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酰胺的三齿羧酸Zn(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
1
作者 赵红昆 王倩 +3 位作者 王修光 杨翰文 郑朝阳 李来仪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2,31,共5页
为了探究含酰胺的羧酸配体Zn(Ⅱ)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能,以3,3′,3″-[1,3,5-苯三基三(羰基亚氨基)]三苯甲酸(H3BTCTB)、六水合硝酸锌以及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金属配合物{[Zn6(μ_(3)-OH)_(2)(BTCTB)_(4)]... 为了探究含酰胺的羧酸配体Zn(Ⅱ)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能,以3,3′,3″-[1,3,5-苯三基三(羰基亚氨基)]三苯甲酸(H3BTCTB)、六水合硝酸锌以及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金属配合物{[Zn6(μ_(3)-OH)_(2)(BTCTB)_(4)]·3DMF}_(n),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和荧光光谱法探究其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①Zn(Ⅱ)离子以五配位的配位模式使配合物呈现扭曲的四面体构型,形成具有μ_(3)-OH桥连的[Zn_(3)(COO)_(6)]次级结构单元的(3,6)-连接的二维双层结构,之后通过π…π相互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②荧光光谱分析结果显示配合物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能,可作为良好的荧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羧酸配体 Zn(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配体策略构筑的七核镝簇合物的合成及其磁学性能
2
作者 郑惠惠 李智芳 +4 位作者 张楠 赵普 尤雅 赵红昆 李言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2,43,共7页
通过溶剂热合成法制备了一个以2-羟基-5-甲氧基-N′-(吡啶-2-亚甲基)-苯甲酰肼(H_(2)L)和间硝基苯甲酸(m-NBA)为共配体的七核镝簇合物[Dy_(7)(H_(2)O)_(3)(μ_(3)-OH)_(4)(3-NBA)_(9)(L)_(4)],并采用单晶和粉末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 通过溶剂热合成法制备了一个以2-羟基-5-甲氧基-N′-(吡啶-2-亚甲基)-苯甲酰肼(H_(2)L)和间硝基苯甲酸(m-NBA)为共配体的七核镝簇合物[Dy_(7)(H_(2)O)_(3)(μ_(3)-OH)_(4)(3-NBA)_(9)(L)_(4)],并采用单晶和粉末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失重、直流和交流磁化率测试等方法对其结构和磁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显示:①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64729(6)nm,b=1.95798(7)nm,c=2.43618(9)nm,α=80.354(3)°,β=84.511(3)°,γ=69.422(3)°,V=7.2464(5)nm^(3),Z=2;②配合物的空间结构为由羟基拓展的蝴蝶形七核结构;③配合物具有反铁磁相互作用,在零场和加场情况下均未出现频率依赖行为,表明配合物分子内存在强烈的量子隧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核簇 晶体结构 磁学性能 共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酸不同取代基调控的氢键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与结构
3
作者 王倩 李浩繁 +2 位作者 王静晗 刘正宇 赵红昆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7,共5页
以2,6-二氨基嘌呤(Hdap)为主体采用水热合成法分别制备了以邻苯二甲酸(H_(2)pa)为客体的[H_(2)dap]_(2)[pa]·5H_(2)O(化合物1)和以4,5-二氯邻苯二甲酸(H_(2)da)为客体的[H_(2)dap]_(2)[da](化合物2),并采用单晶和粉末X-射线衍射、... 以2,6-二氨基嘌呤(Hdap)为主体采用水热合成法分别制备了以邻苯二甲酸(H_(2)pa)为客体的[H_(2)dap]_(2)[pa]·5H_(2)O(化合物1)和以4,5-二氯邻苯二甲酸(H_(2)da)为客体的[H_(2)dap]_(2)[da](化合物2),并采用单晶和粉末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①化合物1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化合物2属单斜晶系C_(2)/c空间群;②芳香酸取代基的不同导致2,6-二氨基嘌呤与芳香酸之间氢键形成的方式也不同;③化合物1中水分子的参与,不仅增加了氢键种类,还巩固了整个氢键有机框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二氨基嘌呤 芳香酸 氢键有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溶剂调控的2个氢键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与结构
