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能力基础及其构建路径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金毅
许鸿艳
-
机构
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
渤海大学网络政治问题研究所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渤海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6-61,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困境与出路研究”(批准号12YJC810009)
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数据时代健全政府应对网络舆情事件的协同体系机制研究”(批准号L15AZZ001)
+1 种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辽宁省各级政府治理网络舆情的制度体系建设研究”(批准号W2015016)
辽宁省社科联项目“微传播语境下地方政府负面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研究”(批准号2016lslktzishx-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公民普遍而充分地享有网络信息知情权、网络政治参与权、网络权益表达权和网络舆论监督权等网络基本权利,其构成网络政治参与的能力基础。现实"数字鸿沟"的存在和加剧造成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差距,深刻地影响其网络基本权利的实现。要加强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公民网络权益保障基础,扩大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力度,保证公民网络信息知情权,加强公民网络技能教育培训,扩大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权,完善网络管理法律法规制度,保障公民网络权益表达权,以权利保障为主,权利规制为辅,维护公民网络舆论监督权,保障和提高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权益和能力。
-
关键词
网络政治参与
参与能力
网络权利
数字鸿沟
-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自然界外部性视域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策略选择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靳利华
-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天津外国语大学涉外法政学院天津国际发展研究院
-
出处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25,56,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13BKS036)
-
文摘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自然界外部性构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外部环境,自然界的负外部性严重制约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应充分利用市场与政府的双向施力,力促自然界负外部性内部化。
-
关键词
自然界外部性
自然界负外部性
负外部性内部化
政府与市场
-
Keywords
the natural externality
the negative externality of nature
the negative externality internalization
government and market
-
分类号
X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民主抑或利益:行政决策中的参与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魏建新
-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5-129,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12YJC82010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5批面上资助项目(2014M551030)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TJFX11-055)
-
文摘
行政决策参与不仅仅是一种民主理论,更是行政决策的本质要求。我国行政决策长期以来都是由政府主导、过程封闭的决策模式,从封闭决策到开放决策是社会现实的利益要求,行政决策的参与实质上是利益参与,既包括基于公共利益的决策参与,也包括基于私人利益的决策参与,还包括基于无涉利益的决策参与。行政决策参与不仅意味着精英决策时代的终结,而且还是决策理性和正当性的实现。行政决策参与依赖于法治基础,通过公开、开放的程序获取相关利益诉求,并听取相关专家的专业意见,以协商互动的方式形成决策。
-
关键词
行政决策
参与
利益
民主
-
分类号
C934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当前我国网络反腐败的制度体系建设探析
- 4
-
-
作者
金毅
许鸿艳
-
机构
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
渤海大学网络政治问题研究所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渤海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8-83,共6页
-
基金
辽宁省社科联与高校社科联合作课题“公民网络反腐败的制度体系建设研究”(批准号lslgslhl-023)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大数据时代健全政府网络舆情事件的协同体系建设研究”(批准号L15AZZ001)
+1 种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辽宁省各级政府治理网络舆情的制度体系建设研究”(批准号W2015016)、“辽宁省全媒体辟谣平台的建构研究”(批准号W2015024)
辽宁省社科联项目“全媒体辟谣平台在辽宁省公共危机网络舆情中的应用研究”(2017lslktyb-0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网络反腐败是信息时代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新形式和新战场,是公民网络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在网络法规、网络监督管理、反腐舆情披露和汲取、网络举报的受理和处置、公民网络权益表达和保障、公民网络行为自律等网络反腐败方面的相关制度保障还不够健全。完善、规范的网络反腐败制度体系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有力武器和有效治理腐败的关键。要构建和完善网络反腐法规机制、网络监督管理机制、网络信息公开机制、网络舆情采集分析机制、网络反腐受理和处置机制、网络反腐民意甄别和回应机制、网络廉洁教育机制和网络反腐自律机制,以形成健全有效的网络反腐败长效机制体系,推进网络反腐败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
关键词
网络反腐败
制度
制度体系建设
-
分类号
D630.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