眼下该群体却处于一种窘迫的境地:一方面,他们遭到社会舆论的大量负面乃至否定性评价,从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到言行举止等都受到质疑、贬损;另一方面,他们自感工作压力大、工资待遇低、权小责大,因而也非常不满。这一窘境不仅对深陷其中的基层干部不利,对国家和社会管理也非常不利。该问题的形成有复杂的原因,并且有整个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化、思想意识多元化、
关键词
基层干部
刻板印象
负面
思想政治素质
社会利益关系
社会现象
社会管理
干部队伍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题名 父母身份的艰难构建:以自闭症儿童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向贤
李晶晶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 和社会学系
天津 市红桥区西于庄街道办事处
出处
《社会工作》
2016年第1期50-58,124,共9页
文摘
生育并不会必然带来父母身份的认同,尤其是当孩子有严重残疾时。本文以自闭症儿童为例,通过访谈19位父母和老师来分析父母身份的构建过程。研究发现,正常与残疾间的二元等级和照顾责任的私有化严重挑战着父母身份的认同;性别身份强烈影响着父母对自闭症孩子的接受程度、养育能力和家庭分工,父亲通常比母亲经历了更多的挣扎;宗教信仰以及为自闭症人士和家庭提供服务的专业机构会促进父母身份的认同,但通常要以母亲为中介;自闭症等严重残障带来的挑战超出了个体家庭的承受能力,亟需从经济、职场、情感、育儿技能、社会价值观念等方面提供有效的综合社会保障措施。
关键词
父母身份
自闭症
认同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题名 加快我国智慧应急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被引量:4
14
作者
温志强
李永俊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
天津师范大学 政治 与行政学院
出处
《改革与开放》
2019年第11期22-24,共3页
基金
天津市教委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大数据支持下群体性突发事件早期智能预警与体系化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017ZD012)
文摘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的发展,智慧应急产业作为时代发展的新产物凸显出时代发展趋势。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我国智慧应急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与发展环境状况,提出积极发挥政府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主导性力量,推动建设智慧应急产业园区和应急示范基地,加大培养关键核心技术骨干力量,加强国际交流,推进智慧应急产业信息资源共享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智慧应急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
智慧应急
产业发展
对策建议
分类号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题名 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5
作者
余金成
王艳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
天津师范大学 社会主义研究 所
天津师范大学 政治 与行政学院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2-46,共5页
基金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发展模式创新研究"(12BKS027)
文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标志,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物,又是社会主义实践的结晶。其当下表述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为了"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角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逻辑展开可以区别为三个方面:从内涵上讲既是理论又是实践,从外延上讲既是人类整体又是中华民族,从整体上既是客观定在又是历史生成。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中国梦
Keywords
Socialism
Core Values
Chinese Dream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题名 通过美德来获得幸福——约翰·密尔的美德伦理学
16
作者
张继亮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
天津师范大学 政治 与行政学院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70,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国别政治思想史"(13&ZD149)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近代西方自由帝国主义理论评析"(TJZZ15-009)
文摘
古典功利主义者(classical utilitarians)一般把判定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归结为该行为是否能实现最大化幸福,并同时将幸福等同于快乐。但同为古典功利主义者之一的密尔并没有直接将快乐最大化看作是判定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他非常强调各种美德在人类事务中的重要作用,他甚至模仿柏拉图提出了自己的"四主德"——正义、智慧、勇敢、审慎。他认为美德不仅有助于增进幸福,而且认为美德本身就是幸福的一部分。密尔虽然强调美德的重要性,但他没有将美德与道德混同起来,而且他是通过其联想主义道德心理学(associationist moral psychology)来解释美德如何从一个工具性的善转变成为幸福的一部分的。
关键词
约翰·密尔
快乐
美德
幸福
分类号
B82-054.9
[哲学宗教—伦理学]
题名 同道、依礼、相对:儒家关于上下级关系的理论建构
17
作者
刘学斌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
天津师范大学 政治 与行政学院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4-77,共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明清官箴书中的治国理政经验及其现代意义研究"(项目编号:15BZZ011)
文摘
儒家认为君臣起源相同、任务相同、利益关联,因而两者之间不仅是等级关系,更是一种合作性的关系。为维系这种关系的和谐、稳定,儒家提出应以具有权威性、明确性、广泛约束性的礼作为君臣双方共同的行为准则。君臣上下级之间存在着指挥与被指挥、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但是,儒家认为这种关系不应是简单、机械的,而应是相对的、有弹性的,君需敬臣,臣对君的服从是有条件的,是基于道的。
关键词
道
礼
相对
儒家
君臣关系
上下级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题名 平等与责任的背离——论罗尔斯平等观的内在困境
18
作者
高景柱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
出处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3年第6期73-78,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自由理论跟踪研究"(项目编号:13BZZ011)
人事部第6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我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研究--以公民身份理论为视角"(项目编号:2013T60257)
文摘
在当代政治哲学的平等理论中,约翰·罗尔斯的"民主的平等观"在其中处于主导地位,也经常处于纷争的中心,它面临着右翼和左翼的双重批判:右翼批判其提供了太多的平等,左翼批判其提供了太少的平等。无论是右翼的批判,抑或左翼的批判,往往重视民主的平等观中的"差别原则",忽视了作为民主的平等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机会的公平平等",但是这些批判确实指出了罗尔斯的平等理论的重要困境,即消解了个人责任。罗尔斯不应仅以"社会基本善"作为判断处境最差者的标准,如果民主的平等观要实现自我救赎,那么它必须扩展其理论视野,并对人们因何属于处境最差者做出判断。
关键词
平等
差别原则
约翰·罗尔斯
资格理论
资源平等
Keywords
equality
difference principle
John Rawls
entitlement theory
equality of resources
分类号
D0-02
[政治法律—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