4
作者 王倩 赵红昆 +1 位作者 李来仪 刘金玉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59,共6页
以腺嘌呤(Hade)和1,2,4,5-苯四甲酸(H4btc)为构筑单元,在不同溶剂的调控下合成[H_(2)ade]2·[H_(3)btc]_(2)·2CH_(3)OH(化合物1)和[H_(2)ade]_(2)·[H_(2)btc](化合物2),并通过单晶和粉末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 以腺嘌呤(Hade)和1,2,4,5-苯四甲酸(H4btc)为构筑单元,在不同溶剂的调控下合成[H_(2)ade]2·[H_(3)btc]_(2)·2CH_(3)OH(化合物1)和[H_(2)ade]_(2)·[H_(2)btc](化合物2),并通过单晶和粉末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1归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为二维超分子结构;化合物2归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表现为三维超分子结构,说明溶剂在超分子结构构筑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嘌呤 1 2 4 5-苯四甲酸 氢键有机框架 溶剂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基-羧基-过渡金属离子三元体系的结构和磁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恩翠 刘茜 +1 位作者 张超 赵小军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54-64,92,共12页
唑基-羧基-过渡金属离子三元体系金属配合物以其结构新颖和多样性在荧光、吸附、磁性等方面显示出诱人的应用前景,成为当前配位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环状的唑基因氮给体数目和位置的不同而表现出灵活多变的键合模式以及良... 唑基-羧基-过渡金属离子三元体系金属配合物以其结构新颖和多样性在荧光、吸附、磁性等方面显示出诱人的应用前景,成为当前配位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环状的唑基因氮给体数目和位置的不同而表现出灵活多变的键合模式以及良好的与去质子的羧基协同配位能力.因此,唑基-羧基混合配体体系可以形成多核簇、螺旋链、闭合环状等多种子结构单元的金属配合物,进而诱导出新颖多样的磁相互作用能力.本文从唑基-羧基混配磁性配合物的结构和磁学性能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该领域所取得的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和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类 混合配体 金属配合物 结构多样性 磁学性能 分子基磁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二氨基嘌呤Cu(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红昆 姚世博 +4 位作者 李来仪 王修光 丁波 刘忠义 李言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4,共5页
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制备了一例以2,6-二氨基嘌呤(Hdap)和硫酸根(SO_(4)^(2-))为混合配体的铜(Ⅱ)配合物[Cu(Hdap)(H_(2)O)_(2)(SO_(4))]_(n).通过单晶和粉末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磁化率测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 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制备了一例以2,6-二氨基嘌呤(Hdap)和硫酸根(SO_(4)^(2-))为混合配体的铜(Ⅱ)配合物[Cu(Hdap)(H_(2)O)_(2)(SO_(4))]_(n).通过单晶和粉末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磁化率测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bcn空间群,a=1.46300(14)nm,b=1.19353(8)nm,c=1.34118(12)nm,α=90°,β=90°,γ=90°,V=2.3419(4)nm^(3),Z=8.中性的Hdap作为桥联配体,连接相邻的六配位铜(Ⅱ)离子形成一维链状结构,进一步通过N—H…O氢键拓展为二维双壁层结构,通过O—H…O氢键拓展成为三维超分子结构.硫酸根作为氢键的受体,在构筑配合物的超分子结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表现为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二氨基嘌呤 硫酸根 铜(Ⅱ)配合物 氢键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型的混合配体一维稀土镝(Ⅲ)配合物:合成、结构和磁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杉 李言 +1 位作者 刘正宇 赵小军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50,共5页
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一例以5-羟基-2-吡啶甲酸(H2L)和邻菲啰啉(phen)为混合配体的稀土镝(Ⅲ)配合物{[Dy(H2O)(phen)(OAc)(μ-L)]·3H2O}n,并通过单晶和粉末X-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直流和交流磁化率测试对其结构和... 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一例以5-羟基-2-吡啶甲酸(H2L)和邻菲啰啉(phen)为混合配体的稀土镝(Ⅲ)配合物{[Dy(H2O)(phen)(OAc)(μ-L)]·3H2O}n,并通过单晶和粉末X-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直流和交流磁化率测试对其结构和磁学性能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结晶于单斜的P21/c空间群,a=0.797 20(15)nm,b=1.629 90(3)nm,c=1.792 60(3)nm,β=108.786(7)°,V=2.205 1(7)nm3,Z=4.双去质子的5-羟基-2-吡啶甲酸作为桥联配体,连接相邻的八配位镝(Ⅲ)离子形成线性的一维链状配合物.链内镝(Ⅲ)离子间在低温区存在弱的铁磁相互作用,并呈现场诱导的单分子磁体行为,磁矩自旋翻转的有效能垒和指前因子分别为46.2 K和1.05×10-7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晶体结构 单分子磁体 有效能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氟苯甲酸和联吡啶为共配体的{Dy_2Ni_2}四核簇的合成、结构和磁性能
8
作者 曹津睿 王自立 +3 位作者 戴芳芳 黄银银 李言 赵小军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15-19,共5页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个间氟苯甲酸(FC_6H_5COO^-)和2,2′-联吡啶(bipy)为混合配体的异金属四核簇[Dy_2Ni_2(bipy)_2(FPhCOO)_(10)],并通过单晶和粉末X-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失重、直流和交流磁化率实验对其结构和磁性能进行了...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个间氟苯甲酸(FC_6H_5COO^-)和2,2′-联吡啶(bipy)为混合配体的异金属四核簇[Dy_2Ni_2(bipy)_2(FPhCOO)_(10)],并通过单晶和粉末X-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失重、直流和交流磁化率实验对其结构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定.该配合物结晶于三斜的P1空间群,a=1.185 66(7)nm,b=1.385 61(8)nm,c=1.524 03(8)nm,α=106.052 0(10)°,β=99.936 0(10)°,γ=113.969 0(10)°,V=2.079 7(2)nm^3,Z=2.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相邻自旋载体间存在着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并且具有场诱导的单分子磁体行为.通过阿累尼乌斯方程拟合得到磁化强度翻转的有效能垒(ΔE/k_B)为19.5K,指前因子(τ_o)为1.17×10^(-7)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单分子磁体 有效能垒 磁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氨基-1,2,4-三唑的铜(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能
9
作者 陆垠全 李洪雪 +4 位作者 兰安琦 许辉 袁彦凯 刘忠义 杨恩翠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54-58,共5页
采用常温挥发方法制备了1个新颖的基于4-氨基-1,2,4三唑(atr)配体的铜(Ⅱ)配合物[Cu(atr)(H2O)(pytc H)]n(pytc H为2,4,6-吡啶三甲酸负二价阴离子),通过单晶和粉末X-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失重和变温磁化率对其结构和磁学性能... 采用常温挥发方法制备了1个新颖的基于4-氨基-1,2,4三唑(atr)配体的铜(Ⅱ)配合物[Cu(atr)(H2O)(pytc H)]n(pytc H为2,4,6-吡啶三甲酸负二价阴离子),通过单晶和粉末X-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失重和变温磁化率对其结构和磁学性能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结晶于正交的Pbca空间群,a=1.136 68(3)nm,b=0.665 855(17)nm,c=3.363 83(7)nm,V=2.545 95(10)nm3,Z=8.配合物中相邻的Cu(Ⅱ)离子通过中性的μ-N1,Namino-atr配体拓展形成非线性的一维链状结构,且相邻的自旋载体之间存在弱反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晶体结构 4-氨基-1 2 4三唑 磁学性能 反铁磁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羟基喹啉与2,2′-二甲基丙酸共配位的异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磁性能
10
作者 李瑞 李言 +1 位作者 杨恩翠 赵小军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35-39,共5页
采用溶剂热方法制备了1个新颖的8-羟基喹啉(Heq)与2,2′-二甲基丙酸(piv H)共配位的异金属配合物[Dy_6Co_3(EtOH)_3(μ_3-OH)(μ_6-CO_3)(μ_5-CO_3)_3(NO_3)_3(piv)_6(eq)_6],并通过单晶和粉末X-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失重以... 采用溶剂热方法制备了1个新颖的8-羟基喹啉(Heq)与2,2′-二甲基丙酸(piv H)共配位的异金属配合物[Dy_6Co_3(EtOH)_3(μ_3-OH)(μ_6-CO_3)(μ_5-CO_3)_3(NO_3)_3(piv)_6(eq)_6],并通过单晶和粉末X-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失重以及变温磁化率测定等技术对配合物的结构、热稳定性和磁性能进行表征.该配合物结晶于三方晶系R3空间点群,a=1.662 33(4)nm,b=1.662 33(4)nm,c=7.606 40(4)nm,V=18.203 1(12)nm^3,Z=18.配合物中6个Dy~Ⅲ离子和3个Co~Ⅱ离子通过1个μ_3-OH^-、3个μ_5-CO_3^(2-)阴离子以及1个μ_6-CO_3^(2-)阴离子桥联形成1个封闭笼子状的九核金属簇,九核中心的外围被6个piv-配体和6个eq-配体包围,形成1个球形的分子结构.分子内相邻的Dy~Ⅲ和Co~Ⅱ离子之间呈现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当外加场为零时该配合物交流磁化率的虚部低温区出现频率依赖,表明配合物具有慢磁弛豫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配体 8-羟基喹啉 晶体结构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个金属盐调控的稀土钇(Ⅲ)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荧光性能
11
作者 尤雅 王家铎 +4 位作者 满婷莉 杨翰文 赵红昆 李言 刘正宇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31,共7页
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制备了基于三唑衍生物6-(1H-1,2,4-三唑-1-基)吡啶-2-甲酸(HTPA)、乙二酸(H2ox)和不同金属钇(Ⅲ)盐离子的2种结构新颖的配合物,即{[Y_(2)(H_(2)O)_(4)(TPA)_(2)(ox)(NO_(3))_(2)]·1.5H_(2)O}n(配合物1)和{[Y_(2)(H... 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制备了基于三唑衍生物6-(1H-1,2,4-三唑-1-基)吡啶-2-甲酸(HTPA)、乙二酸(H2ox)和不同金属钇(Ⅲ)盐离子的2种结构新颖的配合物,即{[Y_(2)(H_(2)O)_(4)(TPA)_(2)(ox)(NO_(3))_(2)]·1.5H_(2)O}n(配合物1)和{[Y_(2)(H_(2)O)_(4)(TPA)_(2)(ox)_(2)]·4H_(2)O}n(配合物2).通过单晶和粉末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方法,对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的Pī空间群,不对称单元仅包含1个晶体学独立的Y(Ⅲ)离子,表现为具有中心对称的[Y_(2)(TPA)_(2)]双核结构;而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的P21/n空间群,不对称单元中包含2个Y(Ⅲ)离子,由草酸阴离子桥连相邻[Y_(2)(TPA_(2))]二聚体结构单元形成一维无限链状结构.固态光致发光光谱显示,2种配合物具有相似的光致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衍生物 钇配合物 晶体结构 氢键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颖的沙漏型九核镝(Ⅲ)簇合物:合成、结构和磁性能
12
作者 李海燕 董慧明 杨恩翠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27,共5页
以2-羟基苯乙酮(HAP)为配体,采用常温挥发的方法合成了一个新颖的的沙漏型九核镝(Ⅲ)簇合物{[Dy9(μ3-OH)8(μ4-OH)2(AP)16]Cl},通过单晶和粉末X-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直流和交流变温磁化率分析对其结构和磁性能进行... 以2-羟基苯乙酮(HAP)为配体,采用常温挥发的方法合成了一个新颖的的沙漏型九核镝(Ⅲ)簇合物{[Dy9(μ3-OH)8(μ4-OH)2(AP)16]Cl},通过单晶和粉末X-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直流和交流变温磁化率分析对其结构和磁性能进行了全面表征.晶体结构测定结果表明:该簇合物结晶于三斜的Pī空间群,a=1.535 70(3)nm,b=2.262 32(4)nm,c=2.360 69(3)nm,α=84.287 5(13)°,β=73.944 8(14)°,γ=70.960 0(16)°,V=7.450 1(2)nm3,Z=2.该簇合物中10个羟基聚集9个稀土镝(Ⅲ)离子形成1个沙漏型Dy9内核结构,外围通过16个带负电荷的AP-配体进一步加固.磁性能测量结果表明,簇合物内镝(Ⅲ)离子间存在着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零场下呈现磁矩的慢弛豫行为,磁矩自旋翻转的有效能垒和指前因子分别为3.5 K和2.9×10^(-6)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簇合物 晶体结构 单分子磁体 有效能垒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醛希夫碱桥联的六核镝(Ⅲ)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磁性能
13
作者 冯丹丹 黄璐 +1 位作者 杨恩翠 赵小军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44,50,共6页
通过溶剂热方法合成了一个新颖的水杨醛希夫碱桥联的六核镝(Ⅲ)配合物{[Dy6(HL)2(hfac)2(NO3)2L4(SO3)2]·C2H52OH·CH3CN}(H2L=2-羟基-N-(吡啶-2-亚甲基)苯甲酰肼,hfac=六氟乙酰丙酮),通过单晶和粉末X-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 通过溶剂热方法合成了一个新颖的水杨醛希夫碱桥联的六核镝(Ⅲ)配合物{[Dy6(HL)2(hfac)2(NO3)2L4(SO3)2]·C2H52OH·CH3CN}(H2L=2-羟基-N-(吡啶-2-亚甲基)苯甲酰肼,hfac=六氟乙酰丙酮),通过单晶和粉末X-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变温磁化率等技术对配合物的结构和磁学性能进行了全面表征.该配合物结晶于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a=1.387 8(13)nm,b=2.682 0(2)nm,c=2.921 0(2)nm,V=10.873(16)nm3,Z=4,ρ=1.953 mg/m3,μ=4.214 mm-1,F(000)=6 136.配合物中离散的Dy(Ⅲ)离子被双去质子的L2-配体和亚硫酸根聚集,形成一个封闭的笼子状的六核配合物.配合物中Dy(Ⅲ)离子间存在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在零场下呈现磁矩的慢弛豫行为,加场下表现为单分子磁体行为,其自旋翻转的有效能垒为11.83 K,指前因子为5.29×10^5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醛希夫碱 晶体结构 单分子磁体 各向异性能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1,6-二(1,2,4-三唑-1-基)己烷的Ag(Ⅰ)配合物合成及其对阴离子污染物吸附性能的表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斌 谢晶晶 +2 位作者 刘世欣 吴洁 刘媛媛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51-54,共4页
为了获得高效去除阴离子污染物的新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首先制备1个具有良好柔韧性的1,2,4-三唑类多齿衍生物功能配体1,6-二(1,2,4-三唑-1-基)己烷(L),在此基础上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1个结构新颖的Ag(Ⅰ)配合物,即{[Ag(H_2O)(L)]·... 为了获得高效去除阴离子污染物的新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首先制备1个具有良好柔韧性的1,2,4-三唑类多齿衍生物功能配体1,6-二(1,2,4-三唑-1-基)己烷(L),在此基础上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1个结构新颖的Ag(Ⅰ)配合物,即{[Ag(H_2O)(L)]·NO_3}n,产率为53%.对该配合物的晶体学结构进行表征,并且使其与Cr_2O_7^(2-)和MnO_4^-发生阴离子交换,考查配合物去除阴离子污染物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Ag(H_2O)(L)]·NO_3}n具有新颖的一维链状结构.吸附2种阴离子后配合物的颜色变深,而对应的阴离子溶液颜色变浅.吸附24 h后Cr_2O_7^(2-)和MnO_4^-浓度分别下降了53%和67%,配合物的NO_3^-离子浓度也出现降低.这一结果证实了该配合物确实能够通过离子交换反应有效捕获溶液中的Cr_2O_7^(2-)和MnO_4^-阴离子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6-二(1 2 4-三唑-1-基)己烷 Ag(Ⅰ) 晶体学结构 阴离子污染物 离子交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带状SnO_2的电子传输性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晓宁 白守礼 +4 位作者 杨文胜 陈霭璠 孙丽娜 林原 张敬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97-1802,共6页
采用水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结晶性好的一维带状SnO2.分别以小粒径锡粉和金修饰的小粒径锡粉作为反应原料制得带宽度不同的带状SnO2,小粒径锡粉作为反应原料能提高带状SnO2的产率.将所得SnO2带和SnO2纳米颗粒按不同比例混合配制成胶... 采用水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结晶性好的一维带状SnO2.分别以小粒径锡粉和金修饰的小粒径锡粉作为反应原料制得带宽度不同的带状SnO2,小粒径锡粉作为反应原料能提高带状SnO2的产率.将所得SnO2带和SnO2纳米颗粒按不同比例混合配制成胶体,采用刮涂法制备含不同比例纳米颗粒和纳米带的复合SnO2薄膜并组装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来评价带状SnO2的电子输运性能.组装的太阳能电池表现出与复合纳晶薄膜中一维SnO2带的带宽度和所含比例密切相关的光电性能.通过强度调制光电流谱的测量确定复合SnO2薄膜的电子传输速率,并进一步分析一维材料所具有的良好电子传输性能对光电流增加的贡献.因为一维SnO2带在复合纳晶薄膜中作为电子输运的快速通道可以加快电子的输运速度,所以以适宜的比例添加具有合适宽度的一维SnO2带可以明显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锡一维带状结构 电子传输 复合纳晶薄膜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光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型苯并三唑锌(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荧光性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翰文 郑朝阳 +7 位作者 满婷莉 王家铎 赵梓博 张润雯 赵红昆 王修光 杨恩翠 李言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27,共5页
通过水热合成法构筑了一例以苯并三唑(HBTA)刚性分子和二元羧酸丁二酸(H2suc)为桥联配体的zinc(Ⅱ)配合物[Zn(BTA)(suc)0.5]n,通过单晶和粉末X-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荧光光谱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该配合物属... 通过水热合成法构筑了一例以苯并三唑(HBTA)刚性分子和二元羧酸丁二酸(H2suc)为桥联配体的zinc(Ⅱ)配合物[Zn(BTA)(suc)0.5]n,通过单晶和粉末X-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荧光光谱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0.47663(8)nm,b=1.83320(3)nm,c=0.95939(16)nm,β=97.340(3),V=0.8314(2)nm^3,Z=4.去质子化的BTA通过μ1,3-桥联配位模式连接相邻的Zn(Ⅱ)中心,沿着c轴方向形成一维螺旋Zn-BTA的"Z"字型链.丁二酸中2个羧基采取桥联双齿配位模式,连接相邻一维"Z"字型链使其在bc和ab平面得到拓展,得到三维外消旋结构.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较强的荧光性,可作为良好的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三唑 丁二酸 二级建筑单元 刚性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刚性不对称配体的Cu^((Ⅱ))配合物的合成及选择性染料吸附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洁 丁斌 +1 位作者 王鑫蕊 刘世欣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21-25,共5页
在高温水热的反应环境下,以不对称的5-(4-((1-氢-1,2,4-三唑-1-基)甲基)苯基)-1-氢-四唑(简称HL)为半刚性配体,合成了一个新型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Cu(μ_2-L)_2(H_2O)_2]·2HL·6H_2O·(H_4SiW_(12)O_(40))]_n(1).利用X-... 在高温水热的反应环境下,以不对称的5-(4-((1-氢-1,2,4-三唑-1-基)甲基)苯基)-1-氢-四唑(简称HL)为半刚性配体,合成了一个新型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Cu(μ_2-L)_2(H_2O)_2]·2HL·6H_2O·(H_4SiW_(12)O_(40))]_n(1).利用X-线单晶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元素分析、X-线粉末衍射对配合物1的结构进行表征.配合物1是一个新颖的Cu(Ⅱ)-L--杂多酸配位框架,在水溶液中可以选择性地吸附刚果红染料分子,其吸附容量达到65.1 mg/g.对配合物1吸附刚果红染料的可逆性进行研究发现,被吸附的刚果红不会被释放,说明二者间形成了较强的配位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刚性配体 配合物 铜(Ⅱ) 染料 选择性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氨基嘧啶并[4,5-D]嘧啶Cu(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荧光性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楠 姚世博 +4 位作者 任瑞 闫梦 阴依珊 赵红昆 李言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28,共5页
通过常温合成法,由4-氨基嘧啶并[4,5-D]嘧啶(ppa)和1,10-邻菲罗啉(phen)与CuCl_(2)·2H_(2)O在N,N-二甲基甲酰胺和甲醇的混合溶剂中构筑了一个结构新颖的配合物[Cu(phen)(ppa)Cl2].采用单晶和粉末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 通过常温合成法,由4-氨基嘧啶并[4,5-D]嘧啶(ppa)和1,10-邻菲罗啉(phen)与CuCl_(2)·2H_(2)O在N,N-二甲基甲酰胺和甲醇的混合溶剂中构筑了一个结构新颖的配合物[Cu(phen)(ppa)Cl2].采用单晶和粉末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2.58330(4)nm,b=0.82375(11)nm,c=1.72540(2)nm,β=106.550(2)°,V=3.5195(8)nm3,Z=8.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为单核结构,分别通过N(5)—H(5B)…Cl(1)和N(5)—H(5A)…N(4)氢键连接成一维链和二维平面结构.相邻二维面中phen配体的苯环与吡啶环之间存在π-π堆积作用,最终将结构拓展为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的液体荧光性质表明它可作为良好的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氨基嘧啶并[4 5-D]嘧啶 1 10-邻菲罗啉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基于5-(3-氨基苯基)-四唑配体的双核金属配合物:合成、结构与荧光性质(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扬 秦绍恒 +2 位作者 项炘欣 崔红旺 杨恩翠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91-96,共6页
通过水热方法合成2个基于5-(3-氨基苯基)四唑(apt-)配体的金属配合物[Pb2(phen)2(H2O)2(apt)4](Ⅰ)和[Zn2(phen)2(apt)2(N3)2]·H2O(Ⅱ),并进行结构表征和荧光性能的测定.结构研究表明:2个配合物均呈现双核的分子结构,其中配合物Ⅰ... 通过水热方法合成2个基于5-(3-氨基苯基)四唑(apt-)配体的金属配合物[Pb2(phen)2(H2O)2(apt)4](Ⅰ)和[Zn2(phen)2(apt)2(N3)2]·H2O(Ⅱ),并进行结构表征和荧光性能的测定.结构研究表明:2个配合物均呈现双核的分子结构,其中配合物Ⅰ中1对apt-离子连接2个独立的PbII八面体,配合物Ⅱ则由2个对称的叠氮离子连接2个中心对称的ZnII离子,2个双核分子进一步通过氢键作用拓展形成二维超分子层.此外,2个配合物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且表现出由金属到配体电荷转移的荧光发射峰,表明其在荧光材料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3-氨基苯基)四唑 混合配体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二氨基嘌呤金属镉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荧光性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晓婷 姚世博 +4 位作者 任瑞 李来仪 杨翰文 赵红昆 穆建帅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30,共5页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个以2,6-二氨基嘌呤(Hdap)和硫酸根阴离子(SO_(4)^(2-))为混合配体的金属配合物{[Cd_(0.5)(Hdap)(H_(2)O)(SO_(4))]·H_(2)dap}.采用单晶和粉末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个以2,6-二氨基嘌呤(Hdap)和硫酸根阴离子(SO_(4)^(2-))为混合配体的金属配合物{[Cd_(0.5)(Hdap)(H_(2)O)(SO_(4))]·H_(2)dap}.采用单晶和粉末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ī空间群,a=0.67173(5)nm,b=1.18597(6)nm,c=1.20074(9)nm,α=93.145(5)°,β=106.550(2)°,γ=102.383(5)°,V=0.92066(11)nm^(3),Z=2.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为单核结构,分别通过O(5)—H(5B)…O(2)和N(6)—H(6A)…N(1)氢键连接成一维链和二维平面结构.游离的H_(2)dap^(+)阳离子通过5组氢键将相邻二维面相连接拓展为三维超分子结构.荧光性质分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可用作良好的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二氨基嘌呤 配合物 氢键作用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